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世说新语>二则》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
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
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
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
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待君/久不至 B.俄而/雪骤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元方/入门/不顾
4.下列选项中全都是敬辞的一项是( )
A.令尊、垂念 B.奉陪、家严 C.鄙人、高就 D.劳驾、舍弟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 译文:不久,雪下得急了。
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文: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
C.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等您很久都不到,(他)已经离开了。
D.元方人门不顾。 译文: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6.下列语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未若柳絮因风起。
B.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C.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7.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未若柳絮因风起(介词,可译为“趁”、“乘”等)
B.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C.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
D.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8.下列各项加点的字词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B.则是无信
C.未若柳絮因风起 D.下车引之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即公大兄无奕女(就是) B.与儿女讲论文义(和)
C.白雪纷纷何所似(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像)
10.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托你的福,我的令妹找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
C.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七月七、乞巧节。与七夕有关的古诗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11.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差强人意 B.参差不齐 C.成绩差 D.出公差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2.按要求完成填空。
(1)《世说新语》是由 (朝代) (人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 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记载 至 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古人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常常使用一些对别人表示尊敬、对自己表示谦逊的称谓,比如,称别人的父亲为 ,称别人的母亲为 ,称别人的儿子为 ,称别人的女儿为 ,称自己的父亲为 ,称自己的母亲为 ,称自己的儿子为 ,称自己的女儿为 。
13.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
与友期约 去后乃至 撒盐空中差可拟
俄而雪骤 期日中 元方入门不顾 欣然
尊君在否 门外戏 元方时七岁 未若
三.基础知识(共2小题)
14.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古今词义。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古义: 今义: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古义: 今义:
(3)下车引之 古义: 今义:
(4)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 今义: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寒雪日内集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俄而雪骤
(4)未若柳絮因风起
(5)陈太丘与友期行
(6)相委而去
(7)下车引之
(8)元方入门不顾
(9)俄而雪骤
(10)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1)去后乃至
(12)非人哉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骤(zhòu)
B.差(chā)可拟
C.尊君在不(bù)
D.友人惭(cán)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③陈太丘与友期行
④相委而去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甲)(乙)两文都通过讲述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儿童的才智。对选文中的儿童,你最喜欢谁?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理由。
2021-202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世说新语>二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
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
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
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
【解答】答案
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尊君在不(bù)”读作“fǒu”;
故选:D。
【点评】对课文中出现的字,而且大多是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
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解答】A.正确;
B.正确;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正确。
故选:C。
【点评】作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待君/久不至 B.俄而/雪骤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元方/入门/不顾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正确停顿应为:与儿女/讲论/文义。
故选:C。
【点评】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4.下列选项中全都是敬辞的一项是( )
A.令尊、垂念 B.奉陪、家严 C.鄙人、高就 D.劳驾、舍弟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有误,鄙人是谦词。
D.正确。
故选:C。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 译文:不久,雪下得急了。
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文: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
C.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等您很久都不到,(他)已经离开了。
D.元方人门不顾。 译文: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译文: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要熟练掌握课内所学文言文的知识并学会知识的迁移,并在此基础上多加练习。
6.下列语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未若柳絮因风起。
B.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C.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解答】ACD.无通假字;
B.有通假字,“不”为通假字,同“否”。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必须了解句中存在的通假字,并且准确把握其意思。
7.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未若柳絮因风起(介词,可译为“趁”、“乘”等)
B.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C.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
D.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解答】A.句意:不如比作柳絮趁着风飞舞。因:趁、乘。解释正确。
B.句意: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儿女:子侄辈。解释不正确。
C.句意:却丢下别人自己走。而: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解释正确。
D.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乃:才。解释正确。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平时要注意积累、识记,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一定要掌握,还要学会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对于一词多义的实词还要总结辨析,加强练习。
8.下列各项加点的字词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B.则是无信
C.未若柳絮因风起 D.下车引之
【解答】A.句意为: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古义:子女,包括侄子侄女,泛指小辈;今义:儿子和女儿。
B.句意为:就是不讲信用。古义:不讲信用;今义:不讲信用。
C.句意为: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古义:乘,趁;今义:因为。
D.句意为:下车拉他。古义:牵,拉;今义:吸引。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即公大兄无奕女(就是) B.与儿女讲论文义(和)
C.白雪纷纷何所似(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像)
【解答】A句子翻译为:就是我哥家的女儿。即:就是
B句子翻译为:和孩子们共同讲论文义。与:和
C句子翻译为: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何:什么
D句子翻译为:不如用柳絮因风吹起。若:如,及,比得上
故选:D。
【点评】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虚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作辅助判断。
10.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托你的福,我的令妹找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
C.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七月七、乞巧节。与七夕有关的古诗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解答】A.正确;
B.有误,“令妹”是称别人的妹妹;
C.有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指上元节即元宵节;
D.有误,惠存是敬辞,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赠、惠顾、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故选:A。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11.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差强人意 B.参差不齐 C.成绩差 D.出公差
【解答】例句:句意为: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体。
A.词义为:勉强使人满意;差:大体。
B.词义为: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差:高低。
C.词义为:成绩不好;差:与“好”相对。
D.词义为:被单位派出去做事;差:被派遣。
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平时要注意积累、识记,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一定要掌握,还要学会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对于一词多义的实词还要总结辨析,加强练习。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2.按要求完成填空。
(1)《世说新语》是由 南朝 (朝代) 刘义庆 (人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 志怪 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记载 东汉 至 晋宋 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古人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常常使用一些对别人表示尊敬、对自己表示谦逊的称谓,比如,称别人的父亲为 令尊 ,称别人的母亲为 令堂 ,称别人的儿子为 令郎 ,称别人的女儿为 令爱 ,称自己的父亲为 家严 ,称自己的母亲为 家慈 ,称自己的儿子为 犬子 ,称自己的女儿为 犬女 。
【解答】答案:
(1)南朝 刘义庆 志怪 东汉 晋宋;
(2)令尊 令堂 令郎 令爱 家严 家慈 犬子 犬女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籍等必须熟记。
13.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
与友期约 约定 去后乃至 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致、差不多;相比
俄而雪骤 不久 期日中 约定 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欣然 高兴
尊君在否 通“否” 门外戏 嬉戏 元方时七岁 当时 未若 如
【解答】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期:约定。
句意: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至:到。
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句意:不久,雪下得大了。俄:不久。
句意:约定的时间在中午。期:约定。
句意:高兴地。欣:高兴。
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句意:你的父亲在吗?否:通“否”。
句意:在门外玩耍。戏:嬉戏。
句意:元方当时年龄七岁时:当时。
句意:不如,比不上。若:如。
答案:
约定;
到;
大致、差不多;相比;
不久;
约定;
回头看;
高兴;
通“否”;
嬉戏;
当时;
如。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三.基础知识(共2小题)
14.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古今词义。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古义: 离开 今义: 前去,前往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古义: 约定 今义: 日期
(3)下车引之 古义: 拉 今义: 引用
(4)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 回头看 今义: 照顾
【解答】(1)句意:过了正午你不到,陈太丘便独自先走了。【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去,前往。
(2)句意: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我)先离开了。【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3)句意:下车拉他。【引】古义:拉;今义:引用。
(4)句意:元方进门不回头看。【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答案】
(1)【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去,前往
(2)【期】
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3)【引】
古义:拉
今义:引用
(4)【顾】
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结合句意理解古今异义词。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寒雪日内集 聚会
(2)白雪纷纷何所似 像
(3)俄而雪骤 急、大
(4)未若柳絮因风起 凭借
(5)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6)相委而去 离开
(7)下车引之 拉
(8)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9)俄而雪骤 不久
(10)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表判断
(11)去后乃至 才
(12)非人哉 语气助词,可译为“啊”
【解答】本题是考查对文言实词意思的把握,结合语句理解词语意思。
(1)句意为: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集:聚会
(2)句意为: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似:像
(3)句意为:不久,雪下得大了。骤:急、大
(4)句意为: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因:凭借
(5)句意为: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
(6)句意为: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去:离开
(7)句意为: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引:拉
(8)句意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9)句意为:不久,雪下得大了。俄而:不久
(10)句意为: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也:表判断
(11)句意为: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乃:才
(12)句意为:真不是人啊。哉:语气助词,可译为“啊”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雪骤(zhòu)
B.差(chā)可拟
C.尊君在不(bù)
D.友人惭(cán)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子侄辈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凭借
③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约
④相委而去 舍弃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甲)(乙)两文都通过讲述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儿童的才智。对选文中的儿童,你最喜欢谁?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理由。
【解答】(1)本题考查古汉语中字词的正确读音。解答此题时候一定要注意通假字的读音。
ABD.正确。
C.有误,“不”这里读作“fǒu”。
故选:C。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谢太傅和子侄辈讲论文章的义理。子女,在古汉语中指子侄辈。
②句意:不如(把这纷纷扬扬的大雪)比作柳絮凭借着风而满天飞舞。因,凭借。
③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期,相约。
④句意: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委,舍弃。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即,就是。
句意: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②重点词有:期,相约;则,就是。
句意: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甲文中的谢道韫是一个才女,把雪比作“柳絮”;乙文中的元方小小年纪就懂礼机智。都值得我们喜欢,可以任选一个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