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17 我国工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17 我国工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22 20:44:26

文档简介

安徽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17 我国工农业
一、填空题
1.(2011·巢湖)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一般情况下平原适合发展   ,山地适合发展   。
二、单选题
2.(2012·黄山)下面四幅图中的斜线部分,能正确表示我国主要牧区分布范围的是(  )
A. B.
C. D.
3.(2012·合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由南向北排列的顺序应是(  )
A.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
C.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
D.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辽中南
4.(2012·亳州)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A.渔业 B.林业 C.畜牧业 D.种植业
5.(2011·黄山)某区域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因地制宜适合发展(  )
A.畜牧业 B.林业 C.渔业 D.种植业
6.(2011·合肥)北京、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主要原因是这里(  )
A.原料丰富 B.人口稠密
C.环境优美 D.科学技术发达
7.(2011·合肥)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种植业差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
B.北方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或三熟,南方的耕作制度则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北方的棉花种植比南方普遍,南方的水稻种植比北方普遍
D.南方农作物的生长期比北方长
8.(2011·巢湖)下列各地区中,森林分布最少的是(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
9.(2016·桐城)淮河边某学校八年级同学到皖南山区游学,看到层层梯田上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修建梯田主要是为了(  )
A.防止水土流失 B.防止土地荒漠化
C.应对全球变暖 D.美化乡村环境
(2)同学们在皖南山区游学期间,发现当地(  )
A.传统民居多为平顶房 B.山上有大面积的茶园
C.居民以回族人为主 D.随处可见陡峻的悬崖
10.(2020·安徽)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读 “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组织农业生产,下列地区畜牧业比重最高的是(  )
A.辽河平原 B.三江平原
C.大、小兴安岭 D.呼伦贝尔高原
(2)当前,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天然林砍伐受到严格限制,这样做有利于(  )
①涵养水源②保护生物多样性③保持水土④防止海平面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综合题
11.(2019·安徽)读“我国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农业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大豆主产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油菜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省会城市的气候特征与右图相符的是   (城市名称),该市所属省区的农产品品质优良的气候原因是   、   、   。
(3)海南岛南部建立国家农业科研育种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
12.(2017·安徽)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暑假,安徽师范大学国旅学院李教授带地理专业学生赴西北某地旅游,第一天到达喀什时,感觉口渴难耐,不停地喝水。在喀什一起品尝了当地的瓜果,感觉特别甜。接下来几天,他们对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警醒了考察。
(1)分析喀什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2)分析喀什地区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3)简述图中城镇主要分布特点。
(4)推断图示地区瓜果种植用水的主要来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种植业;林业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故答案为:种植业,林业。
【点评】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当地的实际,明确农业的发展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
2.【答案】D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故选:D
【点评】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气候适宜,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本题是一道标准的基础知识题目,记牢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由南向北排列依次是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
故选:B
【点评】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由南向北排列依次是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其中沪宁杭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属于基础题。
4.【答案】C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适宜发展畜牧业。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牧区。
故选:C
【点评】我国有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我国四大牧区各具特色,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则主要是高寒牧场。
5.【答案】D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审题可知,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的耕种;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故选:D
【点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生产部门。由于发展各农业部门所需的自然条件不同,所以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学会审题,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6.【答案】D
【知识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北京、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主要原因是这里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分布最主要的因素的科技力量。
故选:D
【点评】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本题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理解解答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由于北方纬度高热量不足,南方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比北方好。故南方地区的生长期比北方长。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0℃ >0℃
河流封冻状况 封冻 不封冻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植被类型 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 柑橘、茶叶、油桐
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故选:B
【点评】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考查秦岭—淮河南北的地理差异。
8.【答案】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西北地区森林分布最少。
故选:D
【点评】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此题主要考查森林的分布,较简单。
9.【答案】(1)A
(2)B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1)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区面积广大,其优势是矿产、森林、水能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发展林业、矿业和旅游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皖南山区水土容易流失,修建梯田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故选项A符合题意.(2)皖南位于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民居多尖顶房;皖南山区有大面积茶园;该地居民以汉族人为主;皖南山区属于丘陵地貌;故选项B符合题意.
【点评】(1)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理解答题即可.(2)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东南与浙江相接,西南和江西相邻,北以沿江丘陵平原为界,即沿平原丘陵区以南的山地丘陵地带.该题考查皖南山区的相关知识.
10.【答案】(1)D
(2)A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考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按照“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原则,草地广袤的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大、小兴安岭是山区适合发展林业;呼伦贝尔高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地丰富,因此适宜发展畜牧业,故答案为:D。(2)本题考察生态保护。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减少污染、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天然林砍伐受到严格限制,这样做有利于涵养水,保持水土,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而禁止砍伐天然林与海平面升降无关,故答案为:A。
【点评】(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我国地域广阔,地形、气候、海拔差距极大,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根据本地气候特征、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从地形条件来看,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低山丘陵地带可发展果林业,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地区可发展养殖业。城市郊区可以发展花卉、蔬菜、乳畜业等。
(2)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以中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近些年东北地区实施一系列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如退耕还林;加强对森林的保护和管理,采育结合,发展立体农业和特产品加工业。
11.【答案】(1)降水;早地;水稻
(2)乌鲁木齐;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3)水热充足;环境质量较好(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海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影响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农业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大豆主产区的耕地类型是以旱地为主,油菜主产区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省会城市的气候特征中,与右图相符的是甲表示的乌鲁木齐,属于全年少雨、冬冷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市所属省区农产品质量优的原因是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3)海南岛南部建立国家农业科研育种基地的优势条件是地处热带区域,水热充足;环境质量好、污染少。
【点评】(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东部和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东西部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东部主要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东部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以及东南部;东部沿海地区是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因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2)新疆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侯。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3)海南省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也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份。是我国南方的热带岛屿,面积3.5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25万,岛上热带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蓝,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
12.【答案】(1)深居内陆,据还遥远,山岭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2)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3)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4)冰雪融水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新疆
【解析】【分析】(1)新疆喀什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新疆的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沙漠、戈壁广布。(2)因为在喀什的沙漠绿洲里,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骤然降温,昼夜温差大,大气和土壤中的热量迅速散失,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自身呼吸作用大幅度减弱,白天借助于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分得以有效积累,从而使瓜果的质量大为提高。(3)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塔里木河沿岸、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新疆的城市、人口和交通主要分布在这里。(4)新疆绝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也是农业的主要水源。
故答案为:(1)深居内陆,据还遥远,山岭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2)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3)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4)冰雪融水。
【点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土地面积约166万千米2,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新疆边境线漫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新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
1 / 1安徽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17 我国工农业
一、填空题
1.(2011·巢湖)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一般情况下平原适合发展   ,山地适合发展   。
【答案】种植业;林业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故答案为:种植业,林业。
【点评】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当地的实际,明确农业的发展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
二、单选题
2.(2012·黄山)下面四幅图中的斜线部分,能正确表示我国主要牧区分布范围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故选:D
【点评】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气候适宜,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本题是一道标准的基础知识题目,记牢即可。
3.(2012·合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由南向北排列的顺序应是(  )
A.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
C.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
D.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辽中南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由南向北排列依次是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
故选:B
【点评】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由南向北排列依次是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其中沪宁杭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属于基础题。
4.(2012·亳州)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A.渔业 B.林业 C.畜牧业 D.种植业
【答案】C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适宜发展畜牧业。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牧区。
故选:C
【点评】我国有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我国四大牧区各具特色,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则主要是高寒牧场。
5.(2011·黄山)某区域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因地制宜适合发展(  )
A.畜牧业 B.林业 C.渔业 D.种植业
【答案】D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审题可知,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的耕种;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故选:D
【点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生产部门。由于发展各农业部门所需的自然条件不同,所以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学会审题,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6.(2011·合肥)北京、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主要原因是这里(  )
A.原料丰富 B.人口稠密
C.环境优美 D.科学技术发达
【答案】D
【知识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北京、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主要原因是这里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分布最主要的因素的科技力量。
故选:D
【点评】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本题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理解解答即可。
7.(2011·合肥)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种植业差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
B.北方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或三熟,南方的耕作制度则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北方的棉花种植比南方普遍,南方的水稻种植比北方普遍
D.南方农作物的生长期比北方长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由于北方纬度高热量不足,南方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比北方好。故南方地区的生长期比北方长。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0℃ >0℃
河流封冻状况 封冻 不封冻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植被类型 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 柑橘、茶叶、油桐
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故选:B
【点评】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考查秦岭—淮河南北的地理差异。
8.(2011·巢湖)下列各地区中,森林分布最少的是(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西北地区森林分布最少。
故选:D
【点评】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此题主要考查森林的分布,较简单。
9.(2016·桐城)淮河边某学校八年级同学到皖南山区游学,看到层层梯田上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修建梯田主要是为了(  )
A.防止水土流失 B.防止土地荒漠化
C.应对全球变暖 D.美化乡村环境
(2)同学们在皖南山区游学期间,发现当地(  )
A.传统民居多为平顶房 B.山上有大面积的茶园
C.居民以回族人为主 D.随处可见陡峻的悬崖
【答案】(1)A
(2)B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1)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区面积广大,其优势是矿产、森林、水能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发展林业、矿业和旅游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皖南山区水土容易流失,修建梯田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故选项A符合题意.(2)皖南位于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民居多尖顶房;皖南山区有大面积茶园;该地居民以汉族人为主;皖南山区属于丘陵地貌;故选项B符合题意.
【点评】(1)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理解答题即可.(2)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东南与浙江相接,西南和江西相邻,北以沿江丘陵平原为界,即沿平原丘陵区以南的山地丘陵地带.该题考查皖南山区的相关知识.
10.(2020·安徽)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读 “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组织农业生产,下列地区畜牧业比重最高的是(  )
A.辽河平原 B.三江平原
C.大、小兴安岭 D.呼伦贝尔高原
(2)当前,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天然林砍伐受到严格限制,这样做有利于(  )
①涵养水源②保护生物多样性③保持水土④防止海平面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D
(2)A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考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按照“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原则,草地广袤的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大、小兴安岭是山区适合发展林业;呼伦贝尔高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地丰富,因此适宜发展畜牧业,故答案为:D。(2)本题考察生态保护。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减少污染、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天然林砍伐受到严格限制,这样做有利于涵养水,保持水土,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而禁止砍伐天然林与海平面升降无关,故答案为:A。
【点评】(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我国地域广阔,地形、气候、海拔差距极大,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根据本地气候特征、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从地形条件来看,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低山丘陵地带可发展果林业,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地区可发展养殖业。城市郊区可以发展花卉、蔬菜、乳畜业等。
(2)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以中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近些年东北地区实施一系列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如退耕还林;加强对森林的保护和管理,采育结合,发展立体农业和特产品加工业。
三、综合题
11.(2019·安徽)读“我国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农业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大豆主产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油菜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省会城市的气候特征与右图相符的是   (城市名称),该市所属省区的农产品品质优良的气候原因是   、   、   。
(3)海南岛南部建立国家农业科研育种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
【答案】(1)降水;早地;水稻
(2)乌鲁木齐;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3)水热充足;环境质量较好(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海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影响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农业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大豆主产区的耕地类型是以旱地为主,油菜主产区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省会城市的气候特征中,与右图相符的是甲表示的乌鲁木齐,属于全年少雨、冬冷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市所属省区农产品质量优的原因是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3)海南岛南部建立国家农业科研育种基地的优势条件是地处热带区域,水热充足;环境质量好、污染少。
【点评】(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东部和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东西部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东部主要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东部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以及东南部;东部沿海地区是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因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2)新疆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侯。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3)海南省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也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份。是我国南方的热带岛屿,面积3.5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25万,岛上热带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蓝,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
12.(2017·安徽)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暑假,安徽师范大学国旅学院李教授带地理专业学生赴西北某地旅游,第一天到达喀什时,感觉口渴难耐,不停地喝水。在喀什一起品尝了当地的瓜果,感觉特别甜。接下来几天,他们对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警醒了考察。
(1)分析喀什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2)分析喀什地区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3)简述图中城镇主要分布特点。
(4)推断图示地区瓜果种植用水的主要来源。
【答案】(1)深居内陆,据还遥远,山岭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2)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3)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4)冰雪融水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新疆
【解析】【分析】(1)新疆喀什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新疆的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沙漠、戈壁广布。(2)因为在喀什的沙漠绿洲里,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骤然降温,昼夜温差大,大气和土壤中的热量迅速散失,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自身呼吸作用大幅度减弱,白天借助于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分得以有效积累,从而使瓜果的质量大为提高。(3)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塔里木河沿岸、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新疆的城市、人口和交通主要分布在这里。(4)新疆绝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也是农业的主要水源。
故答案为:(1)深居内陆,据还遥远,山岭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2)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3)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4)冰雪融水。
【点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土地面积约166万千米2,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新疆边境线漫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新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