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6 天气和气候
一、填空题
1.(2011·巢湖)气温的变化包括 变化和 变化两种。
二、连线题
2.(2011·巢湖)在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气候之间连线
A 北非 ①季风气侯
B 东亚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欧洲西部 ③热带雨林气候
D 亚马孙河流域 ④热带沙漠气候
三、单选题
3.(2012·亳州)署假期间,亳州的小玲一家三口到庐山去旅游,她发现山上气温比山下低,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经度差异 B.纬度差异 C.海拔差异 D.海陆差异
4.(2016·桐城)读图“亚洲某城市岛国气象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 在户外,该国人们平时常穿( )
A.毛衣 B.棉袄 C.夹克衫 D.短袖衫
(2)该国淡水资源短缺,下列解决措施可行的是( )
①从邻国进口淡水 ②实施海水淡化 ③废水回收利用 ④过度开采地下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17·安徽)如图表示我国某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 )
A.25℃ B.﹣6℃ C.19℃ D.31℃
(2)该市降水集中于( )
A.3月~5月 B.6月~8月
C.9月~11月 D.12月~次年2月
(3)该市所在地区盛产的水果最可能是( )
A.芒果 B.柑橘 C.苹果 D.莲藕
6.(2011·合肥)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A.湿度、风力 B.气温、降水 C.气压、风力 D.风力、降水
7.(2011·合肥)可以通过下列哪些渠道了解近几天的天气情况( )
①当天报纸 ②课本 ③互联网 ④电视 ⑤杂志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
8.(2011·合肥)如图是小华画的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上标注10℃的数据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应该是( )
A.13℃ B.12℃ C.11℃ D.9℃
(2)在改正之后的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是高温中心 B.乙地是高温中心
C.丙地是高温中心 D.乙地是低温中心
9.(2011·巢湖)人类活动中可以调节气温增加降水量的是( )
A.填海造陆 B.围湖造田 C.植树造林 D.毁林开荒
10.(2011·巢湖)在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一月的陆地 B.七月的陆地 C.一月的海洋 D.七月的海洋
11.(2011·巢湖)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C.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 D.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为辅
12.(2011·巢湖)读“亚欧大陆图”完成下题。
(1)造成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地形因素
(2)我国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在时间上配合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少雨
C.冬季温和多雨 D.雨热同期
13.(2014·安徽)读a、b两地气候资料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地夏季高温多雨 B.两地都位于北半球
C.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的大 D.b地冬季无结冰现象
14.(2014·桐城)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多发的直接原因是( )
A.交通拥堵 B.空气污染 C.人口急增 D.经济发展
15.(2014·桐城)如图为世界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小题。
(1)该城市年降水量约为( )
A.350mm B.550mm C.1050mm D.1300mm
(2)该城市地处( )
A.北半球低纬地区 B.北半球中纬地区
C.南半球低纬地区 D.南半球高纬地区
16.(2016·安庆)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影响工农业生产、交通、军事和人们的生活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0点 B.12点 C.14点 D.16点
(2)《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利用的天气现象是( )
A. B. C. D.
四、综合题
17.(2019·安徽)读“我国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农业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大豆主产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油菜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省会城市的气候特征与右图相符的是 (城市名称),该市所属省区的农产品品质优良的气候原因是 、 、 。
(3)海南岛南部建立国家农业科研育种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
18.(2011·巢湖)请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2)该地最热月气温 度,最冷月气温 度,气温年较差是 度。
(3)该地降水量大约是 毫米,该地 季降水较多, 季降水量最少。
(4)该地气候特点是 。
(5)该地气候类型名称是 ,主要分布在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日;年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气温的变化包括 日变化和 年变化两种。一日之中,一般最高温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之中,本地(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故答案为:日;年。
【点评】气温的变化包括 日变化和 年变化两种。此题考查知识点较简单,要牢记。
2.【答案】北非;④;东亚;①;欧洲西部;②;亚马孙河流域;③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A—北非—④
B—东亚—①
C—欧洲西部—②
D—亚马孙河流域—③
【点评】根据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可直接作出判断,热带沙漠典型地区是非洲北部大沙漠区、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沙漠区;热带雨林气候的典型地区是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以及马来群岛;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地区是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东亚是季风气候。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气候特点以及分布的典型地区,此题比较简单,易于掌握。
3.【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的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都有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2)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有差异。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庐山山顶气温比山下低,从而使其成为我国夏季避暑胜地。
故选:C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与生存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气候因素就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4.【答案】(1)D
(2)A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国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该国家人们在户外平时常穿短袖衫,故选项D符合题意.(2)读图可知,该国气候热点为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该国淡水资源短缺,解决措施可行的是:从邻国进口淡水;实施海水淡化;废水回收利用,不能过度开采地下水,故选项A符合题意.
【点评】(1)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解答即可.(2)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5.【答案】(1)D
(2)B
(3)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市的最高气温是25℃,最低气温是﹣6℃,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25℃-(﹣6℃)=31℃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读图可知,该市6、7、8月降水超过100mm,降水集中在夏季(6、7、8月为北半球的夏季)。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3)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是苹果,芒果、柑橘和莲藕都分布在南方地区。故选:C
【点评】(1)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2)读图可得,该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
6.【答案】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气温、降水。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本题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解答的关键是要找出二者的区别。
7.【答案】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天气是多变的,要从时效性较强的途径了解,因此可以从当天报纸、手机短信、收音机、互联网、电视等方面了解。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了解天气情况的途径解答该题。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天气状况的途径。
8.【答案】(1)B
(2)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1)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等温距相等,从图中可看出相邻的两条等温线的度数差是4℃,则表示等温距是4℃,所以图上标注10℃的数据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12℃。故选:B(2)结合图示得知:甲地是低温中心;乙地是高温中心;结合选项。故选:B
【点评】(1)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该题主要考查等温线的知识,结合图中的数据理解解答即可。(2)一年之内气温的高低变化,称为气温的年变化。气温在一年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出现相比陆地要滞后1个月左右,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南半球情况与此相反。该题主要考查等温线的知识。想想看怎样看等温线来判断半球。
9.【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A、填海造陆可以使陆地面积增大,即陆地的影响增大,温差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B、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减小,湖泊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蒸发量减少,温差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使林地面积增加,森林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植物蒸腾作用增加湿度或降水量,故符合题意;
D、毁林开荒使林地面积减少,森林调节气候功能下降,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即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行为,一类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它们对气候的影响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不同的,掌握影响的具体过程,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10.【答案】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由于海洋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快;海洋吸热慢,散热慢,故一年中最高气温应出现在陆地。北半球6、7、8月为夏季,12、1、2月为冬季,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
故选:B
【点评】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6、7、8月为夏季,12、1、2月为冬季,南半球正好相反。由于海洋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快;海洋吸热慢,散热慢,故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比海洋高。本题考查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及海陆物理性质的差异。
11.【答案】D
【知识点】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影响空气质量主要是会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城市里的空气质量应该是人为因素为主,因为城市里的工业相对较多,对环境污染较重。自然因素也占一小部分。
故选:D
【点评】自然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保障。它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人为因素也影响、改变着自然环境。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等所带来的严重破坏。保护资源和环境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
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衰竭和温室效应。此题考查的是城市里的空气污染问题,结合实例牢记。
12.【答案】(1)A
(2)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故选:A(2)我国降水集中分布在夏季,降水量在时间上配合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故选:D
【点评】(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人类活动等。不同的纬度地带,受太阳光热不同。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海洋与陆地性质不同,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夏季则相反。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另外,人类的活动也能够影响到局部地区的气候变化。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很多,解答时注意题目要求的是“最主要的因素”。(2)我国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在时间上配合特点是雨热同期。此题考查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较为简单。
13.【答案】B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a为温带季风气候,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1月气温最低,7月气温最高,位于北半球,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1月气温最高,降水少,7月气温最低,降水多,位于南半球,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结合选项。
故选:B
【点评】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要理解记忆。
14.【答案】B
【知识点】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这种清洁能力是有限的。雾霾天气的形成是空气的污染造成的,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要改善雾霾天气,就要保护环境,保护空气的质量。
故选:B
【点评】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固体小颗粒,如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有关环境污染的有关知识,通过本题的练习能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15.【答案】(1)B
(2)C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从该地的降水柱状图看出,甲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12、1、2、3、4几个月份,累计降水量,约为500多mm;根据题意,故选:B(2)从气温曲线图看出,甲地7月气温最低,1月气温最高,应位于南半球,各月气温均在0℃以上,处于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带;根据题意。故选:C
【点评】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右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左侧纵坐标轴表示降水,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16.【答案】(1)C
(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1)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由此可知,本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14点;依据题意.故选:C.(2)天气的最大特点就是多变,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是利用大雾迷江之际进行的草船借箭,说明了天气对军事的影响;读图可知,A为雨夹雪,B为多云,C为雾,D为沙尘暴,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日变化,牢记即可.气温指空气的温度,测量气温的仪器为温度计,对气温的观测一天要进行3~4次,再计算平均值.(2)此题考查的是天气对人们的影响,牢记符号的意义是答题的关键.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等.
17.【答案】(1)降水;早地;水稻
(2)乌鲁木齐;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3)水热充足;环境质量较好(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海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影响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农业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大豆主产区的耕地类型是以旱地为主,油菜主产区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省会城市的气候特征中,与右图相符的是甲表示的乌鲁木齐,属于全年少雨、冬冷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市所属省区农产品质量优的原因是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3)海南岛南部建立国家农业科研育种基地的优势条件是地处热带区域,水热充足;环境质量好、污染少。
【点评】(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东部和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东西部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东部主要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东部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以及东南部;东部沿海地区是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因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2)新疆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侯。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3)海南省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也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份。是我国南方的热带岛屿,面积3.5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25万,岛上热带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蓝,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
18.【答案】(1)如图:
(2)25.8;﹣3.9;29.7
(3)660(允许有误差);夏季;冬季
(4)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温带季风气候;亚欧大陆温带地区东部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依据图中坐标位置,依次在图中标注出各月平均气温的位置,并连成线;再依次绘出各月降水量的柱状图形,从而形成完整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2)从表中读出最高气温25.8度和最低气温﹣3.9度所在月份,并用最高月气温减去最低月气温即是气温年较差(29.7度)。(3)估算各月降水量之和,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同时依据四季划分,即春季包括3、4、5月、夏季包括6、7、8月、秋季包括9、10、11月、冬季包括12、1、2月,判断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4)根据1月和7月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判断出该地的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和分布地区。
故答案为:(1)如图: ;(2)25.8;﹣3.9;29.7;(3)660(允许有误差);夏季;冬季;(4)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温带季风气候;亚欧大陆温带地区东部。
【点评】本题根据该地一年中各月降水和气温统计表绘制当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同时利用表格资料分析该地的气温、降水的特点,并总结该地的气候特点,进而总结出其分布规律。绘图部分增加了考查的难度,要用心去做。
1 / 1安徽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6 天气和气候
一、填空题
1.(2011·巢湖)气温的变化包括 变化和 变化两种。
【答案】日;年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气温的变化包括 日变化和 年变化两种。一日之中,一般最高温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之中,本地(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故答案为:日;年。
【点评】气温的变化包括 日变化和 年变化两种。此题考查知识点较简单,要牢记。
二、连线题
2.(2011·巢湖)在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气候之间连线
A 北非 ①季风气侯
B 东亚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欧洲西部 ③热带雨林气候
D 亚马孙河流域 ④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北非;④;东亚;①;欧洲西部;②;亚马孙河流域;③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A—北非—④
B—东亚—①
C—欧洲西部—②
D—亚马孙河流域—③
【点评】根据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可直接作出判断,热带沙漠典型地区是非洲北部大沙漠区、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沙漠区;热带雨林气候的典型地区是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以及马来群岛;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地区是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东亚是季风气候。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气候特点以及分布的典型地区,此题比较简单,易于掌握。
三、单选题
3.(2012·亳州)署假期间,亳州的小玲一家三口到庐山去旅游,她发现山上气温比山下低,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经度差异 B.纬度差异 C.海拔差异 D.海陆差异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的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都有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2)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有差异。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庐山山顶气温比山下低,从而使其成为我国夏季避暑胜地。
故选:C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与生存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气候因素就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4.(2016·桐城)读图“亚洲某城市岛国气象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 在户外,该国人们平时常穿( )
A.毛衣 B.棉袄 C.夹克衫 D.短袖衫
(2)该国淡水资源短缺,下列解决措施可行的是( )
①从邻国进口淡水 ②实施海水淡化 ③废水回收利用 ④过度开采地下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D
(2)A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国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该国家人们在户外平时常穿短袖衫,故选项D符合题意.(2)读图可知,该国气候热点为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该国淡水资源短缺,解决措施可行的是:从邻国进口淡水;实施海水淡化;废水回收利用,不能过度开采地下水,故选项A符合题意.
【点评】(1)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解答即可.(2)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5.(2017·安徽)如图表示我国某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 )
A.25℃ B.﹣6℃ C.19℃ D.31℃
(2)该市降水集中于( )
A.3月~5月 B.6月~8月
C.9月~11月 D.12月~次年2月
(3)该市所在地区盛产的水果最可能是( )
A.芒果 B.柑橘 C.苹果 D.莲藕
【答案】(1)D
(2)B
(3)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市的最高气温是25℃,最低气温是﹣6℃,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25℃-(﹣6℃)=31℃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读图可知,该市6、7、8月降水超过100mm,降水集中在夏季(6、7、8月为北半球的夏季)。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3)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是苹果,芒果、柑橘和莲藕都分布在南方地区。故选:C
【点评】(1)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2)读图可得,该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
6.(2011·合肥)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A.湿度、风力 B.气温、降水 C.气压、风力 D.风力、降水
【答案】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气温、降水。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本题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解答的关键是要找出二者的区别。
7.(2011·合肥)可以通过下列哪些渠道了解近几天的天气情况( )
①当天报纸 ②课本 ③互联网 ④电视 ⑤杂志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天气是多变的,要从时效性较强的途径了解,因此可以从当天报纸、手机短信、收音机、互联网、电视等方面了解。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了解天气情况的途径解答该题。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天气状况的途径。
8.(2011·合肥)如图是小华画的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上标注10℃的数据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应该是( )
A.13℃ B.12℃ C.11℃ D.9℃
(2)在改正之后的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是高温中心 B.乙地是高温中心
C.丙地是高温中心 D.乙地是低温中心
【答案】(1)B
(2)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1)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等温距相等,从图中可看出相邻的两条等温线的度数差是4℃,则表示等温距是4℃,所以图上标注10℃的数据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12℃。故选:B(2)结合图示得知:甲地是低温中心;乙地是高温中心;结合选项。故选:B
【点评】(1)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该题主要考查等温线的知识,结合图中的数据理解解答即可。(2)一年之内气温的高低变化,称为气温的年变化。气温在一年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出现相比陆地要滞后1个月左右,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南半球情况与此相反。该题主要考查等温线的知识。想想看怎样看等温线来判断半球。
9.(2011·巢湖)人类活动中可以调节气温增加降水量的是( )
A.填海造陆 B.围湖造田 C.植树造林 D.毁林开荒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A、填海造陆可以使陆地面积增大,即陆地的影响增大,温差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B、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减小,湖泊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蒸发量减少,温差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使林地面积增加,森林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植物蒸腾作用增加湿度或降水量,故符合题意;
D、毁林开荒使林地面积减少,森林调节气候功能下降,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即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行为,一类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它们对气候的影响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不同的,掌握影响的具体过程,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10.(2011·巢湖)在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一月的陆地 B.七月的陆地 C.一月的海洋 D.七月的海洋
【答案】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由于海洋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快;海洋吸热慢,散热慢,故一年中最高气温应出现在陆地。北半球6、7、8月为夏季,12、1、2月为冬季,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
故选:B
【点评】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6、7、8月为夏季,12、1、2月为冬季,南半球正好相反。由于海洋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快;海洋吸热慢,散热慢,故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比海洋高。本题考查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及海陆物理性质的差异。
11.(2011·巢湖)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C.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 D.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为辅
【答案】D
【知识点】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影响空气质量主要是会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城市里的空气质量应该是人为因素为主,因为城市里的工业相对较多,对环境污染较重。自然因素也占一小部分。
故选:D
【点评】自然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保障。它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人为因素也影响、改变着自然环境。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等所带来的严重破坏。保护资源和环境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
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衰竭和温室效应。此题考查的是城市里的空气污染问题,结合实例牢记。
12.(2011·巢湖)读“亚欧大陆图”完成下题。
(1)造成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地形因素
(2)我国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在时间上配合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少雨
C.冬季温和多雨 D.雨热同期
【答案】(1)A
(2)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故选:A(2)我国降水集中分布在夏季,降水量在时间上配合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故选:D
【点评】(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人类活动等。不同的纬度地带,受太阳光热不同。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海洋与陆地性质不同,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夏季则相反。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另外,人类的活动也能够影响到局部地区的气候变化。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很多,解答时注意题目要求的是“最主要的因素”。(2)我国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在时间上配合特点是雨热同期。此题考查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较为简单。
13.(2014·安徽)读a、b两地气候资料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地夏季高温多雨 B.两地都位于北半球
C.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的大 D.b地冬季无结冰现象
【答案】B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a为温带季风气候,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1月气温最低,7月气温最高,位于北半球,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1月气温最高,降水少,7月气温最低,降水多,位于南半球,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结合选项。
故选:B
【点评】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要理解记忆。
14.(2014·桐城)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多发的直接原因是( )
A.交通拥堵 B.空气污染 C.人口急增 D.经济发展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这种清洁能力是有限的。雾霾天气的形成是空气的污染造成的,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要改善雾霾天气,就要保护环境,保护空气的质量。
故选:B
【点评】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固体小颗粒,如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有关环境污染的有关知识,通过本题的练习能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15.(2014·桐城)如图为世界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小题。
(1)该城市年降水量约为( )
A.350mm B.550mm C.1050mm D.1300mm
(2)该城市地处( )
A.北半球低纬地区 B.北半球中纬地区
C.南半球低纬地区 D.南半球高纬地区
【答案】(1)B
(2)C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从该地的降水柱状图看出,甲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12、1、2、3、4几个月份,累计降水量,约为500多mm;根据题意,故选:B(2)从气温曲线图看出,甲地7月气温最低,1月气温最高,应位于南半球,各月气温均在0℃以上,处于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带;根据题意。故选:C
【点评】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右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左侧纵坐标轴表示降水,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16.(2016·安庆)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影响工农业生产、交通、军事和人们的生活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0点 B.12点 C.14点 D.16点
(2)《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利用的天气现象是( )
A. B. C. D.
【答案】(1)C
(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1)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由此可知,本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14点;依据题意.故选:C.(2)天气的最大特点就是多变,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是利用大雾迷江之际进行的草船借箭,说明了天气对军事的影响;读图可知,A为雨夹雪,B为多云,C为雾,D为沙尘暴,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日变化,牢记即可.气温指空气的温度,测量气温的仪器为温度计,对气温的观测一天要进行3~4次,再计算平均值.(2)此题考查的是天气对人们的影响,牢记符号的意义是答题的关键.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等.
四、综合题
17.(2019·安徽)读“我国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农业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大豆主产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油菜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省会城市的气候特征与右图相符的是 (城市名称),该市所属省区的农产品品质优良的气候原因是 、 、 。
(3)海南岛南部建立国家农业科研育种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
【答案】(1)降水;早地;水稻
(2)乌鲁木齐;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3)水热充足;环境质量较好(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海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影响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农业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大豆主产区的耕地类型是以旱地为主,油菜主产区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省会城市的气候特征中,与右图相符的是甲表示的乌鲁木齐,属于全年少雨、冬冷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市所属省区农产品质量优的原因是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3)海南岛南部建立国家农业科研育种基地的优势条件是地处热带区域,水热充足;环境质量好、污染少。
【点评】(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东部和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东西部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东部主要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东部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以及东南部;东部沿海地区是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因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2)新疆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侯。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3)海南省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也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份。是我国南方的热带岛屿,面积3.5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25万,岛上热带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蓝,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
18.(2011·巢湖)请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2)该地最热月气温 度,最冷月气温 度,气温年较差是 度。
(3)该地降水量大约是 毫米,该地 季降水较多, 季降水量最少。
(4)该地气候特点是 。
(5)该地气候类型名称是 ,主要分布在 。
【答案】(1)如图:
(2)25.8;﹣3.9;29.7
(3)660(允许有误差);夏季;冬季
(4)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温带季风气候;亚欧大陆温带地区东部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依据图中坐标位置,依次在图中标注出各月平均气温的位置,并连成线;再依次绘出各月降水量的柱状图形,从而形成完整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2)从表中读出最高气温25.8度和最低气温﹣3.9度所在月份,并用最高月气温减去最低月气温即是气温年较差(29.7度)。(3)估算各月降水量之和,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同时依据四季划分,即春季包括3、4、5月、夏季包括6、7、8月、秋季包括9、10、11月、冬季包括12、1、2月,判断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4)根据1月和7月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判断出该地的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和分布地区。
故答案为:(1)如图: ;(2)25.8;﹣3.9;29.7;(3)660(允许有误差);夏季;冬季;(4)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温带季风气候;亚欧大陆温带地区东部。
【点评】本题根据该地一年中各月降水和气温统计表绘制当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同时利用表格资料分析该地的气温、降水的特点,并总结该地的气候特点,进而总结出其分布规律。绘图部分增加了考查的难度,要用心去做。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