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2 19:1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消失的“伊甸园”
“有河从伊甸流出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这四条支流分别是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基训河,还有一条“比逊河,那里有金子,又有珍珠和红玛瑙”。
——《圣经·创世纪》
传说中的“伊甸园”在哪?
古代巴比伦
——四大文明古国之二
古埃及
古印度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导航
了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以及从这里发展起来的古代文明。
知道古巴比伦王国兴起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著名的国王汉谟拉比。(重点)
掌握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的统治措施,特别是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难点)
PPT模板:www./moban/
PPT素材:www./sucai/
PPT背景:www./beijing/
PPT图表:www./tubiao/
PPT下载:www./xiazai/
PPT教程:
www./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ziliao/
范文下载:www./fanwen/
试卷下载:www./shiti/
教案下载:www./jiaoan/
PPT论坛:www.
PPT课件:www./kejian/
语文课件:www./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kejian/lishi/
导学提纲:
1.两河指的是哪两河?四大文明古国中发源于两河流域的是?
2.两河流域国家出现于何时?初步统一于何时?
3.古巴比伦何时由谁完成统一?他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还有何贡献?
4.《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意义?
5.《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哪些状况?
6.古代两河流域取得了哪些文明成就?(文字、历法、数学、建筑)
两河:
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今伊拉克境内)
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黄河



底河


底格里斯河
华夏文明
两河文明
思考
古代文明为什么多产生在大河流域?
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被称为亚述,南部被称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HEADLINE
古巴比伦文明时期,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对两河流域南部的统一,建立了庞大的古巴比伦王国。
阶段
文明
政权
时间
(公元前)
第一阶段
苏美尔
文明
(公元前4000-2006年)
苏美尔早期王朝
2900-2334
阿卡德帝国
2334-3193
古提王国与拉格什第二王朝
2193-2120
乌尔第三王朝
2112-2006
第二阶段
巴比伦
文明
(公元前2006-539年)
伊辛-拉尔萨
2006-1763
古巴比伦王国
1894-1595
加喜特王朝
1595-1157
伊辛第二王朝
1157-1025
巴比伦第五王朝
1025-732
亚述帝国
732-627
新巴比伦王国
612-539
汉谟拉比青铜像
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制定历法
苏美尔人,制定了太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定每个月29或30天,12个月为1年(6个月为29天,6个月为30天),每年354天,并发明闰月,通过置闰月的办法调整。
数学
苏美尔: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10进位和16进位;
巴比伦:算数,60进制,代数,几何;
文字
苏美尔人发明了一种象形文字,后来这种文字发展为楔形文字。这是最古老的已知的人类文字之一。
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楔形文字;
HEADLINE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国王:汉谟拉比;

略:各个击破;
统一地区:两河流域中下游

度:君主专制

典:《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头像》约作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
目标导学二: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的统治:
(1)政治上: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设立官僚机构;
(2)经济上:大力兴修水利,控制地方经济;
(3)军事上:集中军权,直接掌握军队;
(4)法律上:加强法制建设,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此时是古巴地位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发现:
1902年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西南部的苏撒古城旧址上发现一块黑色玄武岩石,几天后又发现了两块,拼合起来后,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柱。该石柱高2.25米,上部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这就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汉谟拉比法典:
现存法国巴黎卢浮宫
汉谟拉比
太阳神
君权神授
太阳神把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的浮雕实际在宣扬什么思想?
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目标导学三:《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概况:
法典主要内容
社会等级
家庭奴隶制: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规定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奴隶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社会生活: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显示出古巴比伦繁荣的商品经济。
依据:
第99条:倘自由民以银与自由民合伙,则彼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
第237条:倘自由民雇佣船工,并租赁船舶,船上装载谷物、羊毛、植物油、枣椰子或任何其他货物,而此船工不慎,致船沉没或船上之物毁损,则船工应赔偿其所沉没之船及船上所载全部被损毁之财物。
判决一:穆某赔偿阿某全部损失。
原始观念:保留了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法。
依据:
第196条: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损毁任何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毁其眼。
判决二:损毁阿某的眼睛;
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依据:
第201条:若自由民击落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牙齿,则应赔偿三分之一明那。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一等级
判决三:阿某赔偿穆某三分之一明那。
影响: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从法典的内容看,他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空中花园想象图
巴比伦文明最优秀的建筑代表是建造于公园前7世纪的空中花园,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巴比伦城想象图
巴别通天塔想象图
伊拉克战争中无人看管的古巴比伦遗址
伊拉克极端组织用电钻破坏文物
战争的诅咒似乎不肯放过这个消失的“伊甸园”,战争的创伤在一点一点侵蚀这个古老文明的血肉。
伊拉克极端组织用石锤毁坏雕像
战争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君主专制制度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社会等级森严
家庭奴隶制
商品经济方面的规定
课堂小结
1.在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如果人们犯罪了,可以依照哪部法律来量刑(  )
A.《民法典》
B.《商朝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刑法典》
检测目标
C
2.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
A.胡夫
B.伯里克利
C.汉谟拉比
D.穆罕默德
检测目标
C
3.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
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检测目标
D
4.《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该法典主要维护(  )
A.外邦人的利益
B.奴隶的利益
C.奴隶主的利益
D.法老的利益
检测目标
C
5.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把字刻在湿润的泥版上,干燥后笔画形似楔子。这种文字起源于
(  )
A.古代罗马
B.古代希腊
C.古代中国
D.两河流域
检测目标
D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