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岳池县大佛初中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②煤的气化、焦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
③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④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则会燃烧
⑤干冰和冰是不同种物质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③④⑤
2、将燃着的火柴分别伸入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A.甲熄灭、乙变旺 B.甲变旺、乙熄灭
C.甲、乙都变旺 D.甲、乙都熄灭
3、下列关于“蜡烛燃烧”、“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观察到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化学变化 C.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4、某学生使用游码托盘天平称蔗糖时,把蔗糖放在右托盘里,把砝码放在左托盘里,称得食盐的质量为65.5g(1g以下只能用游码),食盐的实际质量
为( )
A. 65.5 g B. 64.0 g C. 65.0 g D. 64.5 g
5、图中,一只小猫安然地坐在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制作平板的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A.透气 B.导电 C.绝热 D.透水
6、如表是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情况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水分
吸入气体 21% 0.03% 78% 较少
呼出气体 16% 4% 78% 较多
A.人通过呼吸能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
B.人体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了血液
C.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多于氧气
D.人呼出的气体中,水分所占的比例少于二氧化碳
7、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学生倒出的液体体积时( )
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确定
8、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亚硝酸钠有咸味——物理性质
B.亚硝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物理性质
C.亚硝酸钠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
D.亚硝酸钠有毒——化学性质
9、在探究“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的实验中,将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如图两个集气瓶中(集气瓶Ⅰ盛有空气,集气瓶Ⅱ盛有人体呼出的气体),振荡后,观察实验现象。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集气瓶Ⅰ盛放的是空气,因此集气瓶Ⅰ没有必要盖玻璃片
B.现象是集气瓶Ⅰ中无明显变化,集气瓶Ⅱ中产生白色浑浊
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先熄灭的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多,没必要做这个实验
D.因为集气瓶Ⅰ中会无明显变化,所以集气瓶Ⅰ中应该稍微多加一些澄清石灰水
10、某学生要称量16.8克固体药品的质量,称量后,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此时,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
A、调节平衡螺母 B、增加砝码或调节游码
C、减少药品 D、增加药品
11、小明在探究蔗糖的性质实验前,所做的假设属于化学变化范畴的是( )
A.能否溶于酒精 B.能否磨碎变成糖粉
C.能否变成酒精 D.能否通过结晶方法变成大晶体
12、人体吸入的空气与人体呼出的空气相比,下列成分的体积差别不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13、现要量取47.5ml的盐酸溶液,最好选取下列哪一种规格的量筒( )[来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二、非选择题
14、如图为大家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请分析、推测该修正液的性质(至少答出三点):
(1)? 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
15、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秒后取出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处最先碳化.结论:________.
(3)再把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现象是________,将烧杯倒转,迅速倒石灰水振荡,现象是________,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4)在吹蜡烛后的瞬间看到了___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___,用燃着的火柴接触它,看到________.
16、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支持和固定仪器是_____;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
(4)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是_____;
(5)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
(6)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
17、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先向石灰石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他可以根据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推测石灰石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变化。再根据从烧杯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断定石灰石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变化,其理由是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新物质____________。
18、下列仪器中,须垫石棉网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
A烧瓶 B试管 C量筒 D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9、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内容::
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
(2)苯的化学性质:
四、实验探究题。
20、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对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
实验用品:蜡烛、火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和方法(用文字表述) 现象 分析
(1)将________________罩在火焰上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生成的__________遇冷在烧杯内壁凝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四川岳池县大佛初中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②煤的气化、焦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
③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④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则会燃烧
⑤干冰和冰是不同种物质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③④⑤
【答案】A
2、将燃着的火柴分别伸入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A.甲熄灭、乙变旺 B.甲变旺、乙熄灭
C.甲、乙都变旺 D.甲、乙都熄灭
【答案】B
3、下列关于“蜡烛燃烧”、“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观察到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化学变化 C.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答案】C
4、某学生使用游码托盘天平称蔗糖时,把蔗糖放在右托盘里,把砝码放在左托盘里,称得食盐的质量为65.5g(1g以下只能用游码),食盐的实际质量
为( )
A. 65.5 g B. 64.0 g C. 65.0 g D. 64.5 g
【答案】D
5、图中,一只小猫安然地坐在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制作平板的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A.透气 B.导电 C.绝热 D.透水
【答案】C
6、如表是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情况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水分
吸入气体 21% 0.03% 78% 较少
呼出气体 16% 4% 78% 较多
A.人通过呼吸能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
B.人体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了血液
C.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多于氧气
D.人呼出的气体中,水分所占的比例少于二氧化碳
【答案】C
7、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学生倒出的液体体积时( )
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确定
【答案】B
8、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亚硝酸钠有咸味——物理性质
B.亚硝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物理性质
C.亚硝酸钠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
D.亚硝酸钠有毒——化学性质
【答案】B
9、在探究“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的实验中,将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如图两个集气瓶中(集气瓶Ⅰ盛有空气,集气瓶Ⅱ盛有人体呼出的气体),振荡后,观察实验现象。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集气瓶Ⅰ盛放的是空气,因此集气瓶Ⅰ没有必要盖玻璃片
B.现象是集气瓶Ⅰ中无明显变化,集气瓶Ⅱ中产生白色浑浊
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先熄灭的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多,没必要做这个实验
D.因为集气瓶Ⅰ中会无明显变化,所以集气瓶Ⅰ中应该稍微多加一些澄清石灰水
【答案】B
10、某学生要称量16.8克固体药品的质量,称量后,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此时,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
A、调节平衡螺母 B、增加砝码或调节游码
C、减少药品 D、增加药品
【答案】C
11、小明在探究蔗糖的性质实验前,所做的假设属于化学变化范畴的是( )
A.能否溶于酒精 B.能否磨碎变成糖粉
C.能否变成酒精 D.能否通过结晶方法变成大晶体
【答案】C
12、人体吸入的空气与人体呼出的空气相比,下列成分的体积差别不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A
13、现要量取47.5ml的盐酸溶液,最好选取下列哪一种规格的量筒( )[来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4、如图为大家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请分析、推测该修正液的性质(至少答出三点):
(1)? 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
【答案】
(1)具有挥发性 (2)具有毒性 (3)不均一、不稳定
15、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秒后取出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处最先碳化.结论:________.
(3)再把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现象是________,将烧杯倒转,迅速倒石灰水振荡,现象是________,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4)在吹蜡烛后的瞬间看到了___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___,用燃着的火柴接触它,看到________.
【答案】
(1)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a;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4)产生白烟;石蜡的小颗粒;白烟能燃烧
16、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支持和固定仪器是_____;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
(4)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是_____;
(5)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
(6)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
【答案】铁架台 药匙 胶头滴管 烧杯 酒精灯 试管夹
17、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先向石灰石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他可以根据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推测石灰石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变化。再根据从烧杯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断定石灰石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变化,其理由是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新物质____________。
【答案】有大量气泡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18、下列仪器中,须垫石棉网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
A烧瓶 B试管 C量筒 D_____________
【答案】A 烧杯
三、简答题。
19、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内容::
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
(2)苯的化学性质:
【答案】
(1)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沸点是 80.1℃、熔点是5.5℃
(2)?能在空气里燃烧
四、实验探究题。
20、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对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
实验用品:蜡烛、火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和方法(用文字表述) 现象 分析
(1)将________________罩在火焰上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生成的__________遇冷在烧杯内壁凝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干燥的小烧杯 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或两只小烧杯 澄清石灰水)
(1)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水蒸气
(2)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