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歌谣,不简单的情怀
——《芣苢》教学设计
在教学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中的《芣苢》时,我先出示了下面这道题,让学生试着回答:
【2007
年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7分)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
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襭:把衣襟掖在腰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
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
分)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
分)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
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
分)
我给了8
分钟让学生限时作答,然后出示了评分标准,
让他们给自己打分。
【评分参考】
①(1
分)赋。(本题答案具有唯一性,凡不答“赋”者皆不得分)
②(2
分)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只要涉及动词或动作的变换即可得分,仅答其他内容不得分)
③(4
分)妇女们在田野边采野菜边唱歌,
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劳动、唱歌、欢快是答案的三个要点,
只要答出这三个要点的意思即给满分,
要点不全者酌减1~2
分,
与这三个要点无关的回答不得分)
学生对前两道题没有异议,但对第三道题的答案并不认同。一位学生说:“老师,如果注释中没有‘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这一句,我都看不出来采摘的人是妇女;‘劳动场景’没问题,但‘欢快’我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来的。”其他学生纷纷点头附和。
我于是引导学生:“大家的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主要内容。同学们先自己思考一番,看能不能解决这两个疑问:第一,采摘的人到底是不是妇女?第二,妇女采摘时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到底快乐不快乐?”
第一个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有位学生举手说,采芣苢的人是妇女的确不是从诗句中看出来的,而是从《诗经》成书的社会背景得出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记录的诗歌最早产生于西周初年,最迟在春秋时期。这些诗歌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
还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周南》在内容上属于“风”,“风”是采集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芣苢》就是对采摘劳动场景的吟唱。而从原始社会延续下来的性别分工是男人负责狩猎耕田,女人负责采摘和照看孩子。所以,《芣苢》中采摘的人大概率上是妇女。
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出示了前人关于“芣苢”的解释:
《毛传》:车前子,宜怀任(妊)焉。
《韩诗传》:直曰车前,瞿曰芣苢,盖生于两傍,谓之瞿。芣从草从不,苢从草从,妇人乐有子,或不或,按草最易生,
然他草所在或无,唯车前、苍耳所至有之,故芣苢、卷耳之诗正言此二物。
《别录》:车前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
陶弘景:子性冷,利仙经。
《陆玑疏》:马舄,一名车前,一名当道。喜在牛迹中生,
故曰车前,当道也。今药中车前子是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
可鬻作茹,大滑。其子治妇人难产。
根据这些解释可知,芣苢作为一味中药材,食之能受胎生子,并且可以治疗难产。所以,妇女采集芣苢就成了一种古老的习俗,采芣苢的人是妇女也就没有疑义了。
关于第二个问题“劳动场景是否是欢快的”,学生经过反复吟咏品读,很快也有了答案,并且有了充足的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对“采采”二字的理解。课本注释说是“茂盛的样子”,妇女们去采摘车前子,看到车前子长得很茂盛,
所以内心很高兴。我欣喜地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发现,精读的确需要这种逐字逐句的细致分析,并且补充道:“采采”二字作为形容词,确实有表达情感的作用。比如东晋陶潜《荣木》中有“采采荣木,结根于兹”,南朝谢灵运《缓歌行》中有“习习和风起,采采彤云浮”。这两首诗中的“采采”都是茂盛及光彩的意思。《芣苢》全诗中“采采”共出现六次,是一再赞美芣苢的繁茂及光彩夺目、逗人喜爱的样子,妇女们一边赞叹歌唱,
一边动手采摘,心情一定是高兴的、欢快的。
第二个理由是采芣苢的动作。全诗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采”是总体描写,“有”唱出了获取的愿望,也似乎传递着发现芣苢的信息。接下来的四个动词是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掇”,一片片、一棵棵地拾取、摘取;“捋”,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袺”,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提起的衣襟里;“襭”,再把装满野菜的衣襟掖在腰间。整个劳动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这六个动词的变化,表现了从发现芣苢到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采摘过程。读之完全能够想象到那种情境,也能体会到她们欢快的心情。
第三个理由是重章复沓的结构。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变化的,其余内容全是重复的,这是《诗经》中民歌的特色。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有它特殊的音乐效果,会产生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韵律感。诗中没有具体写采芣苢的人,但读起来却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这种至为简单的文辞复沓的歌谣,
的确适合于许多人在一起欢唱。“采采”的反复叠唱,也有着音乐美感,体现出妇女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一群妇女在野外采芣苢,兴高采烈地采了又采,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反复吟诵,完全可以把这种欢快的情绪表达出来。
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我们便一起吟诵起来。越读越觉轻快,越读越觉欢欣。此时,我相机补充了一些音韵知识。“芣苢”
和第一章中作为收尾的两个动词“采”和“有”都是上声。经著名语言学家、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语音研究专家郑张尚芳研究发现,上声一般用来表示生活中细小亲密的事物或情感,
还有诗歌中的婉转温柔,如孟浩然的《春晓》中一、三、四句都押上声韵,所以读这几个词的时候稍微拖长一点儿,就有了温柔亲密、呼朋引伴之感,自然轻快愉悦。而后两章的四个动词“掇、捋、袺、襭”都是入声字,属于紧喉音,读时应该重浊而短促。入声适合用来表达压抑决绝的情感,比如柳宗元的《江雪》;或者是壮烈的誓言,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最后一节和岳飞的《满江红》。但入声字也可以表达轻快愉悦的感情,比如清代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押韵的“樾”“立”都是入声字,
把儿童的可爱表达得活灵活现。
我们试着用入声字的音韵来读“掇、捋、袺、襭”这几个动词,反复吟咏整首诗,眼前就不由自主地出现了妇女们采芣苢时越来越娴熟、越来越忙碌、越来越欢乐的情景,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难怪元人吴思道评《芣苢》说:“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个乐字,
读之自见意思。”
妇女们在采摘芣苢时为什么那么高兴呢?看上去这么简单的一首表现劳动场景的诗为什么会在《诗经》中占有一席之地呢?我及时抛出了这两个问题,学生思之不得其解。我便给出了一些资料:
《毛诗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天下和,政教平也。
《正义》:若天下乱离,兵役不息,则我躬不阅,于此之时,
岂思子也?今天下和平,於是妇人始乐有子矣。
《诗集传》:化行俗美,家室和平,妇人无事,相与采此芣苢,而赋其事以相乐也。
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妇女们采芣苢不为充饥佐膳,而是多吃了容易怀孕;也不为经济目的,而是纯然出于爱孩子的快乐念头。所以妇女们招邀俦侣、共采芣苢的欢乐景象,便使田野间洋溢着生命的欢欣。而当时的社会,能让妇女们心甘情愿地想要孩子,并且多生孩子,说明天下太平,教化大行。如果天下离乱,战争不息,谁还愿意多生孩子受苦呢?
所以,采芣苢的快乐完全是因为生活在太平社会中啊!
用诗歌表现天下太平颇为不易。本诗巧妙地摄取田园风光一角,从开始寻找芣苢写到满载而归,只写了一个有始有终的采摘过程,但是个人的自得、家室的富足、国家的和平,
都弥漫在田地间的祥和气氛中,让人不禁神往。
我们通过学习这样的诗歌更应该认识到:能够快乐地参与劳动,创造劳动的价值,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因为这说明我们生活在一个安泰、富足、和乐的社会中,这样的社会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并为维护它而不断努力。
关于这首诗歌,还有很多不同的注疏,也有很多争议。我只是摘取了我认同的一部分选入了课堂,其他的由学生去查找并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新课程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而所谓阅读素养,就是在接受性、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既可多角度、多层面地阅读,又能创造性、批判性地阅读,
最终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
希望这节课能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并能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