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
2.知道“光武中兴”、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
3.通过对“光武中兴”和东汉衰败现象的了解,认识到中国古代社会盛衰的基本规律。
学习目标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8-14号字,1.3倍字间距。
东汉的兴衰
第二篇
人心乱
汉渐终
第一篇
东汉建
光武兴
戚宦乱政
黄巾起义
复兴汉室
重归一统
【东汉小档案】
建立者:
都城:
建立时间:
公元25年
刘秀(光武帝)
洛阳
【大纪事】
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西灭亡汉,
【西汉小档案】
建立者:
都城:
建立时间:
公元前202年
长安
刘邦(汉高祖)
公元前202年
公元9年
公元25年
公元220年
秦
西汉
东汉
东汉是汉朝统治的延续
一、东汉建立
“祸拏(ná)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列传》
译文: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人们流离失所,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人民无不怨恨在心。
二、光武中兴
1.背景:社会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尖锐。
「
治国安民,光武中兴
刘秀连续发布六道释放奴婢的圣旨,还规定不许任意杀伤奴婢。公元35年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
----(南朝
?
宋)范晔:《后汉书
?
光武帝纪》
光武帝在建武六年下令:“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
----(南朝
?
宋)范晔:《后汉书
?
光武帝纪》
天下一统后官员上奏: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光武帝却下诏:“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慌,人不自得,而复欲远事边外呼?……不如息人。”
----(南朝
?
宋)范晔:《后汉书
?
藏宫传》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2.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措施: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治国安民,光武中兴
3.结果: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背景:国家统一的前提下,新王朝前期出现的;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内容:调整了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结果: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逐渐增强。
2.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启
示
统治者要以史为鉴、爱惜民力,顺应民心。
3.统治者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共同点
1.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
规
律
4.国家统一
「
中兴下的隐患
刘秀靠什么人的支持才当上的皇帝?
豪强地主
「
中兴下的隐患
豪强地主经济实力强,拥有私人武装,成为东汉发展的一大政治隐患。
「
中兴下的隐患
流民问题成为东汉发展的社会隐患。
第二篇
人心乱
汉渐终
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算一算:这些东汉的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这种现象又隐藏着什么问题呢?
东汉中后期政治特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请大家来排序吧~
1
2
3
4
5
6
外戚宦官乱政的根源:中央集权体制下,皇权的至高无上
政治隐患凸显,朝政日益腐败
剥削压迫使得民不聊生,社会隐患日益严重,民心尽失
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影响
材料一:张角创立太平道,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
材料二:《后汉书·黄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时
间:
领导人:
特
点:
结
果:
影
响:
公元184年
张角
被镇压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
使其一蹶不振。
有组织有准备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
四、黄巾起义
东汉的兴衰
兴
衰
东汉建立:
光武中兴措施
结果:
公元25年
,刘秀,都城为洛阳
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黄巾起义:
184年
张角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我来总结
3.州牧割据加速东汉王朝的瓦解;
东汉
(公元25——220年)
_______
军阀割据混战
公元220年
曹丕代汉建魏
兴
亡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政治腐败
民不聊生
黄巾
起义
民心
THANK
YOU!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