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个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者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有学者指出,在1916—1928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内,北京政府在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础上进行工作。虽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缔造者打算把主要权力给予内阁,但它含混不清,足以助长总统、总理和议会之间的不断争执。该学者认为
A.临时约法一直发挥宪法作用
B.临时约法影响北京政府运作
C.北京政府严格执行临时约法
D.北京政府致力于推行三权分立
3.有人曾形象的比喻道:“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具体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
C.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中国历代政权特别重视“正统的名分”,在近代这被称作“法统”,即统治权力的法律依据。有学者指出,民国的法统其实有南北两个来源,可以用民国初年两个代表性的法律文件来体现。这两个文件最有可能是:
①《钦定宪法大纲》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清帝逊位诏书》④《中华民国宪法》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其中,初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是在
A.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十年文革”时期
C.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过渡时期
6.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这表明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
A.尽管妥协但政治上日趋成熟 B.缺乏足够的实力来巩固政权
C.已认清袁世凯的反革命本质 D.认识到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7.“三年来,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各界人民组织起来办全国选举工作的条件已经成熟。”毛泽东在此阐释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行的背景
B.社会主义宪法颁布的条件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理由
D.社会主义改造实施的原因
8.蔡元培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当时的普遍心理……言统一,言集权,言强有力政府。于是为野心家所利用,而演出总统制,又由总统制而演出帝制。”这一言论可用于说明近代中国
A.民主影响的深远性 B.宪政运动失败的偶然性
C.社会转型的曲折性 D.颁布临时约法的必要性
9.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总统制比责任内阁制更适合中国国情 B.新旧势力的交锋十分激烈
C.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已经彻底消失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10.1912年2月,孙中山召集同盟会议员讨论约法,特别强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之真意义所在,一以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得到与会者赞同。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得到全国各阶级一致拥护 B.具有反独裁和求民主的精神
C.预见袁世凯采取复辟行为 D.存在因人设法的历史局限性
11.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提到,“瑞金时代组织最纯洁,但有一个缺点,形式纯洁,却孤立了自己,政权不稳定,要搬家(即经过长征搬到延安)”。他意在强调
A.法治建设的紧迫性
B.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需完善
C.经济建设的急切性
D.严重的“左”倾错误泛滥需要及时纠正
12.南北会谈,初步达成“开国民会议,解决国体问题,从多数取决”的协议。这时,孙中山回国并被各省代表会议举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公开质问南方:“选举总统是何用意?设国会议决君主立宪,该政府及总统是否亦即取消?”这表明,袁世凯
A.公开反对共和政体 B.极力推行君主立宪
C.凭借实力影响局势 D.抵制进行社会革命
13.1912年2月14日,17省代表一致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参议院在致袁的电报中说:“查世界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只有华盛顿一人。公为再现。”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也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这表明袁世凯的上台
A.窃取了革命的果实 B.是民众选举的产物
C.体现民主革命的成果 D.实现了社会的转型
14.“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他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宣告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
C.确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D.确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5.在参议院讨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一个湖南议员说:“我们要防总统的独裁,必须赶紧将约法完成,并且照法国宪章……要他于就职之时,立誓遵守约法。”该约法内容中为了“防总统独裁”而设置的主要是
A.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B.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
C.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D.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16.史家论晚清,常绕不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大变局”的高潮一节,正是帝制的终结和“共和”的开始。这一时期也正是革故鼎新之际,宪法、国会出现,现代警察制度建立,新闻舆论形成等。这一时期是指
A.洋务运动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期间 D.民国初期
17.“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
A.颁布《共同纲领》 B.确立了依法治国的重大方针
C.制定第一部宪法 D.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8.1954年,某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产生了国家机构。该会议的召开,表明我国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
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始推行
19.1912年2月,孙中山召集同盟会议员讨论约法,特别强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之真意义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得到与会者赞同。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具有反独裁和求民主的精神 B.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C.存在因人设法的历史局限性 D.预见袁世凯采取复辟行为
20.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号召”,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号召当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五-号召”的主要作用是
A.促成了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胜利
C.揭开了筹备建立新中国的序幕
D.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建立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代表会议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便已酝酿成型,如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市民临时政府,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政权。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国内条件限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伴随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不断推进,经过三年过渡时期的励精图治,新中国各领域已步入正轨,广大人民群众经过民主建政、群众运动、政治参与的训练,政治觉悟、民主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运而生。
——摘编自赫一峰《统一战线与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利条件,并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苏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启示。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第二条 规定:“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第三条 规定:“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第四条 规定:“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
材料二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摘自《清帝退位诏书》(1912年)
材料三 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我们希望,这会给中国带来一个它所期望的进步的稳定的政府。
——摘自1912年英国《泰晤士报》评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钦定宪法大纲》的特点。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简述清帝颁布退位诏书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意义。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统一战线组织,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多党派参政议政的职责,体现的“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的说法,D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排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针对的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B排除;基层民主选举与材料无关,C排除。故选D。
2.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临时约法》对于政府的职权分配不够明确,导致政府部门之间不断争执,降低了政府运作效率,故排除B项;《临时约法》对1916—1928年北京政府的运作有影响,但不是一直发挥作用,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严格执行,排除C项;三权分立即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三权分立,材料只涉及行政权和司法权,且二者并未明确分权,排除D项。
3.D
【详解】
根据材料“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大合唱”指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所以D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政党制度,所以A错误;材料不是强调“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所以B错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没有管理政府的权力,所以C错误。
4.A
【详解】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这两个文件是民国法统的南北两个来源,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政府颁布的试图继续维护其专制统治的法律,《中华民国宪法》是袁世凯为独揽大权于1914年颁布的,均与题意不符,排除含有①或④的B、C、D项。
5.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于1954年,属于过渡时期,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6.C
【详解】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袁世凯不好,说明此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认清了袁世凯的反革命本质,故选C;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说明他们在政治上不成熟,排除A;材料内容只反映了革命派对袁世凯的认识,并不能说明他们缺乏足够的实力来巩固政权,排除B;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说明他们没有认识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排除D。
7.C
【详解】
根据“三年来,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各界人民组织起来办全国选举工作的条件已经成熟。”可得出这一时期是1953年左右,此时已经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少数民族地区,排除A;“全国选举工作”不是法制方面,也不是改造,排除BD。
8.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被野心家所利用,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体现了社会转型的曲折性,所以C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民主的影响,只是阐述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曲折性,所以A错误;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实力不够强大,宪政运动失败是必然的,所以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野心家所利用,“颁布临时约法的必要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D错误。
9.B
【详解】
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是为了限制袁世凯,而袁世凯将责任内阁制改在总统制则是了自己称帝做准备,所以制度的变化体现的革命派和专制势力之间的交锋,故选B;总统制并不一定比责任内阁制更适合中国国情,排除A;“彻底消失”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制度的变化,并不能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排除D。
10.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孙中山强调主权在民和民主共和,得到同盟会议员们的赞同,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反独裁和求民主的精神,B项正确;参加会议的同盟会议员不能代表全国各阶级,A项错误;孙中山的观点不能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预见到了袁世凯采取复辟行为,C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因人设法的历史局限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11.B
【详解】
材料“瑞金时代组织最纯洁,但有一个缺点,形式纯洁,却孤立了自己,政权不稳定,要搬家(即经过长征搬到延安)”反映出我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缺少与其他民主党派的联合,处于孤立状态,导致革命事业出现挫折,因此在新时期,有必要吸取历史教训,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与其他民主党派的联合,B正确;材料与法制无关,排除A;材料强调政治方面,而不是经济,排除C;严重的“左”倾错误的说法错误,排除D。
12.C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袁世凯不认可民主共和制,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说明的是袁世凯凭借实力影响局势,C正确;AB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涉及对社会革命的抵制,D排除。故选C。
13.B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袁世凯在参议院临时大总统选举中,合法当选临时大总统,符合民主程序,因此B正确;材料与窃取革命果实无关,A排除;袁世凯上台并非是民主革命的产物,C排除;实现社会转型的是新中国成立,D排除。故选B。
14.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民族资产阶级接受工人阶级领导,在“北平”参加人民政协,表示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接受改造等相符的会议是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A项正确; 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后,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才宣告结束,B项错误;确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的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直到1956年《论十大关系》发表时才提出,D项错误。
15.C
【详解】
根据材料“防总统的独裁”结合所学可知,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因此该约法内容中为了“防总统独裁”而设置的主要是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C项正确;中华民国的约法中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但没有体现题干要求的为“防总统独裁”而设置的主要内容,A项错误;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这是三权分立的制约与平衡原则的体现,不是为“防总统独裁”而设置,B项错误;根据约法规定可知,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因此“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的表述错误,D项错误。
16.D
【详解】
根据“‘大变局’的高潮一节,正是帝制的终结和‘共和’的开始”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立了国会,建立了现代警察制度,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该时期为民国初期,故D正确;洋务运动时期、清末新政时期仍然是清政府统治时期,封建帝制仍然存在,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两项;辛亥革命期间指1911年10月10日一1912年2月12日,1912年3月颁布宪法,时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
17.A
【详解】
据所学知,国家的“根本大法”指的是宪法,新中国成立后在1954年宪法颁布之前,《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所以材料中所说的“变通方法”就是颁布《共同纲领》,故选A;BD不是根本大法,排除;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1954年宪法,不是“变通办法”,排除C。
18.B
【详解】
根据材料“1954年,某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产生了国家机构”,可得出,这次会议是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故B项正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21世纪初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故C项错误;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始推行,故D项错误。
19.A
【详解】
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在讨论约法时强调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可表示国民革命意义,也可以防范盗贼独裁者,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反独裁和求民主的精神,故选A;材料中孙中山强调的是约法具有反对独裁专制、倡导民主精神的作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因人设法的历史局限性,故排除C;预见袁世凯采取复辟行为,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D。
20.C
【详解】
根据材料“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为筹备建立新中国揭开了序幕,所以C正确;“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应为抗日战争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A错误;三大战役大致是在1948年9月—1949年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B错误;此时中国还没有建立政治协商制度,因此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还未建立,所以D错误。
21. 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验积累;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三大改造的推进;群众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
启示: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障者,要坚持党的领导;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建构要考虑到国情,要从实际出发。(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详解】关于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利条件,分析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初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采取措施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在逐字逐句阅读材料,寻找关键字眼。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便已酝酿成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验积累。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不断推进→三大改造的推进。③三年过渡时期的励精图治,新中国各领域已步入正轨→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④广大人民群众经过民主建政、群众运动、政治参与的训练,政治觉悟、民主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群众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
22.(1)皇权至上;浓厚的封建性;皇位世袭;臣民形式上具有自由平等权利(或法律面前自由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具有一定的法治色彩(或近代化色彩)。
(2)背景:武昌起义,各省纷纷独立(或辛亥革命后,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南北对峙与议和;出现共和与君主专制政体之争;民众多倾向支持共和政体;袁世凯的威逼利诱;各政治力量的斗争;列强的干涉。
意义:中国较为平和地结束帝制,避免暴力革命导致社会动荡;加快共和步伐;避免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
【详解】
(1)根据“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得出皇权至上;浓厚的封建性;皇位世袭;根据“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得出臣民形式上具有自由平等权利;根据“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得出保护私有财产;具有一定的法治色彩。
(2)背景: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清帝退位诏书的颁布是在辛亥革命爆发以后,所以时代背景主要是武昌起义,各省纷纷独立;南北对峙与议和;出现共和与君主专制政体之争;民众多倾向支持共和政体;袁世凯的威逼利诱;各政治力量的斗争;列强的干涉。意义则是使中国较为平和地结束帝制,避免暴力革命导致社会动荡;加快共和步伐;避免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