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9 数学广角──集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9 数学广角──集合》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2 18:5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几何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 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第一课时 集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 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她们只买了3 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 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 能自己找到答案的。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教学例1:学校准备从每个班中选几名热爱运动的学生参加体育训练,为下学期的校运动会做准备。
1、我们去年进行了校运会,其中参加校运会中跳绳、跳远比赛的学生有这些同学。
课件出示表格
跳绳
秦文静
陶莉莉
於春明
雷翰凤
陆玉兴
文煜坤
李锦煜
陆湘怡
贺梓敬
跳远
於春明
卿忠杰
梁邓斌
秦文静
戴筱昀
雷翰凤
周承祥
戴芸洁
你们能算出参加这两项的一共有多少人吗?对不对呢?
3、并请出这些同学站到讲台上。
同学们站得有点乱,台下同学指导台上同学站一站。对,按参加的项目站。左边站参加跳绳的,右边站跳远。秦文静同学不知道站哪儿?为什么呢?对,她参加了两项,对于她的位置,同学们有什么建议?(站中间)这样的同学还有谁?
4、如果我们画图,可以怎么画,大家先讨论。学生汇报。教师肯定用画圆或椭圆的建议好。画几个椭圆比较合适?学生汇报。
生1:我觉得左边的同学是代表参加跳绳的,应该圈在一起;右边的同学代表参加跳远的,他们也应该圈在一起;中 间的同学再画一个圈。 师:这样的话,能不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中间的是及参加了跳绳的,又参加了跳远的呢?再想想,看还没有没更好的 画法。
生2:中间的同学也应该和左边的圈在一起,因为他们也参加了跳绳的呀。
生3:那我还说中间的还可以圈到右边呢,他们还参加了踢毽呢。 师:那就按你们说的试试吧。 学生动手试着画图,并向全班展示。
介绍韦恩图及韦恩。
学生试用韦恩图表示,教师在黑板上展示。
6、韦恩图每部分表示什么?你能从图中数出两项的总人数吗?
7、你能列式计算这两个小组的人数吗
生:9+8-3=14(人)
生:(8-3)+3+(9-3)=14(人)
8、原来我们把跳绳和跳远的人数相加对不对?
三、课堂练习。
1、课件出示 星期一买的菜有茄子、辣椒、白菜、莲藕、白萝卜,星期二买的菜有白菜、胡萝卜、莲藕、辣椒、白萝卜。两天一共买了几种菜?
2、课件出示 昨天进的货有:铅笔、钢笔、练习本、文具盒、彩笔,今天进的货有:三角板、钢笔、铅笔、练习本、剪刀,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货?
三、拓展---小调查
1、说明调查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语文、数学,每人必须选择,根据实际情况,你可以选一科,也可以选两科。由两位同学手拿盒子,上面分别写有喜欢语文、喜欢数学,当两位同学经过你身边,你可以用纸团投选。
2、正式调查,公布调查结果。
3、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问题,解答问题。
我们班喜欢语文的有 人,喜欢数学的有 人,我们班共66人,既喜欢语文又喜欢数学的有多少人?(把调查数据输进题目中,39,48)
39+48-66=21(人)
4、验证结果。请刚才两次,也就是既喜欢语文又喜欢数学的同学起来,跟我们计算的结果相符。
三、总结提升。
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学生自己交流各自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