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2 19:5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这是怎么回事?城市难道有不受封建领主控制的特权吗?还有,生活在城市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又是怎样工作的?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
2
3
充分运用背景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并得出合乎实际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结论
通过学习法兰西的琅城市民为争取自由、自治而斗争的史实,感受早期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力求获得市民身份的斗争精神
学习目标
识记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区域、城市争取斗争的常用方式;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了解大学的兴起、大学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等
1
城市居民的身份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2
大学的兴起
3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了废墟。
乔瓦尼·保罗·帕尼尼(意大利)
《罗马废墟》
目标导学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巴黎一角
你能根据这幅画讲讲当时城市的情景吗?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马赛
威尼斯
原属东罗马帝国
10世纪末建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热那亚
始建于罗马帝国时期
1528年重新获得独立
佛罗伦萨
巴黎
马赛
伦敦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分布特点:
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如道路的交汇处、港口、海湾、主教驻地等。
地点:封建主和教会的领地上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10世纪
①时间:
②原因:
(1)农业技术的提高;
(2)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3)商业贸易发展;
(4)人口增长。
③著名城市所在国:
意大利
法兰西
英格兰
德意志
封建领主的领地上
④城市产生地点:
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如同“中世纪的花朵”到处开放。
西欧中世纪城市,指11—15世纪西欧诸国新兴的城市。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王国仍保存了罗马时代的一些城市,只是经济活动有不同程度的衰落,查理帝国分裂后,西欧各国处于封建割据状态。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10世纪后期,特别是11世纪,西欧各国开始出现旧城复苏和新城产生的历史过程,统称之为城市的兴起。
西欧中世纪城市,有因手工业发达应运而生,有因国内外贸易而兴盛,有因政治、军事、宗教地位重要而形成。
背景资料
14世纪中西城市人口对比
英国伦敦:4万
中国开封:100万
法国巴黎:6万
西欧城市与中国古代城市对比
北宋城市特点:①人口稠密,规模大②商店众多③商品交易时间长,有夜市和早市等。
西欧城市特点:①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②城市规模小,人口少。
③取得一定自由和自治
材料一: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设夜市,通晓不绝。
材料二:P42页相关史事
根据两则材料,分别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和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
自由权: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自治权:市民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
特许状
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其主要内容是承认城市自治权力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权利和义务。是国王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认可证书。
局限性: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手工业者
商人
城市居民为了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常用手段是什么?
金钱赎买
武力斗争
取得成果
“特许状”
争取自由和自治
许多城市取得某种程度自由与特权;
部分城市成为自治城市
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既消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了城市的拥护。
想一想:在自由城市里,市民和领主之间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从经济上讲,城市的兴起,使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从政治上讲,城市特别是拥有自治权的城市,成为自由的乐土,是农奴获得自由身份的乐园,同时城市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封建大贵族,加速了国家的统一;从文化上讲,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大学兴起,城市文学产生,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基础。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但因西欧城市兴起,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而被恩格斯赞誉为“花朵”。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议一议
说说为什么“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英国的伦敦
法国的巴黎
意大利的威尼斯
早期的城市建筑简陋、环境糟糕、瘟疫横行。周围农村的人为什么愿意到城市生活?
农奴逃离庄园进入自由城市,居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身份,也就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
城市居民来源:周围农村的农民(或农奴)
目标导学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城市居民的身份
基本居民
手工业者
商人
分化出
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银行家。即早期的资产阶级
为了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同时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城市中都有行业组织,如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行会严格限制外地人在城内经商,禁止外地手工业者及其产品进入。规定工人的人数、工资与劳动时间。手工业作坊中的帮工实际上是作坊主的雇佣工人。
面包师
裁缝
酿酒
铁匠
问题探究:
城市对西欧历史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城市重新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新的阶层——市民阶层,这些市民的经济力量、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在稳步提高,这就意味着国家日后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人的利益。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层参与政治,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城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制度逐渐瓦解。
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对比:
项目
庄园(封闭)
城市(自由)
构成(主体人员)
封建主和农奴
封建领主
自由民(市民)
社会关系
封建主提供土地、奴役剥削;农奴缴纳地租、服劳役
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拥有人身自由
经济特点
一切产品用于自身消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产品用于交换、出卖(商品经济)
行会势力较大
我国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
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文化。
他们谁说得更有道理?
男生的说法更有道理。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以后,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反对领主的斗争,迫切需要能读会写、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原有的僧院学校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打破教会几百年来对教育的垄断,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学校。
目标导学三:大学的兴起
材料: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大学,成立的基础是学生组成的社团,社团得到教会的支持,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负责任免教师,监督教学计划,但对学生成绩的评估和学位的授予,则由资深教授负责。
——课本《相关史事》
材料:
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力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课本第九课正文
1、得到了教会或国王的支持
2、有自主权(大学自治)
3、享有司法特权
免受地方世俗法官的审判,而须按教会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文法
修辞
音乐
逻辑
算数
几何
天文
七艺
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内容
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
中世纪大学一般有四个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艺学院。神学、法学和医学都是专科院系,以专门职业为取向。
大学课程的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最美好的花朵”
中世纪的大学课堂
12世纪:出现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兴办的学校;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西欧大学兴起与发展
西欧大学兴起与发展原因:
希望大学成为本国的教育和文化中心
由中世纪大学发展而来的学校
巴黎大学
牛津大学
学习与
探究
阅读下列文字史料,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呢?
材料
解读
要是有一个中世纪的学生回到我们中间....很有可能这样想,除了从前使用的拉丁词被法语词所取代,其他一切照旧。..他会就此看到,学术生活已发生了转型,但依然在中世纪为它挖就的沟渠里流动。
——法国社会学家爱弥尔·涂尔干
大学都是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它们由小变大,虽然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但是应该肯定,它的出现奠定了现代大学的办学基础,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从法兰克王国到强盛的查理曼帝国和德、意、法三国的雏形,从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到自给自足的西欧庄园和那规模不大但却有着“使人自由的空气的城市”,我们看到了西欧文明前进的脚步。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原因
时间
手段
形式
特点
意义
12世纪
课程设置
大学的兴起:
自治地位体现
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经济发展、人口增加
取得“特许状”
时间
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10世纪
市民阶级形成,分化出早期资产阶级,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规模小,人口少,自由自治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1.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
②商业贸易的发展
③人口的增长
④统治者的英明决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检测目标
C
2.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基督教的兴起
B.大学的兴起
C.庄园的出现
D.城市的兴起
检测目标
B
3.下列对城市居民和领主之间关系看法正确的是(

A.城市居民和领主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B.领主可以向市民任意征税
C.领主可可剥削市民财产
D.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
检测目标
D
4.大学是培养高等专业人才的学校,又是学术研究的场所。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以下哪些属于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①巴黎大学
②哈佛大学
③牛津大学
④博洛尼亚大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检测目标
C
5.在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11、12世纪哪一历史史实(

A.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B.琅城市民反侵略斗争
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人的袭击
D.这里是罗马政府的古战场
检测目标
A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