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34长江三角洲地区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34长江三角洲地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26 16:56:16

文档简介

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34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单选题
1.(2014·莆田)如图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区域图,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位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甲是南京,乙是常州,丙是苏州,丁是杭州。
故选:A
【点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为两翼,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城市,读图解答即可。
2.(2019·南平)图1为“沪昆高铁路线示意图”,图2为“沪昆高铁沿线四城市1月、7月气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沪昆高铁东起(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昆明四季如春,图2中表示昆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C
(2)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从图中看出,沪昆高铁自东向西横穿了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地处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该铁路东起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故答案为:C。(2)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因此,各地方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上,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同时昆明纬度较低,冬季比较温暖。所以昆明四季如春。读图可知,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1)沪昆高速铁路又名沪昆客运专线,是一条连接上海市与云南省昆明市的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也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速度等级最高、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是华东地区与中南、西南地区的客运主通道,主要承担华东地区与中南、西南地区间中长距离客流运输,同时兼顾沿线地区城际客流运输。
(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3.(2019·龙岩)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体现了当今世界(  )
A.国际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B.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削弱
C.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D.国际经济联系逐渐减弱
(2)下列属于上海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①交通便利 ②侨乡优势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科技发达 ⑤腹地广阔 ⑥劳动力廉价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⑥
【答案】(1)C
(2)C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织
【解析】【分析】(1)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要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融入到国际交流与合作之中;进博会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上海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交通运输便利、腹地广阔、消费市场广阔、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等,该地区矿产资源缺乏;侨乡优势指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故答案为:C。
【点评】(1)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同主权国家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移动与重新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制度的不同划分:北北合作、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区域经济一体化。
(2)上海是我国直辖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大陆海岸线中心的长江入海口,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共同构成以上海为龙头的中国第一大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圈”。现今的上海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第三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占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产业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以及运输业等。
4.(2012·南平)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华北平原在华北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区域,故A错误;
B、山东丘陵属于北方地区在气候上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不适宜栽种茶树,故B错误;
C、大兴安岭在东北地区冬季气候严寒,冰天雪地,故C正确;
D、沙滩椰林属于海南的景观,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不同地形区的自然景观,主要是气候的影响。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知道它们的地理位置,了解气候特征,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5.(2014·福州)读图,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的(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辽中南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京津唐地区
(2)该地区城市密集,其中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杭州 B.上海 C.苏州 D.南京
(3)下列能反映该地区特色景观的是(  )
A. B.
C. D.
【答案】(1)C
(2)B
(3)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所示区域的工业中心主要有上海、南京和杭州,位于长江入海口,濒临东海,因此可判断,如图所示区域是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故选:C(2)既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又是我国最大城市的是上海。故选:B(3)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热,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水乡,其景观为水乡古镇。根据题意。故选:A
【点评】(1)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工业中心主要有上海、南京和杭州。该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等。上海为中国广大内陆尤其是长江沿岸地带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为长江沿江地带提供科技力量,高素质人才,雄厚的资金,广阔的市场,便捷的交通,促进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升级,优化长江沿江地带产业的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做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与落实。本题考查了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及工业城市,属基础题。(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属于基础题。(3)以长江三角洲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热,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水乡主要考查了我国的旅游景点,需要学生应在日常学习中多积累,熟悉我国的主要城市特色,属于中档题。
二、综合题
6.(2016·漳州)2016年我国将在长江流域着力打造“一道两廊三群”,即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发展沿江三大城市群,综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为构建流域绿色生态廊道,防止上游水土流失,缓解中下游地区的   灾害,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   .
(2)武汉地处长江与   江交汇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江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便利   方向的交通,联系沿海与内陆,促进经济发展.
(3)长江上游主要流经地势第   、   级阶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资源丰富.
(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水热充足,有利于种植水稻;这里河湖众多,有利于发展   业,因此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答案】(1)洪涝;植树造林
(2)汉;长江三角洲;东西
(3)一;二;水能
(4)亚热带季风气候;淡水渔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为构建流域绿色生态廊道,防止上游水土流失,缓解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植树造林;(2)武汉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江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沟通东西方向的交通,联系沿海与内陆,促进经济发展;(3)长江上游主要流经地势第一、二级阶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水热充足,有利于种植水稻;这里河湖众多,有利于发展淡水渔业,因此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故答案为:(1)洪涝;植树造林;(2)汉;长江三角洲;东西;(3)一、二;水能;(4)亚热带季风气候;淡水渔。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流域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7.(2019·福建)下图示意我国南方部分区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汉江生态经济带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共同的地理位置优势是   ,多   ,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2)武汉是   省的行政中心,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可通过铁路线①   线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一批汽车从武汉运到上海,为降低运输成本,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
(3)武汉利用附近的煤矿与   矿发展钢铁工业,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   。当前,武汉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需要加大资金、   的投入。
【答案】(1)临海;良港
(2)湖北;京广;河运
(3)铁;保护环境;科技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解析】【分析】解:(1)根据图可知汉江生态经济带在内地,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都是临海形,多优良海港;
(2)武汉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根据图可知可通过铁路线京广线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和武汉都是长江沿线的重要城市,汽车从武汉运到上海适宜的运输方式是河运,水运输各种交通运输中价格最低的运输方式;
(3)根据图可知武汉附近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所以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发展钢铁工业,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当前,武汉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需要加大资金、科技的投入。
【点评】武汉,别称“江城”,湖北省省会 ,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我国区域中心城市。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8.(2019·福建)下图示意我国乡村地域类型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地区深居内陆,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甲是   河。②地区位于   (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
(2)乙是   山脉。③、④地区农业类型差异大,主要气候原因:与③地区相比,④地区   ;   。
(3)⑤地区冬季农业生产搭建的温室大棚主要作用是   。
(4)⑥地区稻渔种养面积大,耕地类型以   为主。近年来,该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   ,促进乡村传统农业向城郊型农业发展。
【答案】(1)干旱;塔里木;青藏高原
(2)阴山;位于季风区,降水量较多;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3)防寒
(4)水田;高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解:(1)根据图可知①地区为新疆,该地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所以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甲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②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2)根据图可知乙是阴山山脉,③地区是内蒙古高原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以与③地区相比,④地区位于季风区,降水量较多,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3)⑤地区是华北地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冬季农业生产搭建的温室大棚主要作用是防寒。
(4)⑥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近年来,该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促进乡村传统农业向城郊型农业发展。
【点评】考查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冬季风区一般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方,夏季风区一般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方。夏季风区降水丰富,气温较高,农业发达,特别是种植业发达。冬季风区降水较少,气候较冷,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9.(2011·厦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厦门最热月出现在   月,最冷月出现在   月,气温年较差约为   ℃。厦门最冷月、最热月出现的时间均比内陆地区更迟,由此可见我市气候具有   的特点。
(2)厦门降雨较多的月份出现在   月到   月间,原因是:   。
【答案】(1)8;2;16;海洋性明显
(2)3;9;此时盛行来自海洋湿润的夏季风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厦门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大约出现在8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大约出现在2月;气温年较差约为16℃;厦门最冷月、最热月出现的时间均比内陆地区迟,由此可见厦门市的气候海洋性明显,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最热月要比陆地推迟一个月左右,北半球最冷月大陆为一月,海洋为二月;最热月大陆为七月,海洋为八月。靠近海洋的陆地,受海洋影响也会发生程度不等的推迟,(2)降雨较多的月份大约出现在3月~9月期间,原因是盛行来自海洋湿润的夏季风;降雨较少的月份大约出现在10月~次年3月期间,原因是盛行来自亚洲大陆内部干燥的冬季风,以上这些足以说明厦门市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故答案为:(1)8;2;16;海洋性明显;(2)3;9;此时盛行来自海洋湿润的夏季风。
【点评】福建省的厦门市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厦门市的气候特点。
10.(2014·泉州)2014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重庆主持召开11省(市、区)座谈会,谋建长江经济带,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   水利枢纽;长江航运价值高,被称为“   ”。
(2)归纳该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   。长江入海口的直辖市A简称是   ,它是我国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
(3)长江沿江地带是承东启西的纽带,把沿海经济带与   地区连接起来,构成“H”型格局。
(4)说出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   。(至少两方面)
(5)读图3,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为沿江省(市、区)治理水土流失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答案】(1)三峡;黄金水道
(2)沿长江分布;沪或申
(3)西部
(4)发电、航运
(5)增大;建设防护林工程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1)图中甲是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40%,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以上。(2)长江是贯穿我国东西的大动脉,该区域城市具有沿长江分布的特点。其中上海简称沪或申,依靠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广阔的腹地,使上海发展成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3)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对整个流域内南北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对东部沿海地带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纽带作用,形成了“H”型格局。(4)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于2009年竣工,总装机容量为1 82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5)读图3,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增大。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等因素,造成了在雨季时期长江流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为此国家制定了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建设防护林绿色工程。
故答案为:(1)三峡;黄金水道;(2)沿长江分布;沪或申;(3)西部;(4)发电、航运;(5)增大;建设防护林工程。
【点评】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的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在北纬25°﹣35°之间,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对整个流域内南北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对东部沿海地带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纽带作用。该题考查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及经济发展状况,要理解记忆。
11.(2016·莆田)图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本区域临江滨海,其中“江”指   ,“海”指黄海和   .
(2)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行,该地位于   省,其行政中心是   市.
(3)北京的贝贝乘火车沿   线到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来自我国最大的渔场﹣   渔场的海产品.
(4)该区域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任答两点即可)
【答案】(1)长江;东海
(2)浙江;杭州
(3)京沪;杭州
(4)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中“江”指长江,“海”指黄海和东海;(2)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浙江行政中心是杭州市.(3)京沪线是从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所以北京的贝贝乘火车沿线到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来自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的海产品.(4)长三角地区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沪宁杭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等,不利条件是煤铁资源缺乏。故答案为:(1)长江;东海;(2)浙江;杭州;(3)京沪;杭州;(4)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
【点评】本题考查长三角地区的相关知识。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1 / 1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34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单选题
1.(2014·莆田)如图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区域图,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位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19·南平)图1为“沪昆高铁路线示意图”,图2为“沪昆高铁沿线四城市1月、7月气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沪昆高铁东起(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昆明四季如春,图2中表示昆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2019·龙岩)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体现了当今世界(  )
A.国际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B.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削弱
C.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D.国际经济联系逐渐减弱
(2)下列属于上海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①交通便利 ②侨乡优势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科技发达 ⑤腹地广阔 ⑥劳动力廉价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⑥
4.(2012·南平)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5.(2014·福州)读图,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的(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辽中南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京津唐地区
(2)该地区城市密集,其中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杭州 B.上海 C.苏州 D.南京
(3)下列能反映该地区特色景观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
6.(2016·漳州)2016年我国将在长江流域着力打造“一道两廊三群”,即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发展沿江三大城市群,综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为构建流域绿色生态廊道,防止上游水土流失,缓解中下游地区的   灾害,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   .
(2)武汉地处长江与   江交汇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江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便利   方向的交通,联系沿海与内陆,促进经济发展.
(3)长江上游主要流经地势第   、   级阶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资源丰富.
(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水热充足,有利于种植水稻;这里河湖众多,有利于发展   业,因此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7.(2019·福建)下图示意我国南方部分区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汉江生态经济带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共同的地理位置优势是   ,多   ,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2)武汉是   省的行政中心,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可通过铁路线①   线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一批汽车从武汉运到上海,为降低运输成本,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
(3)武汉利用附近的煤矿与   矿发展钢铁工业,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   。当前,武汉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需要加大资金、   的投入。
8.(2019·福建)下图示意我国乡村地域类型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地区深居内陆,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甲是   河。②地区位于   (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
(2)乙是   山脉。③、④地区农业类型差异大,主要气候原因:与③地区相比,④地区   ;   。
(3)⑤地区冬季农业生产搭建的温室大棚主要作用是   。
(4)⑥地区稻渔种养面积大,耕地类型以   为主。近年来,该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   ,促进乡村传统农业向城郊型农业发展。
9.(2011·厦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厦门最热月出现在   月,最冷月出现在   月,气温年较差约为   ℃。厦门最冷月、最热月出现的时间均比内陆地区更迟,由此可见我市气候具有   的特点。
(2)厦门降雨较多的月份出现在   月到   月间,原因是:   。
10.(2014·泉州)2014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重庆主持召开11省(市、区)座谈会,谋建长江经济带,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   水利枢纽;长江航运价值高,被称为“   ”。
(2)归纳该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   。长江入海口的直辖市A简称是   ,它是我国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
(3)长江沿江地带是承东启西的纽带,把沿海经济带与   地区连接起来,构成“H”型格局。
(4)说出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   。(至少两方面)
(5)读图3,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为沿江省(市、区)治理水土流失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11.(2016·莆田)图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本区域临江滨海,其中“江”指   ,“海”指黄海和   .
(2)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行,该地位于   省,其行政中心是   市.
(3)北京的贝贝乘火车沿   线到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来自我国最大的渔场﹣   渔场的海产品.
(4)该区域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任答两点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甲是南京,乙是常州,丙是苏州,丁是杭州。
故选:A
【点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为两翼,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城市,读图解答即可。
2.【答案】(1)C
(2)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从图中看出,沪昆高铁自东向西横穿了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地处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该铁路东起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故答案为:C。(2)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因此,各地方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上,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同时昆明纬度较低,冬季比较温暖。所以昆明四季如春。读图可知,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1)沪昆高速铁路又名沪昆客运专线,是一条连接上海市与云南省昆明市的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也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速度等级最高、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是华东地区与中南、西南地区的客运主通道,主要承担华东地区与中南、西南地区间中长距离客流运输,同时兼顾沿线地区城际客流运输。
(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3.【答案】(1)C
(2)C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织
【解析】【分析】(1)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要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融入到国际交流与合作之中;进博会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上海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交通运输便利、腹地广阔、消费市场广阔、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等,该地区矿产资源缺乏;侨乡优势指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故答案为:C。
【点评】(1)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同主权国家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移动与重新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制度的不同划分:北北合作、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区域经济一体化。
(2)上海是我国直辖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大陆海岸线中心的长江入海口,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共同构成以上海为龙头的中国第一大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圈”。现今的上海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第三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占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产业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以及运输业等。
4.【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华北平原在华北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区域,故A错误;
B、山东丘陵属于北方地区在气候上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不适宜栽种茶树,故B错误;
C、大兴安岭在东北地区冬季气候严寒,冰天雪地,故C正确;
D、沙滩椰林属于海南的景观,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不同地形区的自然景观,主要是气候的影响。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知道它们的地理位置,了解气候特征,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5.【答案】(1)C
(2)B
(3)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所示区域的工业中心主要有上海、南京和杭州,位于长江入海口,濒临东海,因此可判断,如图所示区域是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故选:C(2)既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又是我国最大城市的是上海。故选:B(3)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热,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水乡,其景观为水乡古镇。根据题意。故选:A
【点评】(1)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工业中心主要有上海、南京和杭州。该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等。上海为中国广大内陆尤其是长江沿岸地带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为长江沿江地带提供科技力量,高素质人才,雄厚的资金,广阔的市场,便捷的交通,促进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升级,优化长江沿江地带产业的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做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与落实。本题考查了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及工业城市,属基础题。(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属于基础题。(3)以长江三角洲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热,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水乡主要考查了我国的旅游景点,需要学生应在日常学习中多积累,熟悉我国的主要城市特色,属于中档题。
6.【答案】(1)洪涝;植树造林
(2)汉;长江三角洲;东西
(3)一;二;水能
(4)亚热带季风气候;淡水渔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为构建流域绿色生态廊道,防止上游水土流失,缓解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植树造林;(2)武汉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江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沟通东西方向的交通,联系沿海与内陆,促进经济发展;(3)长江上游主要流经地势第一、二级阶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水热充足,有利于种植水稻;这里河湖众多,有利于发展淡水渔业,因此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故答案为:(1)洪涝;植树造林;(2)汉;长江三角洲;东西;(3)一、二;水能;(4)亚热带季风气候;淡水渔。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流域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7.【答案】(1)临海;良港
(2)湖北;京广;河运
(3)铁;保护环境;科技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解析】【分析】解:(1)根据图可知汉江生态经济带在内地,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都是临海形,多优良海港;
(2)武汉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根据图可知可通过铁路线京广线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和武汉都是长江沿线的重要城市,汽车从武汉运到上海适宜的运输方式是河运,水运输各种交通运输中价格最低的运输方式;
(3)根据图可知武汉附近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所以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发展钢铁工业,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当前,武汉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需要加大资金、科技的投入。
【点评】武汉,别称“江城”,湖北省省会 ,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我国区域中心城市。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8.【答案】(1)干旱;塔里木;青藏高原
(2)阴山;位于季风区,降水量较多;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3)防寒
(4)水田;高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解:(1)根据图可知①地区为新疆,该地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所以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甲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②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2)根据图可知乙是阴山山脉,③地区是内蒙古高原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以与③地区相比,④地区位于季风区,降水量较多,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3)⑤地区是华北地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冬季农业生产搭建的温室大棚主要作用是防寒。
(4)⑥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近年来,该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促进乡村传统农业向城郊型农业发展。
【点评】考查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冬季风区一般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方,夏季风区一般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方。夏季风区降水丰富,气温较高,农业发达,特别是种植业发达。冬季风区降水较少,气候较冷,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9.【答案】(1)8;2;16;海洋性明显
(2)3;9;此时盛行来自海洋湿润的夏季风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厦门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大约出现在8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大约出现在2月;气温年较差约为16℃;厦门最冷月、最热月出现的时间均比内陆地区迟,由此可见厦门市的气候海洋性明显,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最热月要比陆地推迟一个月左右,北半球最冷月大陆为一月,海洋为二月;最热月大陆为七月,海洋为八月。靠近海洋的陆地,受海洋影响也会发生程度不等的推迟,(2)降雨较多的月份大约出现在3月~9月期间,原因是盛行来自海洋湿润的夏季风;降雨较少的月份大约出现在10月~次年3月期间,原因是盛行来自亚洲大陆内部干燥的冬季风,以上这些足以说明厦门市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故答案为:(1)8;2;16;海洋性明显;(2)3;9;此时盛行来自海洋湿润的夏季风。
【点评】福建省的厦门市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厦门市的气候特点。
10.【答案】(1)三峡;黄金水道
(2)沿长江分布;沪或申
(3)西部
(4)发电、航运
(5)增大;建设防护林工程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1)图中甲是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40%,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以上。(2)长江是贯穿我国东西的大动脉,该区域城市具有沿长江分布的特点。其中上海简称沪或申,依靠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广阔的腹地,使上海发展成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3)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对整个流域内南北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对东部沿海地带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纽带作用,形成了“H”型格局。(4)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于2009年竣工,总装机容量为1 82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5)读图3,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增大。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等因素,造成了在雨季时期长江流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为此国家制定了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建设防护林绿色工程。
故答案为:(1)三峡;黄金水道;(2)沿长江分布;沪或申;(3)西部;(4)发电、航运;(5)增大;建设防护林工程。
【点评】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的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在北纬25°﹣35°之间,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对整个流域内南北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对东部沿海地带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纽带作用。该题考查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及经济发展状况,要理解记忆。
11.【答案】(1)长江;东海
(2)浙江;杭州
(3)京沪;杭州
(4)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中“江”指长江,“海”指黄海和东海;(2)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浙江行政中心是杭州市.(3)京沪线是从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所以北京的贝贝乘火车沿线到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来自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的海产品.(4)长三角地区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沪宁杭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等,不利条件是煤铁资源缺乏。故答案为:(1)长江;东海;(2)浙江;杭州;(3)京沪;杭州;(4)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
【点评】本题考查长三角地区的相关知识。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