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课题3
水的组成
知识回顾1
1、如何检验一集气瓶中盛的是氧气?
2、如何检验蜡烛燃烧产生了水?
3、下列有关水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氧2个元素组成的
B、水分子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
C、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
D、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E、水是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F、水是氢、氧元素组成
知识回顾2
2、铁(Fe)+氧气(O2)
黑色固体
点燃
1、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O2)
(CO2)
(H2O)
(?)
(?)
3、碳酸钙
氧化钙(CaO)+
二氧化碳(CO2)
高温
(?)
你能运用所学知识确定上述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吗?
要确定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应该选怎么的反应?
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
阅读书79页三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又有何化学性质?
(2)根据氢气的性质知道收集氢气有哪些方法?
氢气有哪些用途吗?
方案1
、氢气燃烧(水的生成实验)
1、氢气的性质
物理
性质
化学
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密度最小)
可燃性
还原性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链接实验(观察现象)
(1)现象:
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2)结论:
氢气燃烧生成了水
(3)你能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及符号表达式吗?
氢气+氧气
水
(可燃性)
点燃
H2
+
O2
H2O
点燃
(4)检验氢气燃烧产物的方法:
①操作:在氢气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②现象: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外壁发热
注意:(132页):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爆炸
链接实验(观察现象)
3、氢气的验纯
Ⅰ.用拇指堵住
集满氢气的
试管口
Ⅱ.靠近火焰,
移开拇指点火
发出尖锐爆鸣声表示氢气不纯,声音很小表示氢气较纯
注意: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若跟空气混合,遇明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存放这些的地方要严禁火种。(如:H2、煤粉、面粉、石油气)。
故点燃可燃性气体都必须要验纯
思考:如果H2验纯时,没有听到声音是否说明H2很纯净?
点燃氢气之前要验纯,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讨论
1.氢气燃烧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该实验中有新物质水的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2.上述实验中是否有水滴生成?
答:有
3、从这个实验能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吗?
你的依据什么?
答:能,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有氢、氧元素,生成物水中一定有氢、氧元素
拓展:氢气的还原性
练习
1.氦气是除氢气之外密度最小的气体,可以代替氢气装入飞艇中,这是因为:
防止发生爆炸。
(或:使用氢气的飞艇容易着火而容易发生爆炸)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能___________,发出____
__火焰,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看到杯内壁有_______产生,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到______
.
安静的燃烧
淡蓝色
水珠
发烫
2.在做氢气验纯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直接在发生器的导管口点燃,观察其是否能安静地燃烧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然后移近火焰试验
C.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经检验没有听到声音,则说明氢气已纯
D.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经检验不纯后用拇指摁住一会儿再重新检验
D
3、某同学使用小试管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来检验其纯度,第一次检验时,发现氢气不纯,接着进行第二次检验,第二次检验的操作步骤应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熄灭残留火星)或: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
重新收集一试管氢气;
试管口向下,移近火焰点火,进行检验,如不纯净,再收集,再检验。
4.在分液漏斗中有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与水混合,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请你用水、一支试管,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取一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放出
少量的下层液体,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
若试管中的液体静置后不分层,则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否则上层为水层
。
拓展:白色硫酸铜CuSO4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常用白色CuSO4粉末来检验水
5.根据“氢气流吹肥皂泡”实验,请设计简单方法判别一种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大小关系.
用一轻质的气球收集适量的气体,扎紧口,松开手。
若气球上升,则比空气的密度小;
若气球下沉,则比空气的密度大;
若气球悬浮,则与空气的密度相等。
6.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
???
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
?B.未听到声音
???
C.听到声音很小
????D.
试管爆炸
C
7.氢气与其它气体最显著的区别为(
)
A.氢气无色、无味
B.氢气难溶于水
C.无毒
D.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即密度最小。
D
8.鉴别氢气、氮气、氧气、空气,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
A.观察颜色和状态
B.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检验.
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
D.闻气味.
C
想一想:当有可燃性物质如氢气、甲烷等应该使用带火星木条还是燃着的木条?……
9.下列混合气体在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氢气和氦气
B.氢气和氮气
C.氧气和氮气
D.氢气和空气
D
10.当氢气与氧气反应最强烈时体积比为2:1,则氢气混入空气中反应最强烈时氢气约占总体积的(
)
A.10%
B.30%
C.35%
D.40%
B
返回
探究:水的组成(见书80页)
链接电解水实验1
方案2
电解水实验(分解水实验):
链接电解水实验2
两电极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比较两玻璃管中现象差异
都产生气泡,负极比正极产生的气泡快
液面都下降,但是负极比正极下降得快
正极与负极下降的液面高度比为1:2
即: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见书80页(气体产物验证)
正极端玻璃管
负极端玻璃管
现象
解释
燃着的木条火焰加旺;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气体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玻璃管口有无色小液滴产生
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果记忆
:正极氧,负极氢,氢2氧1
1、见书80页(记录电极附近和两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你能写出水电解的文字(符号)表达式?
H2
+
O2
H2O
通电
水
通电
氢气+氧气
3、这个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1: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依据)
结论3: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
2:1
(质量比是1:8)
(推导出间接结论)
结论2
[提问]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两种气体,能不能说明水
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物?
不能。水是纯净物,
应该说水是由氢(H)元素和氧(O)元素组成的。
+
破裂
重新组合
氧分子
氢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水分子
水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破裂成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构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构成氧气。
2H2O
2
H2
+
O2
通电
水电解的微观模型展示:
O
H
H
O
H
H
H
H
H
H
+
O
O
通电
水电解的微观模型可得出间接结论:
(3)该变化中变化的是水分子,没变的是H、O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变化的是分子,不变的是原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分子分为原子,原子组合成新分子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5)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1)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
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8
(6)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宏观上:
(1)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
(2)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3)水电解是分解反应
返回
3.电源采用的是
电源
2.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的目的:
实验注意事项:
增强水的导电性
5.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为
2:1,
但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却大于2:1,原因主要有哪些?
4.电解水实验中是什么能转化什么能?
1.实验前要先将玻璃管装满水
排尽空气.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①装置气密性不好,氧气逸散多。
②相同条件下,氧气比氢气更能溶于水。
③氧气性质较活泼,与电极反应消耗部分氧气。
④负极管内没有装满水,使氢气体积偏大……
直流
讨论
(1)上述实验中水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几种新物质?
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两种物质。
(2)分析水的电解实验(分解实验),其中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够说明水不是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答: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可知水并不是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练习: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③水由氢气、氧气组成
④水电解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D
小结:水的组成
以上两个实验都可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1、氢气的燃烧实验(水的生成实验)
(1)氢气的性质(物性、化性)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结论、表达式、产物的检验)
(3)氢气的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验纯)
2、电解水的实验(水的分解实验)
(1)实验现象:
(2)产物的检验:
(3)注意事项以及误差分析:
一、证明水的组成实验
练习H2
练习2
给下列纯净物分类
氮气
二氧化碳
高锰酸钾
铁
磷
二氧化硫
过氧化氢
氯化钾
氯酸钾
氨气
二氧化锰
液氧
探究物质的分类
N2
KMnO4
P
H2O2
MnO2
KClO3
CO2
Fe
SO2
KCl
O2
NH3
水(H2O)是一种纯净物,但它与O2、H2等不同,
它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N2等(81页)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CO2(81页)
给下列纯净物分类
氮气
四氧化三铁
高锰酸钾
铁
磷
二氧化硫
过氧化氢
氯化钾
氯酸钾
氨气
二氧化锰
液氧
探究物质的分类
N2
KMnO4
P
H2O2
MnO2
KClO3
Fe3O4
Fe
SO2
KCl
O2
NH3
KMnO4
H2O2
KClO3
MnO2
SO2
Fe3O4
KCl
NH3
化
合
物
氧化物
(定义81)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其它化合物
物质的简单分类
按物质
的种类
按元素
的种类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一物两素一氧
由不同种物质组成,无固定组成
(一物)
两个要素:
(一物一素)
(一物多素)
注意1.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但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
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化合物,还可能是混合物
纯净物
(3)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可能是纯净物(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但不可能是化合物。
小结:物质分类
概念
宏观(关键词)
微观(关键词)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不同种物质(至少两种)
同种物质(只有一种)
不同种分子或粒子(至少两种)
同种分子或粒子(只有一种)
一物、一素
一种分子(粒子)、一种原子
一物、不同种元素
一种分子(粒子)、不同种原子
一物、两素、一氧
一分子(粒子)两原、一氧原子
练习1:
①
水(H2O)
②
铁(Fe)
③
高锰酸钾
(KMnO4)
④
医用75%的酒精
⑤
湖水
⑥
过氧化氢(H2O2)
以上六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氧化物有
。
④⑤
①②③⑥
②
①⑥
练习2:书上82页第3、4、5题
3、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如下关系,对下列概念
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
1.电解水时使用_
____电源.
a连接的是
极。
(1)闭合开关后观察a和b内的现象是..
(2)为什么长颈漏斗中水面上升?
(3)为什么生成气体聚集在管上方?
直流
负
都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a和b收集的气体的
体积比约为2:1
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使a和b两管内气压增大,
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
氢气、氧气比水的密度小,
且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2.对电解水的实验记录如下:
电解时间/min
2
4
6
8
10
12
14
……
负极生成气体体积/mL
7
15
23
31
39
47
55
……
正极生成气体体积/mL
2
5
9
13
17
21
25
……
?
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理论体积比是_____________.
2.请认真分析实验数据,你会发现什么问题?
推测产生这一问题的可能原因?
2:1
(1)开始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和理论值不符.
原因可能是:①
同条件下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②生成的氧气与电极反应③装置气密性不好,氧气逸散多④负极管内没有装满水,使氢气体积偏大……)
(2)从第4分钟起,每2分钟内生成的H2与O2的体积比与理论值一致.
原因:
氧气和氢气溶于水已达到饱和.
2.实验室制取氧气不用电解水的方法而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主要原因是什么?
1.消耗大量电能.
2.制取成本高.
3.操作不方便.……
电解水制取氧气: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在常温下反应、节能、安全、操作简单.
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了5
L气体,则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理论上可收集到(
)???
A.5
L
B.10
L
C.
2.5
L
D.
15
L
B
返回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水,该反应也能说明水的组成.
B.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不纯?.
C.氢气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因为过氧化氢H2O2中含有氧气?,所以用于制取氧气.
D
随堂练习
例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冰水共存物
B.蒸馏水
C.液氧
D.河水
D
3.电解水时,一般都要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原因是(
)
A.它是水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B.可以增加水的导电性
C.可以生成更多的氢气和氧气
D.可以除去水的有害物质
B
4.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氧,下列说法中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液氢燃烧
B.氢气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C.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D.氢气具有可燃性
D
例6
水通直流电,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
,可以用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以
用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于这是一种具有
性的气体,因此点燃前必须 。
气泡
带火星木条
带火星木条复燃
燃着的木条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可燃
验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