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13日本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13日本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23 15:53:10

文档简介

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13日本
一、单选题
1.(2019·南平)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表格表达的是(  )
A.国际竞争激烈 B.南南合作
C.经济全球化 D.各国经济自成一体
(2)华为采购员去供应地购买屏幕时,发现当地人(  )
A.都使用英语 B.“成人节”穿着和服
C.以白色人种为主 D.以乳畜产品作为主食
【答案】(1)C
(2)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日本概况;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解析】【分析】(1)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题目中的数据就体现了经济全球化,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读表可知,屏幕供应商为日本,日本居民“成人节”穿着和服,使用日语,以黄种人为主,传统美食是寿司,以米饭为主食。故答案为:B。
【点评】(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消极影响有:一方面,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另一方面,使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和朝鲜文化的影响,古代中国的影响在日本的文学、艺术和音乐中都有所体现。从19世纪开始,日本又吸收了西方文化。这些外来文化一经消化吸收,和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便形成了现在独特的日本文化。
2.(2016·厦门)日本是一个多山、多地震的国家.2016年4月16日凌晨熊本县发生7.3级强烈地震.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熊本县位于东京的(  )
A.正西方 B.正东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2)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地处(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3)当晚灾区还遭遇暴雨袭击,可能引发的灾害是(  )
A.台风 B.森林火灾 C.泥石流 D.龙卷风
【答案】(1)C
(2)D
(3)C
【知识点】方向判断;板块构造学说;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1)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读图分析可知,熊本县位于东京的西南方向.依据题意.故选:C.(2)读图可知,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发生.根据题意.故选:D.(3)读图可知,日本由于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当地震发生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日本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是泥石流.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1)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2)本题考查了日本的位置及火山地震发生的原因,属于基础题.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3)本题考查了日本的地形特点、日本地震发生后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理解解答即可.
3.(2019·福建)亚洲地域广阔,传统民居深受自然环境影响。下图示意亚洲东西部传统民居差异,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亚沙特阿拉伯传统民居“平顶厚墙小窗”,反映当地环境特征是(  )
A.潮湿 B.干旱 C.寒冷 D.温暖
(2)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主要原因是(  )
A.地震频发 B.石料缺乏 C.土质疏松 D.山洪多发
(3)甲地的经纬度是(  )
A.60°W,40°S B.60°W,40°N C.60°E,40°S D.60°E,40°N
(4)北京迎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时,甲地正处于深夜。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球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经度差异
④纬度差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B
(2)A
(3)D
(4)C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中东人文地理特点(宗教与文化习俗);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1)沙特阿拉伯平顶的民居,说明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厚墙小窗是为了防风沙,减少太阳热量的进入,所以这样的民居反映当地环境特征是干旱,所以ACD错误,B正确。
(2)日本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发生频繁,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是为了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所以BCD错误,A正确。
(3)图中经度向东增大,所以甲地经度为60°E,纬度向北增大,所以甲地纬度为40°N,因此ABC错误,D正确。
(4)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也同时造成了同一时刻不同经度上地方时间的差异,②③正确,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1)B;(2)A ;(3)D;(4)C;
【点评】(1)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领土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及众多小岛组成,主体民族为大和民族,通用日语。日本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日本工业高度发达,主要工业区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由于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因此多火山地震。日本多火山地震,因此日本的建筑多采用轻质材料,而且日本每年进行防震演习,提高民众自救能力,同时加强预报研究,尽量提前预测出地震,减小伤亡。
(2)西亚又称西南亚,亚洲西南部地理区。因位于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和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地形以高原为主。这里的波斯湾及里海沿岸是著名的石油产区,西亚也是局势最动荡的地区之一。
4.(2012·南平)读“日本经济结构图”,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发达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B.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
C.工业水平比较低
D.商业、建筑业占绝对优势
【答案】B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通过读“日本经济结构图”,得知日本工业占经济结构的百分之四十六点五。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日本经济的学习情况。日本这个国家是中考时的重点,学习时要重点把握。
5.(2012·三明)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原因是(  )
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②便于进口原料、燃料以及出口产品
③便于棉花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 ④平原面积广大,利于工业区建设。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原因是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便于进口原料、燃料以及出口产品。
故选:B
【点评】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本题考查日本的工业布局,理解记忆即可。
6.(2016·福州)为了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日本传统民居具有的特点是(  )
A.窗户小 B.墙体高 C.建筑材料轻 D.屋顶坡度大
【答案】C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日本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造,可以减轻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及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故选:C.
【点评】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本题考查了日本的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7.(2016·漳州)读“2010年日本投资的主要国家及投资额(亿美元)”表,回答问题。
国家 美国 澳大利亚 新加坡 中国
投资额 9193 6371 3845 7252
(1)表中日本投资额最大的国家是(  )
A.美国 B.中国 C.澳大利亚 D.新加坡
(2)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是由于国内(  )
①环境污染加重 ②劳动力价格下降
③资金、技术缺乏 ④土地资源紧张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A
(2)C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1)从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日本投资的主要国家中,美国为9193亿美元,投资额最大。故选:A。(2)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是由于国内环境污染加重、土地资源紧张加剧,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故选:C。
【点评】(1)本题考查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要理解记忆。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日本本土的传统加工贸易型工业逐步向海外迁移,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廉价劳动力地区,或接近消费市场,如向东南亚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而日本本国的高科技工业,则向环境相对较好的本州北部和九州南部扩散。(2)本题考查日本扩大海外投资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二、综合题
8.(2012·漳州)读东亚局部地区工业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分别是   工业基地和   工业基地。比较两地区位优势,A工业基地的优势是   ,B工业基地的优势是   。
(2)C所在国工业主要分布在   沿岸。
(3)简要分析C所在国家发展工业的条件。   。
【答案】(1)京津唐;辽中南;科技;矿产资源
(2)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
(3)有利条件:科技发达、多优良港湾利于海运;不利条件: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A、B分别是京津唐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比较两地区位优势,A工业基地的优势是科技,B工业基地的优势是矿产资源;(2)C所在国是日本,该国家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3)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是:有利条件是科技发达、多优良港湾利于海运;不利条件是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故答案为:(1)京津唐;辽中南;科技;矿产资源;(2)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3)有利条件:科技发达、多优良港湾利于海运;不利条件: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点评】读图可得:图中A工业基地是我国的京津唐工业基地,B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C是日本位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工业带。本题考查我国的工业基地和日本的工业带,读图分析后比较记忆有效。
9.(2011·漳州)读图“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和“日本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大地震,而此时东京时间为11日14时46分,这种时间差异与地球的   (自转或公转)有关。
(2)日本和缅甸所处的地震带名称分别是   、   。
(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日本属于   国家。按亚洲地理方位划分。缅甸位于   地区。
(4)据图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并评价其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答案】(1)自转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发达;东南亚
(4)日本是一个太平洋上的岛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发展海洋事业;不利条件:没有陆上邻国,不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与合作。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板块构造学说;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2)从图中看出,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缅甸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两国多火山地震;(3)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按亚洲地理方位划分,缅甸位于东南亚地区;(4)从图中看出,日本是一个太平洋上的岛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发展海洋事业;不利条件:没有陆上邻国,不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与合作。
故答案为:(1)自转;(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3)发达;东南亚;(4)日本是一个太平洋上的岛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发展海洋事业;不利条件:没有陆上邻国,不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与合作。
【点评】板块运动学说的观点认为,由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该题主要考查六大板块的名称和位置,记住其名称和位置,关键是落实到图上。
10.(2011·厦门)阅读材料一及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180千米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特大地震,此次特大地震还引发了海啸,日本仙台等沿海市县严重受灾。
(1)东京大约位于震中的   方向。如果量得东京市与仙台市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两城市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2)地震发生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日本,中国救援队赴日应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得知日本国内燃油紧缺,中国政府又主动向日本无偿援助2万吨燃油,运送这批燃油到达日本应选择的交通方式是   。
(3)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冲毁了许多工厂,日本工业遭受重创。试从日本工业分布的角度,分析日本工业遭受重创原因:   。
(4)读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
从纬度位置看,日本地处地球五带中的    带。从海陆位置看,日本   。
【答案】(1)西南;300
(2)航空运输;海洋运输
(3)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
(4)北温;岛国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东京大约位于震中的 西南方向;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计算东京市与仙台市实际距离是1×300千米=300千米;(2)快速、急需的运输采用航空运输;大量、笨重、不急需的采用海洋运输;(3)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4)日本位于北温带,四面环海,属于群岛国家。
故答案为:(1)西南;300;(2)航空运输;海洋运输;(3)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4)北温;岛国。
【点评】根据方向的判定、比例尺的计算、日本的位置、工业分布等知识解答。据图根据课本知识解答即可。
11.(2011·南平)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发生9级强烈地震,灾情异常严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震中的经纬度位置是(   、   ),位于   洋。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地震。这次地震震级大,破坏力超过20个汶川地震,而死亡率却比较低。写出两条我们从中获得的启示。①   ②   。
(3)地震后,我国政府首批无偿援助日本的2万吨燃油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4)强震引发的海啸对沿海地区破坏巨大,如果这次地震的震中南移5度,对日本的工业破坏将更加严重,因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该纬度附近的太平洋沿岸和   沿岸地带,形成以   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此地带的主要原因是:①港口条件优越,   ;②有利于进口   ,出口   。
【答案】(1)38.2°N;142°E;太平
(2)亚欧;增强全民防震意识;采用轻质建筑材料等
(3)海洋运输
(4)濑户内海;加工出口;海洋运输便利;原料;工业产品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1)从图1看出,日本地震震中的经纬度是(38.2°N,142°E),位于太平洋沿岸;(2)从图2看出,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地震;这次地震震级大,破坏力超过20个汶川地震,而死亡率却比较低,从中我们获得的启示是要增强全民防震意识,采用轻质建筑材料等;(3)我国与日本是属于隔海相望的国家,地震后,我国政府首批无偿援助日本的2万吨燃油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海洋运输;(4)日本境内资源短缺,海岸线曲折,很多原料需要进口,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因此工业主要分布在海洋运输便利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形成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
故答案为:(1)38.2°N;142°E;太平;(2)亚欧;增强全民防震意识;采用轻质建筑材料等;(3)海洋运输;(4)濑户内海;加工出口;海洋运输便利;原料;工业产品。
【点评】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是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考查了日本多地震的原因及工业分布等,是地理中考的重点。
12.(2011·晋江)根据图文信息比较日本和新西兰。
材料1:北京时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地震。
材料2:东京时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近海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地震及海啸导致了福岛核电站多台反应堆机组出现故障。
(1)以上两图图幅大小相等,面积更大的国家是   ,由此推算出   地图的比例尺更大。
(2)下列有关日本和新西兰的地理位置描述错误的是(  )
A.领土大部分位于温带地区
B.日本位于北半球,新西兰位于南半球
C.大部分领土位于中纬度
D.同处东半球
(3)新西兰与日本都是多地震的国家,它们都位于   火山地震带。日本位于甲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新西兰位于乙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4)日本发生强震时,下列国家的居民不能在白天第一时间收看电视新闻报道的是(  )
A.新加坡 B.中国 C.新西兰 D.美国
(5)日本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事故,根据图中风向,你认为,此时核泄露最有可能先影响到下列哪个地区(  )
A.日本海 B.日本西南部
C.中国 D.日本以东太平洋洋面上。
【答案】(1)日本;新西兰
(2)D
(3)环太平洋;亚欧;印度洋
(4)D
(5)D
【知识点】比例尺;火山与地震;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1)日本比新西兰的面积大,由于新西兰的面积小,所以新西兰地图的比例尺更大。(2)日本和新西兰的领土大部分都位于温带地区,日本位于北半球,新西兰位于南半球,日本和新西兰大部分领土位于中纬度,日本位于东半球,新西兰位于西半球;(3)新西兰与日本都是多地震的国家,它们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4)日本、新加坡、中国和新西兰的时间差较小,美国位于西五区,与日本的时间差大,所以日本发生强震时,美国的居民不能在白天第一时间收看电视新闻报道;(5)日本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事故,图中风向所示的是西南风,此时核泄露最有可能先影响到日本以东太平洋洋面上。
故答案为:(1)日本;新西兰;(2)D;(3)环太平洋;亚欧;印度洋;(4)D;(5)D。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图中甲是亚欧板块,乙是印度洋板块。本题考查日本和新西兰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1 / 1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13日本
一、单选题
1.(2019·南平)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表格表达的是(  )
A.国际竞争激烈 B.南南合作
C.经济全球化 D.各国经济自成一体
(2)华为采购员去供应地购买屏幕时,发现当地人(  )
A.都使用英语 B.“成人节”穿着和服
C.以白色人种为主 D.以乳畜产品作为主食
2.(2016·厦门)日本是一个多山、多地震的国家.2016年4月16日凌晨熊本县发生7.3级强烈地震.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熊本县位于东京的(  )
A.正西方 B.正东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2)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地处(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3)当晚灾区还遭遇暴雨袭击,可能引发的灾害是(  )
A.台风 B.森林火灾 C.泥石流 D.龙卷风
3.(2019·福建)亚洲地域广阔,传统民居深受自然环境影响。下图示意亚洲东西部传统民居差异,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亚沙特阿拉伯传统民居“平顶厚墙小窗”,反映当地环境特征是(  )
A.潮湿 B.干旱 C.寒冷 D.温暖
(2)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主要原因是(  )
A.地震频发 B.石料缺乏 C.土质疏松 D.山洪多发
(3)甲地的经纬度是(  )
A.60°W,40°S B.60°W,40°N C.60°E,40°S D.60°E,40°N
(4)北京迎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时,甲地正处于深夜。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球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经度差异
④纬度差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12·南平)读“日本经济结构图”,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发达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B.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
C.工业水平比较低
D.商业、建筑业占绝对优势
5.(2012·三明)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原因是(  )
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②便于进口原料、燃料以及出口产品
③便于棉花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 ④平原面积广大,利于工业区建设。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6.(2016·福州)为了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日本传统民居具有的特点是(  )
A.窗户小 B.墙体高 C.建筑材料轻 D.屋顶坡度大
7.(2016·漳州)读“2010年日本投资的主要国家及投资额(亿美元)”表,回答问题。
国家 美国 澳大利亚 新加坡 中国
投资额 9193 6371 3845 7252
(1)表中日本投资额最大的国家是(  )
A.美国 B.中国 C.澳大利亚 D.新加坡
(2)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是由于国内(  )
①环境污染加重 ②劳动力价格下降
③资金、技术缺乏 ④土地资源紧张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8.(2012·漳州)读东亚局部地区工业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分别是   工业基地和   工业基地。比较两地区位优势,A工业基地的优势是   ,B工业基地的优势是   。
(2)C所在国工业主要分布在   沿岸。
(3)简要分析C所在国家发展工业的条件。   。
9.(2011·漳州)读图“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和“日本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大地震,而此时东京时间为11日14时46分,这种时间差异与地球的   (自转或公转)有关。
(2)日本和缅甸所处的地震带名称分别是   、   。
(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日本属于   国家。按亚洲地理方位划分。缅甸位于   地区。
(4)据图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并评价其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10.(2011·厦门)阅读材料一及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180千米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特大地震,此次特大地震还引发了海啸,日本仙台等沿海市县严重受灾。
(1)东京大约位于震中的   方向。如果量得东京市与仙台市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两城市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2)地震发生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日本,中国救援队赴日应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得知日本国内燃油紧缺,中国政府又主动向日本无偿援助2万吨燃油,运送这批燃油到达日本应选择的交通方式是   。
(3)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冲毁了许多工厂,日本工业遭受重创。试从日本工业分布的角度,分析日本工业遭受重创原因:   。
(4)读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
从纬度位置看,日本地处地球五带中的    带。从海陆位置看,日本   。
11.(2011·南平)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发生9级强烈地震,灾情异常严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震中的经纬度位置是(   、   ),位于   洋。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地震。这次地震震级大,破坏力超过20个汶川地震,而死亡率却比较低。写出两条我们从中获得的启示。①   ②   。
(3)地震后,我国政府首批无偿援助日本的2万吨燃油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4)强震引发的海啸对沿海地区破坏巨大,如果这次地震的震中南移5度,对日本的工业破坏将更加严重,因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该纬度附近的太平洋沿岸和   沿岸地带,形成以   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此地带的主要原因是:①港口条件优越,   ;②有利于进口   ,出口   。
12.(2011·晋江)根据图文信息比较日本和新西兰。
材料1:北京时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地震。
材料2:东京时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近海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地震及海啸导致了福岛核电站多台反应堆机组出现故障。
(1)以上两图图幅大小相等,面积更大的国家是   ,由此推算出   地图的比例尺更大。
(2)下列有关日本和新西兰的地理位置描述错误的是(  )
A.领土大部分位于温带地区
B.日本位于北半球,新西兰位于南半球
C.大部分领土位于中纬度
D.同处东半球
(3)新西兰与日本都是多地震的国家,它们都位于   火山地震带。日本位于甲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新西兰位于乙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4)日本发生强震时,下列国家的居民不能在白天第一时间收看电视新闻报道的是(  )
A.新加坡 B.中国 C.新西兰 D.美国
(5)日本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事故,根据图中风向,你认为,此时核泄露最有可能先影响到下列哪个地区(  )
A.日本海 B.日本西南部
C.中国 D.日本以东太平洋洋面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日本概况;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解析】【分析】(1)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题目中的数据就体现了经济全球化,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读表可知,屏幕供应商为日本,日本居民“成人节”穿着和服,使用日语,以黄种人为主,传统美食是寿司,以米饭为主食。故答案为:B。
【点评】(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消极影响有:一方面,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另一方面,使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和朝鲜文化的影响,古代中国的影响在日本的文学、艺术和音乐中都有所体现。从19世纪开始,日本又吸收了西方文化。这些外来文化一经消化吸收,和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便形成了现在独特的日本文化。
2.【答案】(1)C
(2)D
(3)C
【知识点】方向判断;板块构造学说;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1)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读图分析可知,熊本县位于东京的西南方向.依据题意.故选:C.(2)读图可知,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发生.根据题意.故选:D.(3)读图可知,日本由于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当地震发生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日本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是泥石流.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1)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2)本题考查了日本的位置及火山地震发生的原因,属于基础题.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3)本题考查了日本的地形特点、日本地震发生后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理解解答即可.
3.【答案】(1)B
(2)A
(3)D
(4)C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中东人文地理特点(宗教与文化习俗);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1)沙特阿拉伯平顶的民居,说明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厚墙小窗是为了防风沙,减少太阳热量的进入,所以这样的民居反映当地环境特征是干旱,所以ACD错误,B正确。
(2)日本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发生频繁,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是为了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所以BCD错误,A正确。
(3)图中经度向东增大,所以甲地经度为60°E,纬度向北增大,所以甲地纬度为40°N,因此ABC错误,D正确。
(4)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也同时造成了同一时刻不同经度上地方时间的差异,②③正确,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1)B;(2)A ;(3)D;(4)C;
【点评】(1)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领土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及众多小岛组成,主体民族为大和民族,通用日语。日本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日本工业高度发达,主要工业区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由于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因此多火山地震。日本多火山地震,因此日本的建筑多采用轻质材料,而且日本每年进行防震演习,提高民众自救能力,同时加强预报研究,尽量提前预测出地震,减小伤亡。
(2)西亚又称西南亚,亚洲西南部地理区。因位于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和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地形以高原为主。这里的波斯湾及里海沿岸是著名的石油产区,西亚也是局势最动荡的地区之一。
4.【答案】B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通过读“日本经济结构图”,得知日本工业占经济结构的百分之四十六点五。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日本经济的学习情况。日本这个国家是中考时的重点,学习时要重点把握。
5.【答案】B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原因是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便于进口原料、燃料以及出口产品。
故选:B
【点评】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本题考查日本的工业布局,理解记忆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日本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造,可以减轻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及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故选:C.
【点评】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本题考查了日本的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7.【答案】(1)A
(2)C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1)从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日本投资的主要国家中,美国为9193亿美元,投资额最大。故选:A。(2)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是由于国内环境污染加重、土地资源紧张加剧,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故选:C。
【点评】(1)本题考查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要理解记忆。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日本本土的传统加工贸易型工业逐步向海外迁移,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廉价劳动力地区,或接近消费市场,如向东南亚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而日本本国的高科技工业,则向环境相对较好的本州北部和九州南部扩散。(2)本题考查日本扩大海外投资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8.【答案】(1)京津唐;辽中南;科技;矿产资源
(2)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
(3)有利条件:科技发达、多优良港湾利于海运;不利条件: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A、B分别是京津唐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比较两地区位优势,A工业基地的优势是科技,B工业基地的优势是矿产资源;(2)C所在国是日本,该国家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3)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是:有利条件是科技发达、多优良港湾利于海运;不利条件是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故答案为:(1)京津唐;辽中南;科技;矿产资源;(2)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3)有利条件:科技发达、多优良港湾利于海运;不利条件: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点评】读图可得:图中A工业基地是我国的京津唐工业基地,B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C是日本位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工业带。本题考查我国的工业基地和日本的工业带,读图分析后比较记忆有效。
9.【答案】(1)自转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发达;东南亚
(4)日本是一个太平洋上的岛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发展海洋事业;不利条件:没有陆上邻国,不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与合作。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板块构造学说;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2)从图中看出,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缅甸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两国多火山地震;(3)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按亚洲地理方位划分,缅甸位于东南亚地区;(4)从图中看出,日本是一个太平洋上的岛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发展海洋事业;不利条件:没有陆上邻国,不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与合作。
故答案为:(1)自转;(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3)发达;东南亚;(4)日本是一个太平洋上的岛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发展海洋事业;不利条件:没有陆上邻国,不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与合作。
【点评】板块运动学说的观点认为,由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该题主要考查六大板块的名称和位置,记住其名称和位置,关键是落实到图上。
10.【答案】(1)西南;300
(2)航空运输;海洋运输
(3)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
(4)北温;岛国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东京大约位于震中的 西南方向;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计算东京市与仙台市实际距离是1×300千米=300千米;(2)快速、急需的运输采用航空运输;大量、笨重、不急需的采用海洋运输;(3)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4)日本位于北温带,四面环海,属于群岛国家。
故答案为:(1)西南;300;(2)航空运输;海洋运输;(3)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4)北温;岛国。
【点评】根据方向的判定、比例尺的计算、日本的位置、工业分布等知识解答。据图根据课本知识解答即可。
11.【答案】(1)38.2°N;142°E;太平
(2)亚欧;增强全民防震意识;采用轻质建筑材料等
(3)海洋运输
(4)濑户内海;加工出口;海洋运输便利;原料;工业产品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1)从图1看出,日本地震震中的经纬度是(38.2°N,142°E),位于太平洋沿岸;(2)从图2看出,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地震;这次地震震级大,破坏力超过20个汶川地震,而死亡率却比较低,从中我们获得的启示是要增强全民防震意识,采用轻质建筑材料等;(3)我国与日本是属于隔海相望的国家,地震后,我国政府首批无偿援助日本的2万吨燃油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海洋运输;(4)日本境内资源短缺,海岸线曲折,很多原料需要进口,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因此工业主要分布在海洋运输便利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形成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
故答案为:(1)38.2°N;142°E;太平;(2)亚欧;增强全民防震意识;采用轻质建筑材料等;(3)海洋运输;(4)濑户内海;加工出口;海洋运输便利;原料;工业产品。
【点评】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是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考查了日本多地震的原因及工业分布等,是地理中考的重点。
12.【答案】(1)日本;新西兰
(2)D
(3)环太平洋;亚欧;印度洋
(4)D
(5)D
【知识点】比例尺;火山与地震;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1)日本比新西兰的面积大,由于新西兰的面积小,所以新西兰地图的比例尺更大。(2)日本和新西兰的领土大部分都位于温带地区,日本位于北半球,新西兰位于南半球,日本和新西兰大部分领土位于中纬度,日本位于东半球,新西兰位于西半球;(3)新西兰与日本都是多地震的国家,它们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4)日本、新加坡、中国和新西兰的时间差较小,美国位于西五区,与日本的时间差大,所以日本发生强震时,美国的居民不能在白天第一时间收看电视新闻报道;(5)日本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事故,图中风向所示的是西南风,此时核泄露最有可能先影响到日本以东太平洋洋面上。
故答案为:(1)日本;新西兰;(2)D;(3)环太平洋;亚欧;印度洋;(4)D;(5)D。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图中甲是亚欧板块,乙是印度洋板块。本题考查日本和新西兰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