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 美术鉴赏 第二课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 美术鉴赏 第二课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8-02 21:5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课时:1课时
时间:45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探究课题(时间:5分钟)
(一)教师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探究课题
1、设置情景:课前播放
2008奥运会入场式的《画卷》片段。讲解引入情景,把舞蹈演员用身体语言创作的日出东方和著名画家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的日出东方,以及摄影《日出东方》比较,配有古朴的音乐,舒缓、顿挫的深入讲解,不由的使学生如临画境中,引起学生的极大的学习兴趣,并主动思考同一对象,不同的画家所运用的表达形式完全不同,并巧妙导出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2、提出问题,预习并探究:
A、什么是美术作品的作品语言及其特点?
B、美术语言方式有哪些?
C、中国画与西方绘画语言表达手段有何不同?
D、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进行表达的?
(二)
学生活动:领会新课意图,愉快接受课题
1、感受音画气息由此产生共鸣,并激发学习兴趣。
2、思考教师设置的问题,交流本课探究的意图、必要性。
二、新知探究(时间:15分钟)
(一)
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1、美术语言的概念: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概念。教师活动:多媒体出示美术语言的概念。
2、美术语言的内容:A、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B、语言表现手段教师活动:
A、展示中国工笔画《韩熙载夜宴图》、油画《蓝马》及油画《百老汇的爵士乐》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
B、提出问题:分析三件作品在形象塑造上运用了哪些艺术形态。
学生活动:
A、欣赏绘画作品并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
B、踊跃回答问题,总结出三件作品分别运用了点、线、面、色。
C、根据同学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内容。
3、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教师活动:
A、再次展示中国工笔画《韩熙载夜宴图》、油画《蓝马》及油画《百老汇的爵士乐》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
B、提出问题:从写实的角度对比分析三件绘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学生活动:
A、欣赏绘画作品并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
B、踊跃回答问题:《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人物、环境、道具令人感到真实具体;《蓝马》对现实事物形态进行了高度的夸张和概括;油画《百老汇的爵士乐》连现实的一点影子都没有。
C、根据同学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
(二)在美术作品中艺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自主探究问题:
(1)《荷拉斯兄弟宣誓》和《韩熙载夜宴图》中各运用了哪些语言表达手段?运用这些手段目的是什么?
(2)、《蓝马》和《群马图》中运用哪些手段来表现作品?重在表现什么?
(3)、抽象艺术中运用哪些手段来表现作品?目的是什么?可分为哪两类?
教师活动:展示探究互动,把学生分成三组,进行讨论分析。
学生活动:
A、先自行探究,对比中外作品探究艺术语言的手段和目的。
B、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心得。
1、
具象艺术:其目的在于真实地再现现实。
教师活动:
A、大屏幕展示《荷拉斯兄弟宣誓》。
B、提出问题:分析思考中外画家在作品中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C、通过风景油画精讲透视原理。
D、抓重点赏析《韩熙载夜宴图》,分析国画中的散点透视,工笔重彩为什么是具象艺术。
学生活动:
A、自己分析总结,小组交流合作。
B、欣赏并对比总结《韩熙载夜宴图》和《荷拉斯兄弟宣誓》画中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教师活动:
A、展示达维特的《荷拉斯兄弟宣誓》,指导学生从明暗、空间、透视、构图等方面了解具象艺术的表现方法。
B、师生共同总结具象艺术表现的目的。
学生活动:
A、分析并总结《荷拉斯兄弟宣誓》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段。
B、师生共同总结具象艺术的表现目的。
2、
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其中包括艺术家的感受、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等,为此,艺术家常常采用变形、夸张、重组等语言表现手段。
教师活动:
A、展示一段“骏马奔腾”的画面与油画《蓝马》,提出问题:对比现实中的马与意象艺术作品中的马,分析《蓝马》是如何对点、线、面、色进行组织和体现的。B、展示《群马图》徐悲鸿(1940)
,指导学生分析总结意象艺术的表现目的。
C、要求学生对比分析中外意象艺术的不同意境。
学生活动:
A、对比现实中的“马”与意象艺术作品中的“马”,分析《蓝马》是如何对点、线、面、色进行组织和体现的。
B、结合分析《群马图》徐悲鸿,总结意象艺术的表现目的。
3、
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而纯粹诉诸美术语言和手段本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精神的纯粹和人类精神表达与沟通的自由。
教师活动:
A、展示《红、黄、蓝三色构图》(蒙德里安)与《1948年作品第五号》(波洛克),提出问题:对比分析这两件作品是如何对点线面色进行组织和体现的。
B、展示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百老汇的真实街景及百老汇的爵士乐,和学生共同探究抽象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总结抽象艺术的语言表现手段及表现目的。
学生活动:
A、对比分析这两件作品对点线面色的组织和体现的:《红、黄、蓝三色构图》是用线分割块面,形成面与面之间的构成关系,称为“冷抽象”或“理性抽象”;《1948年作品第五号》(波洛克)则完全或主要用色彩和有变化的线条进行创作,称为“热抽象”。
B、分析《百老汇的爵士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总结抽象艺术的语言表现手段及表现目的。
三、演练实践(时间:20分钟)
教师活动:
A、提出习作要求:课堂创作:通过学习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尝试用点线面色等元素快速创作一幅以《百老汇的爵士乐》绘画作品。构图要饱满;时间为十分钟。
B、鼓励学生展出自己创作的作品,共同探究其运用何种美术语言的表现手段。C、展示一组绘画作品,训练学生试分辨具象、意象、抽象三种不同语言类型的美术作品,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活动:
A、通过学习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尝试用点线面色等元素快速创作一幅以《百老汇的爵士乐》绘画作品。并思考是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的。
B、踊跃展出自己创作的作品,并分析所运用的美术语言的表现手段。
C、试分辨具象、意象、抽象三种不同语言类型的美术作品。
四、回顾总结,提升拓展评价(时间:5分钟)
教师活动:
A、回放目标,引导学生梳理本课知识网络。
B、思考讨论:你喜欢哪种类型的美术语言,说说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在语言上的异同,主要表现在哪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C、充分肯定学生在本节课的出色表现,适时鼓励,渗透德育。
D、布置并安排下节课学生需准备的学具资料。
学生活动:
A、回顾目标,自由发言,归纳梳理本课知识网络,加强记忆。
B、谈谈自己喜欢哪种类型的美术语言,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C、针对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D、互相评价,评选出课堂英雄,树立榜样。
评测练习
思考讨论:你喜欢哪种类型的美术语言,说说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在语言上的异同,主要表现在哪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
具象艺术:其目的在于真实地再现现实。
2、
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其中包括艺术家的感受、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等,为此,艺术家常常采用变形、夸张、重组等语言表现手段。
3、
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而纯粹诉诸美术语言和手段本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精神的纯粹和人类精神表达与沟通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