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第四课《画我的小房子》
科目: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
小学三年级
课时:
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第四课。本课中,学生要通过对颜色、形状、图案等内容的自主安排来设计自己想象的房子,并通过计算机绘制出来。房子不同于前两节课的大熊猫和五星红旗,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色彩,它只是有一些特定的组成结构和要素,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综合运用画图工具。1.房子的设计:课本中的表格提示学生画房子需要考虑的设计元素,可以添加更多的设计内容,如添加烟囱等,也可以多次使用某个设计元素,如画房子时可以画两、三个窗户。引导学生不拘泥于表格,发挥更多的想象。另外是房子的外部环境设计,要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如花草、动物、山、水等等都可以装饰房子的外部环境,这样使学生的学习创作更自由、更有兴趣。同时,也使作品内容丰富、画面多彩美丽,最终学生在绘制中逐渐熟悉各种工具的使用。2.房子的绘制:背景色和前景色工具使用的学习中,学生设置了不同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然后选择工具尝试使用,观察前景色和背景色在画面上的显示效果,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好理解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含义,但不应为学生提供标准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定义。最后可以利用“清除图像”来选择喜欢的颜色作背景。对于有能力、完成作品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引导其继续画蘑菇房子,但不对所有学生做统一要求。3.关于交流:学生可以从很多方面,如房子结构、色彩以及整个画面的构图等方面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说得全面,只要能谈出自己的体会即可。尊重学生的发言,认同学生的观点,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观点做最后的总结评价和进一步扩展。4.信息表现形式的认识:每个人看到的图像、文字以及听到的声音是信息的载体,信息依靠载体传递,教师对这一内容只做简单讲解便可。?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使用填充工具上颜色”和“利用所学图形综合运用”的操作方法。2.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习能力和表现自我的能力。3.
培养学生组合能力、审美观。4.
培养学生自我展示能力,在交流中发现别人和自己的闪光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美的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就显的很重要,并且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发挥。
因为前两节课学生已学会了简单图形的使用,为本课掌握综合运用图形打下了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内容及设计思路这一课主要学习在画图中“使用填充工具上颜色”和“利用所学图形综合运用”两个知识点。让学生通过为大熊猫设计漂亮的小房子,来轻松愉快地完成这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利用所学图形综合运用”和“使用填充工具”的操作方法;发挥自我想象使作品尽善尽美。难点:灵活运用各种图形组合起来设计小房子。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图片展示:一只大熊猫师:天气越来越冷了,但可爱的大熊猫还没有一个温暖的家,大家能帮助大熊猫设计一个漂亮的小房子吗??
?学生很有兴趣完成这样的任务
?通过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主动探索:1.想一想:平时在生活中、电视或书里看到过哪些漂亮的房子(思考P8表格)。尝试左键选色和右键选色,区分“前景色”和“背景色”,并尝试使用。(教师根据学生尝试情况作出总结或演示讲解)
?1.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电视里、书本上见过的房子,设计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同时思考书中的表格,了解房子主要的构成要素。)尝试左键选色和右键选色来学习使用“前景色”和“背景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讲解或演示。学生谈论在生活中、电视里见到的房子。
?用“想一想”、“试一试”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2.试一试:(1、)师:以前我们学过直线工具、圆形工具、矩形工具,我们把这些图形组合起来,看看会怎样?
(
巡并指导、提醒保存
)
(2、)相互欣赏,交换意见。提前完成的同学帮助身边的同学或添加装饰物。?
?2.试一试:通过利用以前学过的直线工具、圆形工具、矩形工具,尝试性的把这些图形组合起来,看看会是怎样的效果?添加小草、花、小路、小动物等装饰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评价很在乎,很有兴趣。
?用“想一想”、“试一试”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作品展示:师:大家画的非常认真,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哪个同学画的最漂亮。?
?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评价。评选出本节课的“小画家”。
?利用“广播教学”展示学生作品,一来可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二则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也要欣赏别的的闪光点。(用“作品展示”的形式激起学生表现自我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体验自我表现的乐趣,提高自我表现的能力。同时也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
七、教学评价设计
?作品展示:师:大家画的非常认真,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哪个同学画的最漂亮。(利用“广播教学”展示部分作品,并作出鼓励性的评价,有时间也可以让画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画的经验)
用“作品展示”的形式激起学生大胆表现自我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体验自我表现的乐趣,提高自我表现的能力。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学过的图形组合画小房子,为大熊猫设计出了漂亮的房子,大家做的都很好,等大家长大了一定可以设计出功能更多、外表更好看的房子。所以大家现在要好好学习,多学知识。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1.房子的设计:课本中的表格提示学生画房子需要考虑的设计元素,可以添加更多的设计内容,如添加烟囱等,也可以多次使用某个设计元素,如画房子时可以画两、三个窗户。引导学生不拘泥于表格,发挥更多的想象。另外是房子的外部环境设计,要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如花草、动物、山、水等等都可以装饰房子的外部环境,这样使学生的学习创作更自由、更有兴趣。同时,也使作品内容丰富、画面多彩美丽,最终学生在绘制中逐渐熟悉各种工具的使用。2.房子的绘制:背景色和前景色工具使用的学习中,学生设置了不同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然后选择工具尝试使用,观察前景色和背景色在画面上的显示效果,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好理解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含义,但不应为学生提供标准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定义。最后可以利用“清除图像”来选择喜欢的颜色作背景。对于有能力、完成作品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引导其继续画蘑菇房子,但不对所有学生做统一要求。3.关于交流:学生可以从很多方面,如房子结构、色彩以及整个画面的构图等方面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说得全面,只要能谈出自己的体会即可。尊重学生的发言,认同学生的观点,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观点做最后的总结评价和进一步扩展。4.信息表现形式的认识:每个人看到的图像、文字以及听到的声音是信息的载体,信息依靠载体传递,教师对这一内容只做简单讲解便可。这节课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孩子们自己给熊猫设计房子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表现,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也是最让我满意的地方。存在的不足时:孩子们对画图工具的运用还不熟练,色彩和构图方面还需要加强。学生们的总体表现是令我满意的。如果再有机会上这节课,我会在环节设计和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进一步加强。
第15课《设计标志》
【设
计
者】浙江省松阳县实验小学集团学校
潘长国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下)第三单元《网络应用》的最后一课,也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课,本课的内容应该是建立在前两课《各种各样的标志》和《标志知识知多少》的学习基础上,是对标志认识的创新。从教材内容来看,这一课关键在于第一部分的内容,即设计标志。而第二部分的制作标志是将构思付诸实践,包括Word软件的自选图形的绘制、颜色和线条的设置、图形的组合、写上标语等,是这课教学的主体部分。
2.学情分析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代表一定意义的标志,这是难度相当大的事,更何况教学本课时,《各种各样的标志》和《标志知识知多少》这两课还没学习,学生对标志的认识仅凭日常生活的积累。不过,四年级学生的想像力比较丰富,所以如何引导他们设计就成了本课是否成功的关键。
学生的操作水平受家庭条件等因素影响,表现出水平差异也一定较大。不过,我在和学生见面的时候,大致了解了一下爱山小学的学生,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总体较高,思维比较活跃,因此,可以把设计标志、制作标志的目标不同的学生分出不同的等级,体现出学习过程中的层次性。
【教学策略】
针对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在这节课中以“设计标志”为主题,借助学生制作各种各样的标志来激发学生对班级、学校、集体等的热爱,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心。因此,我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除了原有的设计标志和制作标志外,另加了标志的认识和欣赏,并把设计标志的主题分为三个等级主题任务:为美化校园而设计新教学楼的楼层标志、为保护校园绿化而设计的警示标志、为体现班级特色而设计的班级标志。这样的任务具体明确,难度不同,便于学生选择和操作。
所以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为:认识标志――欣赏标志――设计标志――制作标志――标志欣赏与评价。先通过师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游戏环节明白标志的制作方法,并在欣赏别的学校同学制作的标志后对标志有了相当感性的认识,有此基础,分层次设计标志就不会无从下手了。在标志欣赏与评价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上传作品,以共同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品,最后由大家推荐几个作品大家一起来评价,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了解标志的意义、作用以及标志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和标志的制作,掌握自选图形的使用技巧。
情感目标:在设计标志的过程中,挖掘班级学校特色,培养学生关心集体、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自选图形的使用技巧,设计标志。
【教学难点】
设计一个简洁而又有寓意的标志。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法、分层导学、任务驱动教学法。
【课前准备】
1、每生一机,机房有电子教室控制软件。
2、课件、设计好的标志、助学锦囊计5条(导学卡)。
3、调试好学生作品上传评价系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 谈话引入
1、谈话导入: 我们常用眼睛来审美,用嘴来表达想要说的话。那么,你们知道不用说出来的“话”吗? 2、小结揭题: 那么,你知道标志有什么作用吗?
1、学生猜测。 2、学生开始思考、讨论
互动式的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并明白标志的意义。
二、 认识标志
1、这些不用说出来的话代表了什么呢?你能从中看懂什么吗? 课件演示生活情境,主要演示四类表现手法的标志: 几何型:十字交叉路口标志 禁止停放标志 形象型:肯德基 文字型:推门、楼层标志 综合型:班级标志 2、原来同学们也懂这种语言,你们知道刚才老师的这些标志是怎么制作的吗? 3、小结:Word里的自选图形。
1、学生欣赏,猜猜老师在情境中遇到了些什么事。 2、学生讨论制作软件和方法。
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标志,明确标志的设计方法。
三、 制作欣赏
1、表演游戏:超级变变变。教师演示标志的制作方法,让学生猜猜老师下一个变出的会是什么标志。 2、过渡语:老师带来了许多松阳实验小学的同学设计并制作的标志,一起来看看。
1、学生猜测下一个标志是什么。并回答老师在演示过程中的技法提问。 2、学生欣赏课件中的三类标志: 楼层标志 警示标志 班级标志
在变变变的游戏中边看边猜,既是对标志认识的深化,又在这过程中明白了自选图形的操作方法。最后通过欣赏同龄不同地方的同学作品,激发其创作欲望。
四、 设计制作
1、引导学生参考刚才欣赏的三类标志,挑一类进行设计,挑战松阳的小朋友,美化自己校园。 2、小结交流设计构想。 3、老师巡视指导。 发现群体性的问题时集中解决。
1、学生分小组讨论并选择三类标志中的一类进行设计。 2、交流设计构想。 3、开始制作标志。有问题可以请教同学,可以请教老师,还可以参考老师下发的锦囊妙计。
先有欣赏,再构思,而且任务主题分三层细化,最后进行制作,学生在操作中就不会无从下手了。 锦囊妙计的设计照顾了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参考,如果没有问题,也可以不参考。
五、 评价小结
1、演示保存作品、上传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把制作好的作品上传评价展示平台,并去评价同学的作品。 2、参与学生的作品评价。 3、点评几个典型的作品,小结标志设计时的注意点,并板书。
1、保存、上传标志作品。 2、欣赏、评价同学作品,给同学来点中肯的建议或评价。 3、看一看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哪些评价,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通过展示平台,激发了学生兴趣,生与生之间自评、互评热烈,促使他们自觉去完善作品。
六、 课堂总结
1、总结: 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同学们不但读懂了这种不用说出来的话,而且还制作了许多自己设计的标志,我相信校园在我们这些小小设计师的美化下,一定会大放光彩。
对学生进行美化校园教育、培养他们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
板
书 设
计
设计标志 简
意
美
奇
板书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设计标志的基本要求,言简意赅。
【教学反思】
结合整个教学过程,我来谈谈亮点和不足。
刚开始上课,由于学生进来课堂时间较晚,于是,我临时改变课前谈话的方式,根据标志的概念(其实标志也可以说是一种通过图形表述一定寓意的语言)。因此,我用懂四种“话”,通过聊天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带着疑惑走进课堂。
第二环节,情境导入。结合湖州之行,挑选贴近学生生活的标志,学生容易读懂。而且结合情境,我临时改变方法,让学生看标志说出老师接下去遇到的事,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初步认识几种标志的表现手法。不过,由于表现手法是一个比较专业内容,考虑到四年级学生不一定能明白,因此我并没有在课堂中直接说出标志的表现手法,而是把几何型、形象型、文字型和综合型标志分类编入情境中,让学生在看标志的过程中感知。而在课件中出示的“可口可乐”标志并不在肯德基店里出售一点,是由于课前考虑不足,一厢情愿地认为用文字型标志来表示就可以了。(那张幻灯片打出的全部为文字型标志)
接下来的超级变变变的游戏,目的有二:其一,让学生在猜测中明白标志的制作方法;其二,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在学生初步明白操作技法之后,我让学生欣赏标志设计作品,以同龄小朋友制作的标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之后的讨论,结合三个难度层次为学生设计三种主题任务(即楼层标志、警示标志、班级标志),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取得不同层次的进步。在实际教学中,三种任务都有学生选择,而且作品呈现也不错。讨论之后适当的总结,让可能还没有考虑成熟的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本课的难点就在“设计”一词,在通过欣赏、分小组讨论、小结这三层次中得以突破,也为接下去的完成标志作品提供了保障。
在学生设计制作标志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我设计了一张导学卡,并命名为“锦囊妙计”,实则是先在课前估计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或是可能会遇上的困难,然后把操作方法列出来供学生参考。遇上问题,学生可以寻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使用导学卡,而且又不会被导学卡死死箍出,有的学生甚至一节课下来也不需要使用导学卡,发挥其主动性,创造设计自己的作品。如此安排,更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
学生作品评价环节,我一方面利用作品上传平台,让全体学生通过打分、写评语的方法参与评价,说说同学的特色,讲讲自己的得意之处,发掘作品的优点,学生互评、自评的方式借助这个平台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真正地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组织者、欣赏者;另一方面,我利用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典型作品进行师生共同评价,说出标志的设计意图。并根据一学生美观而独特的作品而提出标志设计的另外两个较高层次的要求,把标志的完善当作一个提升任务,要求学生的标志设计尽量能做到美观、独特,顺利地把课堂推向高潮。
这节课以建构主义现代教学思想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设立生活情境导入课堂,运用任务推动课堂进程,借助作品上传平台升华课堂评价,从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应该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作品完成度高,达到了预设的目标。说明这样的教学设计还是基本可行的。
不过,也还有一些地方值得思考和改进:
1、是不是需要在超级变变变的游戏之后,让学生先试制作一个简单的图形?曾考虑再三,但在这节课中,结合当时情景,就给取消了。
2、课前对硬件的操作未能做到了如指掌。由于昨天来得较晚,没能全面调试电子教室,更由于主机上的设置没有在课前及时改过来而导致课堂中分发文件时出错。因此,在课前,上课老师还是要做到万事俱备的,比如,可以把文件在课前先发下去。
3、对于课堂的细节把握还应更周全些,比如一个细节:我故意挑选有错别字的,但标志又设计得相当好的一个学生作品,但在引导学生评论时却忽视了修改错别字。
无论如何,这次的上课对我来讲,无疑会是成长历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这次活动,一定会让我的教学水平走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