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2 19:0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29030011239500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知识能力全练
知识点一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当地时间2018年4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已下令美军联合英国、法国军队对“两河流域”重要国家叙利亚军事设施进行“精准打击”,以作为对日前叙利亚东古塔地区发生“化学武器袭击”的回应。这里的“两河流域”是指 ( )
A.尼罗河和刚果河流域 B.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C.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D.长江和黄河流域
2.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是在 ( )
A.约公元前3500年 B.约公元前2400年 C.约公元前1800年 D.约公元前2300年
知识点二 古巴比伦王国
3.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于公元前18世纪统一在一位帝王之手,这个时代被认为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全盛时代,这位帝王是 ( )
A.胡夫 B.秦始皇 C.汉谟拉比 D.黄帝
4.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②汉谟拉比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
③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④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知识点三 《汉谟拉比法典》
5.古巴比伦王国是一个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法典》将
古巴比伦分为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其中不包括 ( )
A.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B.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C.法老 D.奴隶
6.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奴隶的主要来源是 ( )
A.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B.犯人 C.失去土地的农民 D.战俘
7.《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 )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
C.法典推动国家达到全盛 D.奴隶制度相当发达
8.当你漫步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下列关于这一法典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
①这一法典产生于两河流域 ②用象形文字记载
③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④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石柱上刻的是哪部法典?使用的是什么文字?


材料二 第196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5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2)材料二选自这部法典,其中前两条和第三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部法典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史料拓展全练
拓展 《汉谟拉比法典》
10.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汉谟拉比法典》的特色就是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报复法则为原则,它严格区分了贵族、平民、奴隶三种阶级的身份,并依身份制定不同的刑罚(即《身份法》)。“惩罚轻重依身份而不同。如果奴隶打了平民一巴掌,该奴隶就要被切掉耳朵。如果妻子喜欢玩乐,疏于家务而致丈夫蒙羞,应该处以淹死的刑罚。”汉谟拉比在制定法典时,不仅参考了阿摩利人的常用法律,同时集苏美尔、阿卡德诸法之大成。
-《3天读懂世界史》
问题《汉谟拉比法典》的两大特色是什么?加下划线内容体现了该法的什么具体特点?





三年模拟全练
1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将赔偿邻居小麦作为损失。据此可知 ( )
A.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古巴比伦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 B.《汉谟拉比法典》有效解决了古巴比伦社会矛盾
C.《汉谟拉比法典》注重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D.《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12.《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窃贼应处死,或处以重罚;奴隶否认其主人,则割去该奴隶的耳朵。上述规定本质上说明 ( )
A.法典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 B.法典内容全面而具操作性
C.法典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 D.法典体现奴隶主阶级意志

五年中考全练
13.通过“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等关键词,可以联想到的文明古国是 (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代中国
14.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 )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 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15.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核心素养全练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534924023685500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黑色玄武岩石柱(右图)上,故又名 “石柱法”。该石柱不仅是人们研究古代巴比伦法律制度的极其重要的文物,还是古代巴比伦艺术的代表。石柱的雕刻比较精细,表面高度磨光,石柱上刻满了楔形文字。法典颁布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法典规定的刑罚手段极为残酷。《汉谟拉比法典》吸收了两河流域固有的苏美尔、阿卡德立法的成果。不过,它主要还是当时社会经济制度的产物,反映出当时社会各方面的现实。
材料二

图2
图2是在中国法院博物馆的“古代审判”展厅陈列的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匜(音 yìng yí)。匜造型为四兽蹄足。盖面呈琵琶形,前端突出呈虎头状,虎首覆于流口之上,与匜身口沿下的窃曲纹、凸弦纹相辉映。该青铜器的器盖和腹底内壁刻有铭文,记叙了西周时期一起奴隶所有权纠纷的经过。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奴隶制社会施用罚金的实例。奴隶主用意在于增加奴隶制国家的财富。匜判例反映的法律制度主要有:墨刑在殷商基础上有所发展,出现刑罚等,趋于严酷;国家设专职掌管刑狱;判决书已有一定格式,内容也较全面。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古巴比伦王国和西周时期在法律方面的相同点。



(2)上述图片所展示的史料属于什么史料?根据两则材料,说一说它们除了在法律方面有重要研究价值之外,还有什么价值?
☆☆☆☆☆☆☆☆☆☆☆☆☆☆☆☆☆☆☆☆☆☆☆☆☆☆☆☆☆☆☆☆☆☆☆☆☆☆☆☆☆☆☆☆☆☆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知识能力全练
1.B “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故选B
2.A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
3.C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统
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故选C。
4.C 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5.C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故选C。
6.D 据所学可知,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7.A 《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A符合题意,故选A
8.D 题干中的“成文法典”是指《汉谟拉比法典》,它是用楔形文字记载的,②错误,排除,故选D
9.[答案]
(1)《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2)前两条实行对等惩罚,而第三条实行不对等惩罚。因为第三条中的奴隶和自由民之子身份等级不同。这说明了该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解析]第(1)问,根据图片可以判断是《汉谟拉比法典》,使用的是楔形文字。第(2)问,从材料惩罚的不同切入分析得出答案。第(3)问考查了《汉谟拉比法典》具有的意义,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史料拓展全练
10.[答案]“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报复法则和身份法。在家庭生活中对男性宽容,而对女性则十分严格。
[解析]仔细阅读史料分析归纳即可。
三年模拟全练
11.C 由材料“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将赔偿邻居小麦作为损失”可知,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注重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A、B、D三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选C。
12.D 由材料信息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规定可知,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其阶级立场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D项正确;A项与《汉谟拉比法典》内容有关,但并未反映其本质,故排除;《汉谟拉比法典》内容规定非常全面,但是材料信息并未体现全面性,操作性也没有体现,排除B项;C项并未体现材料信息的本质所在,排除。故选D
五年中考全练
13.C 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了《谟拉比法典》,使用楔形文字。故选C。
14.D 根据题干中的“公元前18世纪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可知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故选D
15.C “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些都说明《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核心素养全练
16.[答案]
(1)相同点: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刑罚残酷,内容较全面,等。
(2)实物史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状况,是一种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遗产。
[解析]
(1)本问解题思路:材料相关内容相同点《汉谟拉比法典》匜实质是维护奴隶主奴隶主用意在于增加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奴隶制国家的财富阶级的利益墨刑在殷商基础上法典规定的刑罚手有所发展,出现刑罚刑罚残酷段极为残酷等,趋于严酷迄今已知世界上第判决书已有一定格一部比较完整的成内容较全面式,内容也较全面文法典
(2)依据所学可知,史料分为文字史料、物史料、口头史料等类型。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展示的史料属于实物史料。根据两则材料可知,两幅图片除了在法律方面有重要研究价值之外,还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状况,是一种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