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 平年和闰年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 平年和闰年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2 12:4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册
三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平年和闰年
教学目标
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难点,是在一年有12个月,在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等基础上学习的,记住平年和闰年的主要区别和天数,并要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从而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较有条理的思考。
难点分析
学生对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平年和闰年的认识和判断方法还是不熟悉的,尤其是大小月的来历,为什么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道理并不清楚,需要进行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学具、课件直观演示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导入
一年有( 12 )个月。
大月每月有( 31 )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小月每月( 30 )天。4月、6月、9月、11月
二月:28天或29天(特殊月)。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探究活动一:认识平年和闰年
请大家认真观察2011年和2012年的年历,对比发现:
1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7个大月,分别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有4个小月,分别是4月、6月、9月、11月
二月:28天或29天(特殊月)。
二、探究活动二: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二月是一个特殊月,规定二月有28天的是平年,二月有29天的是闰年。
方法一:查一查判断平年和闰年
通过二月的天数判断平年和闰年。
通过平年和闰年判断二月是天数。
仔细观察你从年历卡上发现了什么?
每隔3年就有一年是闰年。
每4年里就有1年是闰年。
为什么闰年二月有29天?不是30天或者是27天呢?
仔细观察,每隔相邻两个闰年之间相差多少年?
按这个规律往下推,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下下个闰年呢?
方法二:推一推判断平年和闰年
每4年就有1年是闰年,这些闰年的年份和“4”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把这些年份除以4看看有什么发现?
公历年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
请大家巩固练习算一算:2009年和2016年是什么年?
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我在网上查了发现1900年二月的天数是28天,是平年。难道我们前面的发现出错了?我们再来看一看前面的规律怎么说的。
公里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这一年“一般”就是闰年。
“一般”是什么意思?有一般就有特殊
1900这个数字特殊在什么地方?个位和十位都是“0”。我们把这样的数叫“整百数”,这样的年叫做“整百年”。
当年份是“整百年”的,要除以400没有余数的才是闰年。
我们来计算一下,看看有余数吗?
关于平年和闰年,编了一句顺口溜:四年一闰,百年不全闰,四百年才闰。
我们来巩固练习看看1800年和20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课堂小结
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如果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一般是闰年,如果这一年是整百的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果公历年份不是4的倍数,这一年一般就是平年。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尽管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了解年、月、日的知识是非常模糊的,也可能有错误的地方,但是也为他们学习本节课打下了或多或少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中提供年历卡、多媒体课件等形象生动的素材,让学生直观地学习,轻松地突破本节课的平年和闰年及判断方法等难点知识。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判断下面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009年是什么年?2009÷4=502......1 平年
2016年是什么年?2016÷4=504 闰年
2200年是什么年?2200÷400=5......2 平年
小结
通过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判断平年和闰年:
1、看这一年中2月份的天数判断平年和闰年。
2、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这一年一般就是闰年。
3、年份是整百的,要除以400没有余数,这一年才是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