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把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流程。
2、学会分析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3、领会辛弃疾词的慷慨悲郁的艺术风格。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当时的处境及其所处时代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和这首词中所用的典故的由来和深层含意,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辛弃疾的词的苍凉,悲壮的意境及其豪放的语言风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增加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用典的妙处,提升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难点:
在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登临古迹,回顾历史。历史的一幕幕仿佛影片一梓岀现了脑海,浮现在了眼前。今天,让我们起走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去感受辛弃疾面对往昔巨变时的情感。?
二、写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当时宰相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曾有过亲入敌营侦察敌情、只身追杀叛徒、带五十人马闯袭驻有五万人的金军大营生擒叛贼等英雄壮举,名震一方。23岁南渡归宋,先后任建康府通判及湖北、湖南安抚使等职。后受南宋投降派排斥打击,被免职,退居上饶、铅山达20年之久。64岁时,朝廷准备北伐,任用他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但不久又遭排斥,回铅山家中,忧愤而死。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他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与苏轼并称“苏辛”。词风以豪放沉郁为主,兼有明快、婉约、清新等特点。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词》及《稼轩长短句》传世。
四、题目解读
①永遇乐,词牌名;
②京口:古城名,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即今江苏镇江;
③北固亭:又名北固楼,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
④怀古:怀古题材的诗词,怀古伤今。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上阙: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爱国情怀。
下阙: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悲愤情感。
六、全文分析
赏析上片:
1、上阕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
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
2、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明确: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3、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
明确:
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赏析下片:
1、第一层“元嘉草草”句。
明确: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2、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明确: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3、第二层。“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
明确:
“四十三年”三句,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籍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4、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
明确: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5、最后三句是第三层。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明确:
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
七、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追忆孙权建功立业、刘裕北伐的英雄壮举,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之情;通过回想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失败的情景,告诫当朝的北伐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回忆当年南下之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虽然年事已高,却雄心不老,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
八、写作特点?
1、用典。
词中用典虽多,却贴切恰当,不仅没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以少胜多,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正如《词综》所说,由于这首词用典恰切,感慨深邃,“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
2、对比。
以古代英雄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这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把人们的民族感情都冲淡了;用廉颇被免职后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九、补充资料
人物轶事
哭祭朱熹
朱熹病逝时,他的学说已被宣布为“伪学”:在当权者韩侂胄一派的压力下,许多朱熹的门人弟子不敢前往吊唁,而被朱熹“断过财路”的辛弃疾,却不畏禁令,前往哭祭,并留下了一句留传千古的悼词:“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漂凛犹生!”
总结全文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偏安的卑劣行径的讽刺和不满,以及对韩侘胄的警告。
布置作业
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后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元嘉草草(轻率)
B.封狼居胥(分封)
C.赢得仓皇北顾(败逃中回头北望)
D.可堪回首(哪堪,怎堪)
2.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韩侂胄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抗战派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前线,乃军事重镇,辛弃疾积极备战,并劝谏韩不可草率用兵,本词堪称一篇“谏书”。
B.这首词上阕赞颂孙权、刘裕,旨在表明词人自己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下阕借对刘义隆草率北伐而招致失败史实的讥讽,警戒当权者:切勿急于求成。
C.本词用典较多,但都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即借典故来表达词人对救国大业的深谋远虑。其用典原则是“古为今用”,即调动历史人物为自己抒怀服务。
D.“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词人写此情景,意在控诉侵略者恣意妄为的侵略行径。正气凛然,言语犀利,体现了词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①。李蔡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③草去陈根,笕竹④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⑤,舍我其谁也?
【注】①据《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匈奴交战,敌众我寡之下重伤被俘。匈奴人见他受伤,于是在两马之间拴上网绳,把李广放在网中,拖行了十多里后,李广假死,然后突然跃起夺了一个匈奴少年的快马,夺取弓箭,策马向南奔驰数十里,回到汉朝。②李蔡:李广之堂弟。③芸:同“耘”。④笕竹:剖开竹子。⑤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
3.下列对这首词下阕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下阕一、二句与其他句有所不同,一改散句之状,讲究对仗,工整清新,重在写实。
B.“芸草去陈根”表面上是说自己根除园中杂草,实则表达对金军要斩草除根的态度。
C.“笕竹添新瓦”句写了自己对乡间屋舍的修缮,给人以在此营生、长期居住之感。
D.“朝家”指朝廷,此二句意指朝廷有朝一日选拔任用“力田”,一定会非他莫属!
E.下阕整体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表现了必得朝廷重用的豪迈之态。
4.请从表现手法、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对本词的上阕加以赏析。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B
2.D
3.BE
4.①词人在上阕将骁勇善战的李广和才能平庸却得封侯的李蔡进行对比,突出李广的悲剧命运。②词人其实是用“李广难封”自况,借典故既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不能重用人才的强烈不满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抑郁之情。
解析:
封:登山祭天,以纪功勋。
对这一场景的描写意在批评人们居然忘记了国恨家仇。
3.B项,故意拔高。“芸草去陈根”只是描绘了词人罢官赋闲时在园中根除杂草的田园生活景象,并没有表达对金军的斩草除根之意。E项,感情有误。词人过上农家生活,实属无奈之举,“热爱”言过其实;后两句浸透着宦海沉浮的辛酸苦辣,实为含泪微笑自嘲之态,并没有表达朝廷必用的豪迈之态。
4.这首词的上阕是用李广屡立战功,但未被封侯,而他的堂弟李蔡才能平庸,属于下等里的中等,却能被封为列侯的典故,两相对比,以古喻今,尖锐地揭露了南宋朝廷的腐朽,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