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全章复习特训-word版含答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全章复习特训-word版含答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03 15:5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全章复习特训
一、选择题(1~8为单选,9~12为多选)
1.某动车速度从0增加到50
m/s所用的时间为100
s,动车在这段时间内运动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段时间内动车的(  )
A.加速度为2
m/s2    
B.加速度为0.5
m/s2
C.速度变化量为0.5
m/s
D.速度变化率为50
m/s2
2.一遥控玩具汽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
A.15
s内汽车的位移为300
m
B.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
m/s2
C.20
s末汽车的速度为-1
m/s
D.前25
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3.下列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是一个恒量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率是一个恒量
C.在相等的时间内,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不变
4.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A     B    C     D
5.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0时刻车头经过站台上某点A的速度是1
m/s,8
s末车尾经过点A的速度是7
m/s,则列车在4
s末的速度为(  )
A.5
m/s
B.5.5
m/s
C.4
m/s
D.3.5
m/s
6.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t图像如图所示,则(  )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2
C.质点在1
s末速度为1.5
m/s
D.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为1.5
m
7.从某一高度相隔1
s先后释放甲、乙两个相同的小球,不计空气的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  )
A.间距保持不变,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间距越来越大,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C.间距越来越大,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D.间距越来越小,速度之差越来越小
8.如图所示,物体A在斜面上由静止匀加速滑下x1后,又匀减速地在平面上滑过x2后停下,测得x2=2x1,则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a1与在平面上的加速度a2的大小关系为(  )
A.a1=a2
B.a1=2a2
C.a1=a2
D.a1=4a2
9.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A           B
C          D
10.曾经,司机闯黄灯要扣6分,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某小轿车驾驶员看到绿灯开始闪时,经短暂思考后开始刹车,小轿车在黄灯刚亮时恰停在停车线上,v?t图像如图所示。若绿灯开始闪烁时小轿车距停车线距离L=10.5
m,则(  )
A.小轿车的刹车距离为8
m
B.小轿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4
m/s2
C.绿灯开始闪烁到黄灯刚亮的时间t0为3
s
D.绿灯开始闪烁到黄灯刚亮的时间t0为2.5
s
11.列车出站时能在150
s
内匀加速到180
km/h,然后正常行驶,某次因意外列车以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将车速减至108
km/h。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列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B.列车减速时,若运用v=v0+at计算瞬时速度,其中a=-
m/s2
C.若用v
?t图像描述列车的运动,减速时的图线在时间轴t轴的下方
D.列车由静止加速,1
min内速度可达20
m/s
12.物体从离地面45
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
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3
s后落地
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20
m/s
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
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1)OD间的距离为________
cm.
(2)下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x-t2图线(x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1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叫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线,从而可求出加速度.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
(2)请你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并指出哪个轴相当于v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要想求出0.15
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
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
cm,则加速度为________
m/s2.
15.一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
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2
s的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求: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
16.一列车由若干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车厢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一人站在站台上与第1节车厢的最前端相齐.当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开始计时,测得第1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2
s,则从第5节到第16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多少?
17.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
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起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h=0.45
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求:
(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
m/s2)
(1)运动员起跳时的速度大小v0;
(2)从离开跳台到手接触水面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t(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8.雨后,屋檐上还在不断滴着水滴,如图所示.小红认真观察后发现,这些水滴都是由静止开始下落的.她测得屋檐到窗台的距离H=3.2
m,窗户的高度为h=1.4
m.g取10
m/s2,试计算:
(1)水滴下落到窗台时的速度大小;
(2)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




一、选择题(1~8为单选,9~12为多选)
1.B
解析:这段时间内动车速度的变化:
Δv=v-v0=50
m/s-0=50
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有a=
m/s2=0.5
m/s2
速度变化率等于加速度的大小,故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
2.C
解析:由于该图像是位移—时间图像,所以15
s末汽车的位移为s15=30
m,故选项A错误;10
s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为0,选项B错误;20
s末汽车的速度为=-1
m/s,故选项C正确;汽车在前10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静止了一段时间,最后又反方向运动一段距离,故选项D错误.
3.B
解析:对于不同时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不同,A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即速度变化率不变,B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刻在变,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大小不相等,C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化,D错误.
4.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位置与速度之间的函数表达式,由函数表达式判断正确的选项。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能回到原高度,重复原来的过程,以落地点为原点,速度为零时,位移最大,速度最大时位移为零,设高度为h,则速度大小与位移的关系满足v2=2g(h-x),A项正确
5.C 
解析:列车的加速度a==
m/s2=
m/s2,4
s末列车的速度v4=v0+at4=1
m/s+×4
m/s=4
m/s,故C正确
6.D 
解析:由题图可知=1+0.5t(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at2得=v0+at,对比可知,v0=1
m/s,加速度为a=2×0.5
m/s2=1
m/s2,即质点的加速度不变,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错误;质点的初速度v0=1
m/s,在1
s末速度为v1=v0+at1=2
m/s,C错误;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为x=t1=×1
m=1.5
m,D正确
7.C.
解析:甲、乙两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都为重力加速度;以释放乙球开始计时,甲球此时的速度v1=gt=10
m/s,经过t时间后,甲球的速度v=v1+gt,乙球的速度v′=gt,则两球的速度差为:Δv=v-v′=10
m/s,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此后先释放的小球的位移为:x1=v1t+gt2;后释放的小球的位移为:x2=gt2.它们之间的距离差为:Δx=x1-x2=v1t,可知它们的间距越来越大,故A、B、D错误,C正确.
8.B
解析:设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速度为v,则:v2=2a1x1,0-v2=2(-a2)x2,可得a1x1=a2x2,a1∶a2=x2∶x1=2∶1.即a1=2a2,B项正确.
9.ACD 
解析:由题图A可知,物体开始和结束时的纵坐标为0,说明物体又回到了初始位置,A正确;由题图B可知,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位移增大,故未回到初始位置,B错误;由题图C知,物体第1
s内的位移沿正方向,大小为2
m,第2
s内的位移沿负方向,大小为2
m,故2
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C正确;由题图D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
s末时物体的总位移为零,故物体回到初始位置,D正确
10.BC 
解析:由图知,小轿车在前0.5
s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x=v0Δt=6×0.5
m=3
m,则小轿车的刹车距离为s=L-x=10.5
m-3
m=7.5
m,故A项错误;小轿车刹车过程,有s=(t0-0.5
s),得t0=3
s,所以小轿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2.4
m/s2,故B、C两项正确,D项错误
11.ABD 
解析:列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
m/s2,减速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a′=-m/s2,故A、B正确;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列车减速时,v
?t图像的图线依然在时间轴t轴的上方,C错误;由v=at可得v=×60
m/s=20
m/s,D正确
12.AC 
解析:由h=gt2得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t==3
s,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Δh=gt2-gt22=25
m,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gt=30
m/s,物体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m/s=15
m/s。则A、C正确,B、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1)1.20 
(2)加速度的一半 
0.934
解析:(1)1
cm+1
mm×2.0=1.20
cm.
(2)斜率表示加速度的一半,a=
m/s2≈0.467
m/s2,所以加速度大小a=0.934
m/s2.
14.(1)交流 (2)图见解析
y轴 (3)b (4)2
解析:(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
(2)纸带运动的速度不断变化,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等效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由于时间间隔相等,根据x=vt知,位移与速度成正比,用纸带的宽度表示时间间隔ΔT,因此纸带的速度与纸带的长度成正比,可以用纸带的长度“等效”速度大小,故y轴相当于v轴,如图所示.
(3)纸带的宽度表示时间ΔT=0.1
s,则要想求出0.15
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量b段纸带的长度.
(4)va=
m/s=0.2
m/s;
ve=
m/s=1
m/s;
则a==
m/s2=2
m/s2.
15. 【答案】(1)10
m/s (2)5
m/s2 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解析: (1)由速度、时间的关系式得
v1=v0+a1t1=2×5
m/s=10
m/s,
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10
m/s。
(2)由v=v1+a2t2得
a2==
m/s2=-5
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16.【答案】4
s
解析:方法一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1:(-1):(-):…:(-),
可得===,
故所求时间Δt=4
s.
方法二 假设车厢静止,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设每节车厢长为x,加速度为a,则人通过第1节车厢的时间为t1=
=2
s,
人通过前4节车厢的时间为t4=
=4
s,
人通过前16节车厢的时间为t16=
=8
s,
故所求时间Δt=t16-t4=8
s-4
s=4
s.
17. 【答案】(1)3
m/s (2)1.75
s
解析: (1)上升阶段:v=2gh
得v0==3
m/s
(2)上升阶段:0=v0-gt1
得t1==
s=0.3
s
自由落体过程:H=gt
得t2==s=1.45
s
故t=t1+t2=0.3
s+1.45
s=1.75
s。
18.【答案】(1)8
m/s (2)0.2
s
解析:(1)水滴下落至窗台通过的距离为H=3.2
m,
由v2=2gH得v==
m/s=8
m/s.
(2)水滴下落至窗户上边缘的时间为
t1=

s=0.6
s
水滴下落至窗台的时间为t2=

s=0.8
s
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为Δt=t2-t1=0.8
s-0.6
s=0.2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