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实验专练(1)测量平均速度 word版有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实验专练(1)测量平均速度 word版有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02 20:2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实验专练
(1)测量平均速度
1.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 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是“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下滑全过程的数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下滑通过的距离是62 cm B.停表的读数是35 s
C.让斜面粗糙一些可以使小车下滑得慢一些 D.斜面越陡,小车下滑得越慢
4.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图中段的路程
B.如果测得段的时间,则段的平均速度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段的平均速度,可以将小车从点静止释放
5.为了保障学生安全,交警在育才中学校门前的街道,设置了限速30 km/h的标志牌。有家长反映,经常有车辆超速。在没有安装测速仪的情况下,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测量校门前行驶车辆的平均速度是否超速。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
6.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d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填“大”或“小”)。
(3)__________cm,__________s,____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
7.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实验台上已经准备的实验器材如下:小车一辆、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金属片一个。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面的一端用小木块垫起,使它保持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
(3)实验过程中,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下滑的过程中,停表记录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小车通过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4)由(3)中数据推理,若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则_____(选填“>”、“<”或“=”)。
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斜面、小车、长刻度尺、录像机等,研究“斜面上运动的物体,运动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在斜面一侧沿斜面方向固定一长刻度尺,刻度为0的位置在上方,并将该位置作为释放小车的位置。打开录像机的录像功能,并面向刻度尺录像,让小车由静止滑下,滑到底端停止录像。通过播放视频可以确定小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1)视频显示,小车从0刻度处运动到0.20 m刻度处,用时1 s,该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通过视频查找出小车5次的位置,小车从开始运动到各个位置的路程s和对应时间t如表所示,表中第三行数据为对应时间的平方。
0 0.05 0.20 0.45 0.80
0 0.50 1.00 1.50 2.00
0 0.25 1.00 2.25 4.00
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小车运动的图象。
②经分析可得,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时,小车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的平方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平均速度肯定要范围越大越好,桌面的范围不是很大,所以尽量取两端,取较长时间可能会有误差,可能超过台子上运动的时间,再说时间到的时候小球在运动中,不能精确定出小球瞬间所在位置,又会带来较大的误差,所以肯定A好,一到点掐秒表,应该还是较准确的,多做几次,再取平均值,因为掐秒表的动作反应也有误差.
2.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所以,故A、B错误;由题意知,小车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后半段的平均速度,因为,所以,故C错误,D正确。
3.答案:C
解析:小车下滑通过的距离是,由停表指针的位置可知,时间不到30 s,故读数是5 s;让斜面粗糙一些可使小车下滑得慢一些,容易记录时间;斜面越陡,小车下滑得越快。
4.答案:B
解析:由题图知, 段的路程,A错误。已知测得段的时间,由题图可知,则段的平均速度,B正确。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知,测得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小,C错误。如果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则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通过段的时间与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段的时间,因此测量小车在段的平均速度,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D错误。
5.答案:(1)停表、刻度尺
(2)见解析
(3)若则超速,若则不超速
解析:(1)根据知,要测量平均速度需要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路程,所以需要停表和刻度尺。
(2)实验步骤:①在校门口前的街道边标识两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路程s;②让一名同学站在A点,另一名同学站在B点;③汽车车头行驶至A点时,A点处的同学举手示意,同时B点处的同学用停表开始计时,汽车车头行驶至B点时,B点处同学停止计时,记录汽车从A点到B点行驶的时间t;④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3)实验结论:若则超速,若则不超速。
6.答案:(1)(2)小(3)4.0;1;0.033(4)大
解析:(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
(3)由图知,
则。
(4)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算出的速度偏大。
7.答案:(1)刻度尺;停表
(2)较小
(3)0.5
(4)<
解析:(1)根据可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用停表测出时间,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距离,因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和停表;
(2)保持较小的坡度,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较长,便于计时,故应保持较小的坡度;
(3)小车通过路程所用时间,则小车通过路程的平均速度;
(4)由(3)中实验数据可求得小车通过路程的平均速度;可推知,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速度越来越快,做加速运动,故。
8.答案:(1)0.20
(2)①如图所示;②
解析:本题是一道平均速度测量的实验探究题,但实验器材和操作做了改进,培养学生利用各种科技手段和实验方法收集信息获取证据的能力。
(1)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2)①描点连线即可;②从表格可以得出s与的关系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