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青蛙写诗》
教学目标:
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写、诗、点、要、过、串、当、成等8个要求会认的字。学习“冖、灬”两个偏旁。会写下、雨2个生字。
、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想象青蛙叫声的语言,说出青蛙想表达的心声。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难点:引导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三.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导入课题,认识“写、诗”
1.背诵古诗,导入课题学生背诵积累的古诗,出示词卡。引导认读词语“诗歌”、“诗人”。识记生字“诗”。教师板贴青蛙图,写出它的名字。板书:青蛙。小朋友们爱读诗,青蛙爱写诗,板书写诗。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青蛙写诗》。齐读课题。
2.课题中识记“写”认识秃宝盖。
(二)初读课文识字
1.老师范读,课件出示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2.提示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试读儿歌,要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要特别注意不认识的字。
(三)深入读文,随文识字
1.随文认识“下、雨、点、要、成”,学写“下雨”两个字。
(1)理解字义识记生字课件播放图片:学生观察青蛙是什么表情?指名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要读出青蛙的喜悦之情。
出示:我要写诗啦!
理解“要写诗”是什么意思?
出示:我要写诗啦!将要, 就要生跟老师读。
学写“下雨”课件出示田字格中“下雨”学生观察生字,提醒书写时注意些什么?指名回答。老师引导编小口诀“横画稍斜,竖在中线”,一起读。 出示了解甲骨文中的“雨”,上面的横代表天空,下面的点表示无数的雨点从云层中落下来。每一个汉字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后来演变成了今天的“雨”字。课件出示汉字“雨”观察字形,指名回答书写时注意写好哪些笔画。老师引导编小口诀“折勾有力、四点匀称”。老师边读小口诀边范写“下雨”。学生书空。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强调书写注意事项,注意做到三个“一”,巡视指导。展示学生书写,引导学生评价。
看图学习新偏旁,识记生字读好儿化音出示图及“雨点儿”结合图画认识“点”,记住新偏旁名称四点底“灬”。读好儿化音。
理解字义识记生字“成”下雨天,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青蛙的诗写成了。“写成”指--(写成功了,完成了)齐读“完成”。
举一:认识逗号,读好小蝌蚪的句子。
读课文,在文中圈出哪些小伙伴来帮忙,了解小伙伴帮了青蛙什么忙。
多种识字方法识记“过”,读好句子。出示动态图片:小蝌蚪在水是——出示动态图游过来、游过去。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过”这个字?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过”辶+寸组成过借助拼音记住“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多种方法识字。
生字“过”回归句子中再读。出示: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给你当一个小逗号。”
引导学生认识逗号,了解小蝌蚪为什么要当逗号。指导读好“我要给你当一个小逗号”。老师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句子“小蝌蚪当逗号。”
反三:认识句号、省略号,读好句子,认识“串”。
提出要求,学生读文。水泡泡和一串小水珠帮了什么忙?认识句号、省略号。学生板贴句号、省略号到对应位置。为什么说水泡泡能当“。”(水泡泡和小句号的样子很像),一串水珠能当“......”(一串水珠很像省略号)师生合作朗读。
随文学习“串”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什么是一串水珠。(一串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认识生字“串”。
师生合作读: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生接句子。 教师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水泡泡能当句号。”“一串水珠能当逗号省略号。”
拓展: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六)个性化朗读,读好最后一节课文。
学习象声词出示课件,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指名读。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指名说一说。(整首诗都是呱呱呱。) “呱呱”是青蛙的叫声,像这样的词叫做象声词。像这样的象声词很多很多。学生举例说。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读好句子。发挥想象说一说青蛙写了一连串的呱呱声,到底是什么意思。
(七)学习总结,回顾全文。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青蛙写的诗太美妙了,再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