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欧洲联盟建立的过程,理解欧盟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集团的重要意义。
3.掌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史实,认识中国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资料和现实生活情况,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2.通过讨论和历史情景剧表演等形式,使学生体味历史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善于抓住机遇,勇敢迎接挑战,才能确保在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2.通过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程。
教学难点:经济区域集团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二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一种新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及经济区域集团。今天我们学习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二 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欧洲联盟的建立
1、建立的背景
(1)西欧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联系的加强;
(2)摆脱美国的控制;
(3)欧洲人民认识到和平交往才能够共同发展。
2、欧洲联盟的建立过程
(1)欧共体的成立(1967年)
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6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2)欧洲联盟的成立(1993年)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化,欧共体在诸多方面强调用一个声音说话,并不断推行政治的一体化,1991年欧共体首脑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标志着欧盟正式成立;欧盟是主导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
(3)欧盟的扩大
1993年欧盟拥有12个成员国,2004年已拥有25个成员国,人口4.5亿,各国之间大大加强了合作。
(4)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1999年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开始流通(EURO),虽然《欧洲宪法条约》生效受阻,单建立经济、政治一体化的欧洲仍是它们共同的目标。
3、欧盟建立的影响
(1)经济实力逐步强大,成为与美国、日本并立的世界经济三强,欧元也成为公认的世界第二大货币;
(2)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欧盟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欧洲一体化开世界经济区域化之先河。下面我们来学习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1、背景
(1)西欧、日本对美国挑战;
(2)美国要取得世界经济主导权;
(3)美、加、墨三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2、成立过程
(1)1985美、加首次正式提出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主张
(2)1987年美墨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988年美加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992美加墨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3)1994.1.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正式诞生。
3、合作内容:
三国在15年内逐步取消相互间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行零关税;允许资本、货物在三国间自由流通等等。
4、意义
(1)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2)弥补了美加墨各自经济发展的不足,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
(3)加快了美洲的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为最终建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基础
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传统发达地区建立的区域集团。在广大的亚太地区也建立了亚太经合组织。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亚太经合组织建立的历史。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1、背景:
(1)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刺激作用)
(2)亚洲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内在需求)
2、建立和发展:
①1989年,霍克提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问题;
②标志:1989年,堪培拉“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
③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加入;
④1993年,首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西雅图,发表了《经济展望声明》,提出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大家庭精神;
⑤1998年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达21个;
⑥2001年,上海成功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至2004年共举办了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3、意义:
适应了亚太地区发展要求,有利于共同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计。
本课小结:所谓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正式协议,在诸成员国之间相互消除人为的贸易壁垒,统一贸易规章,形成内部统一的市场机制或贸易体系的过程”。它实行比世贸组织更严格的市场纪律,相互提供更高的优惠,促使生产要素尽可能在本组织成员国地区流通,以达到加速本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成员国共同繁荣的目的。它有一定的保护倾向,但各区域化组织经常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努力跳出狭小的范围,使各国经济逐渐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推动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联系、融合,从而促使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共34张PPT)
欧洲联盟
European Union 进程 时间 事件
欧共体 1951
1958
1967
欧盟
1991
1993
2004
欧盟成立后是如何进一步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洲一体化的加强产生怎样的影响?
欧元之父——蒙代尔
1932年出生于加拿大
1997年获美国杰出人士奖
1998年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
1999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1欧分
1欧元
2欧分
20欧分
进程 时间 事件
欧元 1999
2002
法国公民否决
法国总统萨科齐(中)、德国总理默克尔(左)
英国首相布朗
2007.10《里斯本条约》
以2001年为例,欧、美经济增长率各为1.7%和1.2%,欧盟10年来首次超过美国;欧盟国内生产总值7.88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近25.4%,美国10.14万亿美元,占世界的32.7%;欧、美失业率分别为7.6%和5.8%,通胀率为1.8%和1.2%;欧、美外贸总额相当,分别为17865亿美元和19114亿美元;欧盟对外投资3605亿美元,美国1278亿美元;欧盟引资3227亿美元,美国1308亿美元
“为了有效地捍卫未来的多极世界,欧盟为此应成为在传统经济政策、货币和社会政策之外的总政治联盟,强制性地制定欧盟共同的对外政策、安全和防务政策”。
①欧盟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
②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进程 时间 事件
建立 1985
1987、1988
1992、1993
1994
扩大和发展
时间 事件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 1989
1998
2001,上海第___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6年11月19日在越南首都河内闭幕,与会领导人在身穿越南的传统服装“奥黛”,一起照“全家福”。
都选择了蓝色奥黛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走进拍摄场地。
中美俄三巨头
2005年APEC在韩国釜山举行。韩式大褂“图鲁马吉”是本届APEC会议的领袖服装。
2004年APEC在智利举行,这次领导人在照相时,智利推出的民族服装是传统的套头披肩“查曼多”。据说,这种服装源自智利的“牛仔披风”,每件衣服需要巧妇连续工作四个月时间才能做成。
2003年APEC在泰国举行。而为各国首脑制作民族服装的面料为——泰丝。这种织入金线的丝绸显示了泰国丝织行业最高超的技术,一直是皇室的专属服装,直到二十世纪才允许平民穿着。
2002年APEC在墨西哥举行。各领袖今年的服装是墨西哥东南沿海地区印第安人爱穿的一种当地叫“瓜亚贝拉”的白衬衫。“
2001年APEC在上海举行,唐装理所当然成为了本届APEC会议的领袖服装。江泽民选择了中式红色锦缎唐装,红色象征着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
集团 特点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集团 成就和影响
欧洲联盟 欧洲一体化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促进了欧盟各成员国经济的共同发展。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随着西欧的复兴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了动摇。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多极化发展时代。西方经济关系逐步由美、欧、日的三极格局代替了美国独霸的格局。
面对急剧衰退的国际竞争力,美国不得不率先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在缺乏全球性的贸易、金融协调机制的形势下,为了求得局部性的商品、资本、劳务的有秩序的转移和流动,以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各种双边的、多边的、地区性的经济合作形式就应运而生了,进而产生了符合地区特点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世界经济格局
西欧国家加速推行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扭转在与日本、美国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1985年以后,西欧的经济一体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90年代初“欧洲联盟”的建立,给西欧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大大提高西欧同美国、日本的竞争能力。
国际斗争的焦点
美加两国参加北美自由贸易区,可使加拿大排除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稳定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能源出口基地;美国则可以扩大对加出口,减少对加的贸易逆差,有助于稳定其国外的能源、原料的供应,还可改善进入加拿大劳务市场的条件等。
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20世纪60、70年代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衰落,日本和西欧崛起,使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向美国、日本、西欧相抗衡的三极格局转变。
2随着世界政治和军事局势的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焦点逐渐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各大国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不失时机的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3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各类经贸集团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考虑,通常制定相应的规则,限制成员国的资金、技术、人才与商品的外向流动。其次,区域经济集团明显具有排他性,对非集团国家的商品进入往往构成新的障碍。另外,区域经济集团化还将使发展中国家更加受地域政治的影响,经济上对集团的依赖程度加深,拉大南北经济上的差距,进而有可能影响南南合作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