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习题精练-普通用卷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习题精练-普通用卷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03 15:0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习题精练
一、单选题
关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
B.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是通过汽化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的
C. 冰山上的积雪,是通过液化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的
D.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了云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三态变化,地球上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三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升华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高空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 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如图,在旧社会每逢干旱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半仙”身上,来实现所谓的“呼风唤雨”。如今我们已经可以用“人工降雨”来把它变成现实了。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关于人工降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骤降
B. 空气中的小水珠变成小冰粒是凝固过程
C. 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是凝华过程
D. “人工降雨”中降落下来的雨水是干冰熔化成的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A. 蒸发 B. 径流 C. 水汽输送 D. 太阳辐射
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B. 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
C. 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珠
D. 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云的形成有液化现象,放出热量
B. 雨在下落过程中有熔化现象发生,放出热量
C. 树木蒸腾作用属于汽化现象,放出热量
D. 由图可知,自然界中水总量不变,不必节约
关于水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污染不是造成水严重缺乏的原因
B. 我国的饮用水源污染严重
C. 淡水污染严重,海水基本没有污染
D.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
科学家预言:“水资源危机不久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这主要是因为(????)
A. 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 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C. 由于地球表面气温的作用,水会不断蒸发掉
D. 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很不均匀,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地受到污染
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 甲图: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 B. 乙图: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 丙图:使用含磷洗衣粉 D. 丁图: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冰川上的积雪汽化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
B.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熔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固成小冰晶
C. 积雪液化后变成水,汇入江河
D. “云雨露雾霜雪雹”都是水,只是水的不同状态
二、填空题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从??????????每一滴水做起,采取??????????技术、防治??????????、植树造林,合理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主要指的是??????????资源。造成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污染源主要有:生活污水、??????????废水、工业废物、??????????垃圾等。
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成小水珠,有的??????????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雨。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雪。冰山上的积雪??????????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积雪熔化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流入大海。(填物态变化名称)
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______而来的。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露水,若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______。深秋或冬天,夜晚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气会直接______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
三、综合题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括号处涉及到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
(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两项节水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在横线上写出引文涉及的相应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______、“或凝成小冰晶”______、“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______。
(2)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到云层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降低导致降雨。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向天取水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7%.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造水库便是重要措施之一。
(1)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______。
(2)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如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云层中,干冰一且进入云层,就很快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______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______,导致降雨。
(3)我国属于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A.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故A正确;
B.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是通过汽化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的,故B正确;
C.冰山上的积雪,是通过升华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的,故C错误;
D.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了云,故D正确。
故选C。
??2.【答案】D
【解析】解:A、海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
B、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
D、雪花变成水属于熔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D
【解析】解: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升华,干冰在升华过程中吸热,使气温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水蒸气发生凝华现象直接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熔化变成雨滴,降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4.【答案】D
【解析】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地表水(海水)→蒸发→云→水汽输送→云→降水→地表径流…,重力与太阳辐射是水循环的动力,但不属于水循环,故ABC属于水循环,不符合题意,D不属于水循环,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A
【解析】解:A、海水吸热,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由液态的小水珠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6.【答案】A
【解析】解:A、云的形成既有液化现象,也有凝华现象,都需要放出热量,故A正确;
B、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属于熔化现象,这一过程吸收热量,故B错误;
C、树木蒸腾作用是树内水分汽化为水蒸气,这一过程需要吸热,故C错误;
D、自然界中水的总量虽然不变,但真正能为人类所利用的淡水却不多,因此我们必须要节约水资源,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B
【解析】略
8.【答案】D
【解析】? 地球上水资源丰富而淡水资源缺乏,但如果合理使用也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故A错误;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这不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由于地球表面气温的作用,水会不断蒸发掉,这是自然现象,与题干没有因果关系,故C错误;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很不均匀,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地受到污染,这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故D正确.
9.【答案】B
10.【答案】D
【解析】A.冰川上的积雪升华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故A错误;
B.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故B错误;?
C.积雪熔化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故C错误;
D.“云雨露雾霜雪雹”都是水,只是水的不同状态,故 D正确。
故选D。??
11.【答案】珍惜
节水
水污染
水资源
12.【答案】淡水
水污染
工业
生活
13.【答案】?汽化?
液化?
凝华?
升华
14.【答案】汽化;液化;雾;凝华。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水的三态变化。
(1)水变成水蒸气是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
(2)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3)水蒸气遇到低温环境,但温度高于0℃,发生液化,水蒸气遇到低温环境,温度低于0℃,发生凝华。
15.【答案】液化? 凝华? 熔化? 熔化
【解析】解:(1)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的变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
小冰晶变成小水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
(2)液化过程放热;凝华过程放热;熔化过程吸热;
(3)节水措施:防止水的跑冒滴漏,应安装节水型的器具;用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
将卫生间的水箱浮球向上调整2厘米,可达到节水目的;洗澡时避免长时间冲淋,而应间断放水淋浴。
故答案为:(1)液化;凝华;熔化;(2)熔化;(3)使用节水型器具;用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化、汽化、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要放热。
(3)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与特点分析答题,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节水措施。
16.【答案】液化? 凝华? 熔化? 升华? 用淘完米的水浇花(或用洗完衣服的水冲厕所等)
【解析】解:(1)水蒸气凝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水蒸气凝成小冰晶,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小冰晶变成小水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2)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收热量。
(3)用淘完米的水浇花(或用洗完衣服的水冲厕所等)。
故答案为:(1)液化;凝华;熔化;
(2)升华;
(3)用淘完米的水浇花(或用洗完衣服的水冲厕所等)。
(1)(2)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
(3)联系生活实际,得到节水措施。
本题是一道应用性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和应用的情况,难度不大。
17.【答案】(1)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2)升华;吸收;下降;
(3)洗澡时避免长时间冲淋(或洗菜的水可以浇花等)。
【解析】
(1)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熔化:冰、雪变成水;凝固:水结冰;
汽化:水变成水蒸气;液化:水蒸气变成水;
升华:冰、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凝华: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
(2)向空中云层抛洒干冰,干冰迅速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升华现象,这一过程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降低导致降雨。
(3)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我们应该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洗澡时避免长时间冲淋;洗菜的水可以浇花等。
故答案为:(1)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2)升华;吸收;下降;
(3)洗澡时避免长时间冲淋(或洗菜的水可以浇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