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基础(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朔漠(sù) 监生(jiàn) 露头(lù) 鲭鱼(qīng) 敛气屏声(bǐng)
B.间或(jiàn) 石栈(jiàn) 勉强(qiǎng) 猿猱(náo) 群山万壑(hè)
C.纨绔(kù) 要挟(xié) 症结zhēng 逡巡(qūn) 沸反盈天(fú)
D.新正(zhēng) 孝悌(tì) 闷气(mēn) 马嵬(wéi) 韬光养晦(huì)
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颓圮 修葺 脍灸人口 青出于兰而胜于兰
B、寒喧 饿俘 铤而走险 揭竿而起
C、孝悌 犒赏 计日成功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赝品 挑衅 捉襟见肘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或师焉,或不焉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 句读之不知
4、下列句子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忌不自信
C.大王来何操?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C.且庸人尚羞之 D.非能水也
6.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燃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
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新课标
C.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www.x kb1.com
D.纵观科学史,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
7.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工会准备组织员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励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B.为了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入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
C.随着国家食品安检局对奶制品查处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行业的一系列问题如雨后春笋般暴露了出来。
D.他刚从书店买来的那本书不胫而走,他的心里非常着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6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9.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10.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但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科技文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海豚与人
任何一种动物,体型小,便怕我们;体型大,则对我们构成威胁。只有一个令人不解的例外——海豚。野生海豚不怕人类也不对人类构成威胁。相反,如果有人落水了,在附近游弋的海豚还把他救起来。它们为何喜欢我们?
也许正是因为海豚对人类的这种态度,使我们施予它们从未给过任何其它动物的东西——部分地把自己的道德规范惠及于它们:禁止猎杀海豚。令人注意的是,当通过此类国际公约时,不需要特别地去说服谁。这对所有的人来说很自然。如果有人对您说捕杀了一条鲨鱼,您的反应会很平静。可如果您听说有海豚被捕杀了呢?那可就不一样了!用鲨鱼的翅烧的汤自然是珍馐美味,可哪个正常人会同意吃海豚?
人类喜欢海豚。这表现在许多小事上,比方说,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第一,这是出于尊重并把海豚同其它动物区别开来。第二嘛,驯兽是一种糖果加鞭子的驯化方法,以肯定和否定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强化的方式才叫训练。
对海豚来说,最大的惩罚是训练员突然转身离去,因为海豚喜欢嬉戏和学习。当海豚突然领会到训练员让它做什么,它会欣喜异常,跳跃、欢笑。然后,当训练员离开或在某个角落里观察它时,海豚无需任何命令,全凭自己的意愿,一次次练习刚刚学会的动作,以便第二天施展出来使人们愉悦。
海豚是惟一一种乐于与人在一处而不争自由身的动物。任何一种动物,哪怕是最驯服的,也会伺机逃脱樊笼,然后死掉,因为它们荒疏了(或者根本不会)自己获取食物的技能。而训练有素的海豚,哪怕是习惯了多年海洋馆里坐享切好的鱼肉块,也不会在大海中饿死——它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捕到鱼:海中鱼很多,而能像海豚那样游的可没有。即便是偶尔获得自由,海豚最终还是会回到人那里。在黑海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在卡扎奇耶的军用海豚馆里,暴风雨毁坏了几处铁围栏,撕破了钢丝拉成的防鲨网。于是夜里海豚游到了大海里,而早上它们便全部回来了。
海豚为什么会救那些溺水者?它们是从哪儿知道这个徒劳地蹬脱挣扎的家伙是呼吸空气的,因此需要紧急把他送到他生长的陆地上去?那是因为它们看我们是透明的!救助的概念根植于它们的天性中,而且由于海豚不但具有视觉的,还有超声波方式的接收系统,所以它们可以像超声波仪透视产妇那样来“透视”我们:这种生物同它们一样有肺器官,也就是说呼吸空气!比起鱼来,海豚同与自己内部构造相似的生物更“投脾气”。
除了人类以外,与海豚“投脾气”的还有海豹。海豚也喜欢海豹,当然,程度不及喜欢人类。海豚属于顽皮的一族,它们喜欢捉弄不太聪明的海豹,像玩球一样逗弄海豹.
11“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 )
A.这是出于尊重并把海豚同其它动物区分开来。
B.这是由于人类喜欢海豚。
C.这是因为海豚需要用奖赏和惩罚的方式进行训练。
D.这是因为人类从感情上没有把海豚列为被惩罚的动物。
12.下列不属于海豚救那些溺水者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救助概念根植于它们的天性之中。
B.因为它们具有透视产妇的超生波透视仪。
C.海豚喜欢与它们的内部结构相似的生物。
D.因为人类同它们一样有肺器官,需要呼吸空气。
13.对文中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海豚自觉的训练源于它喜欢嬉戏和学习。
B.卡扎奇耶的军用海豚馆游回来的海豚,回来的原因是它们荒疏了自己获取食物的技巧。
C.海豚喜欢的人类的程度超过喜欢海豹。
D.人类并非只有在听说海豚被捕杀的时候,才表现出极大的不平静。
第二卷(共34分)
四、古诗文训练(15分)
1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9分每小题3分)
①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然秦一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清溪行(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为李白在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秋天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作。
(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五六句“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除了对偶外还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4分)www.xkb1.com
答
16.补出下列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3)杜甫晚年漂泊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诗中有两句对此作了直接描述:“ , 。”
(4)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颔联“ , ”两句写出了王昭君远赴大漠、葬身异域的悲剧命运。
五、文学作品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7--19题。
爱的岁月里飘着栀子花香
杨轻抒
母亲去世后,父亲老得很快。先是那乌黑的头发迅速转白,然后那红润的脸庞泛起了块块老年斑,尤其是那双眼睛,终日像蒙上了一层尘埃,父亲在一夜之间,老了。
没有栀子花了,父亲喃喃的说。
我知道父亲在说什么,母亲在世时,每到栀子花开时节,母亲每天都会从外面买好多花回来,父亲总是满脸喜悦。
我问母亲,世界上那么多的花,父亲为什么偏偏喜欢栀子花?母亲看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母亲知道自己得了绝症,才告诉我事情的真相。原来,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是包办的,在婚前根本没见过面。父亲对包办的婚事很不满,即使所在的部队路过家门,硬不回头看一眼。
就在那次路过家乡的时候,父亲被敌人的炮弹炸伤了眼,被安置在一位老乡家里,老乡的女儿以女人特有的细心与温情照顾了父亲。父亲是裹了纱布和部队一起走的。临走时,老乡的女儿着了一大捧栀子花放在了父亲的担架上。父亲没见过那女孩,但父亲从此永远不能忘记那个和栀子花一样清香的女孩。
其实你父亲不明白,那个女孩……就是我!母亲说。
那您为什么不告诉父亲。
告诉他她会相信吗?其实,让他心里留着点永远值得回忆的东西,他会活得更好。
母亲去世后,父亲的情形让人堪忧。许多长辈提醒我--你得让他心宽一点……
有一天,我买了一大桶栀子花抱回家,父亲眼里盈满了泪,开始讲述那个和栀子花一样清香的女孩的故事。
也许是为母亲鸣不平,我终于叫了起来,那是我母亲!
父亲惊讶地望着我,说,你也……知道?
这才轮到我惊呆了。
我早就知道是你母亲,可我不想说明。
我望着父亲苍老的面容,突然有种深深地感动,父亲和母亲共同度过的风风雨雨的几十年里,一直有种暗香,栀子花的暗香,深深的浸透在他们共同的岁月里。
17、小说最后才交代父亲早已知道母亲就是那个“女孩”,请找出这一情节在文本中与之相照应的伏笔。(3分)
18、小说中,父亲内心都早已知道“母亲”的身份原型,但都没有向对方挑明,为什么这样处理?(4分)
19、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暗香指的是什么,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6分)
六、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围着你转;一个人围着世界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会抛弃你。”这是一位著名电视节目的主持人的一句名言,读后令人茅塞顿开,颇受启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虽有不甘,但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人生必须学会做减法。欲做杂家,难成专家。人的一生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做一件像一件,做一件成一件。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