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参与长方体、正方体特征探究的过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点,发现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特殊关系。
(2)通过摸一摸,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特征,丰富对长方体、正方体表象的认识,为进一步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的学习作好准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的直观,让学生亲历长方体、正方体形体特征的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中发现几何形体的奥秘,感悟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的兴趣,感受“空间”的深广与内涵。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发现、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准备:师备长、正方体教具,课件。
生每人自备长方体(两种各一个)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师:首先我用课件出示教材37页情境图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新建的广场,在这个广场上,有哪些建筑物、设施呢?
引导学生观察后回答:有水池,垃圾桶,广告牌等等
师:你能说说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吗?
学生观察后,就图中的物体回答:有长方体,有正方体。
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抽生回答。
师: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很自然地导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板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引导探索自主学习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第一步:初步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
首先我会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与此同时我在黑板上展示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立体图形),让学生摸一摸它们的表面,和同桌互相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学生初步感知后汇报长方体具有平平的面(板书:面),直直的棱(板书:棱)尖尖的顶点(板书:顶点)。这样通过学生用眼观察、用手触摸,使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第二步: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具体特征。
出示自学指导(一):思考: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多少个?
小组讨论,并合作完成下面空格:
(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正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抽生汇报
师:怎样才能准确地数出面、棱和顶点的数量而不出错呢?
引导学生有序地数,即按一定的顺序,如上下、前后、左右来数面和棱,按上下来数顶点。
2、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
师:首先我出示课件,使学生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并汇报。这时我适时明确:习惯上把水平的棱叫做长,前后纵方向的棱叫做宽,竖着方向的棱的长叫做高。
接下来在认识长方体图形的基础上,我把长方体教具模型拿在手里,不断变换放置方式,并让学生指出它的长宽高,突出强调由于长方体放置的方式不同,其长、宽、高也随之变化。最后我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联系时,出示课件,当长方体的长、宽、高三者都相等时,也就形成了正方体。由于正方体符合长方体的所有特征,所以我们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多媒体出示自学指导(二):
量一量你们准备的长方体、正方体各条棱的长,它们有什么特征呢?
同桌合作观察、测量后汇报量出的结果。
学生在汇报时,可以让学生边比划,边讲解。
多媒体出示自学指导(三):
(1)观察长方体、正方体都有几个面,它们相对的面有什么关系?
(2)拿出你们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把相对的面拆下来,对比一下。
学生独立操作,对比后总结汇报: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正方体所有的面完全相同。
小结长方体的面的特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概括出: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 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4、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比较。
5、易错题判断: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四、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39页“课堂活动”第1、2题。
2、判断。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六、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等)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