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方千米
1、
学习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知道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根据1平方千米的大小推算出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通过估测、想象能够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学习重点
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应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三)学习难点
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搜集生活中有关平方千米的素材。
(2)填空
8平方米=(
)平方分米
7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公顷=(
)平方米
120000平方米=(
)公顷
(二)课堂设计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公顷有了哪些认识?(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师: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同学们想象一下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有多大?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要认识的另一个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平方公里)板书课题(平方千米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1)认识平方千米
猜想:边长为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预设: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课件出示)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来表示。
【设计意图:借助已学的知识,可以推断出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2)探究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
学生独立探究: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它和平方米、公顷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之间交流,汇报总结。
总结:1平方千米=100
0000平方米
预设1:因为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000米,所以面积为1000×1000=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预设2:因为10000平方米是1公顷,1000000÷10000=100,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预设3:因为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边长为1000米,1公顷的正方形边长为100米,1000÷100=10,在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里,一行可以摆10个1公顷,可以摆10行,用10×10=100(公顷)
【设计意图:推算、想象的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推算更大的物体面积的解决策略。以形助数,有助于学生在沟通“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和“公顷”的关系的同时,丰富对“平方千米”的感知。】
尝试换算,巩固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间的进率
(三)、巩固新知
完成P37练习六第6题。
5平方千米=(
)公顷
12000000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介绍思考过程。
(3)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
1)读一读:想象1平方千米的大小。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接近1平方千米。
四川卧龙熊猫繁育基地,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
2)算一算: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44公顷,(
)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
(
)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3)想一想,结合你周围的场地,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练习:说一说:(完成P37练习六第7题。)
如果1平方米能站16人,
1公顷大约能站多少人?
1平方千米大约能站多少人?
(四)、课堂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
本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比公顷还要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知道了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能进行单位换算。其实,在我们的农业生产中还经常用到一个面积单位:亩。介绍“你知道吗”的内容。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