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6海陆变迁
一、单选题
1.(2020·福建)我国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5月27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在峰顶竖立测量觇(chān)标。左图示意世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右图为珠峰顶竖立觇标照片。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珠穆朗玛峰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这两大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2)登顶当日,珠峰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
(3)正午时觇标影子朝向( )
A.正东 B.正南 C.正西 D.正北
【答案】(1)D
(2)A
(3)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六大板块的分布可知,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是这两个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答案为:D。(2)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5月27日,位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珠穆朗玛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故答案为:A。(3)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可知,5月2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珠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此时正午时觇标影子朝向正北。故答案为:D。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2.(2018·福建)图示意世界六大板块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为大洲分界线,该界线是( )
A.白令海峽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土耳其海峡
(2)乙处所在的国家是( )
A.日本 B.马来西亚 C.菲律宾 D.印度尼西亚
(3)丙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60°E,30°N B.60°W,30°N
C.60°E,30°S D.60°W,30°S
(4)丁地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答案】(1)B
(2)A
(3)D
(4)B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大洲分界线;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甲是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非分界线。(2)从图中可知,该国位于亚洲东部,在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处是日本,故乙处所在的国家是日本。(3)从图中可知,丙地在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故AB错,其经度是60°W,故D符合题意。(4)一般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丁地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故答案为:(1)B;(2)A;(3)D;(4)B。
【点评】(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
(2)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以东、太平洋西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众列岛呈弧形。从板块位置来看,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3)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4)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3.(2012·南平)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答案】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
故选:A
【点评】“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本题主要考查海陆变迁的知识点,是基础题。
4.(2011·宁德)世界上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 )
A.板块的内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大陆内部 D.大河沿岸地带
【答案】B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所以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
故选:B
【点评】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本题主要考查火山、地震分布于板块运动的关系。说出地震来临时的逃生方法。
5.(2011·福州)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读全球板块构造示意图(如图),回答下题。
(1)此次地震中心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2)依据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属于火山地震多发区的是( )
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B.澳大利亚
C.亚欧大陆内部地区 D.太平洋中心地区
【答案】(1)C
(2)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从图中看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故选:C(2)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有感地震约5万次,破坏性地震10多次),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这里;全球现有500多座著名活火山,基本上也都分布在这两大地带。故选:A
【点评】(1)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多地震的原因。(2)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考查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6.(2014·泉州)台湾海峡海底有古森林遗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海水运动 C.气候变暖 D.人类活动
【答案】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说明在古代原是陆地,后来由于地壳下陷,海平面上升,形成现在的台湾海峡。
故选:A
【点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本题主要考查了海陆的变迁,要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答地理现象。
7.(2016·厦门)日本是一个多山、多地震的国家.2016年4月16日凌晨熊本县发生7.3级强烈地震.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熊本县位于东京的( )
A.正西方 B.正东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2)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地处(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3)当晚灾区还遭遇暴雨袭击,可能引发的灾害是( )
A.台风 B.森林火灾 C.泥石流 D.龙卷风
【答案】(1)C
(2)D
(3)C
【知识点】方向判断;板块构造学说;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1)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读图分析可知,熊本县位于东京的西南方向.依据题意.故选:C.(2)读图可知,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发生.根据题意.故选:D.(3)读图可知,日本由于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当地震发生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日本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是泥石流.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1)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2)本题考查了日本的位置及火山地震发生的原因,属于基础题.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3)本题考查了日本的地形特点、日本地震发生后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理解解答即可.
二、综合题
8.(2011·漳州)读图“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和“日本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大地震,而此时东京时间为11日14时46分,这种时间差异与地球的 (自转或公转)有关。
(2)日本和缅甸所处的地震带名称分别是 、 。
(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日本属于 国家。按亚洲地理方位划分。缅甸位于 地区。
(4)据图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并评价其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答案】(1)自转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发达;东南亚
(4)日本是一个太平洋上的岛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发展海洋事业;不利条件:没有陆上邻国,不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与合作。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板块构造学说;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2)从图中看出,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缅甸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两国多火山地震;(3)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按亚洲地理方位划分,缅甸位于东南亚地区;(4)从图中看出,日本是一个太平洋上的岛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发展海洋事业;不利条件:没有陆上邻国,不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与合作。
故答案为:(1)自转;(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3)发达;东南亚;(4)日本是一个太平洋上的岛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发展海洋事业;不利条件:没有陆上邻国,不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与合作。
【点评】板块运动学说的观点认为,由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该题主要考查六大板块的名称和位置,记住其名称和位置,关键是落实到图上。
9.(2011·三明)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本州岛宫城县以东130公里处太平洋海域。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材料二 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2010年9月发生里氏7.1级地震,今年2月又发生6.3级地震,连续发生的地震使该城市遭到重创。
(1)如图所示,北美洲主要位于 板块;印度洋板块包含 洋和太平洋两大洋的一部分及 洲和亚洲两大洲的一部分。
(2)日本和新西兰都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日本和新西兰多地震的原因是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为了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请你列举两条防震减灾的措施。 。
【答案】(1)美洲;印度;大洋
(2)环太平洋;亚欧;印度洋
(3)房屋用抗震的建筑材料、学习地震时如何自救、互救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1)北美洲位于美洲板块上;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和太平洋两大洋的一部分,及大洋洲和亚洲两大洲的一部分;(2)日本和新西兰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的发生;(3)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我们防震减灾的措施有:房屋用抗震的建筑材料、进行防震知识宣传、学习地震时如何自救、互救等。
故答案为:(1)美洲;印度;大洋;(2)环太平洋;亚欧;印度洋;(3)房屋用抗震的建筑材料、学习地震时如何自救、互救。
【点评】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膨胀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此题考查的是六大板块的概况,结合示意图熟练掌握六大板块的名称,并灵活运用。
10.(2011·晋江)根据图文信息比较日本和新西兰。
材料1:北京时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地震。
材料2:东京时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近海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地震及海啸导致了福岛核电站多台反应堆机组出现故障。
(1)以上两图图幅大小相等,面积更大的国家是 ,由此推算出 地图的比例尺更大。
(2)下列有关日本和新西兰的地理位置描述错误的是( )
A.领土大部分位于温带地区
B.日本位于北半球,新西兰位于南半球
C.大部分领土位于中纬度
D.同处东半球
(3)新西兰与日本都是多地震的国家,它们都位于 火山地震带。日本位于甲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新西兰位于乙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4)日本发生强震时,下列国家的居民不能在白天第一时间收看电视新闻报道的是( )
A.新加坡 B.中国 C.新西兰 D.美国
(5)日本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事故,根据图中风向,你认为,此时核泄露最有可能先影响到下列哪个地区( )
A.日本海 B.日本西南部
C.中国 D.日本以东太平洋洋面上。
【答案】(1)日本;新西兰
(2)D
(3)环太平洋;亚欧;印度洋
(4)D
(5)D
【知识点】比例尺;火山与地震;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1)日本比新西兰的面积大,由于新西兰的面积小,所以新西兰地图的比例尺更大。(2)日本和新西兰的领土大部分都位于温带地区,日本位于北半球,新西兰位于南半球,日本和新西兰大部分领土位于中纬度,日本位于东半球,新西兰位于西半球;(3)新西兰与日本都是多地震的国家,它们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4)日本、新加坡、中国和新西兰的时间差较小,美国位于西五区,与日本的时间差大,所以日本发生强震时,美国的居民不能在白天第一时间收看电视新闻报道;(5)日本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事故,图中风向所示的是西南风,此时核泄露最有可能先影响到日本以东太平洋洋面上。
故答案为:(1)日本;新西兰;(2)D;(3)环太平洋;亚欧;印度洋;(4)D;(5)D。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图中甲是亚欧板块,乙是印度洋板块。本题考查日本和新西兰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1 / 1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6海陆变迁
一、单选题
1.(2020·福建)我国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5月27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在峰顶竖立测量觇(chān)标。左图示意世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右图为珠峰顶竖立觇标照片。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珠穆朗玛峰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这两大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2)登顶当日,珠峰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
(3)正午时觇标影子朝向( )
A.正东 B.正南 C.正西 D.正北
2.(2018·福建)图示意世界六大板块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为大洲分界线,该界线是( )
A.白令海峽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土耳其海峡
(2)乙处所在的国家是( )
A.日本 B.马来西亚 C.菲律宾 D.印度尼西亚
(3)丙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60°E,30°N B.60°W,30°N
C.60°E,30°S D.60°W,30°S
(4)丁地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3.(2012·南平)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4.(2011·宁德)世界上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 )
A.板块的内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大陆内部 D.大河沿岸地带
5.(2011·福州)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读全球板块构造示意图(如图),回答下题。
(1)此次地震中心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2)依据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属于火山地震多发区的是( )
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B.澳大利亚
C.亚欧大陆内部地区 D.太平洋中心地区
6.(2014·泉州)台湾海峡海底有古森林遗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海水运动 C.气候变暖 D.人类活动
7.(2016·厦门)日本是一个多山、多地震的国家.2016年4月16日凌晨熊本县发生7.3级强烈地震.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熊本县位于东京的( )
A.正西方 B.正东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2)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地处(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3)当晚灾区还遭遇暴雨袭击,可能引发的灾害是( )
A.台风 B.森林火灾 C.泥石流 D.龙卷风
二、综合题
8.(2011·漳州)读图“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和“日本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大地震,而此时东京时间为11日14时46分,这种时间差异与地球的 (自转或公转)有关。
(2)日本和缅甸所处的地震带名称分别是 、 。
(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日本属于 国家。按亚洲地理方位划分。缅甸位于 地区。
(4)据图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并评价其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9.(2011·三明)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本州岛宫城县以东130公里处太平洋海域。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材料二 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2010年9月发生里氏7.1级地震,今年2月又发生6.3级地震,连续发生的地震使该城市遭到重创。
(1)如图所示,北美洲主要位于 板块;印度洋板块包含 洋和太平洋两大洋的一部分及 洲和亚洲两大洲的一部分。
(2)日本和新西兰都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日本和新西兰多地震的原因是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为了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请你列举两条防震减灾的措施。 。
10.(2011·晋江)根据图文信息比较日本和新西兰。
材料1:北京时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地震。
材料2:东京时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近海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地震及海啸导致了福岛核电站多台反应堆机组出现故障。
(1)以上两图图幅大小相等,面积更大的国家是 ,由此推算出 地图的比例尺更大。
(2)下列有关日本和新西兰的地理位置描述错误的是( )
A.领土大部分位于温带地区
B.日本位于北半球,新西兰位于南半球
C.大部分领土位于中纬度
D.同处东半球
(3)新西兰与日本都是多地震的国家,它们都位于 火山地震带。日本位于甲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新西兰位于乙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4)日本发生强震时,下列国家的居民不能在白天第一时间收看电视新闻报道的是( )
A.新加坡 B.中国 C.新西兰 D.美国
(5)日本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事故,根据图中风向,你认为,此时核泄露最有可能先影响到下列哪个地区( )
A.日本海 B.日本西南部
C.中国 D.日本以东太平洋洋面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A
(3)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六大板块的分布可知,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是这两个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答案为:D。(2)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5月27日,位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珠穆朗玛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故答案为:A。(3)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可知,5月2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珠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此时正午时觇标影子朝向正北。故答案为:D。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2.【答案】(1)B
(2)A
(3)D
(4)B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大洲分界线;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甲是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非分界线。(2)从图中可知,该国位于亚洲东部,在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处是日本,故乙处所在的国家是日本。(3)从图中可知,丙地在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故AB错,其经度是60°W,故D符合题意。(4)一般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丁地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故答案为:(1)B;(2)A;(3)D;(4)B。
【点评】(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
(2)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以东、太平洋西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众列岛呈弧形。从板块位置来看,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3)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4)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3.【答案】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
故选:A
【点评】“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本题主要考查海陆变迁的知识点,是基础题。
4.【答案】B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所以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
故选:B
【点评】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本题主要考查火山、地震分布于板块运动的关系。说出地震来临时的逃生方法。
5.【答案】(1)C
(2)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从图中看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故选:C(2)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有感地震约5万次,破坏性地震10多次),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这里;全球现有500多座著名活火山,基本上也都分布在这两大地带。故选:A
【点评】(1)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多地震的原因。(2)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考查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6.【答案】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说明在古代原是陆地,后来由于地壳下陷,海平面上升,形成现在的台湾海峡。
故选:A
【点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本题主要考查了海陆的变迁,要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答地理现象。
7.【答案】(1)C
(2)D
(3)C
【知识点】方向判断;板块构造学说;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1)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读图分析可知,熊本县位于东京的西南方向.依据题意.故选:C.(2)读图可知,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发生.根据题意.故选:D.(3)读图可知,日本由于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当地震发生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日本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是泥石流.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1)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2)本题考查了日本的位置及火山地震发生的原因,属于基础题.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3)本题考查了日本的地形特点、日本地震发生后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理解解答即可.
8.【答案】(1)自转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发达;东南亚
(4)日本是一个太平洋上的岛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发展海洋事业;不利条件:没有陆上邻国,不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与合作。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板块构造学说;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2)从图中看出,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缅甸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两国多火山地震;(3)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按亚洲地理方位划分,缅甸位于东南亚地区;(4)从图中看出,日本是一个太平洋上的岛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发展海洋事业;不利条件:没有陆上邻国,不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与合作。
故答案为:(1)自转;(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3)发达;东南亚;(4)日本是一个太平洋上的岛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发展海洋事业;不利条件:没有陆上邻国,不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与合作。
【点评】板块运动学说的观点认为,由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该题主要考查六大板块的名称和位置,记住其名称和位置,关键是落实到图上。
9.【答案】(1)美洲;印度;大洋
(2)环太平洋;亚欧;印度洋
(3)房屋用抗震的建筑材料、学习地震时如何自救、互救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1)北美洲位于美洲板块上;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和太平洋两大洋的一部分,及大洋洲和亚洲两大洲的一部分;(2)日本和新西兰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的发生;(3)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我们防震减灾的措施有:房屋用抗震的建筑材料、进行防震知识宣传、学习地震时如何自救、互救等。
故答案为:(1)美洲;印度;大洋;(2)环太平洋;亚欧;印度洋;(3)房屋用抗震的建筑材料、学习地震时如何自救、互救。
【点评】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膨胀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此题考查的是六大板块的概况,结合示意图熟练掌握六大板块的名称,并灵活运用。
10.【答案】(1)日本;新西兰
(2)D
(3)环太平洋;亚欧;印度洋
(4)D
(5)D
【知识点】比例尺;火山与地震;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1)日本比新西兰的面积大,由于新西兰的面积小,所以新西兰地图的比例尺更大。(2)日本和新西兰的领土大部分都位于温带地区,日本位于北半球,新西兰位于南半球,日本和新西兰大部分领土位于中纬度,日本位于东半球,新西兰位于西半球;(3)新西兰与日本都是多地震的国家,它们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4)日本、新加坡、中国和新西兰的时间差较小,美国位于西五区,与日本的时间差大,所以日本发生强震时,美国的居民不能在白天第一时间收看电视新闻报道;(5)日本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事故,图中风向所示的是西南风,此时核泄露最有可能先影响到日本以东太平洋洋面上。
故答案为:(1)日本;新西兰;(2)D;(3)环太平洋;亚欧;印度洋;(4)D;(5)D。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图中甲是亚欧板块,乙是印度洋板块。本题考查日本和新西兰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