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 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 共5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2 16:3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圆明园的焚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抢劫、焚毁圆明园?中国在这次战争中还丧失了哪些领土和主权?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原因、以及影响。
了解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记住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地点、历史意义。
了解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内容,认真思考并在8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时间、过程、结果?
2.火烧圆明园的时间、参与国家、影响?
3.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地点、领袖、重要战役、影响?
4.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时间、方式、结果?
“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目标导学一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853年,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英国人的目的达到了吗?
1853年,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英国人认为根源在哪?
英法
中国
修约
提出
拒绝
扩大特权
担心危及统治
忙于镇压起义
战争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迫使清政府屈服
矛盾
PPT模板:www./moban/ PPT素材:www./sucai/
PPT背景:www./beijing/ PPT图表:www./tubiao/
PPT下载:www./xiazai/ PPT教程: www./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ziliao/ 范文下载:www./fanwen/
试卷下载:www./shiti/ 教案下载:www./jiaoan/
PPT论坛:www. PPT课件:www./kejian/
语文课件:www./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kejian/lishi/
英法侵略者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扩大侵略权益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借口)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仍在中国市场滞销
西方列强认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他们享受的权益太少”
提出“修约”要求
根本原因
①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
②鸦片大量输入削弱购买力
×
第二次
鸦片战争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问 题 思 考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滞销
列强提出“修约”,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发生
英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加入
根本原因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目的: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时 间
3)侵略者
1856—1860年
爆发标志: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主犯—英法联军 从犯—俄国、美国
经过:第一阶段(1856-1858)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爆发标志)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4、经过与结果
广州
天津
《天津条约》
清政府与英、法、俄、美分别签订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
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结果:
内 容
内 容
广州
天津
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
《天津条约》
1858年大沽炮台
1857年,英国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咸丰)
《天津条约》
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
签定方:
内 容: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通商善后章程》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英、法、美)
1858年
时 间: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3)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继续: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侵略力量扩大:英国 美俄
(2)侵略时间增长:两年多 四年
(3)侵略区域扩大:长江以南沿海地区 沿海、中国清政府的都城
(4)签约国和条约增多:英法美三国 多国多条约
(5)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五口通商,割香港岛 11处,增割九龙司地方一区,丧失东北及西北边疆大片领土;
(6)赔款增加:2100万银元 巨额赔款
(7)破坏了中国更多的主权
扩大:
《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天津条约签订后,侵略者结束战争了吗?
目标导学二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火烧圆明园
广州
天津
1860年8月,英、法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经过:第二阶段(1858-1860)
北京
9月22日咸丰帝等
则以北狩为名携
皇后、懿贵妃等
离京逃往承德避
暑山庄。
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它本是明代一故园。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一百五十多年,集中全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无匹的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五千二百亩。
圆明园
它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开凿湖泊,堆积土山,再点缀些亭台楼榭,形成许多秀丽的景点。
“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有一个人间奇迹,
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
切几乎是神化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
之中。”
维克多 雨果
(l802~1885)
1860年10月,震撼世界的大抢劫开始了——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1860年10月18日英军骑兵3500人手持火把在园内到处纵火┅┅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 罪恶,把这些财富归还被劫掠的中国。
——录自法国作家雨果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
大英博物馆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可能毁于战火,没有留存下来,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
残垣断壁
铜牛头、铜猴头、铜虎头
  在2000年,中国保利艺术博物馆曾斥资3317万港元,从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两家拍卖行购得铜牛首、猴首和虎首3件圆明园文物。据专家介绍,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中,除回归祖国的4件外,目前知道铜鼠首、兔首由法国人收藏,铜马首在台湾,而铜龙首、蛇首、鸡首、羊首、狗首仍下落不明。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赔款额大幅增加;
④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结果:
《北京条约》
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
内 容
圆明园遗址
能抢的都抢了,
能烧的都烧了,
就剩下这些石头了!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做法国,另一个叫做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国]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英、法号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却如此野蛮、贪婪,对我们国家犯下了滔天大罪。我们赞同雨果的观点,对侵略者的罪行无比痛恨;但是,我们对当时国家的的落后也非常痛心。今天,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真本领,把祖国建设得空前强大,实现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
拓展延伸
总理衙门的设置
1861年,清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目标导学三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条约名称 地理范围 面 积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西北地区
共计
150多万平方公里
平方千米领土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
比较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北京条约》是在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的基础之上,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理解。
影 响
1、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2、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3、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4、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相同点
8.影响: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发动者:英国
3.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6.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4.目的:变中国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5.手段:武力侵略
7.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1.背景:中国腐败落后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不同点
1.背景:第二次在中国内战(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2.侵略国:第一次是英国,第二次是英、法、俄、美
3.规模:第二次更多国家参与,时间更长,范围更广
4.危害:第二次危害更大(使中国丧失大量土地;圆明园被焚毁;列强的侵略势力进入内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
起因
时间
结果
影响
经过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56—1860年
1856年,占领广州。1858年逼近天津。
1860年,火烧圆明园
清政府失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堂小结
1.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
A.英、法   B.英、法、俄  
C.英、法、美   D.英、法、美、俄
检测目标
D
2.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尼布楚条约》
检测目标
B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检测目标
B
4.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
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检测目标
A
5.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检测目标
B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