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水分子的变化》同步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规范实验操作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
B.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C.只有水为液态时,水分子间隙最小
D.电解水可以测定水的组成
3、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水不参与反应 B.水不能分解为H2和O2
C.常温常压下水是液体 D.干冰融化得到H2O
4、“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质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气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与“超临界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物质
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5、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升温过程中,温度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在4℃时密度最大
B.在4℃时水分子间的间隔最大
C.水可以用作温度计中的填充液
D.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水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6、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
B.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
C.过滤可除去水中杂质离子
D.该净水过程可将硬水变为软水
7、如图所示装置不能达到的目的是( )
A.除去泥沙 B.使有色水褪色
C.除去臭味 D.使河水变为纯水
8、天然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
B.步骤Ⅱ中使用的物质可能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一定是软水
9、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合理的是( )
①吸附沉降②消毒杀菌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10、目前发现的冰的第16个固态阶段,是迄今所知道的密度最小的冰。这种新形态被称为“冰XⅥ”,它有着像笼子一样的结构。下列关于这种“冰X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冰XⅥ”是一种单质
B.“冰XⅥ”的分子间没有间隔
C.“冰XⅥ”的物理性质与普通冰的不同
D.“冰XⅥ”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11、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B.步骤①②主要是去除可溶性杂质
C.步骤③④的作用完全相同
D.X、Y、Z?分别是明矾、活性炭、氯气
12、3月22日是“世界水日”,2021年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硬水软化常用肥皂水
B.海水淡化可用蒸馏法
C.河水净化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D.水汽化过程中分子间隔变大
13、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14、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黑球和白球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二、填空题:
1、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都需要水,关于它的传闻有很多。
传闻1:自来水中有余氯,不能饮用。
自来水从自来水厂到用户家可能需要经过几十公里的管道,为了保证水质,必须在水里加入一些消毒剂以防止细菌滋生。最常用的消毒剂就是氯气,此外还有氯胺和二氧化氯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余氯标准推算,如果氯全部来自于饮用水,则自来水中氯的允许含量为5mg/L.而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厂出厂水中余氯不得高于4mg/L.由于传输损失,管网末端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为维持消毒效果,国家规定管网末端自来水中余氯下限为0.05mg/L。
传闻2:煮过很多次的“千滚水”有毒。
有研究对多次煮沸水中亚硝酸盐情况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不同煮沸次数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mg/L)
水样类型 亚硝酸盐含量
一次沸水 0.0008
二次沸水 0.0020
三次沸水 0.0028
人体长时间摄入超标的亚硝酸盐,会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但是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到,即使三次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比我国天然矿泉水中亚硝酸盐标准(0.1mg/L)还低不少。从饮用水健康的角度来看,相比对开水中亚硝酸盐的忧虑,我们更应该注意如果不将水煮开,或者密封、储存方法不当,饮用水中可能存在细菌污染的隐患。
传闻3:常喝“富氧水”能够抗衰老。
富氧水原是医学界为了研究生物细胞厌氧性和好氧性的研究用水,是通过人为地往纯净水里充入更多的氧气制成的。
对于富氧水对健康的影响,学术界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若水中氧含量过高或常喝富氧水会加速氧化,使人体衰老。无论是吸氧还是喝氧,对健康人都是弊多利少。人们在“喝氧”的问题上应采取慎重态度,勿作非明智的选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水质,可用的自来水消毒剂包括 。
(2)判断传闻1真假,并说明理由: 。
(3)依据文中数据,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 。
(4)传闻3的资料中,反映出的氧气性质有 。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如果自来水中含氯量过低,水中细菌就可能超标
B.因为“千滚水”含有亚硝酸盐,所以有毒而不能饮用
C.“富氧水”中富含氧气,适合多喝。
2、德阳中学学生小欣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汉丰湖湖水,她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明矾的作用是 。
(2)在进行操作①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滤纸应该低于漏斗边缘
B.玻璃棒搅拌加快液体的过滤速率
C.滤纸没有紧贴漏斗会影响过滤速率
D.过滤能够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E.过滤后仍浑浊,可重新过滤
F.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
(3)可用 鉴别汉丰湖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若是硬水,在生活中还可用 的方法将其转化成软水。
(4)若操作②是杀菌消毒,在此过程中投入的药品可以是 。
3、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①“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太阳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
C.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D.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在三态变化的过程中,水分子没有改变的是 。
A.自身的能量
B.运动速率
C.相互的间隔
D.分子数目和大小
(2)小亮同学要净化在家收集的雨水,制作简易净水器如图2所示,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相当于 操作,活性炭的作用是 。
(3)如图3是天然水的净化过程,请选用下列“关键词”填写在上述流程方框内空白处,依次是 ,为加速沉降,可在天然水中加入 。
蒸馏 蒸发 结晶 吸附 过滤
(4)新泰市自来水公司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图4所示:
①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 (填选项序号),步骤④发生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A、杀死水中的细菌
B、减少水中的氧气
C、使泥沙沉积至底部
D、分解有毒物质
②假如你是水质检验员,用简单的办法检验水样是否是硬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若检验后发现水硬度高,你建议生活中在饮用前可采取的处理办法是 。
4、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1)海水中富含镁、钠、氯等,这里的“镁、钠、氯”指的是 (填元素或原子)。
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海水,进行图1操作。
(2)若经过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可多选)。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图2序号),其原理是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从微观分子角度解释闻到水中异味的原因 。
(4)小明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则液体D是 (填“硬水”或“软水”)。
(5)自来水中含有少量Ca(HCO3)2等可溶性化合物,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CaCO3)、水和二氧化碳,这是水壶中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试写出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分解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5、仔细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下同)。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
(2)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3)图2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实验中的能量转化方式是:由 能转化为 能,该反应基本类型为 。玻璃管b中的气体是 ,打开活塞,在尖嘴处用火柴点燃,现象是 。
(4)分析图2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a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可以再分
C.水中最好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D.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大约为2:1
(5)我市中小学、人民医院、大润发超市等场所设有直饮水机,其处理水的过程如图3所示。图中①对应的作用是 (填序号,下同),③对应的作用是 。
A.杀菌消毒
B.过滤
C.吸附杂质
D.蒸馏
图中①、③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
(6)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称为硬水。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消毒,可采用的方法是 。请你设计家庭小实验鉴别自来水(硬水)和雨水(软水)。
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两个矿泉水瓶中分别取少量两份水样,加入少量 ,充分振荡。 是雨水, 是自来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C 4、C 5、A 6、A 7、D 8、D 9、B 10、C
11、D 12、A 13、D 14、C
二、填空题:
1、答案为:(1)氯气、氯胺和二氧化氯;
(2)假,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
(3)煮沸次数越多,亚硝酸盐含量越高;
(4)可溶解在水中(或氧化性);
(5)BC。
2、答案:(1)吸附悬浮固体杂质并使之沉降;
(2)BD;
(3)肥皂水;煮沸;
(4)氯气(合理即可)。
3、答案:答案为:(1)①ABCD;
②D;
(2)过滤;吸附;
(3);明矾;
(4)①C;化学;
②肥皂水;煮沸。
4、答案:(1)元素;
(2)引流;a、c;
(3)Ⅱ;吸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肥皂水;硬水;
(5)碳酸氢钙碳酸钙+二氧化碳+水或Ca(HCO3)2CaCO3+CO2+H2O。
5、答案:(1)D;
(2)A、C、D;
(3)电;化学;分解反应;氢气;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4)A、C;
(5)C;A;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6)加热煮沸;肥皂水;出现大量泡沫的;泡沫较少,有浮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