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8我国土地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8我国土地资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26 11:45:39

文档简介

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8我国土地资源
一、单选题
1.(2016·漳州)如图是“福建省某地农耕景观图”,该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青稞
2.(2017·福建)6月25日是我国土地日。如图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的耕地状况是(  )
A.比重较小,后备资源充足 B.比重较小,后备资源不足
C.比重较大,后备资源充足 D.比重较大,后备资源不足
(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C.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D.保护拼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3.(2012·莆田)图是一幅漫画图,读图回答下题。
(1)该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气候变暖 C.资源短缺 D.草原退化
(2)该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B.滥砍滥伐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采地下水
4.(2012·福州)读图,福州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水域
5.(2012·福州)读图,回答下题。
(1)关于我国耕地、水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B.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C.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2)为缓解北方的水资源短缺,我国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
A.西气东输工程 B.南水北调工程
C.西电东送工程 D.“三北”防护林工程
6.(2012·三明)我国耕地面积占土地资源总量仅为13.5%,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从“2011年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后”上获悉,我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而受污染的耕地面积就有1.5亿亩。对我国耕地的开发和利用,合理的有(  )
A.大面积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在陡坡上毁林开荒,开垦梯田
C.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D.利用受污染的耕地建设开发区
7.(2011·三明)如图是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读图,关于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的对比,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土地资源多,水资源也多 B.南方土地资源少,水资源多
C.北方土地资源多,水资源也多 D.北方土地资源少,水资源也少
8.(2011·莆田)下表是某年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分配数据表,据表回答下题。
耕地(%) 水资源(%)
北方 62 17
南方 38 83
(1)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分布特点是(  )
A.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C.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2)为解决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我国正在建设的巨大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西电东送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9.(2011·南平)读图,完成下题。
(1)如图揭示的问题是(  )
A.盲目开垦 B.乱占耕地 C.围湖造田 D.退耕还林
(2)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  )
A.完善城市交通 B.合理布局渔业
C.切实保护耕地 D.立法保护森林
10.(2011·南平)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和耕地分布图,完成下题。
(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2)针对南、北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11.(2011·晋江)“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有36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阅读材料和图“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图”,完成下题。
(1)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的是(  )
A.新疆 B.内蒙古 C.西藏 D.宁夏
(2)全球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全球降水量减少 B.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C.过度垦殖、过度放牧 D.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12.(2014·泉州)我国耕地人均量少、分别不均,回答问题: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 B.季风区的山地、丘陵
C.干旱、半干旱的盆地 D.季风区的平原、盆地
(2)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A.占多少,垦多少
B.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13.(2016·安溪)下列发展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土地发展林业
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C.四川盆地发展热带作物生产
D.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海洋渔业
14.(2016·安溪)如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由甲到乙到丙反映了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A.城镇建设挤占耕地 B.水土流失严重
C.风沙危害加剧 D.污染严重
(2)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
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二、综合题
15.(2021·福建)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郑国渠长达150多千米,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自流灌溉系统,灌溉渭河以北农田。2016年11月8日,郑国渠工程申遗成功,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下图示意郑国渠及其附近区域地形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甲是   ,乙是   。
(2)丙地与丁地相比,坡度较缓的是   。
(3)秦岭以北属于   (温度带),耕地类型为   ,粮食作物主要是   。
(4)请在答题卡图中用箭头画出郑国渠的流向。
(5)请在答题卡图中用斜线标出郑国渠可能自流灌溉的农田范围。
16.(2012·漳州)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   ,B是   。
(2)图中C主要分布区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地形类型为   。
(3)写出土地利用类型D分布区甲地和乙地所属地形区:甲地   ;乙地   。
甲地没有分布土地利用类型B是因为甲地   ;
乙地没有分布土地利用类型A是因为乙地   。
(4)为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福建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是水田,广泛种植水稻。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福建省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依据福建省的地理位置作答。
2.【答案】(1)B
(2)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我国耕地面积1.3亿公顷,却承受着养活世界21%的人口的沉重负担。我国现有的宜垦荒地资源数量不多,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就更少了,可见后备资源不足。故选:B(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千米2,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总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故选:A
【点评】(1)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千米2,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2)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考查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要理解记忆。
3.【答案】(1)A
(2)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1)从漫画中看出,该漫画揭示了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环境问题。乱砍滥伐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故选:A(2)从漫画中看出,该漫画揭示了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环境问题,乱砍滥伐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故选:B
【点评】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人为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乱占耕地;草场退化严重等现象。观察漫画,明确反映的问题。
4.【答案】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福建是中国四大林区之一,林地面积达600多万公顷,木材蓄积量近4亿立方米,产量居全国第三。森林覆盖率达52.4%,居全国首位。福建树种资源丰富,全省木本植物达1943种,用材树种约400种,竹类约140种,在提供大量木材的同时,还广泛应用于工业。
故选:B
【点评】秦岭—淮河线以南,西双版纳、雷州半岛、海南省和台湾省的南部属于热带,其余均属于亚热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5.【答案】(1)D
(2)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从图表中可知,我国北方地区耕地比南方地区多,但是水资源比南方地区少,我国南北水土搭配不合理。根据题意。故选:D(2)为缓解北方的水资源短缺,我国建设的大型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故选:B
【点评】(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有明显差异。该题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两方面进行考查。(2)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本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理解记忆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农业上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土壤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为了保护我国的耕地,要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故选:C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我国耕地面积1.3亿公顷,却承受着养活世界21%的人口的沉重负担。“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7.【答案】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华北地区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该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
8.【答案】(1)A
(2)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2)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如下表:
水资源(%) 耕地资源(%)
北方 20 60
南方 80 40
2)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本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理解记忆即可。
9.【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1)从漫画看出,工业园、住宅区、开发区和娱乐城等占用耕地,致使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因此我国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故选:B(2)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如图,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总之,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故选:C
【点评】(1)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国策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但在土地利用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千米2,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要理解记忆。
10.【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读表可得:我国南方地区的耕地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5.2%,但水资源占全国总水资源的80%;北方地区的耕地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9.2%,但水资源占全国总水资源的14.7%。因此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状况是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故选:B(2)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故选:C
【点评】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南部耕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9.5%,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耕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但水资源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1.【答案】(1)A
(2)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1)新疆地区,除一部分山地和受西风显著影响的地区外,大多数地方降水甚少,土地荒漠化严重,是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根据题意。故选:A(2)全球荒漠化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有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等。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1)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2)全球荒漠化严重,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并加速扩展的原因有气候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过度放牧,二是滥伐森林,三是滥挖滥采,四是盲目开垦,五是滥用水资源。该题考查全球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要认真分析。
12.【答案】(1)D
(2)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故选:D(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千米2,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总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故选:D
【点评】(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要理解记忆。(2)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考查关于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要理解记忆。
13.【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故A错误;西北地区降水稀少,适宜发展畜牧业,故B错误;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C错误;东部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海洋渔业,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理解解答即可.
14.【答案】(1)A
(2)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1)如图聚落人口增长快,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解决的措施是一方面要切实保护耕地,另一方面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土地供需矛盾尖锐,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随着经济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开放,建设用地还要不断增加,每年尚需占用相当数量耕地,加之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占有量不断减少,读图可得,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乱占滥用耕地,浪费土地的问题不断发生.(2)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问题是耕地面积减少,建筑面积扩大,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建筑面积对耕地的占用,保护耕地.如图聚落人口增长快,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解决的措施是一方面要切实保护耕地,另一方面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点评】考查我国的土地与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15.【答案】(1)山谷;鞍部
(2)丁地
(3)暖温带;旱地;小麦
(4)沿郑国渠附近画出由西南指向东北的箭头
(5)由郑国渠、渭河、洛河及泾河围成的区域(此区域内斜线标出二分之一即可)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处等高线自低值向高值凸,为山谷;乙处位于两座山峰之间,为鞍部。
(2)读图可知,丙处的等高线比丁处的密集,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因此坡度较缓的是丁。
(3)秦岭是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以北为北方地区,秦岭还大致与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相一致,秦岭以北为暖温带。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旱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4)水流应是自高处流向低处,郑国渠的西侧地势高,东侧地势低,因此郑国渠应是自西南流向东北。
(5)郑国渠灌溉的是郑国渠附近的、此前没有河流流经的区域,及由郑国渠、渭河、洛河及泾河围成的区域。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6.【答案】(1)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2)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山地
(3)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降水较少;海拔高热量不足
(4)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漠化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根据图例结合地图可知,数码代表的土地类型为:A为水田,B为旱地。(2)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3)内蒙古高原由于深居内陆,降水少,主要是草地;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4)如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漠化;开发西部,全面利用资源等。
故答案为:(1)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2)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山地;(3)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降水较少;海拔高热量不足;(4)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漠化。
【点评】我国的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丘陵地区;草地、沙漠、戈壁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西部内陆地区。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1 / 1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8我国土地资源
一、单选题
1.(2016·漳州)如图是“福建省某地农耕景观图”,该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青稞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福建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是水田,广泛种植水稻。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福建省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依据福建省的地理位置作答。
2.(2017·福建)6月25日是我国土地日。如图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的耕地状况是(  )
A.比重较小,后备资源充足 B.比重较小,后备资源不足
C.比重较大,后备资源充足 D.比重较大,后备资源不足
(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C.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D.保护拼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答案】(1)B
(2)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我国耕地面积1.3亿公顷,却承受着养活世界21%的人口的沉重负担。我国现有的宜垦荒地资源数量不多,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就更少了,可见后备资源不足。故选:B(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千米2,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总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故选:A
【点评】(1)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千米2,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2)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考查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要理解记忆。
3.(2012·莆田)图是一幅漫画图,读图回答下题。
(1)该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气候变暖 C.资源短缺 D.草原退化
(2)该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B.滥砍滥伐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采地下水
【答案】(1)A
(2)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1)从漫画中看出,该漫画揭示了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环境问题。乱砍滥伐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故选:A(2)从漫画中看出,该漫画揭示了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环境问题,乱砍滥伐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故选:B
【点评】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人为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乱占耕地;草场退化严重等现象。观察漫画,明确反映的问题。
4.(2012·福州)读图,福州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水域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福建是中国四大林区之一,林地面积达600多万公顷,木材蓄积量近4亿立方米,产量居全国第三。森林覆盖率达52.4%,居全国首位。福建树种资源丰富,全省木本植物达1943种,用材树种约400种,竹类约140种,在提供大量木材的同时,还广泛应用于工业。
故选:B
【点评】秦岭—淮河线以南,西双版纳、雷州半岛、海南省和台湾省的南部属于热带,其余均属于亚热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5.(2012·福州)读图,回答下题。
(1)关于我国耕地、水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B.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C.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2)为缓解北方的水资源短缺,我国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
A.西气东输工程 B.南水北调工程
C.西电东送工程 D.“三北”防护林工程
【答案】(1)D
(2)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从图表中可知,我国北方地区耕地比南方地区多,但是水资源比南方地区少,我国南北水土搭配不合理。根据题意。故选:D(2)为缓解北方的水资源短缺,我国建设的大型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故选:B
【点评】(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有明显差异。该题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两方面进行考查。(2)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本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理解记忆即可。
6.(2012·三明)我国耕地面积占土地资源总量仅为13.5%,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从“2011年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后”上获悉,我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而受污染的耕地面积就有1.5亿亩。对我国耕地的开发和利用,合理的有(  )
A.大面积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在陡坡上毁林开荒,开垦梯田
C.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D.利用受污染的耕地建设开发区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农业上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土壤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为了保护我国的耕地,要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故选:C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我国耕地面积1.3亿公顷,却承受着养活世界21%的人口的沉重负担。“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7.(2011·三明)如图是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读图,关于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的对比,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土地资源多,水资源也多 B.南方土地资源少,水资源多
C.北方土地资源多,水资源也多 D.北方土地资源少,水资源也少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华北地区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该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
8.(2011·莆田)下表是某年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分配数据表,据表回答下题。
耕地(%) 水资源(%)
北方 62 17
南方 38 83
(1)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分布特点是(  )
A.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C.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2)为解决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我国正在建设的巨大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西电东送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答案】(1)A
(2)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2)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如下表:
水资源(%) 耕地资源(%)
北方 20 60
南方 80 40
2)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本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理解记忆即可。
9.(2011·南平)读图,完成下题。
(1)如图揭示的问题是(  )
A.盲目开垦 B.乱占耕地 C.围湖造田 D.退耕还林
(2)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  )
A.完善城市交通 B.合理布局渔业
C.切实保护耕地 D.立法保护森林
【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1)从漫画看出,工业园、住宅区、开发区和娱乐城等占用耕地,致使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因此我国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故选:B(2)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如图,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总之,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故选:C
【点评】(1)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国策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但在土地利用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千米2,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要理解记忆。
10.(2011·南平)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和耕地分布图,完成下题。
(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2)针对南、北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读表可得:我国南方地区的耕地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5.2%,但水资源占全国总水资源的80%;北方地区的耕地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9.2%,但水资源占全国总水资源的14.7%。因此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状况是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故选:B(2)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故选:C
【点评】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南部耕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9.5%,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耕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但水资源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1.(2011·晋江)“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有36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阅读材料和图“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图”,完成下题。
(1)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的是(  )
A.新疆 B.内蒙古 C.西藏 D.宁夏
(2)全球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全球降水量减少 B.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C.过度垦殖、过度放牧 D.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答案】(1)A
(2)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1)新疆地区,除一部分山地和受西风显著影响的地区外,大多数地方降水甚少,土地荒漠化严重,是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根据题意。故选:A(2)全球荒漠化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有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等。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1)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2)全球荒漠化严重,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并加速扩展的原因有气候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过度放牧,二是滥伐森林,三是滥挖滥采,四是盲目开垦,五是滥用水资源。该题考查全球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要认真分析。
12.(2014·泉州)我国耕地人均量少、分别不均,回答问题: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 B.季风区的山地、丘陵
C.干旱、半干旱的盆地 D.季风区的平原、盆地
(2)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A.占多少,垦多少
B.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答案】(1)D
(2)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故选:D(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千米2,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总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故选:D
【点评】(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要理解记忆。(2)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考查关于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要理解记忆。
13.(2016·安溪)下列发展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土地发展林业
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C.四川盆地发展热带作物生产
D.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海洋渔业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故A错误;西北地区降水稀少,适宜发展畜牧业,故B错误;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C错误;东部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海洋渔业,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理解解答即可.
14.(2016·安溪)如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由甲到乙到丙反映了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A.城镇建设挤占耕地 B.水土流失严重
C.风沙危害加剧 D.污染严重
(2)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
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答案】(1)A
(2)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1)如图聚落人口增长快,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解决的措施是一方面要切实保护耕地,另一方面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土地供需矛盾尖锐,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随着经济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开放,建设用地还要不断增加,每年尚需占用相当数量耕地,加之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占有量不断减少,读图可得,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乱占滥用耕地,浪费土地的问题不断发生.(2)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问题是耕地面积减少,建筑面积扩大,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建筑面积对耕地的占用,保护耕地.如图聚落人口增长快,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解决的措施是一方面要切实保护耕地,另一方面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点评】考查我国的土地与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二、综合题
15.(2021·福建)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郑国渠长达150多千米,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自流灌溉系统,灌溉渭河以北农田。2016年11月8日,郑国渠工程申遗成功,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下图示意郑国渠及其附近区域地形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甲是   ,乙是   。
(2)丙地与丁地相比,坡度较缓的是   。
(3)秦岭以北属于   (温度带),耕地类型为   ,粮食作物主要是   。
(4)请在答题卡图中用箭头画出郑国渠的流向。
(5)请在答题卡图中用斜线标出郑国渠可能自流灌溉的农田范围。
【答案】(1)山谷;鞍部
(2)丁地
(3)暖温带;旱地;小麦
(4)沿郑国渠附近画出由西南指向东北的箭头
(5)由郑国渠、渭河、洛河及泾河围成的区域(此区域内斜线标出二分之一即可)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处等高线自低值向高值凸,为山谷;乙处位于两座山峰之间,为鞍部。
(2)读图可知,丙处的等高线比丁处的密集,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因此坡度较缓的是丁。
(3)秦岭是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以北为北方地区,秦岭还大致与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相一致,秦岭以北为暖温带。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旱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4)水流应是自高处流向低处,郑国渠的西侧地势高,东侧地势低,因此郑国渠应是自西南流向东北。
(5)郑国渠灌溉的是郑国渠附近的、此前没有河流流经的区域,及由郑国渠、渭河、洛河及泾河围成的区域。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6.(2012·漳州)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   ,B是   。
(2)图中C主要分布区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地形类型为   。
(3)写出土地利用类型D分布区甲地和乙地所属地形区:甲地   ;乙地   。
甲地没有分布土地利用类型B是因为甲地   ;
乙地没有分布土地利用类型A是因为乙地   。
(4)为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
【答案】(1)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2)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山地
(3)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降水较少;海拔高热量不足
(4)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漠化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根据图例结合地图可知,数码代表的土地类型为:A为水田,B为旱地。(2)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3)内蒙古高原由于深居内陆,降水少,主要是草地;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4)如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漠化;开发西部,全面利用资源等。
故答案为:(1)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2)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山地;(3)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降水较少;海拔高热量不足;(4)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漠化。
【点评】我国的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丘陵地区;草地、沙漠、戈壁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西部内陆地区。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