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
1、师:你们都看过《熊出没》这个动画片吗?今天,《熊出没》中的一位人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不过它很调皮,想让你们猜猜它是谁,猜对了它才肯出来! 谁想猜一猜呢?(指名回答)
师再出示一张图片:是他们其中一位。
师给出最后一个提示:熊二还在洞里睡觉。
师:你们太棒了,就是熊大!(出示熊大)
小结:像刚才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一步一步退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叫做推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简单的推理。
〔板书课题:推理〕
2、课件出示两种情况的推理题目,指名学生填空。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生活中像这样只有两种情况的推理还有很多。根据提示,不是……就是……谁还能举例说一说呢?
(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肯定和引导,强调两种情况应是对立的。)
师:你说的真好!我要代表熊大奖励你,不过想拿到奖品可不容易,你得先猜猜奖品在老师的哪只手里面。
二、情境体验,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呈现例1的前半部分:有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书,小红,小丽,小刚三人各拿一本,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
师:请小朋友认真读题,然后告诉老师,从题目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生:有三本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
生:有三个小朋友,分别是:小红、小丽、小刚。
生:他们三人各拿一本。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解释一下,“三人各拿一本”是什么意思?
生:……
师:能不能拿两本?
生:不能。
师:如果小丽拿的是数学书,小红和小刚还能拿数学书吗?为什么?
生:数学书被拿走了就没有了。
师:那你们来猜猜看,小刚和小丽可能拿的是什么书呢?猜一猜。(生猜)
师:那我们能不能确定小刚拿的是什么书?
生:不能。
师:那怎么办呢?那我们看一看小红、小刚、小丽有没有什么要说的呢?(课件出示例1后半部分)。
师:现在你们看到了小红和小丽说的话,能不能推理一下小刚和小丽拿的是什么书呢?
同桌讨论,然后汇报。
师生活动:(拿三本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和请三位小朋友上来
师:小红是女生,我们请一位女同学来当小红,请一位女同学当小丽,请一位男同学当小刚。
师:谁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推理的?(生说,师给予肯定。)
总结:小红说她拿的是语文书,我们可以确定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小丽拿的不是不是数学书,我们就可以把数学排除,确定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社会,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你们真棒,刚刚我们使用语言描述了他们拿的是什么书,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表示他们拿的是什么书呢?
2、学习连线法。
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连线。
3、总结并引思。
师:今天的推理你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总结一下我们刚刚是怎么推理的呢?
师:最开始我们是读题目对不对?读题之后呢?
引导学生说出“找信息”
板书:找信息
师:小红拿的是语文书,我们就可以“确定”小红拿的是语文书。(能先确定的先确定)
板书:先确定
师:还剩下几本书,分别是什么?
生:还剩下两本书,一本是数学书,一本是品德与生活书。
师:小红有没有可能拿数学书或者品德与生活书?
生:不可能。
师:小丽和小刚有没有可能拿语文书?
生:不可能。
师:在读一读小丽说了什么?
生: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师:那我们就可以把数学书“排除掉”
板书:再排除
师:我们就可以得出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师总结:语言描述法、连线法都是推理的好方法,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两种情况的推理, “不是什么,就是什么”推出结果。三种情况的推理,要先确定一种,再变成两种情况的推理。
三、实践应用
师:熊大觉得我么的小朋友都很棒,他想邀请我们到他的大森林去看一看,你们想去吗?但是熊大设置了关卡,闯关成功才可以去,你们有信心能闯关成功吗?
1、第一关:找小狗
师: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引导学生思考,汇报。
2、第二关:猜图形
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
3、师:恭喜你们闯关成功。
来到大森林门口,他们在进行口算比赛呢,让我们猜一猜他们分别得了第几名?(学生讨论、汇报)
四、课堂总结
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熊大还有没有想和大家说的呢?
出示熊大图片:今天和你们一起学习真高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你们呢?
板书设计:
推 理
找信息→先确定→再排除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要求孩子们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排除法。
一、激趣引入。本节课开始通过猜一猜,导入新课,并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这一环节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由此导入新课有趣自然而合理。
二、新知探究。本节课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通过呈现问题、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让学生通过连线方法解答问题。让学生通过体会、经历、分析推理的这一学习过程。
三、运用提升。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通过练习,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并训练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体会推理的含义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回归生活,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全课总结。总结提高是课堂教学结束前的又一个高潮,其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终化为自己的学习品质。因此课的最后环节,我让学生畅谈收获,互相学习。当然本节课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都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大胆创新,让自己的教学课堂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