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八角楼上 课件+教案+素材(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八角楼上 课件+教案+素材(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3 18:39:33

文档简介

15 八



【教学目标】
掌握本课10个会认字,6个会写字。
能按一定的顺序抓重点观察图画。
3.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在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神情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了解战争年代环境的艰苦,体会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10个会认字,6个会写字。
图文结合,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看图介绍背景,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插图,整体观察图片,并思考:
(1)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毛主席正在灯下写文章)
(2)他的穿着、动作、神情分别是怎样的?
(他穿着单薄的衣服,正在用手拨灯芯,神情严肃,好像在思考重要问题)
(3)再看看,桌子上有什么?(一盏油灯、一个砚台、几张稿纸)
(4)进一步引导学生想一想,根据图片猜测,当时的生活条件怎样?
2.揭示时代背景。
那是在1927年,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湖南和江西两省交界处的井冈山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毛主席就住在井冈山上的一个村子里,这个村子叫茅坪村,村子里有一座小楼,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叫八角楼。毛主席白天和战友们一起紧张地工作。每到夜晚,毛主席就在八角楼上忘我地工作。(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并在文中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并在文中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读完后请其他学生作出评价。
3.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出示课件)
4.去掉拼音,开小火车读,男生女生比赛读。
5.出示词语,请学生领读。
6.指名读词语。
7.指导书写本课的生字。
楼:左右结构,木字旁,木字旁最后一笔是点。
年:独体字,部首是撇,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且上面不要出头。
夜:上下结构,右下角里面的一点别丢了。
披:注意右边“皮”字的笔顺。
轻:“车"作为偏旁时横要变成提。
利:左边的“禾”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三、小结。
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15
八角楼上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看图学文,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为革命事业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看图,学生口述图中的情景。(出示课件)
二、图文结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两句话)这两句话交代了什么?
①理解“艰苦”的意思。(条件很差,困难很多,生活很苦)
②认读“夜幕降临”。
理解“夜幕降临”的意思。(夜:夜晚。幕:大幕。因为在夜间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样,因此叫夜幕。降临:来到。夜幕降临就是黑夜到来。)
③出示第二句话。“每当……的时候,……就……”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可以怎样说?(只要天一黑,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说谁在八角楼上,谁把八角楼上的灯点亮了。想一想,毛主席会在灯下做什么呢?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读。
③指名读。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第2自然段有几句话?(四句话)主要说什么?(毛主席在灯下写文章)
(2)引导学生看图,再读第2自然段。思考:哪几句话描写的是图画的内容?(前三句)
(3)学习第一句话。
①指名读。
②认读“寒冬腊月”并理解词语。(腊月是指农历十二月,这正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在这寒冬腊月的深夜,你会做什么?引导学生看图。毛主席在干什么呢?
③在这寒冷的冬夜,毛主席却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这说明了什么?(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毛主席依然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依然这样忘我地工作,这是多么值得我们敬佩啊!
(4)学习第二、三句话。
①指名读。思考:毛主席是怎样写文章的?引导学生看图。
②在文中找出有关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神态的词语。理解“凝视”“沉思”“察觉”的意思。
③引导学生看图:毛主席右手握着笔,在干什么?(写文章)为什么拨灯芯?(灯光昏暗)看图,观察清油灯发出的光亮。(说明当时生活条件艰苦)
(5)在这样的寒夜,在这盏清油灯下,在这艰苦的革命岁月里,毛主席写出了什么样的文章?指名读第四句话。
①什么样的文章才叫著作?(很有价值的文章)
②为什么说是“光辉著作”?(因为毛主席写的著作能指明革命的方向,使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这不是一般的著作,它好像放射着万道光芒,所以称之为“光辉著作”)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总结: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毛主席写下了光辉著作。此时此刻,学完全文,你想说点儿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八角楼上》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工作的情景。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通过看图学文,学习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为革命事业忘我工作的精神。
课文的第2自然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革命年代的故事距离学生太过遥远,学生比较难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重点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指引学生去关注图片,另外抓住教材中的关键词语“凝视”“沉思”“察觉”等,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毛主席为革命事业忘我工作的精神。而且,在教学中,我还让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在寒冷的冬季,你会做什么?你身处的环境是怎样的?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当时环境的艰苦。但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毛主席却写下了光辉著作,学生这时候会情不自禁地说出“毛主席,真是太伟大了”“我要像毛主席一样,做一个不怕吃苦的人”等。
总之,这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图片时的想象力,而且让学生明白了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
【相关链接】
八角楼:毛泽东旧居,位于江西省宁冈县茅坪村。井冈山斗争时期,湘赣边界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红军后勤机关曾设立于茅坪村。八角楼是茅坪村的一栋土砖结构的两层楼房,因装饰八角天窗而得名。该地现存革命旧址20
多处,主要有八角楼毛泽东旧居、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旧址等。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泽东曾居住在这里,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毛泽东在这两篇著作中,全面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任务,从而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二年级上册
八角楼上
15
部编·二年级上
教学目标
1.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字,会写“八角楼、深夜”等6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lóu
zhēng
dài

lín





shì

yóu

chá
读准字音






认准字形
课文背景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里,毛主席就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上。
课文感知

图文对照,说说课文哪一部分写的是图画内容。

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观察图画,简要说明画面的意思。
课文感知
观察图片,毛主席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做什么?从哪里看出来?
①桌上的清油灯,说明是夜晚;
②毛主席左手拨灯芯,说明工作很长时间了;
③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说明天气很冷,是个冬天的深夜;
④从毛主席右手握笔,可以看出毛主席在油灯下写文章。
仔细观察毛主席的衣着和周围事物,想一想当时的环境怎样?
①毛主席在寒冬腊月的深夜,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
②坐在冰凉的竹椅上;
③点的是清油灯;
从以上可以看出毛主席工作、生活的条件非常艰苦。
毛主席的神情怎样?这些说明了什么?
毛主席凝视着灯光,说明在思考问题;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觉察到,可见毛主席写文章非常专心。
用简短的一两句话说说图的主要意思。
夜深了,毛主席在八角楼上油灯下写文章。
图文结合,思考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时间
人物
地点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等就亮了。
“夜幕降临”指天黑的时候。每逢天一黑,紧接着这盏灯就亮了,而毛主席正是在这灯下写文章。
这一句虽写的是灯,但实际是讲毛主席每晚都在为中国革命操劳。
毛主席究竟是怎样工作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工作?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寒冬腊月
深夜,
天气最冷的时候
点明时间
写出了主席是在非常艰苦的环境里工作的。
单军衣
薄毯子
竹椅
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
毛主席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灯芯都烧短了。


动作描写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凝视
用来形容毛主席在聚精会神地望着星星之火思考。
“星星之火”是指这盏清油灯吗?
文中还指革命的火种,指1927年毛主席率领红军来到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看图,从图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毛主席在沉思?他在沉思什么?
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连……也……”一次对毯子滑落下来没有觉察起强调作用,反映了毛主席思想集中到忘掉周围一切的程度。


由画面展开想象,毛主席在沉思,如何使“星星之火”燃遍全中国。
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毛主席的辛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点明这幅图画的意思。
课文结构
八角
楼上
条件艰苦
专心著作
寒冬腊月
清油灯
单军衣
每当……就……
凝视
沉思
连……也……
夜以继日
忘我工作
薄毯子
竹椅15 八



课前预习
一、学习本课10个会认字,6个会写字。
1.读音提示。
“争”(zhēng),不读zēng;“临”(
lín

,不读líng;“章”(
zhāng

,不读zāng;“视”(
shì)
,不读sì。
书写指导。
二、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并在文中找出来,圈一圈。
八角楼
斗争
年代
夜幕降临
寒冬腊月
文章
握着
凝视
沉思
滑落
察觉
清油灯
著作
胜利
三、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1.一个寒冬腊月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在茅坪村的___________上忘我地工作。
2.读完全文,我知道毛主席是一个(
)的人。
①不爱睡觉
②工作认真
③粗心大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
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
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
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
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
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
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
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
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
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已7世纪获盲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