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热题]化学图表信息题赏析
化学图表题是近几年新增的一类化学试题,它以图像、图片、统计图、表格、标签、模型等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或相似的数据或信息,并借助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通过读图识图,考查学生提炼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等。
解决这类题目要求同学们树立全面的、联系的、开发的观点,从文字、表格、图象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这类题可以考查同学们的识图能力、分析数据的能力,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故备受命题者青睐,这还将是以后各地出题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多加训练。
例1.(2011.日照市)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 / 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 / g 3.2 3 待测 3.2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解析:表中X质量减少,说明X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6.8g;W的质量增加,说明W是生成物,且生成的W的质量为3.2g;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故Z应是生成物,故是X分解生成Z和W的反应,且生成的Z的质量=6.8g-3.2g=3.6g,所以反应后Z的质量为93.6g,所以AC都是正确的,D是错误的。又因为Y的质量没变,所以Y可能是催化剂。
答案:D
例2.(2011.河南省)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7 2.2 7.9 0.9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6.6 0 2.7
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
解析:由表格数据分析可在,反应后B和D的质量增加,说明B、D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分别为6.6g-2.2g=4.4g,2.7g-0.9g=1.8g,C的质量减少,说明C是反应物,反应了7.9g-0g=7.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A的质量应该增加,增加的质量为7.9g-4.4g-1.8g=1.7g,所以A是生成物。根据C为反应物,A、B、D为生成物,可知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后A的质量为1.7g+1.7g=3.4g。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4.4:1.8=22:9。
答案:3.4g 分解反应 22:9
例3.(2011.陕西省)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C.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解析:由图可知乙物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汞,故A错;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丙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可能是氧化物,故B错;该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分子,所以分子种类一定发生了变化,故C错;图中甲物质是化合物,乙、丙物质都是单质。故D正确。
答案:D
练习: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 下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1)A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
1.B
2. (1)单质(2)化合反应(3)2H2+O22H2O(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