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徘、徊”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并能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
教学难点:
从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中,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反馈预习,明确要求
(一)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学习了《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和作家萧红一起回忆了她在祖父园子里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3课《月是故乡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二)反馈预习情况
教师引导: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文中出现的词语你们都能读正确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徘徊
澄澈
旖旎
燕园
(三)明确学习要求
教师引导:学习略读课文,我们首先要看一看在学习提示中都提出了哪些要求,现在请你看一看学习提示,你知道了什么?
自古以来,月亮常常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抒发了哪些感受。如果有兴趣,再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交流。
师生共同梳理,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完成“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抒发了哪些感受。”这个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反馈预习情况,根据学习提示,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二、自主学习,梳理往事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童年往事,又抒发了哪些感受呢?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教师引导:读完了课文,你能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想到了哪些往事吗?说的时候,要注意把事儿说清楚。
师生交流,重点围绕课文第3、4自然段进行梳理:
场院地上数星星
古柳树下点篝火
坑边抬头望月亮
设计意图:自主阅读中,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梳理事件,培养阅读能力。
三、品读文本,深入感受
(一)品读快乐
教师引导:这些童年往事多有趣呀,就让我们跟着作者再次走进这些画面,想一想,在这些描写中都抒发了他哪些感受呀?
师生交流:在数星星、点篝火、看月亮等往事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眼前出现的画面,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
师生有感情朗第读3、4自然段。
(二)感受思念
教师引导:作者在故乡只待了六年,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四十多年间,他去过了很多不同的国家和地方,也见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可是,他为什么还是总想起故乡的月亮呢?你能体会到作者是怎样的感受吗?
师生交流:对比朗读第5段,体会作者无论身处何方,依然觉得故乡的月亮最美,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教师引导:现在,他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看到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呢,大家一定感受到了,朗润园的景色真美啊,可是,这么美的赏月胜地,作者为什么还是会想起故乡的小月亮呢,你能体会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受吗?
师生交流:对比朗读第6段,体会作者最怀念的还是故乡的月亮,还是故乡那段有趣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教师引导:是呀,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在作者心中,哪里的月亮都比不上故乡的小月亮,因为这小月亮寄托着作者对短暂又快乐的童年时光最美好的回忆,也寄托着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三)再读抒情
教师引导:就是这份深深的思念之情一直在作者的心间,所以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读着这样的话语,你们觉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呢?
师生交流: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有感情朗读。
教师引导: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以“月是故乡明”为题了吗?
师生交流:体会题目点明主题,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作者回忆的往事,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快乐和对故乡的怀念,在有感情朗读中深入体会与感受。
四、赏读原文,拓展学习
教师引导:就是因为对童年生活和故乡深深的怀念,作者在原文中还写到了这样一段话:
出示: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师生交流:有感情朗读,再次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对原文的赏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如果有兴趣,再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在有感情朗读与拓展积累古诗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