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5张PPT)
课标要求: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美术流派 历史背景 艺术特点 代表作品
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印象画派
现代主义
预习:
1.本课从哪些方面讲述19世纪以来的美术成就?
2.19世纪以来的美术流派有哪些?
画派 历史背景 艺术特点 代表作品
新古典
主义
浪漫
主义
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 安格尔《泉》
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
表现形式: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和谐与严整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动荡中,资产阶级追求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注重表现人物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特强调色彩的作用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大喂(卫)马拉(拿)车
安全(泉)得(德)自由
记忆方法:
画派 历史背景 艺术特点 代表作品
现实
主义
印象
画派
米勒《播种者》《拾穗者》
列宾《伏尔加 河上的纤夫》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19世纪中期,欧美社会矛盾尖锐
莫奈
《日出.印象》
早期:强调捕捉光和色,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19世纪后半期,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光学的进步)一批青年画家主张户外写生
梵高《向日葵》
后期:主张个性的抒发,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记忆方法:
播拾:大米(勒);
纤夫:列兵(宾)
日出:莫来(奈);
向日葵:(凡)高
画派 历史背景 艺术特点 代表作品
现代主义
毕加索
《格尔尼卡》
表现方法:
夸张、变形和抽象的;
主要特征:反传统、反理性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工业化;
科技的发展
三、现代主义美术
一、请仔细观察以下的画作,判断属于
什么流派的作品?
提示:判断美术流派的方式有——
艺术表现形式;
画家;
时代;
与所识记的代表作比较。
浪漫主义
《枪杀马德里市民》 哥雅(西班牙)
《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
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梅杜莎之筏》(局部)
印象画派
现代主义
静物 塞尚(法)
印象画派
阅读材料
二、材料解析:
材料二: 库尔贝的作品《筛麦的女子》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二,库尔贝应属于哪一画派?这一画派还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作品?(举2例)?
材料一:“要像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出我那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它的面貌……创造活的艺 术,这就是我的目的”。 ——库尔贝
1.丹纳说:“要阿尔及利亚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因为:
A.艺术创作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
B.艺术创作不允许主观虚构
C.艺术创作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D.艺术创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选择题
2.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注重画面的平整和谐,重素描,这一特点属于:
A.新古典主义美术 B.浪漫主义美术
C.现实主义美术 D.现代主义美术
A
A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绘画领域兴起,这一流派的画家们主要是由一些青年画家组成,他们借助当时光学研究领域的新成就,探讨如何用光和色来描绘外部世界……这是哪一美术流派:
A.新古典主义美术 B.浪漫主义美术
C.现实主义美术 D.印象画派
4.下列美术流派按流行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新古典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
印象画派 浪漫主义 现代主义
A. B.
C. D.
D
B
5.受光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新绘画艺术流派是:
A.巴罗克艺术 B.洛可可艺术
C.风景画派 D.印象画派
D
6.画家德拉克洛瓦的油画《自由引导人民》
①反映了1830年法国人民在“七月革命”中英勇战斗
的情况
②是人们公认的浪漫主义的好作品
A ①不正确②正确 B ①②均不正确
C ①正确②不正确 D ①②均正确
7.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据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坛出现了
A.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B.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现代主义
D
C
8.现代派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人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材料。下列作品属于现代派的是
A.毕加索 B.莫奈 C.梵高 D.塞尚
《自画像》 《自画像》 《自画像》 《自画像》
A
9.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B
《石工》库尔贝
再 见
新古典主义
代表作
法国大卫:
《马拉之死》
《拿破仑加冕》 大卫(法)
大卫:《拿破仑加冕》(局部)
安格尔(1780—1867),16岁师从大卫,在绘画方面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人物画方面,他重视对“自然”的观察,追求的是简洁的线的节奏。在他看来,形是主要的,色彩终归是属于感情范畴的,他的守则是素描生于色彩,规范重于自由发挥、遵守传统先于革新
安格尔的《泉》
——古典美与人体美完美结合,把典雅的人体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1856年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 的最杰出的作品《泉》的诞生,标志着安格尔艺术达到光辉的顶峰。《泉》也是西方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
德拉克洛瓦
(1798-1863)
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他的画重视色彩和主观感情,喜欢激动人心的事件作题材。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
《自由引导人民》
(法)德拉克罗瓦
《枪杀马德里市民》 哥雅(西班牙)
1808年5月3日的枪杀 《枪杀马德里市民》表现的情节是:深夜,在马德里皇宫附近的太子山旁,法国士兵处决被他们抓来的起义者。其中有神父、僧人、市民和农民们。他们表现出愤怒、不屈和仇恨,也表现出面临死亡的惊恐和哀痛。一个对着枪口的白衣起义者,像受难的耶稣基督一样,把双臂伸开。画家用开放而简练的笔法,有力地表现出反抗暴力压迫的百姓黎民在临终前的丰富的人性。而他们的对方,则是一排看不见人脸的“杀人机器”。从地面上的方形灯里,射出惨白的光线,反衬出天色的黑暗和环境的阴冷。哥雅以深厚的同情与愤怒,忠实地再现了暗无天日的年代里那场骇人的暴行。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拾穗者》
米勒:
《播种者》
俄国现实主义画家: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
库尔贝《筛麦的女子》
莫 奈
(法)莫奈
法国画家莫奈《日出·印象》
莫奈在晚年的一件最重要的作品是系列画《睡莲》。1893年,把吉维尼村附近的埃普特河水引进他院子里的一个人工修建的池塘,又在池塘中架设一座日本式小桥,池塘的周围种植垂柳和多种花卉,塘中则种满了睡莲。莫奈把整个身心都投在这个池塘和他的睡莲上面了,睡莲成了他晚年描绘的主题。
《睡莲池》中的日本式小桥
《睡莲》系列
莫奈《干草堆》
莫奈《沙发上的莫奈夫人》
莫奈自画像
莫奈《圣阿德雷斯的阳台》
《草地上的午餐》 马奈(法)
凡·高 (1853—1890),生于荷
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早
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
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
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
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
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
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
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
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凡·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此后,凡·高的疯病(有人称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向日葵》
梵高(荷兰)
《戴草帽的自画像 》
《带深色毛毡帽的自画像》
《叼烟斗带草帽的自画像》
《耳朵上扎绑带的自画像》
凡高一生很少拍照,然而在1885—1889四年间他却以惊人的耐力画了40多张自画像。完成这些作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没有哪位艺术家能象他这样在观众面前将自己暴露无遗。透过这些记录,我们深深地了解了一个人的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
梵高的《星夜》
梵高的《夜间的咖啡座》
塞尚(1839—1906),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都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玩纸牌者》(油画,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塞尚曾画过多幅玩纸牌者题材的画,画上人物多寡不一。而最为著名的,要算是这幅只画有两个人物的《玩纸牌者》。在这幅画上,塞尚将两个沉浸于牌戏中的普通劳动者形象,表现得平和敦厚,朴素亲切。虽然主题十分平凡,然而画家却通过对形状的细心分析以及通过诸形式要素的微妙平衡,使得平凡的题材获得崇高和庄严之美。
静物 塞尚(法)
塞尚 《圣维克多山》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著名画家,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1881年10月25日,他出生于西班牙小城马加拉。先后入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904年,他定居巴黎,从此在法国生活近70年。他早期的绘画受印象派的影响。1907年,毕加索代表作《阿维农的少女》问世,从此与勃拉克开创了一个新的画派——立体主义绘画,后来形成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两个阶段。毕加索创造力惊人,一生创作油画1800多幅,素描7万多件,还有版画、雕塑和陶瓷制品等。其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有极大影响,享有很高声誉。
《格尔尼卡》毕加索
《阿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此画创作于1905年,是毕加索“玫瑰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时年毕加索24岁,刚刚在法国巴黎附近的蒙马特尔定居不久。
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曾以1亿416万美元的天价拍卖,一举刷新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画。
《拿烟斗的男孩》
《毕加索自画像》
毕加索
《戴帽的女人》
现代主义流派其他作品
《舞蹈》 马蒂斯(法)
立体主义
野兽主义
《呐喊》
爱德华·蒙克 (挪威)
表现主义
达达主义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抽象主义
抽象主义
未来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