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聚焦]化学肥料
一、几种常见的化肥
用矿物、空气、水作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制成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的物质,叫做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和农家肥料相比,化学肥料一般有以下特点:
1.含的养分较农家肥料(粪尿、厩肥、绿肥)高。
2.易溶于水,见效快,但肥效短,易流失。
3.不含有机质,对培养土壤的肥力不利,容易导致土壤板结。
化学肥料的种类很多,主要是氮肥、磷肥、钾肥,它们对农作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如下表:
种类 氮肥 磷肥 钾肥
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氮是构成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的主要成分。氮肥能促使茎、叶茂盛,叶色浓绿,产量高、品质好 磷能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早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钾能促使作物茎杆粗壮,增强抗病、抗倒伏、抗旱、抗寒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常用化肥 碳铵NH4HCO3,尿素CO(NH2)2,硫铵(NH4)2SO4,硝铵NH4NO3,氨水NH3·H2O 磷矿粉〔主要成分磷酸钙Ca3(PO4)2〕,过磷酸钙(普钙),磷酸二氢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重过磷酸钙〔重钙Ca(H2PO4)2〕 氯化钾KCl,硫酸钾K2SO4,草木灰(含K2CO3)
另外在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如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硝酸钾(KNO3)等。这样的化肥叫复合肥料。这类肥料的特点是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高。
二、化肥和农药的施用与环境
名称 成分 性质 注意事项
氨水 氨的水溶液,质量分数为20%左右,主要以NH3·H2O存在,含氮15%~17% 无色液体,工业制品因含杂质呈浅黄色。碱性,有腐蚀性,易分解放出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速效肥料,不影响土壤结构 运输、贮存、施用时要防挥发要防止对容器、皮肤的腐蚀,防止对眼、鼻、喉粘膜的刺激
碳酸氢铵(碳铵) NH4HCO3含氮约17%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施于土壤中不残留有害杂质 防分解,贮存和运输时都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曝晒。施肥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
硝酸铵(硝铵) NH4NO3含氮约35%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肥效高,对土壤无不良影响 不能与易燃物质或碱性物质混合在一起。结块时,不要用铁锤砸碎
硫酸铵(硫铵) (NH4)2SO4含氮约21%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吸湿性小,常温稳定。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性增加,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板结硬化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不宜长期大量施用
尿素 CO(NH2)2含氮量约46% 白色或淡黄色粒状晶体,易溶于水肥效高,但较铵盐氮肥缓慢,较持久。对土壤无不良影响
磷矿粉 主要成分Ca3(PO4)2 难溶于水,能非常缓慢地溶解于土壤里的多种酸中。肥效慢
钙镁磷肥 主要成分是钙和镁的磷酸盐 难溶于水,但较磷矿粉易溶于弱酸性溶液中
过磷酸钙(普钙) Ca(H2PO4)2和CaSO4两种成分的混合物 Ca(H2PO4)2能溶于水,肥效比前两种磷肥高 最好跟农家肥料混合施用
重过磷酸钙(重钙) Ca(H2PO4)2 能溶于水,肥效比普钙高 最好跟农家肥料混合施用
硫酸钾 K2SO4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长期施用也会使土壤板结 不宜长期大量施用
氯化钾 KCl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合理使用会带来许多环境问题。一方面化肥中常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毒的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施入土壤后形成潜在的土壤污染;另一方面化肥在施用过程中因某些成分的积累流失或变化,引起土壤酸化、水域氮、磷含量升高,氮化物和硫化物气体(N2O、NH3、H2S等)排放等,造成土壤退化和水、大气环境的污染。
三、化肥的简易鉴别
活动与探究: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对于物质的区分,人们往往先从最感性的角度去区分,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物理性质。想想看,你是不是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对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进行区别时,所需探究的第一个问题即是探究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
氮肥和钾肥一般都是白色晶体,磷肥则常常是一些灰白色粉末;氮肥和钾肥全部都可溶于水,而磷肥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利用这两点可将氮肥、钾肥与磷肥区分开。氮肥中的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将它们直接与其他的氮肥、钾肥区分开来。
如果靠观察颜色、状态、溶解性区分不开,那就需要考虑它们的化学性质或特性了。例如:铵肥可燃烧,熔化起泡或冒烟,加熟石灰研磨会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钾肥不燃烧,只是跳动或有爆裂声,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也没有氨气放出。利用这些化学性质,可将外观相似的氮肥、钾肥区别开来。
※问题全解
1.如何检验含铵根离子的物质?
答:铵盐中含有铵根离子(NH),NH有一个特性,即遇到OH-离子会生成氨气(NH3),这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的气味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氨味”(NH+OH-NH3↑+H2O)。利用NH的这一特性,可以用碱性物质将含铵根离子的物质与其他的物质区分开来。例如,将硫酸铵与熟石灰〔Ca(OH)2〕混合、研磨,就能嗅到氨味。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碳酸氢铵(NH4HCO3)溶液,另一瓶是氯化钾(KCl)溶液,如何确定谁是NH4HCO3呢?我们可分别取少量待测液,分别加入氢氧化钠(NaOH)溶液,分别微热。显而易见,有氨味产生的就是NH4HCO3。用碱检验铵盐是铵根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但是由此也可以给大家敲响警钟——氮肥(铵盐)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
2.怎样区别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和碳酸氢铵(NH4HCO3)?
答:这三种物质都是无色晶体,从外观上很难区别,但从组成上来看虽然都含有NH+4,但阴离子各不相同,我们的切入点就在这儿。SO,Cl-,CO各有自己的特点,SO+Ba2+BaSO4↓ Cl-+Ag+AgCl↓;2H++COH2O+CO2↑,所以先将这三种物质取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稀HNO3,若有无色气体产生的即为NH4HCO3,剩下的两种溶液中再分别加入氯化钡(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是硫酸铵,无现象的是氯化铵。注意此时不能用Ag+(AgNO3溶液)来区别硫酸铵和氯化铵,因为Ag+与SO产生的Ag2SO4,是一种微溶性物质,量多的时候不能全部溶于水,也会形成白色沉淀,不好区分。
【学习方法指导】
1.本课题的难点是探究物质的鉴别和区分。大家除了要掌握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一般方法,还应掌握几种离子(NH,Cl-,CO,SO)的检验方法。
[例1]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盐。取一些草木灰加到盐酸中,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解:根据题意:将草木灰加到盐酸中,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木灰中含有碳酸根(CO),又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盐,所以可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K2CO3)或碳酸氢钾(KHCO3)。
答案: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或碳酸氢钾。
点拨:本题主要是从逆向思维角度考查了CO的检验方法,它的特征是:遇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对于化学肥料的学习有利于我们接近生活,了解生活中化肥的使用情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例2]下列化肥中,肥效最大的是( )
A.(NH4)2SO4 B.CO(NH2)2 C.NH4HCO3 D.KNO3
解:肥效的比较,通常指营养元素在化肥中所占的质量分数,本题指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NH4)2SO4中w(N)=×100%=21.2%
CO(NH2)2中w(N)= ×100%=46.7%
NH4HCO3中w(N)= ×100%=17.7%
HNO3中w(N)= ×100%=13.9%
答案:选B
点拨:某元素质量分数的求算在前面的学习中曾经接触过,但往往计算错误。原因在于未理解元素质量分数的涵义。即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