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运动的快慢——2021-2022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习
1.短跑运动员5 s跑了50 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 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 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之比为4:3,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则甲、乙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
A.2:1 B.1:2 C.9:16 D.16:9
3.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m体考,时同时起跑,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
C.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
D.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4.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 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 )
A.10 km/h B.40 km/h C.70 km/h D.100 km/h
5.甲、乙两车同时从P点出发,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两车先后到达距P点18米的Q处,时间差为,则( )
A.甲比乙先到达Q处, B.甲比乙先到达Q处,
C.乙比甲先到达Q处, D.乙比甲先到达Q处,
6.2020年1月28日早上6时,所有车辆集结开始装车。因菜农积极踊跃,蔬菜数量超出原300吨的计划,达到350多吨。按常规,需要48小时完成的工作,寿光仅用了16小时。“寿光速度”彰显了菜乡的大爱无疆。如图所示是运送蔬菜的车辆,据了解,这批蔬菜经过17个小时、约1000公里星夜兼程、长途跋涉之后到达武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车辆在运送途中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车辆在运送途中的平均速度约为58.82 km/h
C.车辆在运送途中做的是变速运动 D.车辆在运送途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6.34 m/s
7.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下列图象中能反映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_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由于兔子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___来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9.如图,当车经过A点路标时,时间是11时45分;当车经过B点路标时,时间是12时15分。则车在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
10.一个小偷作案后以6m/s的速度向东离开现场,10s后警察从现场沿小偷离开的路径以8m/s的速度追击,在___________s后将小偷抓获;后5s内,以警察作为参照物,小偷在向___________运动。
11.近年来,某市区与周边城镇的道路相继改建成一、二级公路,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遗憾的是,在某些岔路口车撞人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过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
(1)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 m处以20 m/s的速度驶过来,求:该车从100 m处到路口所用的时间。
(2)为了避免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向交通部门或汽车司机或过路的行人提一项合理的建议。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C
解析:由题知:,由可得,所以,故选C。
3.答案:C
4.答案:B
解析:大客车的长度约为10 m,故小汽车运动的路程,所以小汽车的速度约为:,故选B。
5.答案:C
解析:本题以图像为载体,考查图像信息处理能力、模型建构思维能力和运用“速度”物理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图像可知,时,时,;则甲车的速度为,乙车的速度为,甲车通过18米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乙车通过18米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故乙车先到达Q处,两车到达Q处的时间差为。
6.答案:A
解析:车辆在运送途中做的是变速运动,而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车辆在运送途中的平均速度是。
7.答案:A
解析:从A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B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在不断减小,表示汽车做减速直线运动;从C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在不断增大,表示汽车做加速直线运动;从D图中可以看出随时间的增加通过的路程不变,表示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8.答案: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解析:龟兔进行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跑得快;由于兔子中途轻敌睡觉,“裁判员”通过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来判定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
9.答案:90
解析:由题知,汽车在A处时,时间是11时45分,到达B处时,时间是12时15分,则汽车从A点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由图可知,从A点到B点的路程,则从A处到B处的平均速度。
10.答案:30;西
11.答案:(1)5 s
(2)见解析
解析:此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与交通安全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1)汽车的速度,由得,汽车驶到岔路口需要的时间。
(2)建议:①交通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可在岔路口处安装红绿灯,或在人行道处安装“减速”“注意安全”的警示牌;②汽车司机应控制车速;③行人应看清来往车辆,不与汽车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