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水浒传》同步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水浒传》同步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3 13:08:00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水浒传》同步试卷
一、名著导读
1.阅读《水浒》选段,完成题目。
话说 当时在黄泥冈上被取了生辰纲去,欲要就冈子上自寻死路。却待望黄泥冈下跃身一跳,猛可醒悟,曳住了脚,寻思道:“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比及今日寻个死处,不如日后等他拿得着时,却再理会。”回身再看那十四个人时,只是眼睁睁地看着 ,没个挣扎得起。 指着骂道:“都是你这厮们不听我言语,因此做将出来,连累了洒家。”树根头拿了朴刀,挂了腰刀,周围看时,别无物件。
叹了口气,一直下冈子去了。
(1)选段横线上应填写的是同一个人物,该人物是(  )
A.吴用 B.杨志 C.白胜 D.虞候
(2)根据描写,在方框中填入表示心理特征的词,完成所填入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图。
绝望 → 醒悟 →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
A.疾恶如仇 B.胆小怯懦 C.谨慎细心 D.武艺高强
(3)有关林冲的故事有的已演变成了歇后语。请你完成下列歇后语的填写。(选做两个即可)
示例: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① 林冲上梁山——   
②林冲误闯白虎堂——   
③林冲到了野猪林——   
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听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
(1)上文选自《   》,作者是    。
(2)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    ,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    人(性格特点)。
(3)上文是小说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这一节的故事叫做    (用简要的语句概括)。
4.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
(1)以上文字出自中国古典章回小说《   》,作者是   
(2)这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5.
(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2)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6.(2019·潍坊)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①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兄弟。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晁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了。”
②宋江大醉,叫取纸笔来,一时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词:“……衷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道:“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
(1)从上述两段选文中可以看出宋江   、   的性格特点。
(2)结合整部小说,简要分析宋江以上性格对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
7.(2019·长沙)《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们大都有好“打抱不平”的特点,例如鲁智深号称“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武松也宣称“我从来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了也不怕”。作为当代少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这一类“打抱不平”的行为呢?
8.(2019·海南)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1)请结合选文情节,将《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补充完整。
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客    
(2)下列对《水浒传》中人物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达谦逊深沉,是《水浒传》中难以捉摸的人物。
B.林冲足智多谋,是《水浒传》中不可多得的智者。
C.李逵性情急躁,是《水浒传》中有勇无谋的典型。
D.吴用桀骜不驯,是《水浒传》中鲁葬刚烈的代表。
9.(2019九下·南开模拟)《水浒传》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请简述“杨志卖刀”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10.(2019·聊城)名著阅读。
作品名称 名著片段
《①》 意大利蟋蟀没有黑色礼服,也没有整个蟋蟀类所特有的臃肿外表。相反,它纤长,娇弱,体色很浅,近乎白色,这与它夜间活动的习性十分适合。
《水浒传》 ②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领,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③《骆轮祥子》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几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
(1)①处应填入的作品名是《   》;②处应填入的人物名是   。
(2)高阳同学在片段③处批注了“如愿以偿”一词结合作品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11.(2019·温州模拟)下面两句诗分别描绘了《水浒传》中的两位人物。此二人形象同中有异,请结合小说中的情节具体分析其异同点。
【甲】江湖驰骋九州横,醉酒迎冈哮虎声。
【乙】顽皮铸铁抖黑蓬,双斧捶尸乱骨横。
12.(2019·萧山模拟)阅读下面《水浒传》120回本目录(摘选),然后完成小题。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①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② 第六回 九纹龙翦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官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③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九十九回 花和尚解脱缘缠井 混江龙水灌太原城 第一百一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1)给空格处选填相应的回目①   ;②   ;③   。
A.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B.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C.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2)鲁智深的一生不是“闹”就是“打”,甚至“杀人放火”,但最后却得以“解脱”“坐化”,你怎样看待这一结局?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阐述。
13.(2019九下·番禺模拟)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
“叔叔既要逃难,只除非把头发剪了,做个行者,须遮得额上金印,又且得这本度牒做护身符。年甲貌相又和叔叔相等,却不是前缘前世。阿叔便应了他的名字,前路去谁敢来盘问。这件事好么?”
(《水浒传》)
(乙)
“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
(1)(甲)语段中的“叔叔”是梁山上的哪位好汉?(乙)语段中的“鉴湖女侠”指谁?
(2)《水浒传》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英雄,“鉴湖女侠”“花木兰”也堪称巾帼英雄。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心目中的英雄和《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有何不同?
14.(2019九下·夹江模拟)下面是名著《水浒传》一个选段,请阅读后完成文后题目。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xué)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的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1)选段中的蒋门神原名   ,武松之所以要痛打他,是因为   。蒋门神被迫将酒店交还给金眼彪施恩后,发生了   和   两件事,迫使武松上梁山。
(2)从上述事件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
15.(2019·宁波模拟)按要求完成任务。
鲍鹏山教授曾经把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根据人和事之间的关系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人遇事”,一个人一出场,总是遇到事情,让他来处理,让他来收拾;第二类是“事找人”,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总是倒霉,总是碰到一些不幸的事情;第三类是“人找事”,他总是在找碴儿,他总是在找茬,他总是在制造麻烦。
(1)下面人物中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一类人的一项是(  )
A.李逵 B.宋江 C.林冲 D.高衙内
(2)有人认为《水浒传》不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作品,你认同吗?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无奈(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1)《水浒传》中杨志为了重回朝廷而接下了护送生辰纲的重任。为了避免不测,他处处小心。开始趁凉行路,后来到了荒凉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天热时赶路。这本是顺应地势的防范之策,却得不到军汉的理解。最后,连老都管、虞候都开始抱怨,于是军汉们便不听杨志的打骂,坚持在强人出没的黄泥岗的树林里休息。这时,扮作商人的晁盖等人出现了。随后,白胜也挑着白酒上了山岗。军汉们想买酒,但杨志怀疑酒里有蒙汗药,不让买。白胜便立刻表示不卖了。然后由晁盖等人过来先吃掉一桶,让杨志放松警惕,并借舀酒作掩护,向酒里下药。白胜也演地毫无破绽。这时杨志开始放松紧惕,便同意买。但白胜却不肯卖了,这使杨志等人彻底放松了警惕,买到酒后开怀畅饮,最终全被蒙汗药麻倒,生辰纲被劫走。故答案为杨志。
(2)结合杨志的语言和动作揣摩杨志的心理变化,生辰纲被劫走后,杨志欲要就冈子上自寻死路。这说明杨志当时非常绝望。当待望黄泥冈下跃身一跳,猛可醒悟。最后杨志叹了口气,表示无奈。
故答案为:(1)B
(2)无奈(意思对即可)
【点评】(1)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积累。杨志是《水浒传》的人物,在梁山里排名第十七,外号青面兽,原为殿帅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不敢回京赴命,四处逃难。后因被赦返往东京,在东京时,却因卖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充军时被大名府留守司梁中书所赏识,为其护送生辰纲,又被晁盖等用计所劫。无奈之中与鲁智深打上二龙山,杀了邓龙,做了山寨之主。三山聚义时与众英雄共归梁山。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
(2)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人物的动作、语言揣摩人物心理。
2.【答案】(1)《水浒传》
(2)C
(3)官逼民反;单刀直入;绝处逢生
【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作家作品;歇后语
【解析】【分析】(1)选段出自《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场料,故此题答案应为:《水浒传》。
(2)结合林冲的动作分析,林冲进屋之后,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就搬开破壁子。出门时,把被卷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顶了门。这些动作都说明林冲是一个谨慎细心的人。
(3)①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因他的妻子长得漂亮,所以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高俅设计陷害林冲,使他误入白虎堂,蒙冤刺配沧州。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一把火烧了草料场,侥幸脱难的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死了陆谦等,冒着漫天飞雪奔向梁山。故此题答案为:官逼民反。
②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想占有林冲之妻,于是陆虞侯、富安等设计陷害林冲。先是诱使林冲买下一把宝刀,然后约林冲到太尉府比看,把林冲骗到军机要地白虎节堂,诬陷林冲手执利刃独闯节堂是要刺杀太尉,把林冲拿下,押送开封府。林冲因此中计被擒。故此题答案为:单刀直入。
③林冲被刺配沧州路上,董超和薛霸听了高太尉的命令并且给他们一些报酬时不得不去杀死林冲。途中董超和薛霸对林冲百般折磨,一天正走在野猪林的时候,他们看了看这里没有人,然后把林冲绑到树下,拿起了水火棒准备杀林冲。这时花和尚鲁智深赶来用禅杖打到了水火棒的上面,水火棒飞到了很远。鲁智深赶紧让董超和薛霸把林冲放了,放了林冲以后,鲁智深正想杀死董超和薛霸,但是林冲不肯说:“这两个人是无辜的,是高太尉让他们俩杀我的。”鲁智深见林冲不让杀他们俩,只好放了董超和霸。 故此题答案为:绝处逢生。
故答案为:(1)《水浒传》
(2)C
(3)①官逼民反;②单刀直入;③绝处逢生。
【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平时学习时要结合所学的课文和名著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复习时可以整理成册,巩固记忆。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答这样的题,一定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
(3)本题考查积累歇后语的能力。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答题的关键是要对名著有关情节非常的熟悉,然后再据此思考故事说明的道理并用精炼的语言进行概括。
3.【答案】(1)水浒传;施耐庵
(2)鲁智深;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慷慨大方,仗义疏财。率直粗犷,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3)大闹野猪林。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1)此语段出自《水浒传》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2)《水浒传》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这个回目的主要内容是:林冲被押开封府。当案孔目孙定与府尹将林冲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杀害林冲。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拿滚烫的开水给林冲洗脚,给林冲穿扎脚的新草鞋。在野猪林,薛、董将林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鲁智深的事迹较多,除了大闹野猪林外,还有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拳打镇关西等,这些情节表现出他的性格特点是: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慷慨大方,仗义疏财。率直粗犷,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这个故事叫做“大闹野猪林”。
故答案为:(1)《水浒传》 施耐庵
(2)鲁智深 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 慷慨大方,仗义疏财。率直粗犷,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3) 大闹野猪林。
【点评】(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选择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积累。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花和尚。他本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后又因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十三位,上应天孤星,担任步军头领。他在征四寇的战役中累立战功,生擒方腊后在杭州圆寂,追赠义烈昭暨禅师。
(3)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积累。鲁智深与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结为好友。太尉高俅之子高衙内为霸占林冲的妻子陷害林冲。林冲被刺配沧州。高衙内暗地里给了押送林冲的公人些银子,令他们在途中杀掉林冲。行至野猪林,二人正要动手,鲁智深从一旁跳出,将两位公人打了一顿。林冲劝鲁智深饶了他们性命。原来鲁智深早料到这二人不怀好心,一路跟踪至此。而后,鲁智深一直护送林冲到达沧州。
4.【答案】(1)水浒传;施耐庵
(2)突出了鲁智深侠肝义胆、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知道林冲被陷害,鲁智深便想方设法进行营救,得知林冲流放沧州,更是一路相随,在危急关头救了林冲,这一义举充分显示了他的侠肝义胆。他一路上细心观察,耐心等候时机,不是在客店中鲁莽行事,而是选择在僻静的野猪林果断出手,这又充分显示了他粗中有细的一面。
【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1)此语段出自《水浒传》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故此题答案为:《水浒传》 施耐庵。
(2)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再结合的动作、语言进行分析,知道林冲被陷害,鲁智深便想方设法进行营救,得知林冲流放沧州,更是一路相随,在危急关头救了林冲,这一义举充分显示了他的侠肝义胆。他一路上细心观察,耐心等候时机,不是在客店中鲁莽行事,而是选择在僻静的野猪林果断出手,这又充分显示了他粗中有细的一面。
故答案为:(1)《水浒传》;施耐庵
(2) 突出了鲁智深侠肝义胆、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知道林冲被陷害,鲁智深便想方设法进行营救,得知林冲流放沧州,更是一路相随,在危急关头救了林冲,这一义举充分显示了他的侠肝义胆。他一路上细心观察,耐心等候时机,不是在客店中鲁莽行事,而是选择在僻静的野猪林果断出手,这又充分显示了他粗中有细的一面。
【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本题涉及中国古代和当代作家作品,既要注意积累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做到积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
(2)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③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④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5.【答案】(1)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火并王伦、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
(2)如鼓上蚤时迁轻功上乘善于偷盗;行者武松,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呼保义(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 有组织和指挥能力;有浓厚忠君思想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1)较为简单,《水浒传》中经典故事情节很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最熟悉的故事进行概括。
(2)每一位好汉的绰号都与人物性格紧密相关。考生可以根据绰号的字面意义加以阐述。
故答案为:(1) 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火并王伦、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
(2) 如鼓上蚤时迁轻功上乘善于偷盗;行者武松,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呼保义(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 有组织和指挥能力;有浓厚忠君思想
【点评】(1)本题考查对名著经典情节的概括。这一道题考题对考生来说并不太难,但需注意书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
(2)《水浒传》中每一位好汉都有绰号,而每一个绰号都几乎与人物性格紧密相连。考生注意答题格式,先写出人物以及绰号,再对性格进行归纳即可。
6.【答案】(1)义;忠
(2)义使宋江成为梁山义军的领袖,忠使宋江最终引导义军走向招安。
【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结合宋江的动作、心理、语言描写分析宋江的性格特点。从“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可以看出宋江讲义气的性格特点;从“衷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等语句可以看出宋江忠于朝廷的性格特点。据此答题即可。
(2)结合宋江的性格和《水浒传》的情节内容分析,正是因为宋江讲义气,因此他得到了众好汉的一致拥护,从而成为梁山的领袖;但他忠于国家的性格,使他只反贪官不反朝廷,为后来的朝廷招安埋下伏笔,也为之葬送了梁山的前途。
故答案为:⑴义;忠
⑵ 义使宋江成为梁山义军的领袖,忠使宋江最终引导义军走向招安。
【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答这样的题,一定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概括人物的形象。
⑵本题名著阅读和积累能力,名著阅读着重考查学生对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启发。
7.【答案】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这类行为。既看到这类英雄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的“义”的一面,值得弘扬;同时也要看到他们冲动、鲁莽造成不良后果的一面,是不可取的。
【知识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要对当今社会的现实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比较的基础上分析评价这种“打抱不平”的行为。首先从赞扬的一面分析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的“义”的一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值得弘扬。但现在是法制社会,我们做什么事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果一味打打杀杀,就会给社会、给他人、给家庭带来严重的后果。
故答案为: 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这类行为。既看到这类英雄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的“义”的一面,值得弘扬;同时也要看到他们冲动、鲁莽造成不良后果的一面,是不可取的。
【点评】本题考查评价名著人物行为的能力。答这样的题,一定要联系社会现实情况进行分析,言之有理,文从字顺即可。
8.【答案】(1)景阳冈武松打虎
(2)C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⑴ 文段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宋江,武松,与柴进三人喝酒。武松病愈后,思乡,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柴进取出些金银,又治酒食送路。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旗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连喝18碗酒,店主不让,说“前有大老虎,伤人。”武松不信,继续前行,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先躲开老虎的三板斧,接着抡哨棒就打,哨棒断,武松打得五七十拳,老虎死。之后,众猎户把武松送到县衙,县令让武松做了都头。
⑵C项正确,A、B、D三项正确评价为: 林冲谦逊深沉,是《水浒传》中难以捉摸的人物。 吴用足智多谋,是《水浒传》中不可多得的智者。 鲁达桀骜不驯,是《水浒传》中鲁葬刚烈的代表。
故答案为:⑴ 景阳冈武松打虎
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情节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做此类题要求学生在读名著时,要了解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小说人物做的事,对主要故事情节要熟悉,注意不能张冠李戴。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9.【答案】示例:为筹措盘缠,杨志在汴京街头售卖祖传宝刀。泼皮牛二前来纠缠,要杨志验证宝刀杀人不见血,还要夺杨志的宝刀。两人扭打起来,杨志一时性起杀了牛二,投开封府自首,那把宝刀也被官府没收。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杨志卖刀”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大致是:杨志被高太尉赶出了殿帅府。因为身上没钱,只好卖掉祖传的宝刀。杨志将自己的宝刀拿出来卖,遇到了恶霸牛二。杨志祖传宝刀的好处: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叫“吹毛得过”,都被证实;第三件叫“杀人不见血”。牛二一心想霸占杨志的宝刀,于是百般刁难,杨志忍无可忍,便一刀杀了牛二,并到开封府自首,那把宝刀也被官府没收。
故答案为:示例:为筹措盘缠,杨志在汴京街头售卖祖传宝刀。泼皮牛二前来纠缠,要杨志验证宝刀杀人不见血,还要夺杨志的宝刀。两人扭打起来,杨志一时性起杀了牛二,投开封府自首,那把宝刀也被官府没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的梳理能力。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必须多下功夫,对名著情节进行梳理,熟悉相关的人物、地点和事件。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对名著中的重要情节进行重点识记。
10.【答案】(1)昆虫记;鲁达
(2)买车是祥子的梦想,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终于买了属于自己的车,内心充满幸福和希望。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作品的综合评价
【解析】【分析】⑴ ①处是《昆虫记》中《意大利蟋蟀》的内容。 ②处是鲁达打死镇关西后,怕吃官司及时逃走。
⑵ 祥子本来生活在农村,18岁时,不幸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便跑到北平城来赚钱谋生。他既年轻又有力气,不吸烟赌钱。他认定拉车是最好挣钱的活儿。他咬牙苦干了3年,平时还省吃俭用,从茶饭里省,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买了一辆新车。文段写他拉到新车, 看到属于自己的车,内心充满幸福和希望。
故答案为:⑴① 昆虫记 ;② 鲁达 。
⑵ 买车是祥子的梦想,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终于买了属于自己的车,内心充满幸福和希望。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⑵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答题时应注意,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11.【答案】李逵在打殷天锡这件事上,连累柴进坐牢,差点送命。武松替兄报仇时,先调查情况,再从嫂嫂那取口供,并杀死嫂嫂和西门庆,最后去县衙自首,一步步按计划来。同为打抱不平,都体现了李逵和武松性情刚直、不畏强暴的性格。但李逵比武松多了鲁莽少了理性,没有城府,而武松行事则周密得多。
【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武松得知兄长被暗害后,并没有一股脑的便提刀杀人,而是在暗中收集证据,然后告发官府,可见武松是一个做事非常稳重的人,不鲁莽。武松是一个行事十分稳重的人,就算是杀人,他也想好了退路,如何把人杀了还不用判死罪,这就是学问了。故此这才有了将潘金莲衣服扯开才杀人的细节,根据大宋律例规定,杀人罪分为谋杀、故杀、斗杀等几类,前两种毫无疑问是要判死罪的,但最后一种斗杀却不用,将潘金莲衣服扯开,造成打斗的场面,将杀人定为斗杀,这就是武松的目的。杀完人之后,武松并没有立马逃离现场,反而主动自首,最后的官府判决又是怎么写的呢?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武松与嫂打斗,一时杀死。”最后判处了个发配的罪行。武松给许多人都上了一课,可见懂法的重要性,那有勇有谋的武松。殷天锡倚仗高的势力,要强占先朝柴世宗嫡系子孙柴皇城的花园住宅,柴以有朝廷发的“丹书铁券”保护,与其论理,竟被他殴打。柴皇城召其侄柴进回来,继续与之论理时,又欲殴打柴进,李逵在旁愤极,将其打倒致死。可见李逵鲁莽行事,不计后果。
故答案为: 李逵在打殷天锡这件事上,连累柴进坐牢,差点送命。武松替兄报仇时,先调查情况,再从嫂嫂那取口供,并杀死嫂嫂和西门庆,最后去县衙自首,一步步按计划来。同为打抱不平,都体现了李逵和武松性情刚直、不畏强暴的性格。但李逵比武松多了鲁莽少了理性,没有城府,而武松行事则周密得多。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水浒传》中人物形象。李逵和武松是这部小说中比较重要的人物,平时阅读时要对其故事情节多加积累,答题时要结合人物的身份、有关事件等进行分析,分析时要有重点。
12.【答案】(1)B;C;A
(2)鲁智深一生中虽打闹杀人放火,但都是出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比如大闹桃花村一回,为救护刘太公的女儿,他委屈自己藏在花轿里,最后抓住小霸王周通暴打一顿,让周通再也没有坏心思。鲁达完满的结局体现了作者对他惩恶扬善行为的褒扬。
【知识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1)根据对《水浒传》情节内容的积累可知,鲁智深没有上梁山时他的故事有(按时间顺序)拳打镇关西 落发文殊院 醉闹五台山 大闹桃花村 火烧瓦罐寺 倒拔垂杨柳 大闹野猪林 流落江湖 占据二龙山,据此可知正确答案为B C A。
(2) 结合鲁智深各个故事的原因分析,鲁智深做的事都是出于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比如拳打镇关西是为了解救金氏父女,打闹桃花村是为了解救刘太公的女儿,打闹野猪林是为了就林冲。鲁达慷慨大方、嫉恶如仇、豪爽直率、但粗中有细,他完美的结局正体现了作者对他惩恶扬善行为的褒扬。
故答案为:⑴B;C;A;
⑵ 鲁智深一生中虽打闹杀人放火,但都是出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比如大闹桃花村一回,为救护刘太公的女儿,他委屈自己藏在花轿里,最后抓住小霸王周通暴打一顿,让周通再也没有坏心思。鲁达完满的结局体现了作者对他惩恶扬善行为的褒扬。
【点评】⑴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⑵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
13.【答案】(1)武松;秋瑾
(2)我心目中的英雄是德才兼备的。有着大情怀,也有着大本领。如袁隆平,他为了解决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头扎进农科领域,杂交水稻是他出众才华的证明。但《水浒传》中许多好汉不能称之英雄。如“鼓上蚤”时迁,专门偷鸡摸狗,德行不配称为好汉。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1)结合对文段的理解,孙二娘口中的“叔叔”指武松。周恩来给表妹王去病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他认为:“秋瑾是一个带头打破“三从四德”这种封建束缚的“新女性”,是一个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驱者”。
(2)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对英雄的定义,再结合相应的例子,阐述合理,语句通顺即可。我心目中的英雄是具有家国情怀。如“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解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迷,在北京近郊,科学家们决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制出我国的“争气弹”。有着无私奉献,献身国家的精神。与《水浒传》中有些好汉,如与“鼓上蚤”时迁,偷鸡摸狗的行径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⑴武松;秋瑾;
⑵我心目中的英雄是德才兼备的。有着大情怀,也有着大本领。如袁隆平,他为了解决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头扎进农科领域,杂交水稻是他出众才华的证明。但《水浒传》中许多好汉不能称之英雄。如“鼓上蚤”时迁,专门偷鸡摸狗,德行不配称为好汉。
【点评】⑴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掌握其形象特征。
⑵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掌握其形象特征。阅读名著,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
14.【答案】(1)蒋忠;蒋门神强夺了金眼彪施恩的快活林酒店,武松打抱不平;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2)武松是一个嫉恶如仇、恩怨分明、伸张正义(好打抱不平)、武艺高强的人。
【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1)选段中的蒋门神原名蒋忠。武松因杀了西门庆而被发配孟州,孟州的小管营施恩对武松礼遇有加,原来施恩在此地开了个“快活林”酒家,不想却被蒋门神夺走。武松答应帮施恩抢回快活林,武松先到快活林去闹事,蒋门神大怒,跳出来与武松打斗,武松几拳就将蒋门神打倒,蒋门神最后被武松打服了,只好答应归还了快活林。蒋门神被迫将酒店交还给金眼彪施恩后,发生的两件事可分别概括为“大闹飞云浦”和“血溅鸳鸯楼”。
(2)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蒋门神抢了武松的兄弟施恩在快活林的饭店,施恩向武松求助,武松“该出手时就出手”,“醉打蒋门神”,说明武松是一个嫉恶如仇、恩怨分明、好打抱不平和武艺高强的人。
故答案为:⑴蒋忠;蒋门神强夺了金眼彪施恩的快活林酒店,武松打抱不平;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⑵ 武松是一个嫉恶如仇、恩怨分明、伸张正义(好打抱不平)、武艺高强的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的能力。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从考查角度讲,名著阅读主要是从作家、作品、阅读体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要做好这样的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①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②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
⑵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武松是《水浒传》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答题时,一定要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概括武松的形象。
15.【答案】(1)B
(2)认同。水泊梁山以宋江为首的领导班子里,几乎全是统治阶级的成员落草,他们的一系列活动都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为出发点,从不考虑底层兄弟的前途和利益,而且“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头领宋江为了自己的一官半职投降朝廷,所以这部小说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解析】【分析】(1)根据对《水浒传》有关松江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可知宋江属于第一类人。
(2)从《水浒传》的主要领导人和起义目的进行分析进而表达观点。
故答案为:⑴B;
⑵ 认同。水泊梁山以宋江为首的领导班子里,几乎全是统治阶级的成员落草,他们的一系列活动都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为出发点,从不考虑底层兄弟的前途和利益,而且“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头领宋江为了自己的一官半职投降朝廷,所以这部小说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
【点评】⑴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⑵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的能力。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从考查角度讲,名著阅读主要是从作家、作品、阅读体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要做好这样的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①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②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
1 /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水浒传》同步试卷
一、名著导读
1.阅读《水浒》选段,完成题目。
话说 当时在黄泥冈上被取了生辰纲去,欲要就冈子上自寻死路。却待望黄泥冈下跃身一跳,猛可醒悟,曳住了脚,寻思道:“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比及今日寻个死处,不如日后等他拿得着时,却再理会。”回身再看那十四个人时,只是眼睁睁地看着 ,没个挣扎得起。 指着骂道:“都是你这厮们不听我言语,因此做将出来,连累了洒家。”树根头拿了朴刀,挂了腰刀,周围看时,别无物件。
叹了口气,一直下冈子去了。
(1)选段横线上应填写的是同一个人物,该人物是(  )
A.吴用 B.杨志 C.白胜 D.虞候
(2)根据描写,在方框中填入表示心理特征的词,完成所填入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图。
绝望 → 醒悟 →   
【答案】(1)B
(2)无奈(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1)《水浒传》中杨志为了重回朝廷而接下了护送生辰纲的重任。为了避免不测,他处处小心。开始趁凉行路,后来到了荒凉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天热时赶路。这本是顺应地势的防范之策,却得不到军汉的理解。最后,连老都管、虞候都开始抱怨,于是军汉们便不听杨志的打骂,坚持在强人出没的黄泥岗的树林里休息。这时,扮作商人的晁盖等人出现了。随后,白胜也挑着白酒上了山岗。军汉们想买酒,但杨志怀疑酒里有蒙汗药,不让买。白胜便立刻表示不卖了。然后由晁盖等人过来先吃掉一桶,让杨志放松警惕,并借舀酒作掩护,向酒里下药。白胜也演地毫无破绽。这时杨志开始放松紧惕,便同意买。但白胜却不肯卖了,这使杨志等人彻底放松了警惕,买到酒后开怀畅饮,最终全被蒙汗药麻倒,生辰纲被劫走。故答案为杨志。
(2)结合杨志的语言和动作揣摩杨志的心理变化,生辰纲被劫走后,杨志欲要就冈子上自寻死路。这说明杨志当时非常绝望。当待望黄泥冈下跃身一跳,猛可醒悟。最后杨志叹了口气,表示无奈。
故答案为:(1)B
(2)无奈(意思对即可)
【点评】(1)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积累。杨志是《水浒传》的人物,在梁山里排名第十七,外号青面兽,原为殿帅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不敢回京赴命,四处逃难。后因被赦返往东京,在东京时,却因卖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充军时被大名府留守司梁中书所赏识,为其护送生辰纲,又被晁盖等用计所劫。无奈之中与鲁智深打上二龙山,杀了邓龙,做了山寨之主。三山聚义时与众英雄共归梁山。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
(2)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人物的动作、语言揣摩人物心理。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
A.疾恶如仇 B.胆小怯懦 C.谨慎细心 D.武艺高强
(3)有关林冲的故事有的已演变成了歇后语。请你完成下列歇后语的填写。(选做两个即可)
示例: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① 林冲上梁山——   
②林冲误闯白虎堂——   
③林冲到了野猪林——   
【答案】(1)《水浒传》
(2)C
(3)官逼民反;单刀直入;绝处逢生
【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作家作品;歇后语
【解析】【分析】(1)选段出自《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场料,故此题答案应为:《水浒传》。
(2)结合林冲的动作分析,林冲进屋之后,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就搬开破壁子。出门时,把被卷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顶了门。这些动作都说明林冲是一个谨慎细心的人。
(3)①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因他的妻子长得漂亮,所以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高俅设计陷害林冲,使他误入白虎堂,蒙冤刺配沧州。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一把火烧了草料场,侥幸脱难的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死了陆谦等,冒着漫天飞雪奔向梁山。故此题答案为:官逼民反。
②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想占有林冲之妻,于是陆虞侯、富安等设计陷害林冲。先是诱使林冲买下一把宝刀,然后约林冲到太尉府比看,把林冲骗到军机要地白虎节堂,诬陷林冲手执利刃独闯节堂是要刺杀太尉,把林冲拿下,押送开封府。林冲因此中计被擒。故此题答案为:单刀直入。
③林冲被刺配沧州路上,董超和薛霸听了高太尉的命令并且给他们一些报酬时不得不去杀死林冲。途中董超和薛霸对林冲百般折磨,一天正走在野猪林的时候,他们看了看这里没有人,然后把林冲绑到树下,拿起了水火棒准备杀林冲。这时花和尚鲁智深赶来用禅杖打到了水火棒的上面,水火棒飞到了很远。鲁智深赶紧让董超和薛霸把林冲放了,放了林冲以后,鲁智深正想杀死董超和薛霸,但是林冲不肯说:“这两个人是无辜的,是高太尉让他们俩杀我的。”鲁智深见林冲不让杀他们俩,只好放了董超和霸。 故此题答案为:绝处逢生。
故答案为:(1)《水浒传》
(2)C
(3)①官逼民反;②单刀直入;③绝处逢生。
【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平时学习时要结合所学的课文和名著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复习时可以整理成册,巩固记忆。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答这样的题,一定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
(3)本题考查积累歇后语的能力。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答题的关键是要对名著有关情节非常的熟悉,然后再据此思考故事说明的道理并用精炼的语言进行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听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
(1)上文选自《   》,作者是    。
(2)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    ,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    人(性格特点)。
(3)上文是小说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这一节的故事叫做    (用简要的语句概括)。
【答案】(1)水浒传;施耐庵
(2)鲁智深;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慷慨大方,仗义疏财。率直粗犷,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3)大闹野猪林。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1)此语段出自《水浒传》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2)《水浒传》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这个回目的主要内容是:林冲被押开封府。当案孔目孙定与府尹将林冲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杀害林冲。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拿滚烫的开水给林冲洗脚,给林冲穿扎脚的新草鞋。在野猪林,薛、董将林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鲁智深的事迹较多,除了大闹野猪林外,还有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拳打镇关西等,这些情节表现出他的性格特点是: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慷慨大方,仗义疏财。率直粗犷,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这个故事叫做“大闹野猪林”。
故答案为:(1)《水浒传》 施耐庵
(2)鲁智深 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 慷慨大方,仗义疏财。率直粗犷,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3) 大闹野猪林。
【点评】(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选择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积累。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花和尚。他本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后又因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十三位,上应天孤星,担任步军头领。他在征四寇的战役中累立战功,生擒方腊后在杭州圆寂,追赠义烈昭暨禅师。
(3)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积累。鲁智深与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结为好友。太尉高俅之子高衙内为霸占林冲的妻子陷害林冲。林冲被刺配沧州。高衙内暗地里给了押送林冲的公人些银子,令他们在途中杀掉林冲。行至野猪林,二人正要动手,鲁智深从一旁跳出,将两位公人打了一顿。林冲劝鲁智深饶了他们性命。原来鲁智深早料到这二人不怀好心,一路跟踪至此。而后,鲁智深一直护送林冲到达沧州。
4.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
(1)以上文字出自中国古典章回小说《   》,作者是   
(2)这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水浒传;施耐庵
(2)突出了鲁智深侠肝义胆、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知道林冲被陷害,鲁智深便想方设法进行营救,得知林冲流放沧州,更是一路相随,在危急关头救了林冲,这一义举充分显示了他的侠肝义胆。他一路上细心观察,耐心等候时机,不是在客店中鲁莽行事,而是选择在僻静的野猪林果断出手,这又充分显示了他粗中有细的一面。
【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1)此语段出自《水浒传》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故此题答案为:《水浒传》 施耐庵。
(2)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再结合的动作、语言进行分析,知道林冲被陷害,鲁智深便想方设法进行营救,得知林冲流放沧州,更是一路相随,在危急关头救了林冲,这一义举充分显示了他的侠肝义胆。他一路上细心观察,耐心等候时机,不是在客店中鲁莽行事,而是选择在僻静的野猪林果断出手,这又充分显示了他粗中有细的一面。
故答案为:(1)《水浒传》;施耐庵
(2) 突出了鲁智深侠肝义胆、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知道林冲被陷害,鲁智深便想方设法进行营救,得知林冲流放沧州,更是一路相随,在危急关头救了林冲,这一义举充分显示了他的侠肝义胆。他一路上细心观察,耐心等候时机,不是在客店中鲁莽行事,而是选择在僻静的野猪林果断出手,这又充分显示了他粗中有细的一面。
【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本题涉及中国古代和当代作家作品,既要注意积累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做到积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
(2)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③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④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5.
(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2)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答案】(1)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火并王伦、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
(2)如鼓上蚤时迁轻功上乘善于偷盗;行者武松,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呼保义(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 有组织和指挥能力;有浓厚忠君思想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1)较为简单,《水浒传》中经典故事情节很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最熟悉的故事进行概括。
(2)每一位好汉的绰号都与人物性格紧密相关。考生可以根据绰号的字面意义加以阐述。
故答案为:(1) 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火并王伦、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
(2) 如鼓上蚤时迁轻功上乘善于偷盗;行者武松,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呼保义(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 有组织和指挥能力;有浓厚忠君思想
【点评】(1)本题考查对名著经典情节的概括。这一道题考题对考生来说并不太难,但需注意书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
(2)《水浒传》中每一位好汉都有绰号,而每一个绰号都几乎与人物性格紧密相连。考生注意答题格式,先写出人物以及绰号,再对性格进行归纳即可。
6.(2019·潍坊)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①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兄弟。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晁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了。”
②宋江大醉,叫取纸笔来,一时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词:“……衷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道:“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
(1)从上述两段选文中可以看出宋江   、   的性格特点。
(2)结合整部小说,简要分析宋江以上性格对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
【答案】(1)义;忠
(2)义使宋江成为梁山义军的领袖,忠使宋江最终引导义军走向招安。
【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结合宋江的动作、心理、语言描写分析宋江的性格特点。从“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可以看出宋江讲义气的性格特点;从“衷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等语句可以看出宋江忠于朝廷的性格特点。据此答题即可。
(2)结合宋江的性格和《水浒传》的情节内容分析,正是因为宋江讲义气,因此他得到了众好汉的一致拥护,从而成为梁山的领袖;但他忠于国家的性格,使他只反贪官不反朝廷,为后来的朝廷招安埋下伏笔,也为之葬送了梁山的前途。
故答案为:⑴义;忠
⑵ 义使宋江成为梁山义军的领袖,忠使宋江最终引导义军走向招安。
【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答这样的题,一定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概括人物的形象。
⑵本题名著阅读和积累能力,名著阅读着重考查学生对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启发。
7.(2019·长沙)《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们大都有好“打抱不平”的特点,例如鲁智深号称“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武松也宣称“我从来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了也不怕”。作为当代少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这一类“打抱不平”的行为呢?
【答案】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这类行为。既看到这类英雄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的“义”的一面,值得弘扬;同时也要看到他们冲动、鲁莽造成不良后果的一面,是不可取的。
【知识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要对当今社会的现实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比较的基础上分析评价这种“打抱不平”的行为。首先从赞扬的一面分析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的“义”的一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值得弘扬。但现在是法制社会,我们做什么事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果一味打打杀杀,就会给社会、给他人、给家庭带来严重的后果。
故答案为: 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这类行为。既看到这类英雄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的“义”的一面,值得弘扬;同时也要看到他们冲动、鲁莽造成不良后果的一面,是不可取的。
【点评】本题考查评价名著人物行为的能力。答这样的题,一定要联系社会现实情况进行分析,言之有理,文从字顺即可。
8.(2019·海南)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1)请结合选文情节,将《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补充完整。
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客    
(2)下列对《水浒传》中人物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达谦逊深沉,是《水浒传》中难以捉摸的人物。
B.林冲足智多谋,是《水浒传》中不可多得的智者。
C.李逵性情急躁,是《水浒传》中有勇无谋的典型。
D.吴用桀骜不驯,是《水浒传》中鲁葬刚烈的代表。
【答案】(1)景阳冈武松打虎
(2)C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⑴ 文段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宋江,武松,与柴进三人喝酒。武松病愈后,思乡,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柴进取出些金银,又治酒食送路。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旗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连喝18碗酒,店主不让,说“前有大老虎,伤人。”武松不信,继续前行,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先躲开老虎的三板斧,接着抡哨棒就打,哨棒断,武松打得五七十拳,老虎死。之后,众猎户把武松送到县衙,县令让武松做了都头。
⑵C项正确,A、B、D三项正确评价为: 林冲谦逊深沉,是《水浒传》中难以捉摸的人物。 吴用足智多谋,是《水浒传》中不可多得的智者。 鲁达桀骜不驯,是《水浒传》中鲁葬刚烈的代表。
故答案为:⑴ 景阳冈武松打虎
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情节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做此类题要求学生在读名著时,要了解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小说人物做的事,对主要故事情节要熟悉,注意不能张冠李戴。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9.(2019九下·南开模拟)《水浒传》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请简述“杨志卖刀”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答案】示例:为筹措盘缠,杨志在汴京街头售卖祖传宝刀。泼皮牛二前来纠缠,要杨志验证宝刀杀人不见血,还要夺杨志的宝刀。两人扭打起来,杨志一时性起杀了牛二,投开封府自首,那把宝刀也被官府没收。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杨志卖刀”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大致是:杨志被高太尉赶出了殿帅府。因为身上没钱,只好卖掉祖传的宝刀。杨志将自己的宝刀拿出来卖,遇到了恶霸牛二。杨志祖传宝刀的好处: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叫“吹毛得过”,都被证实;第三件叫“杀人不见血”。牛二一心想霸占杨志的宝刀,于是百般刁难,杨志忍无可忍,便一刀杀了牛二,并到开封府自首,那把宝刀也被官府没收。
故答案为:示例:为筹措盘缠,杨志在汴京街头售卖祖传宝刀。泼皮牛二前来纠缠,要杨志验证宝刀杀人不见血,还要夺杨志的宝刀。两人扭打起来,杨志一时性起杀了牛二,投开封府自首,那把宝刀也被官府没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的梳理能力。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必须多下功夫,对名著情节进行梳理,熟悉相关的人物、地点和事件。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对名著中的重要情节进行重点识记。
10.(2019·聊城)名著阅读。
作品名称 名著片段
《①》 意大利蟋蟀没有黑色礼服,也没有整个蟋蟀类所特有的臃肿外表。相反,它纤长,娇弱,体色很浅,近乎白色,这与它夜间活动的习性十分适合。
《水浒传》 ②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领,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③《骆轮祥子》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几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
(1)①处应填入的作品名是《   》;②处应填入的人物名是   。
(2)高阳同学在片段③处批注了“如愿以偿”一词结合作品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昆虫记;鲁达
(2)买车是祥子的梦想,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终于买了属于自己的车,内心充满幸福和希望。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作品的综合评价
【解析】【分析】⑴ ①处是《昆虫记》中《意大利蟋蟀》的内容。 ②处是鲁达打死镇关西后,怕吃官司及时逃走。
⑵ 祥子本来生活在农村,18岁时,不幸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便跑到北平城来赚钱谋生。他既年轻又有力气,不吸烟赌钱。他认定拉车是最好挣钱的活儿。他咬牙苦干了3年,平时还省吃俭用,从茶饭里省,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买了一辆新车。文段写他拉到新车, 看到属于自己的车,内心充满幸福和希望。
故答案为:⑴① 昆虫记 ;② 鲁达 。
⑵ 买车是祥子的梦想,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终于买了属于自己的车,内心充满幸福和希望。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⑵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答题时应注意,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11.(2019·温州模拟)下面两句诗分别描绘了《水浒传》中的两位人物。此二人形象同中有异,请结合小说中的情节具体分析其异同点。
【甲】江湖驰骋九州横,醉酒迎冈哮虎声。
【乙】顽皮铸铁抖黑蓬,双斧捶尸乱骨横。
【答案】李逵在打殷天锡这件事上,连累柴进坐牢,差点送命。武松替兄报仇时,先调查情况,再从嫂嫂那取口供,并杀死嫂嫂和西门庆,最后去县衙自首,一步步按计划来。同为打抱不平,都体现了李逵和武松性情刚直、不畏强暴的性格。但李逵比武松多了鲁莽少了理性,没有城府,而武松行事则周密得多。
【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武松得知兄长被暗害后,并没有一股脑的便提刀杀人,而是在暗中收集证据,然后告发官府,可见武松是一个做事非常稳重的人,不鲁莽。武松是一个行事十分稳重的人,就算是杀人,他也想好了退路,如何把人杀了还不用判死罪,这就是学问了。故此这才有了将潘金莲衣服扯开才杀人的细节,根据大宋律例规定,杀人罪分为谋杀、故杀、斗杀等几类,前两种毫无疑问是要判死罪的,但最后一种斗杀却不用,将潘金莲衣服扯开,造成打斗的场面,将杀人定为斗杀,这就是武松的目的。杀完人之后,武松并没有立马逃离现场,反而主动自首,最后的官府判决又是怎么写的呢?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武松与嫂打斗,一时杀死。”最后判处了个发配的罪行。武松给许多人都上了一课,可见懂法的重要性,那有勇有谋的武松。殷天锡倚仗高的势力,要强占先朝柴世宗嫡系子孙柴皇城的花园住宅,柴以有朝廷发的“丹书铁券”保护,与其论理,竟被他殴打。柴皇城召其侄柴进回来,继续与之论理时,又欲殴打柴进,李逵在旁愤极,将其打倒致死。可见李逵鲁莽行事,不计后果。
故答案为: 李逵在打殷天锡这件事上,连累柴进坐牢,差点送命。武松替兄报仇时,先调查情况,再从嫂嫂那取口供,并杀死嫂嫂和西门庆,最后去县衙自首,一步步按计划来。同为打抱不平,都体现了李逵和武松性情刚直、不畏强暴的性格。但李逵比武松多了鲁莽少了理性,没有城府,而武松行事则周密得多。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水浒传》中人物形象。李逵和武松是这部小说中比较重要的人物,平时阅读时要对其故事情节多加积累,答题时要结合人物的身份、有关事件等进行分析,分析时要有重点。
12.(2019·萧山模拟)阅读下面《水浒传》120回本目录(摘选),然后完成小题。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①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② 第六回 九纹龙翦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官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③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九十九回 花和尚解脱缘缠井 混江龙水灌太原城 第一百一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1)给空格处选填相应的回目①   ;②   ;③   。
A.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B.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C.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2)鲁智深的一生不是“闹”就是“打”,甚至“杀人放火”,但最后却得以“解脱”“坐化”,你怎样看待这一结局?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阐述。
【答案】(1)B;C;A
(2)鲁智深一生中虽打闹杀人放火,但都是出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比如大闹桃花村一回,为救护刘太公的女儿,他委屈自己藏在花轿里,最后抓住小霸王周通暴打一顿,让周通再也没有坏心思。鲁达完满的结局体现了作者对他惩恶扬善行为的褒扬。
【知识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1)根据对《水浒传》情节内容的积累可知,鲁智深没有上梁山时他的故事有(按时间顺序)拳打镇关西 落发文殊院 醉闹五台山 大闹桃花村 火烧瓦罐寺 倒拔垂杨柳 大闹野猪林 流落江湖 占据二龙山,据此可知正确答案为B C A。
(2) 结合鲁智深各个故事的原因分析,鲁智深做的事都是出于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比如拳打镇关西是为了解救金氏父女,打闹桃花村是为了解救刘太公的女儿,打闹野猪林是为了就林冲。鲁达慷慨大方、嫉恶如仇、豪爽直率、但粗中有细,他完美的结局正体现了作者对他惩恶扬善行为的褒扬。
故答案为:⑴B;C;A;
⑵ 鲁智深一生中虽打闹杀人放火,但都是出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比如大闹桃花村一回,为救护刘太公的女儿,他委屈自己藏在花轿里,最后抓住小霸王周通暴打一顿,让周通再也没有坏心思。鲁达完满的结局体现了作者对他惩恶扬善行为的褒扬。
【点评】⑴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⑵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
13.(2019九下·番禺模拟)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
“叔叔既要逃难,只除非把头发剪了,做个行者,须遮得额上金印,又且得这本度牒做护身符。年甲貌相又和叔叔相等,却不是前缘前世。阿叔便应了他的名字,前路去谁敢来盘问。这件事好么?”
(《水浒传》)
(乙)
“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
(1)(甲)语段中的“叔叔”是梁山上的哪位好汉?(乙)语段中的“鉴湖女侠”指谁?
(2)《水浒传》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英雄,“鉴湖女侠”“花木兰”也堪称巾帼英雄。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心目中的英雄和《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有何不同?
【答案】(1)武松;秋瑾
(2)我心目中的英雄是德才兼备的。有着大情怀,也有着大本领。如袁隆平,他为了解决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头扎进农科领域,杂交水稻是他出众才华的证明。但《水浒传》中许多好汉不能称之英雄。如“鼓上蚤”时迁,专门偷鸡摸狗,德行不配称为好汉。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1)结合对文段的理解,孙二娘口中的“叔叔”指武松。周恩来给表妹王去病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他认为:“秋瑾是一个带头打破“三从四德”这种封建束缚的“新女性”,是一个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驱者”。
(2)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对英雄的定义,再结合相应的例子,阐述合理,语句通顺即可。我心目中的英雄是具有家国情怀。如“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解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迷,在北京近郊,科学家们决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制出我国的“争气弹”。有着无私奉献,献身国家的精神。与《水浒传》中有些好汉,如与“鼓上蚤”时迁,偷鸡摸狗的行径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⑴武松;秋瑾;
⑵我心目中的英雄是德才兼备的。有着大情怀,也有着大本领。如袁隆平,他为了解决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头扎进农科领域,杂交水稻是他出众才华的证明。但《水浒传》中许多好汉不能称之英雄。如“鼓上蚤”时迁,专门偷鸡摸狗,德行不配称为好汉。
【点评】⑴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掌握其形象特征。
⑵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掌握其形象特征。阅读名著,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
14.(2019九下·夹江模拟)下面是名著《水浒传》一个选段,请阅读后完成文后题目。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xué)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的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1)选段中的蒋门神原名   ,武松之所以要痛打他,是因为   。蒋门神被迫将酒店交还给金眼彪施恩后,发生了   和   两件事,迫使武松上梁山。
(2)从上述事件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蒋忠;蒋门神强夺了金眼彪施恩的快活林酒店,武松打抱不平;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2)武松是一个嫉恶如仇、恩怨分明、伸张正义(好打抱不平)、武艺高强的人。
【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1)选段中的蒋门神原名蒋忠。武松因杀了西门庆而被发配孟州,孟州的小管营施恩对武松礼遇有加,原来施恩在此地开了个“快活林”酒家,不想却被蒋门神夺走。武松答应帮施恩抢回快活林,武松先到快活林去闹事,蒋门神大怒,跳出来与武松打斗,武松几拳就将蒋门神打倒,蒋门神最后被武松打服了,只好答应归还了快活林。蒋门神被迫将酒店交还给金眼彪施恩后,发生的两件事可分别概括为“大闹飞云浦”和“血溅鸳鸯楼”。
(2)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蒋门神抢了武松的兄弟施恩在快活林的饭店,施恩向武松求助,武松“该出手时就出手”,“醉打蒋门神”,说明武松是一个嫉恶如仇、恩怨分明、好打抱不平和武艺高强的人。
故答案为:⑴蒋忠;蒋门神强夺了金眼彪施恩的快活林酒店,武松打抱不平;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⑵ 武松是一个嫉恶如仇、恩怨分明、伸张正义(好打抱不平)、武艺高强的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的能力。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从考查角度讲,名著阅读主要是从作家、作品、阅读体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要做好这样的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①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②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
⑵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武松是《水浒传》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答题时,一定要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概括武松的形象。
15.(2019·宁波模拟)按要求完成任务。
鲍鹏山教授曾经把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根据人和事之间的关系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人遇事”,一个人一出场,总是遇到事情,让他来处理,让他来收拾;第二类是“事找人”,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总是倒霉,总是碰到一些不幸的事情;第三类是“人找事”,他总是在找碴儿,他总是在找茬,他总是在制造麻烦。
(1)下面人物中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一类人的一项是(  )
A.李逵 B.宋江 C.林冲 D.高衙内
(2)有人认为《水浒传》不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作品,你认同吗?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1)B
(2)认同。水泊梁山以宋江为首的领导班子里,几乎全是统治阶级的成员落草,他们的一系列活动都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为出发点,从不考虑底层兄弟的前途和利益,而且“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头领宋江为了自己的一官半职投降朝廷,所以这部小说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解析】【分析】(1)根据对《水浒传》有关松江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可知宋江属于第一类人。
(2)从《水浒传》的主要领导人和起义目的进行分析进而表达观点。
故答案为:⑴B;
⑵ 认同。水泊梁山以宋江为首的领导班子里,几乎全是统治阶级的成员落草,他们的一系列活动都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为出发点,从不考虑底层兄弟的前途和利益,而且“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头领宋江为了自己的一官半职投降朝廷,所以这部小说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
【点评】⑴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⑵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的能力。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从考查角度讲,名著阅读主要是从作家、作品、阅读体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要做好这样的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①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②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