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重力与弹力
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作用
B.球体的重心一定在球心处
C.物体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小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无论其运动状态如何,所受重力都一样大
2.
把一个薄板状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对于此薄板状物体所受重力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B.重力大小和物体运动状态有关
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D.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
3.在图中,A、B(A、B均处于静止状态)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
4.如图所示,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关于该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弹力是弹簧发生拉伸形变产生的
B.该弹力是弹簧发生压缩形变产生的
C.该弹力是小车发生形变产生的
D.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车
5.下图中,P物体对Q物体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6.关于如图所示的两个力的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F2,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
B.F1>F2,因为表示F1的标准长度大
C.F1D.无法比较,因为两图标度的大小未知
7.在光滑半球形容器内,放置一细杆,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别为A、B,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细杆在A、B两点所受支持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处支持力方向指向球心,是由于细杆的形变产生的
B.A点处支持力的方向垂直细杆向上,是由于容器的形变产生的
C.B点处支持力方向垂直细杆向上,是由于容器的形变产生的
D.B点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是由于细杆的形变产生的
8.为测量一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将弹簧竖直悬挂,而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重为3 N的钩码,弹簧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20 N/m B.30 N/m
C.60 N/m D.120 N/m
9.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 N拉力作用,弹簧静止时伸长了5 cm(在弹性限度内),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力为零
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400 N/m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200 N/m
D.根据公式k=,弹簧的劲度系数k会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
10.一款可调握力器结构如图所示,通过调节右侧旋钮可令弹簧下悬点在A到B间移动,从而使弹簧初始弹力在0到25 N之间变化.已知弹簧下端处于A点时,弹簧与水平杆成53°角,当其调节到B点时,弹簧与水平杆成37°角,已知AB间长3.5 cm,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80 N/m B.900 N/m
C.1 000 N/m D.1 200 N/m
11.如图所示,四根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甲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乙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丙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丁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滑动.不计弹簧的质量,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根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
A.l2>l1 B.l4>l1
C.l1>l3 D.l2=l4
12.
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0.2 kg的光滑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为(g取10 N/kg)( )
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
13.如图所示,甲、乙为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甲弹簧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块;乙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也为m的物块.两物块静止时,测得甲、乙两根弹簧的长度分别为l1和l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两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则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B.
C. D.
14.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长度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原长为6 c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
C.可将图像中右侧的图线无限延长
D.该弹簧两端各加2 N拉力时,弹簧的长度为10 cm
参考解析
1.解析:A错:物体上各个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B错:重心不仅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还与质量分布有关,所以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处.C错: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则知物体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等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D对: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g相同,物体的重力G=mg相同.
答案:D
2.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故A错误;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B错误;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因为绳对板的拉力与板受的重力为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必在一条直线上,所以重心一定在细线的延长线上,即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故D正确.
答案:D
3.解析:A中A、B两个球尽管接触,由于两细绳竖直,两球相互没有挤压,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两者之间不存在弹力,故A错误;B中两球存在相互挤压,发生了弹性形变,两球之间存在弹力,故B正确;C、D中A、B两个球尽管接触,但相互没有挤压,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两者之间不存在弹力,故C、D错误.
答案:B
4.解析: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该弹力是弹簧发生拉伸形变产生的,施力物体是弹簧,A正确.
答案:A
5.解析:首先P对Q物体的压力一定作用在Q物体上,所以选项B、D错误.其次,压力的方向应垂直于接触面指向Q物体,所以选项C错误、A正确.
答案:A
6.解析:题中两个力的图示的标度未给出具体的数值,所以无法比较两个力的大小.
答案:D
7.解析:细杆在A点处所受支持力方向垂直圆弧切面指向球心,是由于容器的形变产生的;细杆在B点处所受支持力的方向垂直细杆向上,是由于容器的形变产生的,C正确.
答案:C
8.解析:由F=kx知k===60 N/m.
答案:C
9.解析:弹簧的弹力等于一端所受的拉力,故弹簧的弹力为10 N,A错误;根据胡克定律F=kx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B错误,C正确;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弹簧弹力F的变化无关,与弹簧自身有关,D错误.
答案:C
10.
解析:如图所示,设OD=d,由几何关系可知OA=,OB=,DA=,DB=,且AB=DB-DA=3.5 cm,由题意知弹簧的伸长量Δx=OB-OA,由胡克定律得F=k·Δx,联立并代入数据得k=1 000 N/m,故C正确.
答案:C
11.解析:分析可知图中弹簧拉力大小相同,均为F,已知F=kx,四根弹簧完全相同,则k相同,所以x相同,即l1=l2=l3=l4.
答案:D
12.
解析:小球受两个力作用:一是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二是弹性杆对它的弹力(FN).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力(FN)与重力(G)等大、反向.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答案:D
13.解析:设弹簧的劲度系数是k,原长为l0,甲弹簧的伸长量为Δx1=l1-l0,弹簧受到拉力为F1=kΔx1=k(l1-l0)=mg;乙弹簧的压缩量为Δx2=l0-l2,弹簧受到的压力为F2=kΔx2=k(l0-l2)=mg,联立解得k=,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14.解析:A对:由题图读出,弹簧的弹力F=0时,弹簧的长度为L0=6 cm,即弹簧的原长为6 cm.
B错:由题图读出弹力为F1=2 N时,弹簧的长度为L1=4 cm,弹簧压缩的长度x1=L0-L1=2 cm=0.02 m,由胡克定律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100 N/m.C错:弹簧都有一定的弹性限度,故图线长度不能无限拉长.D错:该弹簧两端各加2 N拉力时,弹簧弹力为2 N,弹簧伸长2 cm,长度为8 cm.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