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考点聚焦-复分解反应

文档属性

名称 [举一反三]考点聚焦-复分解反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5-26 15:1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举一反三]考点聚焦-复分解反应
【知识点的认识】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它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可以用通式简明地表示为:AB+CD=AD+CB。其特点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可以简记为:“两化交换”,或“张冠李戴”。例如,HCl+NaOH=NaCl+H2O,CuSO4+2NaOH=Cu(OH)2↓+Na2SO4,等等。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是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既可以用来探究、推断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取及其用途等,又可以用来推断、鉴别某些物质,还可以采用来置换某些物质,以生成一些人类所需要的物质或新物质,从而极大地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特别是酸、碱、盐等)的化学性质、物质的组成、化合物的判定、物质的鉴别或推断、二氧化碳的制取、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它的反应类型”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酸、碱、盐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的判定及其与其它反应类型的判别,利用复分解反应的原理来制取二氧化碳等或鉴别和推断某些物质”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母题: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锌和稀盐酸 B.二氧化碳和水
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
【解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发生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和水。A是置换反应,B是化合反应,C中既无沉淀、气体,也无水生成;D中反应生成物有水,故可发生。
【答案】D
变式一: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 ;
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
【挖掘实质】
⑴图26-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⑵图26-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
H+ + OH- = H2O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
【实践运用】
⑴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和 (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⑵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步骤、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知识升华】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再探究,我发现在分析多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成分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
5.【答案】 【知识回放】⑴H2SO4+2NaOH=Na2SO4+2H2O
⑵H2SO4+Ba(NO3)2=BaSO4↓+2HNO3或K2CO3+Ba(NO3)2=BaCO3↓+2KNO3
【挖掘实质】Ba2+和NO3-或Ba2+和2NO3-;2H++CO32-=H2O+CO2↑或2H++CO32-=H2CO3,H2CO3=H2O+CO2↑ (若未配平,生成物未标注箭头,不扣分)
【实践运用】Ba2+和SO42-或Ba2+和CO32-或H+和CO32-;H+、Na+、K+和NO3-(必须答全四种得1分)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步骤、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可能性一:Ba2+(同时答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的不得分,下同。) 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含有Ba2+;若没有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不含有Ba2+。
可能性二:SO42- 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钡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含有SO42-;若没有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不含有SO42-。
可能性三:Ba2+或SO42- 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含有Ba2+,不含有SO42-。(若没有出现白色沉淀,必须验证SO42-)(其他【答案】合理给分。)
【知识升华】
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或者离子是否参加化学反应,参加化学反应的离子是否有剩余。(意义表达准确,都可给分。)
【解析】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发生的反应,即上述四种物质中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中和反应;K2CO3或H2SO4与Ba(NO3)2反应都可生成沉淀;Ba(NO3)2在水中解离出Ba2+和NO3—。上述四种物质H2SO4和K2CO3发生反应能产生气体,实质是2H++CO32-=H2O+CO2↑。通过上述探究发现,Ba2+和SO42—反应产生BaSO4沉淀,Ba2+和CO32-产生BaCO3沉淀,H+和CO32-产生H2O和CO2,故Ba2+和SO42—、Ba2+和CO32-、H+和CO32-不能共存。由于溶液显酸性,所以溶液中还在H+,同时Na+、K+和NO3-没有转化为气体、水和沉淀,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H+、Na+、K+和NO3-,由于溶液显酸性,不可能有CO32-;可能Ba2+或SO42—。
变式二:(08潍坊)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甲、乙两工厂排放的污水各含下列离子H+、Cu2+、K+、NO3-、0H-中的三种离子(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无色澄清中性溶液。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0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B. H+和0H-来自同一工厂
C.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 D. 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解析:离子在溶液中共存的问题,实质上是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判断,只要各种离子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和水,则离子能够共存。0H-和Cu2+ 、H+和0H-不能共存,故A、B不正确。若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则另一厂排放的污水中一定含有H+、NO3-、0H-,而H+和0H-不能共存,故C答案不正确。
答案:D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判定复分解反应时,一定要抓住它的特点,结合它的概念和通式,以及化合物的判定方法来细心地判定。
2.在判别它与其它反应类型时,除了关注它本身的特点外,还要兼顾其它反应类型的特点。特别是,不要将其与中和反应混为一谈。中和反应只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特殊反应;它特殊在只能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是,反过来说,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只有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才是中和反应。
3.酸、碱、盐溶液之间发生的反应一般都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即参加反应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之间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化合物;因此,酸、碱、盐溶液之间的反应一般都是复分解反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