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猫
1.下面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缕(lǚ) 怅然(chàng) 妄想(wàng) 安详(xiáng)
B.懒惰(duò) 怂恿(sǒng) 悲楚(chǔ) 倚靠(yǐ)
C.惩戒(chéng) 乞丐(gài) 叮嘱(zhǔ) 预警(yù)
D.蜷伏(quǎn) 虐待(nuè) 冤枉(yuān) 消耗(hào)
2.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下落不明)
B.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小伙伴)
C.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咕哝)
D.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形容事物不清晰)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
B.是大半夜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
C.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
D.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B.成都市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D.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5.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依次改正在下面的方框里。
神态安祥 性情忧郁 为罪潜逃 若有若无
提心掉胆 毛色污涩 忘下断语 蜷伏足下
错别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动物是人类的伙伴,有了它们,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关爱动物,让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为此,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以“善待动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2)用一句话概括从下面材料中得到的启迪。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人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欢,然而它是害虫。
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迪是: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②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③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④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⑤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⑥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⑦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⑧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我”的情感如何?为什么会这样?
(3)结合课文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第一次看到猫在哀伤时也会流泪
阎连科
①最初不知哪天,家门口出现了一只猫。它饥饿的叫声,换去了我一把猫粮的关切。从此,那只猫就在每天饥饿时,来到我家院里,跳到我家窗台上,“喵喵”地叫着,向你示弱示衰,不由你不把猫粮拿去慰问它。
②但是,一个问题就从这只灰猫的得意忘形和对天机的不能守口如瓶出现了。它一定在自己吃饱肚子后,因为忘形的傲慢,在某个地方以自己四仰八叉的姿势,躺在阳光之下,显摆自己鼓胀的肚子,而引来了更多无家可归的猫。或者,它曾经拍着自己的肚子,向那些饥饿的猫们吹牛道:“走!我带你们去。”从此,我家院里就不再是一只流浪猫,而是迅速增多到五六只。
③从动物商店买回的猫粮,原来一袋可以对付两个月,现在最多半个月。而且那些没有吃饱肚子的猫,还会在我的腿上撒娇地叫着,用嘴、头和脖子反复地蹭,直到你满足了它的愿望。
④每年的十一月,寒冷到来时,这里的居民就大多如迁徙鸟一样从园里搬走了,搬回到他们城里烧着暖气的家,只有少数几户人家在这园里烧着黑煤土暖坚守着。
⑤我家也要搬回到北五环外的家属区。我的行动计划是,在这年冬天要保证每周一次到这园里来喂猫。每周的周六和周日,那些猫们等着我到达,像饥饿的孩子等着母亲带着饭食归来。每次到那儿,它们饥饿的叫声,如雨点一样砸在我身上,让我的心里有一种不安和内疚。
⑥可是,那年元月的第三个周末下雪了。一尺厚的大雪把所有的公路都封了。那个周末我没有办法去喂那些猫。四天后公路通车了,四环路上也没有结冰了,我匆匆地开着车,带着猫粮赶到园里的家,八只猫只有四只在那等着我。这次我把那些猫粮仍旧都倒在窗台上,可给猫去换水时,我发现原来的半盆水结成了死冰凌。那发灰的白色冰面上,有猫在极度口渴时,用舌头在冰上舔出的浅浅的圆凹痕。
⑦第二年四月春暖花开时,我们一家人又返回园子里。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猫。可在那园里找了半天,也没有见到猫们在哪儿。失望中,准备锁门出去买菜时,却看见穿过寒冬的死亡隧道走来的老黄猫,出现在了我家门口。它骨瘦如柴,连叫声都小得几乎让人听不到,每走一步都因为体弱多病,后腿趔趄着想要倒下去。而那伤愁的叫声中,它发黄哀伤的目光,望着我们又要离开的身影。我清晰地看到它的眼圈下流出了浑浊的泪。
⑧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猫在哀伤时,也会如牛如狗般有泪流出来。就是在它的哀鸣和眼泪中,我决定一是先带老黄猫到宠物医院看看病;二是下一年的冬天,我将同它们一起守在寒冷里,同它们一道穿过地狱般寒冷的隧道,去迎接那新一个春天温暖明亮的光。
(有删改)
(1)第②段中加粗的“一个问题”具体指代什么?请简要说明。
(2)结构上,第④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提示,体会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每次到那儿,它们饥饿的叫声,如雨点一样砸在我身上,让我的心里有一种不安和内疚。(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②它骨瘦如柴,连叫声都小得几乎让人听不到,每走一步都因为体弱多病,后腿趔趄着想要倒下去。(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4)结合选文第⑧段和链接材料的内容,分析两位作者对待动物的共同态度。
【链接材料】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郑振铎《猫》
9.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法,选择一种触动过你内心的植物或动物,表达你的情感。200字左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蜷”应读“quán”,“虐”应读“nüè”。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D项,“若有若无”在此处应是形容关系不亲密。
3.答案:C
解析:A项中,“调查显示”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B项中,“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和“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是选择性问句,中间应该用逗号。D项中,并列短语“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之间应用逗号。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将“通过”,“使”删去其一。B项,否定不当,应将“无疑不是”改为“无疑是”。C项,搭配不当,应将“坚持”改为“倡导”,“增强”改为“实行”。
5.答案:错别字:祥、为、掉、忘
改正:详、畏、吊、妄
6.答案:(1)印度圣雄甘地说:“从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这个民族是否伟大,道德是否高尚。”保护动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一起参与“善待动物”的活动吧!
(2)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
解析:(1)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的能力。根据“善待动物”的主题,说明活动的内容、意义等。语言要简洁,具有号召力。
(2)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谈启示的能力。从材料的内容看,动物的外在形象不能决定它们的本质,因此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
7.答案:(1)①比喻。②以针刺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冤屈猫、棒打猫在“我”的心中引起的自责、痛悔、不安等感情。
(2)①“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②理由:“我”认为第三只猫死后,“我”永远无法弥补“我”的过失(指对猫的冤枉)。
(3)①内容上:“我”失去了前两只猫后,又亲手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愧疚、懊悔,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自此,我家永不养猫”。②结构上: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为了表现“我”的自责、痛悔,作者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2)本题考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要把握“我”的情感,首先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然后提炼关键点作答。结合第④至⑦段的内容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品析重要句段的作用的能力。内容上要分析“永不养猫”的原因,结构上的作用要联系开头和全文分析。
8.答案:(1)“我”家院里就不再是一只流浪猫,而是迅速增多到五六只(或:它引来了更多的无家可归的猫)。
(2)结构上,第④段为下文写“我”在寒冬搬离此地而不能正常来喂猫做铺垫。
(3)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雨点一样”突出了猫们叫声的密集,表达了“我”因为让猫挨饿而内疚不安的心理。
②运用外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老黄猫的悲慘处境,表达了“我”对猫的心疼、怜惜和愧疚。
(4)本文第⑧段,“我”在猫的哀鸣和眼泪中,做出带猫去看病和来年陪猫过冬的决定;《猫》一文中“我”为自己对猫造成的伤害深刻内省,无比痛悔。两篇文章的作者都视猫为平等的生命,都体现了对动物的关爱与尊重。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句的能力。“一个问题”在第②段段首,根据后面句子“它曾经拍着自己的肚子,向那些饥饿的猫们吹牛道:‘走!我带你们去。’从此,我家院里就不再是一只流浪猫,而是迅速增多到五六只”可知,“一个问题”就是“我家院里就不再是一只流浪猫,而是迅速增多到了五六只”。
(2)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第④段交代了寒冬到来,园子里大多数居民都会搬回城里过冬,这意味着“我”也会如此,而“我”搬离这里之后就不能及时喂猫了。所以这段内容为写“我”在寒冬不能正常来喂猫做铺垫。
(3)①本题考查赏析重点句子的能力。“它们饥饿的叫声,如雨点一样砸在我身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猫的叫声比作雨点,声音密集,敲打着“我”的内心,突出“我”的不安。
②本题考查赏析重点句子的能力。“骨瘦如柴”属于外貌描写,“后腿趔趄着想要倒下去”属于动作描写,老黄猫外表的枯瘦、动作的迟缓都突出了它的处境是非常悲惨的,面对这样的老黄猫,“我”内心充满了疼惜和愧疚。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文章末尾“我”看到老黄猫悲惨的状况时心中充满心疼和愧疚,突出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链接材料出自本课课文《猫》,表现了作者的心痛、后悔、自责,同本文一样,作者对动物同样是尊重并关爱的。
9.答案:例文:
我喜欢梅花。润泽如凝脂的红梅,洁白如瑞雪的白梅,碧光闪闪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梅小小的花朵似乎不染半点尘埃,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出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你会被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这个词语。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浓烈袭人,梅香若有若无,清逸幽雅,是那么婉约和内敛。特立独行的梅花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风貌,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迎风斗雪的意志,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品格和精神。
解析:思路点拨:借物抒情是将心中的浓情渗透到物中,借助对物的褒贬,表达出心中的“情”来。这种间接抒情比直接抒情更含蓄巧妙。首先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或动物,如荷花、梅花、蜡烛、小狗、小猫、鸟儿等,选择最能触动你的内心的一种,观察它的外形、动作等,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描写其特点,并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联系现实表达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