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一节原子的构成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一节原子的构成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2 18:2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原子的构成
—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2.课本中有一幅图片,是用铁原子排列的“原子”二字,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B.“原子”二字仅凭肉眼根本看不到
C.人们已掌握控制和移动原子的技术
D.原子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
3.如图为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B.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C.氟原子易失电子
D.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
4.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Kg,则实际质量为2mKg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2g????????
B.
24g????????
C.
2????????
D.
24????
5.嫦娥五号完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任务,带回1731g月壤,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已知氦3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氦3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2
C.3
D.4
6.如图形象地说明了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碳12原子像西瓜一样大
B.氧原子质量是碳12原子的1.4倍
C.碳12原子的质量比氧原子的质量大
D.氧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是16
7.下列关于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
B.质量几乎相等
C.比Mg稳定
D.电子层数相同
8.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
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9.关于构成物质的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电子层数一定改变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
D.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和离子
10.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结合其他原子的个数相同
B.它们的质子数不同
C.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11.某元素R其相对原子质量为X,原子核内中子数为Y,则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
A.X﹣Y
B.X﹣Y﹣2
C.X﹣Y+2
D.Y﹣2
12.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中子数为6
②质子数为6
③核外电子数为6
④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为14
⑤核电荷数是14
⑥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为12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⑥
13.如图是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发现原子结构的科学实验示意图。
(1)这个实验的名称是________。
(2)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简称为________。
(3)原子核的特点是________,原子核外有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其实验证据是________。
14.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
(3)带正电的粒子是_________。
(4)不带电的粒子是_________。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
(6)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
15.有“锂”走遍天下。锂电池广泛用于通信、电动车等行业,图甲是锂原子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画出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
(3)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C.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共同特征,把三种粒子归为一类,则图乙粒子中可以归入此类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A图中的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是阴离子,故正确;
B、B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是原子,故错误;
C、C图中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是阳离子,故错误;
D、D图中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是阳离子,故错误。故选A。
2.答案:D
解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因为太小,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用扫描隧道显微镜不仅看到了原子,还实现了原子的移动和排列,但排列出的“原子”二字用肉眼仍看不到,需要放大若干倍才能看到,A、B、C不符合题意;原子不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D符合题意。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D
解析:该图把一个碳12原子形象地比作一个西瓜,若每个西瓜可均分成12块,则氧原子的质量相当于16块西瓜的质量,即氧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为16,故选D。
7.答案:D
解析: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镁离子,质子数不变,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两种粒子质量几乎相等,A、B正确;镁离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镁原子易失去电子,C正确;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镁离子,二者的电子层数不同,D错误。
8.答案:D
解析: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A选项说法错误;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B选项说法错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是原子仍然可以再分,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C选项说法错误;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D选项说法正确。
9.答案:D
解析: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A选项说法错误;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电子层数不一定改变,如氯原子形成氯离子,电子层数未改变,B选项说法错误;分子、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离子带正电或负电,C选项说法错误;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是分子、原子和离子,D选项说法正确。
10.答案:D
解析:A、因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也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结合其他原子的个数不相同。故A说法不正确;
B、它们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核电荷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故B说法不正确;
C、因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金属阳离子,且带电荷不同,则原子变为离子失去的电子数不同,则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C说法不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质子数=X-Y,又离子表明其得到了2个电子,因此其电子总数=
X-Y+2,选C。
12.答案:C
解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碳14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6;依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及碳1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可知核电荷数为6的碳14原子的中子数为14-6=8.由此判断②③④正确。故选C。
13.答案:(1)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2)核电荷数
(3)体积小,质量大,带正电荷;大部分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方向
解析:(1)该实验的名称是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2)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3)原子核的特点是体积小,质量大,带正电荷。大部分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方向,说明原子核外有相对较大的空间。
14.答案:(1)分子、原子
(2)原子
(3)原子核、质子
(4)分子、原子、中子
(5)电子
(6)原子核
解析:(1)分子和原子都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其化学性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其化学性质;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3)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带正电;
(4)分子原子、中子是不带电的粒子;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电子;
(6)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5.答案:(1)2;失去
(2)
(3)C
(4)C
解析:(1)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根据锂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可知,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3)原子中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A正确;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比原子小得多,B正确;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并且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C错误;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D正确。
(4)题中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共同特征是都失去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成为阳离子,故题图乙中可归入此类的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