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热题] 图像信息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热点热题] 图像信息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5-26 15:1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热点热题] 图像信息题
专题特点分析
图像信息题,是在直角坐标系中,利用函数图像或示意图来描述化学概念、原理及性质等内容的一类题目,具有形象直观、简明清晰、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主要考查同学们对信息提炼、收集与处理以及对知识的灵活与综合运用等方面的能力。此类题目既是“拔高题”,同时又是“高频题”,在中考化学试卷中,一般至少要有一道图像信息题。
分类举例
一、以考查化学概念为命题立意的图像信息题
此类型试题的特点是以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催化剂、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为背景,考查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与把握以及依据图像走势分析变化趋势、获悉信息等能力。
【例1】(2011年青岛市)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乙物质大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可来降温的方法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解析】根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则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陡”,而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平缓”,说明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乙物质大,A正确;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交点,说明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再依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B正确;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可用降温的方法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正确;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D错误。
【答案】D
【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化学概念是否真正理解透彻,若似是而非则很易出错。
二、以考查化学原理为命题立意的图像信息题
此类型试题的特点是以某化学反应的发生原理或典型的化学原理中某物质的变化情况(如质量、体积等)为背景,考查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如燃烧发生的条件、中和反应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
【例2】下列图像正确反映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反应时,各物质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 )
【解析】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中,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本题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各物质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和水的质量会不断增多,二者的曲线走势应“上扬”,过氧化氢的质量则会不断减少,其曲线走势应与横轴有交点,而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其曲线走势是平行于横轴。综上,D符合题意。
【答案】D
【点拨】解答此类题目要关注“起点”、“拐点”、“平台”等出现的位置以及“曲线的走势”等。
三、以考查化学性质为命题立意的图像信息题
此类型试题的特点是以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常见的物质为背景,考查对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掌握得是否牢固、是否能综合运用以及能否准确获取信息等能力。
【例4】(2011年宜昌市)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下列图像与该反应事实相符的是( )
【解析】四个图像中横坐标都表示滴加的硫酸的质量。A中,纵坐标表示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有硫酸钡生成,且会随着硫酸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氢氧化钡完全反应时,再滴入硫酸也不会有沉淀生成,此时曲线会出现“平台”;B中,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氢氧化钡溶液的pH大于7,而图中曲线的起点小于7;C中,纵坐标表示溶液的导电性,滴加稀硫酸前,溶液具有导电性,随着稀硫酸的滴加,其溶液导电性会减弱,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导电性为0,再滴加稀硫酸则溶液的导电性又会增加;D中,纵坐标表示溶液中硫酸的质量,氢氧化钡与硫酸完全反应前,混合溶液中没有硫酸存在,当氢氧化钡完全反应后,再滴加,稀硫酸才会出现,且其质量会随着稀硫酸的增加而增加。综上,D符合题意。
【答案】D
【点拨】若为两种物质混合时,要考虑反应的动态过程以及生成物对曲线的影响。
牛刀小试
1.氯化铵和硫酸钠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从图中获取信息正确的是( )
A.20 ℃~40 ℃,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钠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将50 ℃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至20 ℃,始终没有晶体析出
D.45 ℃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3. 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在恒温条件下,将足量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适量水分
B.②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C.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④向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1.D 2.C 3.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