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冰心及其作品《繁星》《春水》,积累“荫蔽、徘徊”等重点词语。
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难点)
整体把握本诗与《金色花》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母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母爱是我们人生最真实的温暖与力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回报母亲的拳拳之心一样,但方式却不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我国作家冰心的《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将给我们爱的熏陶、情的感染。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她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她的诗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为三大主题,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和小说集《超人》等。
2.写作背景
本诗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冰心全集》第一册,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作者用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准确地概括了《往事(一)》的内容。《往事(一)》内容丰富多彩,从细微处落笔,撷取生活中的片段,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本诗就是一首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
3.字词积累PPT6-10
菡萏:荷花的别称,文中指红莲含苞未放。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攲斜:倾斜,歪斜。攲,倾斜。
荫蔽:(枝叶)遮蔽。
三、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首画面感非常强的散文诗,请概括文中以“莲”为中心的画面内容。
白莲凋谢图;红莲盛开图;雨打红莲图;荷叶护莲图。
2.作者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的姿态如何?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3.本文的二、三段是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第二、三段是插叙。
说明“我家”与荷花有很深感情,大家喜爱荷花,为后文写惦记雨中荷花埋下伏笔。
【学法指导】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作用:
1.在叙事时运用插叙,可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加鲜明、更深刻;
2.运用插叙,可以起到补充主要情节或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3.加上插叙,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
4.第3段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表明“我”家对莲花有深厚的感情,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写“我”惦记雨中的莲花,以花喻人,进而揭示主题埋下伏笔。
5.理解下面句子。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两缸莲花是宁静生活里跃出的一朵浪花,新奇、引人注目,为下文写对往事的回忆做铺垫。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由眼前的莲花引入对往事的回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在荷叶的庇护下,红莲所面临的困难都变成了“流转无力的水珠”,荷叶护莲的行为凸显了母亲的勇敢、无私、伟大。
四、精读赏析
1.你能找出文中表达作者心灵感悟、点明题旨的句子吗?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
3.课文后的阅读提示说:“他们的作品,善于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请结合本课内容说说“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体现在哪里。
[示例]“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荷叶覆盖雨中的红莲,本是自然景象,“忽然看见”体现了作者捕捉了刹那间的灵感: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
4.作者的情绪随着眼前红莲的境遇变化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5.第9段“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难。
五、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阅读两首散文诗,在对比中体会两首诗人物形象的异同。
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读《金色花》后的整体感受,说出你自己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用“我从《金色花》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小男孩,从___________看出。”句式表达。
用“我从《金色花》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句式表达。
用“我从《荷叶·母亲》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女孩,从___________看出。”句式表达。
用“我从《荷叶·母亲》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妈妈,从___________看出。”句式表达。
2.《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没有正面出场,只写到一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作者写母亲,使用的是象征手法,用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象征母亲对儿女的悉心庇护。文中对雨中红莲与荷叶情态的细腻描写是这首散文诗的精彩之处,既表现了母爱的动人,也表现出女儿对母亲的深厚依恋。《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是一个无私无畏的母亲形象。
3.请同学们在朗读中比较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写作角度、语言风格和诗歌意境的异同。
4.挑选自己喜欢或者欣赏的段落、语句,标画朗读符号,写出提示语,自主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尽量读出课文的情感和意境,注意语速、语调的变化。
六、课堂小结
这首散文诗通过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及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之情。
七、拓展延伸
1.古诗词中莲的意象及其文化内涵。
在古典诗歌中,“莲”这一意象频繁出现,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较为常见的象征意义是佳人、美好爱情、高洁人格等蕴含了深刻的文化意蕴。
2.戈尔的诗文名句欣赏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飞鸟集》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飞鸟集》
母亲们的心和夜晚的灯,还有年轻轻的生命,他们满心欢乐,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对于世界的价值。——《新月集》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吉檀迦利》
八、发挥想象学写散文诗
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爱意呢?请以“假如……”开头写一首有意思的散文诗。
写作指导
选择一种有代表性的情感凝聚物;
运用第二人称叙述;
选择具体场景来表现情感;
运用活泼俏皮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
写作示范
假如我变成厨房里的锅铲,为了好玩,我一定要藏得很深,让您看不见我。妈妈,您会认识我吗?
您要是叫道:“锅铲到哪里去了?”我一定不会告诉您。我就偷偷躲在橱柜里看您着急。
当您做饭需要用锅铲时,就会拿起我,我会尽情地旋转,跟您一起快乐地游戏。
但是您能猜出这是我吗?当您叫我时,我会突然变身,出现在您的面前。
您永远不知道,我是从哪里跑出来的。
点评:
将“我”想象成妈妈做饭必用的锅铲,并和妈妈“捉迷藏”和“游戏”,表现出“我”的顽皮和“我”对妈妈的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母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母爱是我们人生最真实的温暖与力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回报母亲的拳拳之心一样,但方式却不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我国作家冰心的《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将给我们爱的熏陶、情的感染。
导入新课
《荷叶·母亲》
冰心
了解作者冰心及其作品《繁星》《春水》,积累“荫蔽、徘徊”等重点词语。
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难点)
整体把握本诗与《金色花》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爱的伟大。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她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她的诗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为三大主题,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和小说集《超人》等。
自主学习
背景链接
本诗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冰心全集》第一册,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作者用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准确地概括了《往事(一)》的内容。《往事(一)》内容丰富多彩,从细微处落笔,撷取生活中的片段,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本诗就是一首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
自主学习
读读写写
蒂(
)
梗(
)
姊妹(
)
亭亭(
)
徘徊(
)
遮蔽(
)
心绪(
)
流转(
)
荫蔽(
)
菡萏(
)
攲斜(
)
dì
ɡěnɡ
tínɡ
瓜熟蒂落
梗概
字形要和“秭”区分开。
pái
huái
zǐ
bì
xù
zhuǎn
yīn
hàn
dàn
qī
在“荫庇”一词中“yìn”。
自主学习
[串句记忆法]
荷(hè)枪实弹的战士戴着荷(hé)叶做的帽子隐藏在密林里。
多音字
(
)乘凉
(
)千乘之国
乘
chénɡ
shènɡ
春秋战国时指小的诸侯国。
dàn,子弹。
自主学习
攲(
)
犄(
)
攲斜
犄角
qī
jī
形近字
菡(
)
涵(
)
菡萏
涵养
hàn
hán
自主学习
词语集注
菡萏:荷花的别称,文中指红莲含苞未放。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攲斜:倾斜,歪斜。攲,倾斜。
荫蔽:(枝叶)遮蔽。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自主学习
词语巧辨
相同点
不同点
辨析
荫蔽——荫庇
都是动词,都有“遮蔽”的意思。
“荫蔽”指(枝叶)遮蔽、隐藏等。
“荫庇”是庇护、保护的意思。比喻尊长照顾晚辈或祖宗保佑子孙。
1.茅屋在树木的(
)下很难被发现。
2.他的成就和名望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并非靠祖上的(
)。
荫蔽
荫庇
自主学习
莲
1.本文是一首画面感非常强的散文诗,请概括文中以“莲”为中心的画面内容。
白莲凋谢图
红莲盛开图
雨打红莲图
荷叶护莲图
整体感知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环境
红莲
心境
2.作者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的姿态如何?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烦闷
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开满
亭亭
不适意,徘徊
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
左右攲斜
无依无靠
雨肆意地下着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摇动
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整体感知
3.本文的二、三段是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第二、三段是插叙。
说明“我家”与荷花有很深感情,大家喜爱荷花,为后文写惦记雨中荷花埋下伏笔。
整体感知
知识点: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作用:
1.在叙事时运用插叙,可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加鲜明、更深刻;
2.运用插叙,可以起到补充主要情节或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3.加上插叙,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
武功秘籍
4.第3段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表明“我”家对莲花有深厚的感情,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写“我”惦记雨中的莲花,以花喻人,进而揭示主题埋下伏笔。
整体感知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两缸莲花是宁静生活里跃出的一朵浪花,新奇、引人注目,为下文写对往事的回忆做铺垫。
铺垫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伏笔
由眼前的莲花引入对往事的回忆。
整体感知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生动形象地写出白莲被雨打落的惨状。
比喻
凋谢的花瓣
散漂的小船
突出了红莲的生机与活力。
对比
菡萏
开满
整体感知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象征
流转无力的水珠
荷叶
荷叶护莲的行为凸显了母亲的勇敢、无私、伟大。
在荷叶的庇护下,红莲所面临的困难都变成了“流转无力的水珠”
母亲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找出文中表达作者心灵感悟、点明题旨的句子吗?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精读赏析
2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
精读赏析
3.课文后的阅读提示说:“他们的作品,善于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请结合本课内容说说“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体现在哪里。
[示例]“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荷叶覆盖雨中的红莲,本是自然景象,“忽然看见”体现了作者捕捉了刹那间的灵感: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
精读赏析
4.作者的情绪随着眼前红莲的境遇变化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不适意
烦闷
精读赏析
第9段“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心中的雨点”
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难。
暗
指
精读赏析
1.请同学们阅读两首散文诗,在对比中体会两首诗人物形象的异同。
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读《金色花》后的整体感受,说出你自己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用“我从《金色花》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小男孩,从___________看出。”句式表达。
用“我从《金色花》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句式表达。
请同学们课下用相同的方法完成对第二首散文诗的人物形象分析
用“我从《荷叶·母亲》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女孩,从___________看出。”句式表达。
用“我从《荷叶·母亲》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妈妈,从___________看出。”句式表达。
合作探究
2.《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没有正面出场,只写到一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作者写母亲,使用的是象征手法,用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象征母亲对儿女的悉心庇护。文中对雨中红莲与荷叶情态的细腻描写是这首散文诗的精彩之处,既表现了母爱的动人,也表现出女儿对母亲的深厚依恋。《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是一个无私无畏的母亲形象。
合作探究
3.请同学们在朗读中比较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写作角度、语言风格和诗歌意境的异同。
比较维度
相同点
不同点
《金色花》
《荷叶·母亲》
感情基调
深沉的爱,赞美
活泼、自由、欢快
烦闷、不适、安心
写作角度
孩子对母亲的爱
儿童的视角
成年人的视角
诗歌意境
母亲对孩子怜爱
虚境,母亲具体鲜活
实境,母亲并未出场
语言风格
清新雅致
活泼、口语化
典雅、书面化
合作探究
挑选自己喜欢或者欣赏的段落、语句,标画朗读符号,写出提示语,自主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尽量读出课文的情感和意境,注意语速、语调的变化。
朗读训练
合作探究
常用朗读符号
1.停延:“/”。例如:“东方的天空已经发白了。”如果需要在“天空”后面有所停顿,就可以在其后标上这个记号:“东方的天空/已经发白了。”
2.重音:“·”。例如:“天已近黄昏,太阳慢慢地钻进薄薄的云层……”其中的“天”和“太阳”是重音,就可以在这些音节下面标上重音记号:“天已近黄昏,太阳慢慢地钻进薄薄的云层……”
3.语调:(1)上扬:“↑”。例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个上扬的句式,可以在上扬开始的音节上标上这个记号:“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合作探究
常用朗读符号
(2)下抑:“↓”。例如:“天空像一张绷得紧紧的黑帐篷,有几点雨花飘落着。”这是个下抑的句式,可以在下抑开始的音节上标上这个记号:“天空像一张绷得紧紧的黑帐篷↓,有几点雨花飘落着。”
4.语速:(1)拉长:“—”。例如:“你可曾看见过月亮从乌云里露出半个脸儿的情景?”谁看?是“你”。“你”要拉长读,可以在这个音节的下面标上这个记号:“你可曾看见过月亮从乌云里露着半个脸儿的情景?”
合作探究
结构梳理
荷叶·母亲
忆红莲
——三姐妹应了花瑞——欣喜
看红莲
悟红莲——感动
雨打红莲——烦闷
荷叶护莲——心宁
歌颂母爱
课堂小结
主旨归纳
这首散文诗通过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及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之情。
课堂小结
古诗词中莲的意象及其文化内涵
在古典诗歌中,“莲”这一意象频繁出现,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较为常见的象征意义是佳人、美好爱情、高洁人格等蕴含了深刻的文化意蕴。
象征意义
例句
象征佳人形象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
象征美好爱情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王勃《采莲曲》
制芰(jì)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
象征高洁人格
拓展延伸
泰戈尔的诗文名句欣赏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飞鸟集》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飞鸟集》
母亲们的心和夜晚的灯,还有年轻轻的生命,他们满心欢乐,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对于世界的价值。
——《新月集》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吉檀迦利》
拓展延伸
发挥想象学写散文诗
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爱意呢?请以“假如……”开头写一首有意思的散文诗。
写作指导
选择一种有代表性的情感凝聚物;
运用第二人称叙述;
选择具体场景来表现情感;
运用活泼俏皮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
布置作业
写作示范
假如我变成厨房里的锅铲,为了好玩,我一定要藏得很深,让您看不见我。妈妈,您会认识我吗?
您要是叫道:“锅铲到哪里去了?”我一定不会告诉您。我就偷偷躲在橱柜里看您着急。
当您做饭需要用锅铲时,就会拿起我,我会尽情地旋转,跟您一起快乐地游戏。
但是您能猜出这是我吗?当您叫我时,我会突然变身,出现在您的面前。
您永远不知道,我是从哪里跑出来的。
将“我”想象成妈妈做饭必用的锅铲,并和妈妈“捉迷藏”和“游戏”,表现出“我”的顽皮和“我”对妈妈的爱。
布置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