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熔化和凝固习题精练-普通用卷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熔化和凝固习题精练-普通用卷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03 14:5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二熔化和凝固习题精练
一、单选题
下列四幅美丽的自然景象的形成属于熔化的是(????)
A. 鹅毛大雪 B. 山间云海
C. 清晨露珠 D. 冰雪消融
水是大自然的精灵,瞬息万变中向我们展示了它神秘的特性。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的凝固而形成的是(????)
A. 草叶上的露珠
B. 屋檐下的冰凌?
C. 冰棍周围的“白气”?
D. 旷野上的白雾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A. 该物质是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为60℃
C. 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10min D. 该物质在B点时全部变成了液态
把一盆0℃的水放到?5℃的房间里,在水完全结成冰之前,这盆冰水的温度(????)
A. 等于?5℃ B. 等于0℃
C. 介于0~?5℃之间 D. 无法确定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B.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C.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D.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雕塑家在塑造历史名人铜像时,需把铜水灌入模具中,能正确反映铜像塑造过程的凝固曲线的是(????)
A. B.
C. D.
如图所示为充满童趣的街头铜质铸造雕塑作品“老鹰抓小鸡”.下面图像能正确描述铜质铸造雕塑作品在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A.
B.
C.
D.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A. 该物质固态时是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为60℃
C. 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10?min
D. 该物质在B点时全部变成了液态
如甲是“探冗石蜡的熔化特点”实验,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为减小误差,实验应采用体积较小的石蜡
B. 温度计的示数为38℃
C. 如果将石蜡碎块换成冰块做该实验,冰块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与石蜡的相同
D. “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的
二、填空题
在东北,人们冬季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是豆腐里的水先??????????后??????????而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寒冷的冬天,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特别好。这是因为水温超过了油污的??????????,而使油污??????????的缘故。
3D打印的基本流程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_______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______成型.(填物态变化名称)
把一盆漂有碎冰块的水放到20℃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水面仍然漂有冰块,此时盆内水的温度为??????????℃;若把该盆水放到?10℃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水面仍然漂有冰块,此时盆内水的温度为??????????℃;若把该盆冰水放到0℃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水面仍然漂有冰块,此时盆内水的温度为??????????℃。
三、作图题
如图所示,这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四、实验探究题
某种晶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
(2)该晶体从300℃到开始熔化共用了________min。
(3)该晶体全部熔化用了________min。
(4)该晶体熔化后温度最高升到________。图像上________段物质处于固态,________段物质是液态,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
(5)图乙是石蜡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这种物质________晶体(填“是”或“不是”),它________熔点(填“有”或“没有”)。
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______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_____。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_。(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______。
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如图甲所示),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质量的M固体和N固体,M、N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加热时的温度—时间曲线如图乙所示,通过图像可以看出:
(1)M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晶体.
(2)小明在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确定N一定是晶体.
(3)小红在实验中,增加了一次测量操作,也确定了N一定是晶体,请你简述她的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A、鹅毛大雪,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不合题意。
B、山间云海,云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不合题意。
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不合题意。
D、冰化成水是由固态的冰变为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B
【解析】解: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A选项错误。屋檐下的冰凌是雪先熔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而形成的,先熔化后凝固,故B选项正确。冰棍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选项错误。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出现的现象,故D选项错误。
3.【答案】A
【解析】解:由图可知,从3min~6min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即熔点为48℃,故该物质为晶体。故A正确、B错误;
该物质从3min到6min是熔化过程,经历时间:6min?3min=3min;第3min即将开始熔化,物质在B点处于固态,故CD错误;
故选:A。
4.【答案】B
【解析】解:
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在水完全结成冰之前,这盆冰水的温度是0℃。
5.【答案】C
【解析】甲物质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没有熔点,是非晶体。乙物质熔化时有温度不变的过程,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故A、B错误;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
乙物质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6.【答案】C
【解析】A.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
B.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B错误;
CD.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
7.【答案】D
【解析】?A选项,物质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达到一定温度,一段时间内,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像,不符合题意。B选项,物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不符合题意。C选项,物质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液态非晶体物质的凝固特点,是液态非晶体物质的凝固图像,不符合题意。D选项,物质温度降低达到一定温度,一段时间内,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液态晶体物质的凝固特点,是液态晶体物质的凝固图像,符合题意。
8.【答案】D
【解析】解:金属铜是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同时液态铜也有固定的凝固温度,D中的图像反映了这个温度变化规律.
9.【答案】A
【解析】解:由图可知,3~6?min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该物质为晶体,故A正确;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小于50℃,即熔点小于50℃,B错误;该物质从第3?min到第6?min是熔化过程,经历时间:6?min?3?min=3?min;第3?min即将开始熔化,物质在B点处于固态,故C、D错误。
10.【答案】C
【解析】解;A、为减小误差,实验应采用体积较小的石蜡,便于石蜡吸热,故A正确;
B、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38℃;故B正确;
C、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如果将石蜡碎块换成冰块做该实验,冰块烙化过程中的温度保持不变,变化情况与石蜡的不同,故C错误;
D、“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故D正确。
故选:C。
11.【答案】凝固?
熔化
12.【答案】熔点
熔化
13.【答案】熔化;凝固
14.【答案】0
0
0
15.【答案】晶体
16.【答案】(1)330℃? ;(2)3?;(3)4?;(4)380℃;?AB? ;CD? ;固液共存? ;(5)不是;没有。
【解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分析甲图知,该晶体在330℃时吸热但温度是不变的,故该晶体的熔点是330℃。
(2)从甲图像看出,该晶体从300℃升高到熔点330℃的过程中对应的时间是3?min。
(3)晶体熔化时,熔化持续的时间就是温度不变的那一段时间,故熔化时间是t=7?min?3?min=4?min。
(4)据图像能看出,该晶体熔化后温度最高升到380℃;AB段处于熔化前,故是固态;CD段处于熔化后,故处于液态;BC段温度不变,为熔化过程,故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5)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是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据图像能看出,石蜡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这种物质不是晶体,它没有熔点。
17.【答案】?20℃~102℃;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先降低后升高;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积雪上洒盐水是参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
【解析】
(1)若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时,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就不能测出盐水的凝固点;
(2)根据表中盐水浓度从0~36%,凝固点从0℃降低然后上升到0℃可得出结论;
(3)根据盐冰的熔点低于0℃分析;
(4)当有杂质掺入时熔点会降低。
【解答】
(1)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主要考虑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时,便于测出盐水的凝固点;
(2)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盐水的浓度一直在变大,而盐水的凝固点是先降低后又升高;
(3)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要求所选物质的熔点在0℃以下,冰的熔点是0℃,盐冰的熔点低于0℃,所以冷藏盒中应使用盐水冰块;
(4)寒冷的冬季,向积雪撒盐,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
故答案为:(1)?20℃~102℃;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2)先降低后升高;(3)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4)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
18.【答案】(1)一定;? (2)N由固体变为固液共存态;(3)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发现水的温度高于100℃。
【解析】(1)由题图乙可知,M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即M有固定的熔点,为晶体.
(2)当N是晶体时,N会有固定的熔点,即N吸收热量,熔化过程中,会从固态变为固液共存态.
(3)若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发现水的温度高于100℃,这表明N是继续吸热的,则说明N一定是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