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学生卷+教师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学生卷+教师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2 20:40: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A卷(100分)
第Ⅰ卷(24分)
1、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2分)
1、下列加点词的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酝酿(niàng)
肌肤
(fū)
花苞(bāo)
淅沥(lì)
B.草垛
(duò)
棱镜
(léng

慈善
(shàn)
贮蓄(zhù

C.
屋檐(yán)
地毯(
tǎn)
澄清(chéng)
烘托(tuō)
D.静谧(
mì).
粗犷
(kuǎng)
着落(zhuó

抖擞(sǒu)
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B.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苹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C.
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D.
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
3、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A.鸟儿们在和煦的春风中呼朋引伴,唱出宛转的曲子。
B.
美妙的小雪花呀,像一只只空灵飘逸的白蝴蝶,扇动着薄翼,初降人间。
C.
她这席话说得咄咄逼人,令人目瞪口呆。
D.
沙滩边的小溪,淅淅沥沥地向前跳跃着,像一根银线,缝拢了沙滩和两岸。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期“名师大讲堂”的听众,除成华区教师外,还有金牛、蒲江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
B.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C.今日之中国以启迪人心的理念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为世界发展注入动力,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D.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能否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
2、
文言诗文阅读(12分)
5、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
B.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
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D.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考试院诗味更加醇厚。
?
6、下面是对《观沧海》的赏析,有错的一项是(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
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7、对《天净沙
秋思》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8、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
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第Ⅱ卷(76分)
3、
诗文默写(6分)
9、写上句或下句,3选2(2分)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10、默写《天净沙·秋思》或《峨眉山月歌》。先写出标题,再写内容。(4分)
4、
现代文阅读(10分)
雨的四季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⑥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⑦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1、文章的第③小节写到:“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其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内容?(4分)
12、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3、简要说说首尾两段的作用。
5、
作文(60分)
14、每年我们都会走过四季,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请你以“我与________天的对话”(横线上在“春夏秋冬”中任选一个字填上)为题,同她展开心灵的对话,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B卷(50分)
1、
诗歌赏析(5分)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分)
2、有人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3分)
2、
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注释】弈:下棋。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鸿鹄:天鹅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使弈秋诲二人
诲:教诲
B.惟弈秋之为听
惟:只
C.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援助
D.虽与之俱学:俱:一起
4、翻译句子:
(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2)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5、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3、
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
6、下列文章不是《朝花夕拾》中的篇目是:( 
 )(2分)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社戏》 
D、《琐记》
7、“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8.文中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6分)
(1)
(2)
9.结合语境,对下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6分)
(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网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
10.请你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3分)
11.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4、
语言运用(11分)
12.春,是四季之首,经过一个冬天的桎梏,我们迎来了春,更体悟到了春的美好。为此,七年级(9)班的学生召开了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加入其中,一起来感受春天独特的魅力吧。
【活动一】古诗·春天
(1)春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众多美文妙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写春的古诗句。(2分)
【活动二】摄影·春天
(2)张开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用相机留下春天的影像。张萧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了一张春天的照片,请你帮他写一段文字来描述照片内容。(40字左右)(3分)
我的描述:
【活动三】励志·春天
(3)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吧,让自己的人生有目的性,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生动。(3分)
【活动四】仿写·春天
(4)仿照《春》的最后三段,以“夏天”“秋天”“冬天”为对象写三个句子,要求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三个季节的特征。(3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A卷(100分)
第Ⅰ卷(24分)
1、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2分)
1、下列加点词的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酝酿(niàng)
肌肤
(fū)
花苞(bāo)
淅沥(lì)
B.草垛
(duò)
棱镜
(léng

慈善
(shàn)
贮蓄(zhù

C.
屋檐(yán)
地毯(
tǎn)
澄清(chéng)
烘托(tuō)
D.静谧(
mì).
粗犷
(kuǎng)
着落(zhuó

抖擞(sǒu)
【答案】D
【解析】“粗犷”的“犷”应读作“guǎng”
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B.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苹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C.
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D.
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
【答案】B
【解析】“绿苹”的“苹”应写作“萍”
3、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A.鸟儿们在和煦的春风中呼朋引伴,唱出宛转的曲子。
B.
美妙的小雪花呀,像一只只空灵飘逸的白蝴蝶,扇动着薄翼,初降人间。
C.
她这席话说得咄咄逼人,令人目瞪口呆。
D.
沙滩边的小溪,淅淅沥沥地向前跳跃着,像一根银线,缝拢了沙滩和两岸。
【答案】D
【解析】“淅淅沥沥”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小溪的水声应该大一些,所以,此处应为“叮叮当当”更合语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期“名师大讲堂”的听众,除成华区教师外,还有金牛、蒲江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
B.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C.今日之中国以启迪人心的理念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为世界发展注入动力,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D.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能否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
【答案】A
【解析】A有误,句式杂糅,应删去“也参与其中”。BCD.正确。
2、
文言诗文阅读(12分)
5、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
B.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
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D.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考试院诗味更加醇厚。
?
【答案】C
【解析】“愁心”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而并非“怀才不遇”。
6、下面是对《观沧海》的赏析,有错的一项是(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
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答案】A
【解析】正确的理解应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其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7、对《天净沙
秋思》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答案】D
【解析】“秋思”是题目。“思”在这里的意思是“思绪”。整首小令表达了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的感情。
8、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
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答案】C
【解析】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
第Ⅱ卷(76分)
3、
诗文默写(6分)
9、写上句或下句,3选2(2分)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10、默写《天净沙·秋思》或《峨眉山月歌》。先写出标题,再写内容。(4分)
【答案】9、山岛竦峙,随君直到夜郎西,潮平两岸阔
10、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师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
现代文阅读(10分)
雨的四季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⑥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⑦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1、文章的第③小节写到:“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其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内容?(4分)
【答案】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光头浇雨,更有滋味;一切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树叶、杂革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吸收;雨声、蝉
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响曲。(答4点即可。)
【解析】本题的范围很明确,就是第三自然段。找的方法很简单,从前向后读下去,找到关键语句,突出“别有一番风情”,即不同于别的季节的特点。
12、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运用了拟人修辞(1分),将冬雨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冬天的雨变成雪的情形(1分),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1分)
【解析】“化妆”这里就是拟人,答题格式,先定性:拟人,再表述写出对象的内容和特征,最后落实情感。
13、简要说说首尾两段的作用。
【答案】第一段开篇点题,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点明雨是美丽的,为下文做好准备,表达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末段,收束全文,照应开头,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解析】理解文章内容与结构,可以看出本文第一段总领全文,中间分别写了四个季节中雨的特点,结尾段是点题升华的部分。两段中有关键的语句加以提取即可。
5、
作文(60分)
14、每年我们都会走过四季,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请你以“我与________天的对话”(横线上在“春夏秋冬”中任选一个字填上)为题,同她展开心灵的对话,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答案】
任选一个季节,写出自己对该季节的感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体现“对话”,要用第二人称与季节对话,写出自己对该季节的理解与感受。
B卷(50分)
1、
诗歌赏析(5分)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分)
【答案】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解析】赏析诗句先要翻译诗句,然后从手法或修辞角度谈内容和情感或含义。
2、有人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3分)
【答案】“落花时节”不只是写景。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此飘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所以有三层含义:自然的景色;国家的衰败;作者自己和艺人(李龟年)的颠沛流离。
【解析】落花时节(1)可以理解为“暮春的落花时节”;(2)也可以理解为“国运衰败之际”;(3)还可以理解为“诗人衰病漂泊之时。所以是一语“三”关。
2、
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注释】弈:下棋。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鸿鹄:天鹅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使弈秋诲二人
诲:教诲
B.惟弈秋之为听
惟:只
C.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援助
D.虽与之俱学:俱:一起
【答案】C
【解析】援是“引、拉”的意思。
4、翻译句子:
(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2)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答案】(1)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
(2)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5、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解析】本文讲学习下棋的故事,用对比手法,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从而告诫人们做事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附】全文翻译: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3、
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
6、下列文章不是《朝花夕拾》中的篇目是:( 
 )(2分)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社戏》 
D、《琐记》
【答案】C
【解析】《社戏》是鲁迅的小说,选自《呐喊》
7、“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答案】出自《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8.文中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6分)
(1)
(2)
【答案】(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
(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解析】两件事3-6段一件,7-9段是一件
9.结合语境,对下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6分)
(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网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
【答案】(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
(2)“跪”、“艰难”这两个词写出母亲插秧的艰难,突出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解析】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角度,也可以从描写角度或关键词语角度。本题(1)从修辞角度,(2)从关键词语角度
10.请你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3分)
【答案】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吃苦耐劳、坚强、乐观的母亲。从“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
“跪”、“艰难”这两个词写出母亲插秧的艰难,突出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从“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看出母亲的乐观,从“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课看出母亲的吃苦耐劳,坚强。
【解析】找出具体例句谈
11.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答案】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
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解析】初看是对线索的分析理解,实际上还包括人物形象特征,情感基调、文章主题等多方面的理解,是阅读分析的深层的整体理解,不能留于表面或浅尝辄止,题目的分值3分实际上暗示应多角度思考。
4、
语言运用(11分)
12.春,是四季之首,经过一个冬天的桎梏,我们迎来了春,更体悟到了春的美好。为此,七年级(9)班的学生召开了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加入其中,一起来感受春天独特的魅力吧。
【活动一】古诗·春天
(1)春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众多美文妙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写春的古诗句。(2分)
【答案】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活动二】摄影·春天
(2)张开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用相机留下春天的影像。张萧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了一张春天的照片,请你帮他写一段文字来描述照片内容。(40字左右)(3分)
我的描述:
【答案示例】那迎着乍暖还寒天气开放的一树树桃花宣告着春来临的消息。那簇拥在一起的密密匝匝的花,用自己的笑靥迎接春天,展现了春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解析】描写要有生动形象地词语或修辞手法的运用
【活动三】励志·春天
(3)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吧,让自己的人生有目的性,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生动。(3分)
【答案示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我要在这大好春光中,奋勇拼搏,扬帆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活动四】仿写·春天
(4)仿照《春》的最后三段,以“夏天”“秋天”“冬天”为对象写三个句子,要求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三个季节的特征。(3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案示例】夏天像__一个精力旺盛的壮年,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进发__。
秋天像__一个梦寐的牧羊女,背着丰硕的瓜果,栖息在农家里__。
冬天像__一个慈祥的老人,在暖暖的冬阳下,迎接着冬天的到来(只要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即可)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