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拾贝
辅导老师:杨梅
一、解一首诗开始——《从军行(其三)》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
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
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
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
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
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远望 遥想
近听 仰观
夕阳半落,余晖在树,
蟋蟀乱鸣,孤鸟轻飞
授命:献出生命。兹理:国事为重。
感性情绪
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从军讨伐的壮志豪情
感性情绪
征夫形象:(可以理解为包含了作者)
直接描写-悲,恻怆
行为动作-登,赴;
侧面景物烘托--“草露”露寒夜深,时间之久,正体现“多怀”
思乡的愁悲
景之苍凉与情之恻怆相配
理性思考
报国捐躯的慷慨
《孟子》:征者,上伐下也。奉辞伐罪曰征。王命之师,正义之师
图片1
图片1
日本人在援助箱上写的那些诗句,为什么打动人?
日本人也不是个个都懂汉诗,他们是请教了懂汉语的研究者,用心地挑选了他们认为最恰当、最治愈的话写给了我们。
思考和感慨
已过才追问,
相看是故人。
出自明代吴伟业的《遇旧友》。
擦肩而过才发现,原来是你啊老朋友。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唐代韦庄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扶桑在渺茫的大海那边,而您的家还在更远的地方。这次回日本,谁与您共到呢?但愿明月陪伴您,一帆风顺地回到您的家吧。
?
相知无远近,
万里尚为邻。
唐代张九龄的《送韦城李少府》,《全唐诗》里的。
只要我们愿意彼此了解,再远的距离也不成问题。
是啊,何况一衣带水这么近?
1
2
3
总结
文字之美,
美在真诚,美在走心
还有——
善意
文明
包容
内省
积累与运用
这一次,日本人给我们开了个诗词大会,我们何以作答?
最近的疫情令我们再次意识到同为华夏民族的同感与共情。诗歌是情感的纽带,是文化的溯源,“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出自《诗经·国风》中的《秦风·无衣》。事实上,这首诗歌可以被称为中国史上第一首“军歌”。《秦风·无衣》也为后世留下了“袍泽”这个情谊深厚的称谓,也留下了“同仇敌忾”这个团结的成语。更留下了礼乐文治之外,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血与火的时代距离我们已经遥远,但勇敢的面对、热忱的信任,却是任何时代都不应遗忘的!
《诗经》里的力量
无衣
《诗经·国风·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同“襗”)。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这首诗的意思是:
谁说你没有军装啊?我分明与你同穿一件长袍!国王发兵要打仗时,修整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与你面对同一个敌人。
谁说你没有军装啊?我分明与你同穿那件衬衫!国王发兵要打仗时,修理好矛和戟,我与你同把敌人歼灭。
谁说你没有军装啊?我与你同穿那套罩衣!修理好铠甲与兵器,我同你一道去杀敌。
“十五国风”是指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风(民歌)。古代专门有采诗官,这个官不能坐在办公室里,他的工作是每天到民间去,听百姓们在唱什么,然后记录下来给皇帝听,皇帝听了以后就可以知道民风如何。?我们之前听过“郑声淫”, “淫”这个字其实有“夸张”、“浪漫”的意思,并不见得是我们现在讲的色情,是说这个地方特别夸张,情感起伏特别大。
很多人认为孔子不太喜欢郑声,就是因为郑国的音乐太不理性。?可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十五国风里保留了郑国的音乐。一般人认为孔子删诗删得很厉害,其实恐怕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重。孔子读诗的品位很高,对文学的理解也很透彻,今天我们看到的《氓》就是孔子留下来的,他并不因为这里有男子对不起女子的内容就把它删掉。?
“风”是主体,是流行在民间的民歌
《诗经》的文体:风、雅、颂?
“用今天的话形容,雅就是艺术歌曲,风好比时代流行歌里的东西。?雅有雅的好处,可是也有它的局限,一个国家如果到处都是艺术歌曲,大概也很无趣。
例1: “文化大革命”初期,有一个从罗马回来的著名声乐家,到陕北去给那里的农民唱威尔第的歌剧,台底下笑成一团。他们从没听过这么奇怪的声音,他们有自己的秦腔,有黄土地里的歌谣。我们常常忽略真实的感情,但“情动于中”才是诗中最重要的元素。
例2:可以看看陈凯歌的电影《黄土地》,那个生在黄土地上的女孩子翠巧,每天的工作就是走过颠簸起伏的山路,担着担子到黄河边去打水,这完全像《诗经》里的风景。?就是这么一群底层的农民,让人感觉到几千年来老百姓还那样活在《诗经》里。?一如陕西的民歌就是在这种生活中慢慢产生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雅永远超越不了风的原因。风才是我们文学的主体,雅只是知识分子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小雅是知识分子宴享时所奏的音乐,大雅是会朝时所奏的音乐。
《诗经》的文体:风、雅、颂?
你非唱不可,因为它是歌功颂德的,在国家大典时必须要唱。
那部分内容都很假,就算你不爱国,也必须唱。大家去看一下《诗经》里的颂,就会感觉到它有多空洞,就是用很多词句堆砌起来,堆到让你觉得帝王伟大、国家伟大,但内容是空洞的。
例如:
《周颂·清庙之什·时迈》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颂就是国歌
《诗经》的文体:风、雅、颂?
“赋”非常像叙事诗,直陈其事,铺陈排比,重章叠唱。
“比”是比喻,比如《雨夜花》,讲的不是雨夜花,而是自己生命的状态。下雨的夜晚掉落的花,很美,可是不被眷顾,有掉落在土中的哀伤和无人照顾的孤独之感,其实是借雨夜花讲作者自己。
“兴”是看到一个东西,引发了心情上的变化,可是并不是直接比喻(以此物引发彼物)。比如我看到黍子会想到自己心里的哀伤,为什么看到黍子会哀伤?这就是兴。人看到晚霞,看到下雨,都可以引发情感的变化。
《诗经》里的作诗手法:赋比兴
-1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
内容:
形式:
手法:
收入 时期的诗歌 首。
汉以前被称为 或 。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的源头。
诗歌
从西周到春秋
305
《诗》
《 诗三百》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现实主义
诗经六义
-14-
《卫风·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生产力还相当落后,妇女在家庭中经济上不独立,人格上形成对男子的附属关系,男子一旦变心,就可以无所顾及的将她抛弃。当时作为封建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观念形态也逐步形成,妇女的恋爱和婚姻常常受到礼教的束缚、父母的干涉和习俗的责难,进一步形成了对妇女的精神桎梏。《卫风·氓》这首诗正是反映了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
背 景
-15-
文 题
氓
音:méng
形:会意字,从民,从亡,亡亦声。“亡”意为“丧失"、"没有"。"民"指土著氏族、本地居民。"亡"与"民"合起来表示"非本地人口"。
义:年轻男子,小伙子。 《说文解字》:自彼来此之民曰氓。
-16-
第一节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年轻人来笑嘻嘻,
拿着布匹换蚕丝。
其实不为换蚕丝,
而是和我定婚事。
我已送你渡淇水,
一直送到顿丘止。
非我故意拖日期,
怪你没有好媒人。
请你千万莫生气,
就把秋天作婚期。
嬉笑的样子
交换财物,交易
同“非”,不是
接近
qiān
拖延、延误
愿、请
把……当做
古今异义,到
宾语前置,即“以秋为期”
定语后置
qiāng
-17-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第二节
倒坍的城墙
泪流不断的样子
shì
占卜
卦象
不吉之言,言:名词
财物,指嫁妆
用
目的连词,来
眼泪
已经
zài
jiù
登上
语助词,就
把
登上那垮塌的墙,
俺把那复关遥望。
望复关视线阻挡,
我的泪不停流淌。
复关复关看到嘞,
奴家笑出了眼泪。
你用龟壳来占卦,
上面都是吉利话。
宝马奔驰来接我,
嫁妆一起拉你家。
动词,说
-18-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tuō
xū
主谓之间
润泽的样子,若:形容词词尾
通“吁”,叹词
迷恋、沉溺
通“脱”,解脱
主谓之间
男子
当桑叶还未落下,
它新鲜润泽如华。
我说那斑鸠鸟呀,
可口桑葚别吃啦。
我说痴情女孩呀,
渣男虽帅别处啦。
有种渣男似黄鹤,
皮包一拎就跑啦。
痴情女孩你傻呀,
深陷其中难自拔。
第三节
“勿”
“勿”
以“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美丽,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与男子过分迷恋爱情。
由桑树起兴,引出写男女爱情
——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19-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坠落,掉下
往
古今异义,多年
水势很大的样子
浸湿
差错
过失,偏差
无
准则
数作动,三心二意
主谓之间
形作名,贫苦的生活
加强语气
名作动,变黄
cú
shāng
jiān
cháng
帷幔
tè
桑树叶纷纷落下,
因为它已经黄啦。
自从我嫁到你家,
那么多年没钱花。
淇水浪花一朵朵,
打湿我的车帷布。
好女从来没差错,
渣男身上毛病多。
渣男满嘴跑火车,
说话做事不靠谱。
第四节
主谓倒装
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后的不幸,并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本原因和女子的清白。
以“其黄而陨”喻女子年老色衰,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
连词,表承接
-20-
第五节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wéi
xì
mǐ
作为
没有
早起
一日,一天
已经
顺心、满足
了解
笑的样子
自身
伤心
家务
语助词,无义
语助词,无义
做你老婆好多年,
劳苦家务扛在肩。
早起晚睡无怨言,
操心劳神每一天。
这样媳妇哪里找,
竟然对我施家暴。
兄弟不知啥情况,
笑得我心好凉凉。
静下心来想一想,
独自悲伤到天亮。
夙、夜:名作状
-21-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第六节
与,同
xí
低湿的地方
通“畔”,边岸
欢乐
欢乐和悦的样子
通“怛”
违背、违反
这,指代誓言
停止
语气词
共同
指代少年时代
本想和你共白头,
总有怨恨冲脑后。
淇水再宽也有岸,
湿地再大也有畔。
回想当年有多欢,
有说有笑没个完。
山盟海誓感动俺,
见异思迁一瞬间。
货真价实一渣男,
赶紧的给我滚蛋!
你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比喻男子反复无常,自己的不幸无边无涯。
花海似锦,愿你遇到更美好的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