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28 17:04:39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为了探究植物的某种向性运动,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向地性
B.实验设计:尚不完善,还需要设置对照组
C.实验观察:观察并记录植物茎的生长方向
D.实验结论:可用来解释“为什么沙漠植物的根系长得很深?”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解答】A、由图可知,实验的变量是水,因此是为了探究植物的向水性;故A错误;
B、该实验只存在一个变量,且形成了对照,则该实验设计完善;故B错误;
C、该实验观察记录的是根的生长方向;故C错误;
D、实验的结论是根具有向水性,可以解释沙漠地区植物根系长得较深的原因;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如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 据图分析:左侧受到单侧光的刺激,背光一侧的a接受的生长素多,向光一侧的生长素少,即a>b.右侧装置旋转,导致c、d中生长素分布均匀,由于两个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的量开始相等,因此a>c=d>b。
【解答】由于步骤Ⅰ中a、b不旋转,则在单侧光的照射下b侧的生长素运输到a侧,a侧生长素浓度高于b侧;c、d所在胚芽鞘尖端虽受到单侧光照射,但是旋转使其受到均匀的光照,c和d的生长素浓度一样,则在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a>c=d>b。所以步骤Ⅱ中放a的胚芽鞘弯曲程度最大。A选项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荷兰科学家温特曾做以下实验: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并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图)。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是(  )
A.胚芽鞘尖端能产生影响其生长的物质
B.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影响生长的物质从尖端向下运输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发现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说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该物质能自顶端向下运输,促进胚芽鞘生长。
【解答】据图分析,尖端产生的物质进入琼脂块,然后进入到尖端以下区域,促进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生长,与未放琼脂块的一侧形成对照。本题中没有用到单侧光照。B选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研究表明,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上端(顶端)向下端(根部)运输,取两根相似的柳枝条,把一根正挂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生长情况如图甲所示。若把另一根枝条倒挂在同样潮湿的空气中,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其生长情况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 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向肥性和向水性,茎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解答】 从图甲看出下端生根,上端生芽,根有向地性生长的特性,茎有向光性生长的特性,因此“若把另一根枝条倒挂在同样潮湿的空气中,如图乙所示”,下端生出的根向下生长,上端生出是枝条向上生长,B选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下列关于胚芽鞘弯向光源的原理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B.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
C.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慢
D.生长素在尖端产生并向下输送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地球引力能导致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解答】A、分布在胚芽鞘的生长素在光照射下会移向背光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收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进而使背光一侧弯向光源生长,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D、生长素在植物体尖端产生在光源和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会向下运输,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某校科学小组研究了“激素甲和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
B.该实验证明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
C.该实验证明激素甲对柳树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
D.若探究激素甲、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共同影响,应设计2组实验进行对照
【答案】D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它们对植物的作用是不同的,且浓度不同时对植物体的作用也会有所差异。
【解答】A、该实验探究的是激素甲和激素乙在不同浓度时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影响,所以实验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中曲线可知,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中曲线可知,激素甲对柳树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且浓度为50/mg·L时,促进作用最强,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探究激素甲、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共同影响,除设置单独的甲、乙两组外,还应设置甲、乙混合组及无任何激素组,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如图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周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植物能够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解答时分析植物的向光性和向地性。
【解答】用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从而使植物的茎产生向光生长,同时植物的根有向地生长的特征。C中的植物有向光性和向地性的表现,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研究“外界刺激对根的生长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置的铁丝网上垫一层棉絮,下端浸入水中。请根据萌发种子所受外界刺激的作用,分析以下较可能出现的是(  )
A.重力的作用使根向下生长
B.水分的刺激使根向上弯曲生长
C.重力首先使根向下生长,继而棉絮中的水分使根向上生长
D.重力与水的刺激抵消,根停止生长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向地性和向水性的相关知识,向地性是植物由于重力作用所做出的生长反应;向水性为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趋向较湿的地方生长的特性。
【解答】地心引力、水都是单一方向的刺激,可引起植物向性运动,由此出现的现象为重力首先使根向下生长,继而棉絮中的水分使根向上生长,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在太空飞行的宇宙飞船上有一株水平放置的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根和茎的生长方向是(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茎都向上生长
C.根、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
D.根向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相关知识。
【解答】在宇宙飞船中,水平放置的幼苗所受的微重力,对幼苗的生长几乎无影响,故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长,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太空中的该植物处于单侧光的照射环境,它的器官会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不同的生长现象。
【解答】植物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不受重力的影响,但植物的向光性不受重力的影响,则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该植物茎向光生长,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把一株直立植物放倒后,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如图所示。这说明植物(  )
A.能够繁殖 B.具有向性 C.能够运动 D.具有磁性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等。
【解答】把一株直立植物放倒后,由于根也具有向水性,因此根会向湿润的土壤生长,由于茎的向光性,则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下列生命活动中,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
B.斑马发现敌害迅速逃跑
C.蘑菇从小长大
D.雏鸡破壳而出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雏鸡破壳而出、蘑菇从小长大,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体现了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斑马的敌害发现斑马后会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逃跑,说明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下列植物的行为属于植物的向光性表现的是(  )
A.茎叶背地生长 B.捕蝇草捕虫
C.向日葵向太阳 D.含羞草收缩叶片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向光性相关知识,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
【解答】A、茎叶背地生长表现出茎的背地性,A不符合题意;
B、捕蝇草捕捉昆虫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属于应激性,B不符合题意;
C、向日葵由于受到光照射,引起的向日葵的花朝着太阳生长,属于向日葵的向光性,C符合题意;
D、含羞草收缩叶片与向光性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图)。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
A.左右相等 B.左多右少 C.左少右多 D.左右均无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现象,显示出向光性。
【解答】由于胚芽鞘的尖端属于感光部位,在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情况下,尖端生长素横向运输,再向下运输,导致胚芽鞘下的琼脂块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故导致左多右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下列实验中,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如图所示),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向右生长 B.乙向右生长 C.甲向左生长 D.乙向左生长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光照分别在甲、乙燕麦胚芽鞘的顶端,由于不透光的锡箔纸遮住甲燕麦胚芽鞘顶端,则单侧光无效,而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此时生长均匀分布,胚芽鞘将直立生长。
【解答】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乙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而乙胚芽鞘仍然能够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由于生长素能够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胚芽鞘生长快,故导致乙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在正方形暗箱内放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15 min匀速转1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情况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把花盆放在旋转圈上水平旋转,暗箱不动,对于植物而言,相当于接受的是均匀光照,故幼苗将直立生长,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如图甲,小幼苗的生长会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
【解答】光源固定不动暗箱水平旋转,说明植物和暗箱都旋转,15分钟转一周,幼苗是15 min受到一次来自暗箱小窗的光照射,其他时间均无光照,小幼苗只有小窗和光源转到一条直线上时才能接受到光照,因此幼苗将弯向小窗生长,因此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如图B所示,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如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温特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B.若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C.④和⑥结果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
D.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温特之前科学家们认为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物质分配不均所致。②中的琼脂块是经过胚芽鞘尖端处理的,而⑤中的琼脂块是没有经过胚芽鞘尖端处理的,对比可以看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物质能够促进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生长;③④中含有胚芽鞘尖端产生物质的琼脂块放在了胚芽鞘的一侧,放琼脂块的一侧生长快;⑤⑥是对照组,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的影响。
【解答】A、温特的实验是将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放到琼脂块上,因为他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促进植株生长,A不符合题意;
B、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而实验中去除胚芽鞘的尖端,则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B符合题意;
C、③④中经过胚芽鞘尖端处理的琼脂块放在了胚芽鞘的一侧,发现放琼脂块的一侧生长快;⑤⑥是对照组,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的影响,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C不符合题意;
D、⑤⑥是空白对照组,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2021八下·杭州开学考)如图甲所示是小乐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解答】甲是单侧光照射,植物具有向光性,所以植物会弯向光源生长;而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所以竖直向下生长;即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9.(2020八上·西湖期末)如图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右侧开口,左侧照光。固定幼苗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是(  )
A.直立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
D.先向右弯曲生长再向左弯曲生长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解答】幼苗固定,纸盒旋转,右侧开口也随之旋转,导致植物受到的光照是均匀的,所以植物是直立生长的;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020八上·拱墅期末)植物幼苗的向光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幼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B.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答案】D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当植物幼苗两侧的生长素相同时,它竖直向上生长。当两侧的生长素分别不均衡时,生长素多的一次,细胞生长快,另一侧生长慢,因此幼苗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折。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植物幼苗向有光的左侧偏折,这是因为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别少,细胞生长慢,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21.(2020八上·吴兴期末)植物能对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不同的刺激作出反应。
(1)好望角茅膏菜是生长在南非的一种食肉植物,它像捕蝇草一样能捕捉昆虫。这种反应属于植物的   (选填“向性”或“感性”)
运动。
(2)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一侧生长素
   (选填“多于”或“少于”)背光一侧。
【答案】(1)感性
(2)少于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 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例如,含羞草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合欢、酢浆草的叶片在受到光线明暗的刺激后张开或闭合,等等。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如植物幼苗的向光性生长,根的向重力性生长(在重力影响下向下生长),等等。
【解答】 (1)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 茅膏菜捕捉昆虫的反应属于植物的感性运动。
(2)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从向光一侧运输到了背光一侧,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所以植物表现出了向光性。所以向光一侧生长素少于背光一侧。
故答案为:(1)感性(2)少于
22.(2020八上·余杭期末)实验是学习科学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也是科学的重要内容。养成实验后再思考、再发现的习惯,能使我们更好地学习科学。如图是植物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实验,在此实验中,单侧光改变了   的分布,其   (填“向光侧”或“背光侧”)分布多。所以植物表现出向光性生长。
【答案】生长素;背光侧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使向光侧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运到背光侧,造成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茎对生长素不敏感,结果背光侧促进生长作用明显高于向光侧,使该侧生长快,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解答】在此实验中,单侧光改变了生长素的分布,其背光侧分布多。所以植物表现出向光性生长。
故答案为:生长素;背光侧
23.如图是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   (选填“相同”或“不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是:低浓度   (选填“促进”或“抑制”,下同)植物生长,高浓度   植物生长。
(2)枝条扦插繁殖时,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   摩/升。要使甘薯迅速育出薯秧,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   摩/升。
(3)比较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不同影响,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程度依次增强的顺序是   。
【答案】(1)不同;促进;抑制
(2)10-10;10-8
(3)茎、芽、根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不同浓度对植物各器官的影响(促进或抑制生长)是不同的.对不同器官来说,都有各自对应的使生长最旺盛的生长素浓度,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根、芽、茎对生长素敏感性依次减弱。
【解答】(1)分析题图可知,过高浓度生长素会抑制根、芽、茎的生长,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只有在较低浓度的范围内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长。
(2)分析题图可知,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是 10-10 摩/升,所以枝条扦插繁殖时,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10-10摩/升; 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的10-8摩/升,所以要使甘薯迅速育出薯秧,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10-8摩/升。
(3)分析题图可知,促进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10-10摩/升,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的10-8摩/升,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摩尔/升,由此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程度依次增强是茎、芽、根。
故答案为:(1)不同;促进;抑制 (2) 10-10 ;10-8 (3) 茎、芽、根
24.乙烯是一 种调节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植物激素。所有的果实在发育期间都会产生微量乙烯。在果实未成熟时乙烯含量很低,在果实进入成熟期时会出现高峰。若将一个成熟果实,如梨、草果放在未成熟的柿子或香蕉中,用塑料袋严密地包裹起来,搁置几天,柿子或香蕉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是怎么回事呢?   。
【答案】将会成熟;原因是成熟的果实会产生乙烯,乙烯促使未成熟的果实成熟。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对抗生长素的作用,因物种而异,促进或抑制根、叶、花的生长和发育,乙烯在花、叶和果实的脱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解答】成熟的果实能释放乙烯,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从而能使未成熟的果实提早成熟,所以 若将一个成熟果实,如梨、草果放在未成熟的柿子或香蕉中,用塑料袋严密地包裹起来,搁置几天,柿子或香蕉将会成熟。原因是成熟的果实会产生乙烯,乙烯促使未成熟的果实成熟。
故答案为:将会成熟; 原因是成熟的果实会产生乙烯,乙烯促使未成熟的果实成熟
25.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   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   的微量   。
【答案】作用;调节作用;有机物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五大类都是植物激素。
【解答】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生成和促进芽的生长;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对促进植物的生长有显著的生理效应。
故答案为:作用;调节作用;有机物
26.利用两盆植株大小相当的含羞草做如下对比实验。
(1)把一盆含羞草放在太阳下,另一盆含羞草放在暗室内,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两盆含羞草有什么不一样?   。
(2)将振动着的音叉放在含羞草上面,但不触碰含羞草,含羞草   (选填“做出反应”或“不反应”)这说明含羞草   (选填“能”或“不能" )对声音做出反应。
(3)若将振动着的音叉轻碰含羞草的顶部和叶,含羞草   (选填“做出反应“或“不反应”),可见含羞草能对   做出反应。
(4)小心地用铅笔触碰含羞草的各个部位,发现含羞草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   。
【答案】(1)在暗室内的含羞草的叶子是合拢的
(2)不反应;不能
(3)做出反应;触碰
(4)叶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本题探究了含羞草对光照、声音、触碰等刺激做出的反应以及含羞草的敏感部位在哪里。
【解答】(1)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把一盆含羞草放在太阳下,另一盆含羞草放在暗室内,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两盆含羞草不一样,阳光下的含羞草叶子是展开的,暗室里的含羞草叶子是合拢的。
(2) 将振动着的音叉放在含羞草上面,但不触碰含羞草,含羞草感受不到外界刺激,含羞草不反应,这说明含羞草不能对声音做出反应。
(3)若将振动着的音叉轻碰含羞草的顶部和叶子,含羞草立即做出反应,叶子合拢,可见含羞草能对触碰做出反应。
(4)小心地用铅笔触碰含羞草的各个部位,发现含羞草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叶子,它会迅速合拢。
故答案为:(1) 在暗室内的含羞草的叶子是合拢的 (2)不反应;不能 (3)做出反应;触碰 (4)叶
27.在浙江某地开阔地上的树冠向   (选填“南”或“北”)的方向较茂盛,这是植物对   做出的反应。
【答案】南;光照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 浙江气候总的特点是: 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 光照较多,雨量充沛,空气湿润。
【解答】 在浙江某地开阔地上的树冠向南的方向较茂盛,因为北半球向南方向朝阳,获得太阳光照和热量较多,光照较多, 雨量充沛, 空气湿润,有利于植物生长,枝叶繁茂,这是植物对光照做出的反应。
故答案为:南;光照
28.向日葵向太阳,这是向日葵对   做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光性。黄豆苗的根向下生长,这是豆苗对   做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地性。黄豆芽(茎)向上生长,即茎的背地生长,这是豆苗对地球引力以及光照做出的反应,即植物的   性和   性。
【答案】光照;地球引力;负向地;向光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向地性是植物由于地心引力单方向的作用所引起的向性运动。
【解答】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这是向日葵对与光刺激做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茎向上生长,而根向下生长,是根和茎对于地心引力的单向作用,发生向地生长或背地生长,叫做向地性。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的刺激做出的反应。黄豆苗的根向下生长,这是豆苗对地球引力做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地性。黄豆芽(茎)向上生长,即茎的背地生长,这是豆苗对地球引力以及光照做出的反应,即植物的负向地性和向光性。
故答案为:光照;地球引力;负向地;向光
29.   和   是植物感应性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植物对太阳光.地球引力、水、化学物质、接触及其他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答案】向性运动;感性运动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向性运动是指的受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发的局部运动。如植物是向光性、向重力性等。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
【解答】植物的感应性主要是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植物的感应性是植物对太阳光、地球引力、水、化学物质、接触及其它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故答案为:向性运动;感性运动
30.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小应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甲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每颗玉米粒根和芽的生长方向。
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
(1)本实验验证了植物的哪种感应性现象?   。这种感应性现象是对外界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   。
(2)培养皿放在暗处的目的是   。
(3)请设计一个在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
【答案】(1)根的向地性;地球引力
(2)控制变量
(3)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本实验要探究的是根的向地性,A玉米粒胚根向下放置,与其他三粒种子放在同等条件下培养,观察根的生长状况,可见A组是对照组,B、C、D组是实验组。
【解答】(1)本实验中的4粒种子,分别指向4个不同方向,并且用透明胶带固定 ,观察放置不同方向的种子的根生长方向有什么不同,为了验证根的向地性。这种感应性现象是对地球引力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2)光对植物也有感应性,为了保证变量唯一,控制变量,培养皿应放在暗处。
(3)要想使幼嫩植株生长如图所示形态,可以将栽有正常植树的花盆横放,或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即可。
故答案为:(1)根的向地性;地球引力 (2)控制变量 (3) 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三、解答题
31.(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以下是有关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放在窗台上的草本植物会朝向窗外生长,这些现象被称为向光性,是植物对环境一种适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光线能够使植物体中的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   (选填“多”或“少”),因此,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
(2)如图是三盆燕麦幼苗。A、C盆中是正常幼苗,B盆中是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将A、B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转动的圆盘上,将C盆放在不旋转的圆盘上,三盆都有单侧光照射。几天后,A盆幼苗生长情况为    。(选填①、②或③)
①不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右侧弯曲生长
(3)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我们不难发现产生生长素的部分是    。
【答案】(1)多
(2)②
(3)胚芽鞘尖端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1)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放在窗台上的草本植物会朝向窗外生长,这些现象被称为向光性,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光线能够使植物体中的生长素(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因此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这是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2)A放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接收到的是均匀光照,直立生长;B没有尖端,没有生长素,不生长,不弯曲;C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
(3)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发现产生生长素的部分是胚芽鞘尖端。
故答案为:(1)多 (2)② (3)胚芽鞘尖端
32.(2018八上·长兴月考)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状况。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
(2)A,B,C,D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
(3)请设计一个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答案】(1)根的向地性
(2)A
(3)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根据植物的感应性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植物的感应性;其实验材料为玉米粒,然后给其适宜的条件,让其萌发。故本实验是想探究根的向地性生长;
(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其中A,B,C,D四粒玉米在培养皿中的位置如题干中图形所示;其中A相当于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胚根朝下;故A是对照组;其中B,C,D三粒种子的放置状态胚根均不向下;故为实验组;
(3)如果在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右图乙所示形状;探究的是茎的背地性生长;可以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故答案为:(1)根的向地性;(2)A;(3)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四、实验探究题
33.
(1)材料一: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   。
(2)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   环节。
(3)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
(4)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5)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曲线   。
【答案】(1)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2)提出猜想
(3)对照
(4)小于
(5)B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植物向光性时发现,在单侧光照下,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如果切去胚芽鞘的尖端,或在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则单侧光不能使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如果单侧光照射套上透明小帽的尖端,或照射在胚芽鞘下部套上锡箔的幼苗,胚芽鞘仍会发生向光弯曲。由此,达尔文推测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是由于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产生了某种影响,并从上部传到下部,造成背光面和向光面生长快慢不同而引起的。温特实验证明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他把这种化学物质称为生长素。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
【解答】(1)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 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
(2)材料一种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提出猜想环节。
(3)图甲的实验中,、A组琼脂块上放有胚芽尖端,B组琼脂块没放胚芽尖端,起对照作用,以验证胚芽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4)胚芽尖端在左侧光照射下,其产生的生长素将移向右侧,右侧生长迅速,横线间隔大于左侧间隔。
(5)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胚芽左侧生长迅速,将向右弯曲,而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胚芽不断向右弯曲,而当生长素浓度较高时,促进作用减弱,胚芽弯曲程度减小,但不会转向生长,所以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曲线B。
故答案为:(1) 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2) 提出猜想 ;(3)对照;(4)小于;(5)B
34.有些植物能否开花和日照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唐菖蒲必须在每日14小时以上的长日照环境下才能分化出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长日照植物。菊花在夏季长日照环境下只生长,不能分化花芽;入秋后,当每天的日照时间缩短到12个小时以后才能分化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短日照植物。前苏联科学家M.H.Chailakhian用菊花做了一个实验,来探究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如图是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去掉菊花顶端的全部叶子,①②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③④植株的顶端下部带叶的部位分别接受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分析,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是   。
(2)根据实验请提出一条让菊花夏天开花的方法:   。
(3)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短日照条件下,菊花会分化出花芽,并开花,是因为短日照条件下菊花感受光刺激的器官产生了开花激素,而菊花能分化出花芽,并开花是开花激素在起作用。(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答案】(1)叶
(2)培养时让它每天接受少于12h的光照
(3)第一步:植物光照不变,将琼脂块放在切去顶端枝叶的②枝条的切口上[或切取一小段②植株带叶枝条放(倒)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取另一块不放在②植株上的琼脂块作对照。第二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三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不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二步处理的植株开花,第三步处理的植株不开花。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
【解答】(1)由实验可知,叶片接受短日照的菊花开花,由此可得出结论:菊花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刺激的器官是叶。
(2)由实验可知,当每天日照时间不超过12小时时,菊花能够开花,所以要想菊花夏天开花,培养时应让它每天接受少于12h的光照。
(3)若要证明短日光条件下菊花感受光刺激的器官产生了开花激素,而菊花能分化出花芽,并开花是开花激素在起作用,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开花激素的有无,可这样进行实验: 第一步:植物光照不变,将琼脂块放在切去顶端枝叶的②枝条的切口上[或切取一小段②植株带叶枝条放(倒)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此步是为了收集开花激素),取另一块不放在②植株上的琼脂块作对照。第二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三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不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二步处理的植株开花,第三步处理的植株不开花。
故答案为:(1)叶;(2)培养时让它每天接受少于12h的光照 ;(3) 第一步:植物光照不变,将琼脂块放在切去顶端枝叶的②枝条的切口上[或切取一小段②植株带叶枝条放(倒)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取另一块不放在②植株上的琼脂块作对照。第二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三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不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二步处理的植株开花,第三步处理的植株不开花。
35.(2020八上·余杭期末)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为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月季幼茎切成5cm的插条,将插条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均匀分为7组;
②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沾蘸5s,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计算每组月季生根数目。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激素浓度(单位: μ molL) 0 1 5 10 50 100 15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 6 8 10 12 12 10 6
激素类似物乙各浓度下生根数 5.8 6.1 3.8 3 2 0.8 0.3
(1)七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是第   组;
(2)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   来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
(3)从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的数据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   (回答一点即可);
(4)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   。(“高”或“低”)
【答案】(1)第一组
(2)生根数
(3)在1-1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多(或在50-15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少;在1-15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先增多后减少)(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缺少条件范围不得分)
(4)低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解答时对比不同组月季生长情况,仔细观察表格信息,思考解题。
【解答】(1)第一组的激素浓度为0,因此可以起对照作用。
(2)月季幼茎插条生根越多,说明生长素对其的作用越大,因此通过比较生根数能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
(3)从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的数据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在1-1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多。
(4)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低。
故答案为:(1)第一组(2)生根数(3)在1-1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多(或在50-15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少;在1-15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先增多后减少)(4)低
36.(2020八上·绍兴月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分成等量的6组,分别插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4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生根为止,计算每根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素浓度 根数量 实验日期 2×10-1(克/升) 2×10-2(克/升) 2×10-3(克/升) 2×10-4(克/升) 2×10-5(克/升) 清水
5月26日 0 0 0 1 6 0
5月31日 0 0 0 2 11 0
6月5日 0 1 1 5 13 1
6月10日 0 2 5 6 16 1
(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
(2)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   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3)生长素浓度过大时,   (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4)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1)对照
(2)2×10-5 克/升
(3)不利于
(4)不正确,没有用浓度更低的生长素做实验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采用对照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惟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对照。
(2)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2×10-5 克/升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3)生长素浓度过大时,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4)不正确,没有用浓度更低的生长素做实验。
故答案为:(1)对照(2)2×10-5 克/升 (3)不利于(4)不正确,没有用浓度更低的生长素做实验
37.植物的根不仅具有向地下竖直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并且还有向较潮湿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即植物具有向水性。请你对植物的向水性进行实验探究。
(1)提出假设:   。
(2)设置对照组:取两盆生长情况一样的蚕豆苗,分别标上A和B,在A盆植株的四周每天均匀地浇适量的水,在B盆植株的一个方向处每天浇适量的水。放置一周后,轻轻去掉泥土,观察植株根的分布。
①其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盆蚕豆苗。
②在图中的方框内用文字或图画表示A、B盆中植株根的分布情况   。
(3)实验结论:   。
【答案】(1)植物的根具有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
(2)A;A盆根分布均匀,B盆根多数向浇水多的方向生长
(3)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探究性实验需要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并记录、分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解答】(1)在对植物的向水性进行实验探究中,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植物的根具有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
(2)设置对照实验。取两盆生长情况一样的蚕豆苗,分别标上A和B,在A盆植株的四周每天均匀地浇适量的水,在B盆植株的一个方向处每天浇适量的水。放置一周后,轻轻去掉泥土,观察植株根的生长情况。①在这个实验中,B盆是实验组,A盆起着对照作用,是对照组。②通过观察发现,A盆根分布均匀,B盆根多数向浇水多的方向生长。
(3)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故答案为:(1)植物的根具有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2)①A;②A盆根分布均匀,B盆根多数向浇水多的方向生长 (3)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38.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注: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1)图a和b说明什么?
(2)图c和d说明什么?
(3)图e和f说明什么?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光并未影响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4)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本实验探究的是植物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二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
【解答】(1)a和b两实验可以看出,不论有无光,IAA的含量是不变的,说明光并未影响生长素的分解,也没有影响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c和d两实验可以看出,胚芽鞘被薄玻璃片分割成两半,说明玻璃片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e和f两实验可以看出,e完全被玻璃片切开,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无法横向运输,使两侧浓度相同;f尖端没有切开,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横向运输,背光侧浓度高,向光侧浓度低,说明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故答案为:(1) 光并未影响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 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 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4)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39.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9-J-5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画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   环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   。
【答案】(1)建立假设
(2)对照
(3)小于
(4)B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此题一是考查资料分析和识图作答能力;二是考查科学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以及植物的向光性。
【解答】(1)由材料一可知:达尔文的实验结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由材料二可知: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所以达尔文的实验结论是温特实验探究中提出的问题。
(2)图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光照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该实验变量是光照,B组是对照组。
(3)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细胞生长快,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 当横线左侧间隔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胚芽向右弯曲程度增大(B曲线的前半段),当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弯曲程度逐渐变小(B曲线的的上面那半段),D曲线不对,因为弯曲程度不可能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一直增大,A、C也不对,不可能向左弯曲。
故答案为:(1)建立假设 (2)对照 (3)小于 (4)B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为了探究植物的某种向性运动,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向地性
B.实验设计:尚不完善,还需要设置对照组
C.实验观察:观察并记录植物茎的生长方向
D.实验结论:可用来解释“为什么沙漠植物的根系长得很深?”
2.如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荷兰科学家温特曾做以下实验: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并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图)。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是(  )
A.胚芽鞘尖端能产生影响其生长的物质
B.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影响生长的物质从尖端向下运输
4.研究表明,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上端(顶端)向下端(根部)运输,取两根相似的柳枝条,把一根正挂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生长情况如图甲所示。若把另一根枝条倒挂在同样潮湿的空气中,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其生长情况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5.下列关于胚芽鞘弯向光源的原理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B.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
C.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慢
D.生长素在尖端产生并向下输送
6.某校科学小组研究了“激素甲和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
B.该实验证明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
C.该实验证明激素甲对柳树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
D.若探究激素甲、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共同影响,应设计2组实验进行对照
7.如图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周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A. B.
C. D.
8.研究“外界刺激对根的生长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置的铁丝网上垫一层棉絮,下端浸入水中。请根据萌发种子所受外界刺激的作用,分析以下较可能出现的是(  )
A.重力的作用使根向下生长
B.水分的刺激使根向上弯曲生长
C.重力首先使根向下生长,继而棉絮中的水分使根向上生长
D.重力与水的刺激抵消,根停止生长
9.在太空飞行的宇宙飞船上有一株水平放置的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根和茎的生长方向是(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茎都向上生长
C.根、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
D.根向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10.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11.把一株直立植物放倒后,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如图所示。这说明植物(  )
A.能够繁殖 B.具有向性 C.能够运动 D.具有磁性
12.下列生命活动中,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
B.斑马发现敌害迅速逃跑
C.蘑菇从小长大
D.雏鸡破壳而出
13.下列植物的行为属于植物的向光性表现的是(  )
A.茎叶背地生长 B.捕蝇草捕虫
C.向日葵向太阳 D.含羞草收缩叶片
14.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图)。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
A.左右相等 B.左多右少 C.左少右多 D.左右均无
15.下列实验中,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如图所示),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向右生长 B.乙向右生长 C.甲向左生长 D.乙向左生长
16.在正方形暗箱内放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15 min匀速转1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情况为(  )
A. B.
C. D.
17.如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温特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B.若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C.④和⑥结果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
D.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18.(2021八下·杭州开学考)如图甲所示是小乐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19.(2020八上·西湖期末)如图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右侧开口,左侧照光。固定幼苗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是(  )
A.直立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
D.先向右弯曲生长再向左弯曲生长
20.(2020八上·拱墅期末)植物幼苗的向光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幼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B.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二、填空题
21.(2020八上·吴兴期末)植物能对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不同的刺激作出反应。
(1)好望角茅膏菜是生长在南非的一种食肉植物,它像捕蝇草一样能捕捉昆虫。这种反应属于植物的   (选填“向性”或“感性”)
运动。
(2)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一侧生长素
   (选填“多于”或“少于”)背光一侧。
22.(2020八上·余杭期末)实验是学习科学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也是科学的重要内容。养成实验后再思考、再发现的习惯,能使我们更好地学习科学。如图是植物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实验,在此实验中,单侧光改变了   的分布,其   (填“向光侧”或“背光侧”)分布多。所以植物表现出向光性生长。
23.如图是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   (选填“相同”或“不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是:低浓度   (选填“促进”或“抑制”,下同)植物生长,高浓度   植物生长。
(2)枝条扦插繁殖时,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   摩/升。要使甘薯迅速育出薯秧,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   摩/升。
(3)比较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不同影响,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程度依次增强的顺序是   。
24.乙烯是一 种调节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植物激素。所有的果实在发育期间都会产生微量乙烯。在果实未成熟时乙烯含量很低,在果实进入成熟期时会出现高峰。若将一个成熟果实,如梨、草果放在未成熟的柿子或香蕉中,用塑料袋严密地包裹起来,搁置几天,柿子或香蕉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是怎么回事呢?   。
25.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   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   的微量   。
26.利用两盆植株大小相当的含羞草做如下对比实验。
(1)把一盆含羞草放在太阳下,另一盆含羞草放在暗室内,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两盆含羞草有什么不一样?   。
(2)将振动着的音叉放在含羞草上面,但不触碰含羞草,含羞草   (选填“做出反应”或“不反应”)这说明含羞草   (选填“能”或“不能" )对声音做出反应。
(3)若将振动着的音叉轻碰含羞草的顶部和叶,含羞草   (选填“做出反应“或“不反应”),可见含羞草能对   做出反应。
(4)小心地用铅笔触碰含羞草的各个部位,发现含羞草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   。
27.在浙江某地开阔地上的树冠向   (选填“南”或“北”)的方向较茂盛,这是植物对   做出的反应。
28.向日葵向太阳,这是向日葵对   做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光性。黄豆苗的根向下生长,这是豆苗对   做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地性。黄豆芽(茎)向上生长,即茎的背地生长,这是豆苗对地球引力以及光照做出的反应,即植物的   性和   性。
29.   和   是植物感应性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植物对太阳光.地球引力、水、化学物质、接触及其他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30.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小应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甲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每颗玉米粒根和芽的生长方向。
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
(1)本实验验证了植物的哪种感应性现象?   。这种感应性现象是对外界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   。
(2)培养皿放在暗处的目的是   。
(3)请设计一个在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
三、解答题
31.(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以下是有关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放在窗台上的草本植物会朝向窗外生长,这些现象被称为向光性,是植物对环境一种适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光线能够使植物体中的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   (选填“多”或“少”),因此,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
(2)如图是三盆燕麦幼苗。A、C盆中是正常幼苗,B盆中是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将A、B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转动的圆盘上,将C盆放在不旋转的圆盘上,三盆都有单侧光照射。几天后,A盆幼苗生长情况为    。(选填①、②或③)
①不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右侧弯曲生长
(3)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我们不难发现产生生长素的部分是    。
32.(2018八上·长兴月考)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状况。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
(2)A,B,C,D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
(3)请设计一个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四、实验探究题
33.
(1)材料一: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   。
(2)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   环节。
(3)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
(4)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5)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曲线   。
34.有些植物能否开花和日照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唐菖蒲必须在每日14小时以上的长日照环境下才能分化出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长日照植物。菊花在夏季长日照环境下只生长,不能分化花芽;入秋后,当每天的日照时间缩短到12个小时以后才能分化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短日照植物。前苏联科学家M.H.Chailakhian用菊花做了一个实验,来探究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如图是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去掉菊花顶端的全部叶子,①②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③④植株的顶端下部带叶的部位分别接受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分析,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是   。
(2)根据实验请提出一条让菊花夏天开花的方法:   。
(3)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短日照条件下,菊花会分化出花芽,并开花,是因为短日照条件下菊花感受光刺激的器官产生了开花激素,而菊花能分化出花芽,并开花是开花激素在起作用。(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35.(2020八上·余杭期末)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为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月季幼茎切成5cm的插条,将插条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均匀分为7组;
②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沾蘸5s,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计算每组月季生根数目。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激素浓度(单位: μ molL) 0 1 5 10 50 100 15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 6 8 10 12 12 10 6
激素类似物乙各浓度下生根数 5.8 6.1 3.8 3 2 0.8 0.3
(1)七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是第   组;
(2)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   来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
(3)从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的数据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   (回答一点即可);
(4)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   。(“高”或“低”)
36.(2020八上·绍兴月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分成等量的6组,分别插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4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生根为止,计算每根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素浓度 根数量 实验日期 2×10-1(克/升) 2×10-2(克/升) 2×10-3(克/升) 2×10-4(克/升) 2×10-5(克/升) 清水
5月26日 0 0 0 1 6 0
5月31日 0 0 0 2 11 0
6月5日 0 1 1 5 13 1
6月10日 0 2 5 6 16 1
(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
(2)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   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3)生长素浓度过大时,   (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4)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7.植物的根不仅具有向地下竖直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并且还有向较潮湿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即植物具有向水性。请你对植物的向水性进行实验探究。
(1)提出假设:   。
(2)设置对照组:取两盆生长情况一样的蚕豆苗,分别标上A和B,在A盆植株的四周每天均匀地浇适量的水,在B盆植株的一个方向处每天浇适量的水。放置一周后,轻轻去掉泥土,观察植株根的分布。
①其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盆蚕豆苗。
②在图中的方框内用文字或图画表示A、B盆中植株根的分布情况   。
(3)实验结论:   。
38.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注: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1)图a和b说明什么?
(2)图c和d说明什么?
(3)图e和f说明什么?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39.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9-J-5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画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   环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解答】A、由图可知,实验的变量是水,因此是为了探究植物的向水性;故A错误;
B、该实验只存在一个变量,且形成了对照,则该实验设计完善;故B错误;
C、该实验观察记录的是根的生长方向;故C错误;
D、实验的结论是根具有向水性,可以解释沙漠地区植物根系长得较深的原因;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 据图分析:左侧受到单侧光的刺激,背光一侧的a接受的生长素多,向光一侧的生长素少,即a>b.右侧装置旋转,导致c、d中生长素分布均匀,由于两个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的量开始相等,因此a>c=d>b。
【解答】由于步骤Ⅰ中a、b不旋转,则在单侧光的照射下b侧的生长素运输到a侧,a侧生长素浓度高于b侧;c、d所在胚芽鞘尖端虽受到单侧光照射,但是旋转使其受到均匀的光照,c和d的生长素浓度一样,则在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a>c=d>b。所以步骤Ⅱ中放a的胚芽鞘弯曲程度最大。A选项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发现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说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该物质能自顶端向下运输,促进胚芽鞘生长。
【解答】据图分析,尖端产生的物质进入琼脂块,然后进入到尖端以下区域,促进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生长,与未放琼脂块的一侧形成对照。本题中没有用到单侧光照。B选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 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向肥性和向水性,茎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解答】 从图甲看出下端生根,上端生芽,根有向地性生长的特性,茎有向光性生长的特性,因此“若把另一根枝条倒挂在同样潮湿的空气中,如图乙所示”,下端生出的根向下生长,上端生出是枝条向上生长,B选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地球引力能导致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解答】A、分布在胚芽鞘的生长素在光照射下会移向背光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收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进而使背光一侧弯向光源生长,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D、生长素在植物体尖端产生在光源和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会向下运输,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D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它们对植物的作用是不同的,且浓度不同时对植物体的作用也会有所差异。
【解答】A、该实验探究的是激素甲和激素乙在不同浓度时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影响,所以实验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中曲线可知,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中曲线可知,激素甲对柳树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且浓度为50/mg·L时,促进作用最强,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探究激素甲、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共同影响,除设置单独的甲、乙两组外,还应设置甲、乙混合组及无任何激素组,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植物能够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解答时分析植物的向光性和向地性。
【解答】用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从而使植物的茎产生向光生长,同时植物的根有向地生长的特征。C中的植物有向光性和向地性的表现,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向地性和向水性的相关知识,向地性是植物由于重力作用所做出的生长反应;向水性为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趋向较湿的地方生长的特性。
【解答】地心引力、水都是单一方向的刺激,可引起植物向性运动,由此出现的现象为重力首先使根向下生长,继而棉絮中的水分使根向上生长,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相关知识。
【解答】在宇宙飞船中,水平放置的幼苗所受的微重力,对幼苗的生长几乎无影响,故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长,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太空中的该植物处于单侧光的照射环境,它的器官会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不同的生长现象。
【解答】植物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不受重力的影响,但植物的向光性不受重力的影响,则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该植物茎向光生长,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等。
【解答】把一株直立植物放倒后,由于根也具有向水性,因此根会向湿润的土壤生长,由于茎的向光性,则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雏鸡破壳而出、蘑菇从小长大,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体现了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斑马的敌害发现斑马后会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逃跑,说明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向光性相关知识,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
【解答】A、茎叶背地生长表现出茎的背地性,A不符合题意;
B、捕蝇草捕捉昆虫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属于应激性,B不符合题意;
C、向日葵由于受到光照射,引起的向日葵的花朝着太阳生长,属于向日葵的向光性,C符合题意;
D、含羞草收缩叶片与向光性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现象,显示出向光性。
【解答】由于胚芽鞘的尖端属于感光部位,在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情况下,尖端生长素横向运输,再向下运输,导致胚芽鞘下的琼脂块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故导致左多右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光照分别在甲、乙燕麦胚芽鞘的顶端,由于不透光的锡箔纸遮住甲燕麦胚芽鞘顶端,则单侧光无效,而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此时生长均匀分布,胚芽鞘将直立生长。
【解答】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乙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而乙胚芽鞘仍然能够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由于生长素能够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胚芽鞘生长快,故导致乙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把花盆放在旋转圈上水平旋转,暗箱不动,对于植物而言,相当于接受的是均匀光照,故幼苗将直立生长,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如图甲,小幼苗的生长会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
【解答】光源固定不动暗箱水平旋转,说明植物和暗箱都旋转,15分钟转一周,幼苗是15 min受到一次来自暗箱小窗的光照射,其他时间均无光照,小幼苗只有小窗和光源转到一条直线上时才能接受到光照,因此幼苗将弯向小窗生长,因此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如图B所示,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温特之前科学家们认为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物质分配不均所致。②中的琼脂块是经过胚芽鞘尖端处理的,而⑤中的琼脂块是没有经过胚芽鞘尖端处理的,对比可以看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物质能够促进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生长;③④中含有胚芽鞘尖端产生物质的琼脂块放在了胚芽鞘的一侧,放琼脂块的一侧生长快;⑤⑥是对照组,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的影响。
【解答】A、温特的实验是将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放到琼脂块上,因为他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促进植株生长,A不符合题意;
B、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而实验中去除胚芽鞘的尖端,则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B符合题意;
C、③④中经过胚芽鞘尖端处理的琼脂块放在了胚芽鞘的一侧,发现放琼脂块的一侧生长快;⑤⑥是对照组,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的影响,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C不符合题意;
D、⑤⑥是空白对照组,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解答】甲是单侧光照射,植物具有向光性,所以植物会弯向光源生长;而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所以竖直向下生长;即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9.【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解答】幼苗固定,纸盒旋转,右侧开口也随之旋转,导致植物受到的光照是均匀的,所以植物是直立生长的;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答案】D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当植物幼苗两侧的生长素相同时,它竖直向上生长。当两侧的生长素分别不均衡时,生长素多的一次,细胞生长快,另一侧生长慢,因此幼苗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折。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植物幼苗向有光的左侧偏折,这是因为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别少,细胞生长慢,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1.【答案】(1)感性
(2)少于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 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例如,含羞草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合欢、酢浆草的叶片在受到光线明暗的刺激后张开或闭合,等等。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如植物幼苗的向光性生长,根的向重力性生长(在重力影响下向下生长),等等。
【解答】 (1)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 茅膏菜捕捉昆虫的反应属于植物的感性运动。
(2)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从向光一侧运输到了背光一侧,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所以植物表现出了向光性。所以向光一侧生长素少于背光一侧。
故答案为:(1)感性(2)少于
22.【答案】生长素;背光侧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使向光侧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运到背光侧,造成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茎对生长素不敏感,结果背光侧促进生长作用明显高于向光侧,使该侧生长快,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解答】在此实验中,单侧光改变了生长素的分布,其背光侧分布多。所以植物表现出向光性生长。
故答案为:生长素;背光侧
23.【答案】(1)不同;促进;抑制
(2)10-10;10-8
(3)茎、芽、根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不同浓度对植物各器官的影响(促进或抑制生长)是不同的.对不同器官来说,都有各自对应的使生长最旺盛的生长素浓度,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根、芽、茎对生长素敏感性依次减弱。
【解答】(1)分析题图可知,过高浓度生长素会抑制根、芽、茎的生长,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只有在较低浓度的范围内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长。
(2)分析题图可知,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是 10-10 摩/升,所以枝条扦插繁殖时,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10-10摩/升; 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的10-8摩/升,所以要使甘薯迅速育出薯秧,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10-8摩/升。
(3)分析题图可知,促进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10-10摩/升,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的10-8摩/升,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摩尔/升,由此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程度依次增强是茎、芽、根。
故答案为:(1)不同;促进;抑制 (2) 10-10 ;10-8 (3) 茎、芽、根
24.【答案】将会成熟;原因是成熟的果实会产生乙烯,乙烯促使未成熟的果实成熟。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对抗生长素的作用,因物种而异,促进或抑制根、叶、花的生长和发育,乙烯在花、叶和果实的脱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解答】成熟的果实能释放乙烯,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从而能使未成熟的果实提早成熟,所以 若将一个成熟果实,如梨、草果放在未成熟的柿子或香蕉中,用塑料袋严密地包裹起来,搁置几天,柿子或香蕉将会成熟。原因是成熟的果实会产生乙烯,乙烯促使未成熟的果实成熟。
故答案为:将会成熟; 原因是成熟的果实会产生乙烯,乙烯促使未成熟的果实成熟
25.【答案】作用;调节作用;有机物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五大类都是植物激素。
【解答】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生成和促进芽的生长;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对促进植物的生长有显著的生理效应。
故答案为:作用;调节作用;有机物
26.【答案】(1)在暗室内的含羞草的叶子是合拢的
(2)不反应;不能
(3)做出反应;触碰
(4)叶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本题探究了含羞草对光照、声音、触碰等刺激做出的反应以及含羞草的敏感部位在哪里。
【解答】(1)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把一盆含羞草放在太阳下,另一盆含羞草放在暗室内,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两盆含羞草不一样,阳光下的含羞草叶子是展开的,暗室里的含羞草叶子是合拢的。
(2) 将振动着的音叉放在含羞草上面,但不触碰含羞草,含羞草感受不到外界刺激,含羞草不反应,这说明含羞草不能对声音做出反应。
(3)若将振动着的音叉轻碰含羞草的顶部和叶子,含羞草立即做出反应,叶子合拢,可见含羞草能对触碰做出反应。
(4)小心地用铅笔触碰含羞草的各个部位,发现含羞草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叶子,它会迅速合拢。
故答案为:(1) 在暗室内的含羞草的叶子是合拢的 (2)不反应;不能 (3)做出反应;触碰 (4)叶
27.【答案】南;光照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 浙江气候总的特点是: 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 光照较多,雨量充沛,空气湿润。
【解答】 在浙江某地开阔地上的树冠向南的方向较茂盛,因为北半球向南方向朝阳,获得太阳光照和热量较多,光照较多, 雨量充沛, 空气湿润,有利于植物生长,枝叶繁茂,这是植物对光照做出的反应。
故答案为:南;光照
28.【答案】光照;地球引力;负向地;向光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向地性是植物由于地心引力单方向的作用所引起的向性运动。
【解答】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这是向日葵对与光刺激做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茎向上生长,而根向下生长,是根和茎对于地心引力的单向作用,发生向地生长或背地生长,叫做向地性。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的刺激做出的反应。黄豆苗的根向下生长,这是豆苗对地球引力做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地性。黄豆芽(茎)向上生长,即茎的背地生长,这是豆苗对地球引力以及光照做出的反应,即植物的负向地性和向光性。
故答案为:光照;地球引力;负向地;向光
29.【答案】向性运动;感性运动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向性运动是指的受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发的局部运动。如植物是向光性、向重力性等。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
【解答】植物的感应性主要是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植物的感应性是植物对太阳光、地球引力、水、化学物质、接触及其它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故答案为:向性运动;感性运动
30.【答案】(1)根的向地性;地球引力
(2)控制变量
(3)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本实验要探究的是根的向地性,A玉米粒胚根向下放置,与其他三粒种子放在同等条件下培养,观察根的生长状况,可见A组是对照组,B、C、D组是实验组。
【解答】(1)本实验中的4粒种子,分别指向4个不同方向,并且用透明胶带固定 ,观察放置不同方向的种子的根生长方向有什么不同,为了验证根的向地性。这种感应性现象是对地球引力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2)光对植物也有感应性,为了保证变量唯一,控制变量,培养皿应放在暗处。
(3)要想使幼嫩植株生长如图所示形态,可以将栽有正常植树的花盆横放,或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即可。
故答案为:(1)根的向地性;地球引力 (2)控制变量 (3) 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31.【答案】(1)多
(2)②
(3)胚芽鞘尖端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1)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放在窗台上的草本植物会朝向窗外生长,这些现象被称为向光性,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光线能够使植物体中的生长素(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因此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这是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2)A放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接收到的是均匀光照,直立生长;B没有尖端,没有生长素,不生长,不弯曲;C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
(3)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发现产生生长素的部分是胚芽鞘尖端。
故答案为:(1)多 (2)② (3)胚芽鞘尖端
32.【答案】(1)根的向地性
(2)A
(3)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根据植物的感应性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植物的感应性;其实验材料为玉米粒,然后给其适宜的条件,让其萌发。故本实验是想探究根的向地性生长;
(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其中A,B,C,D四粒玉米在培养皿中的位置如题干中图形所示;其中A相当于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胚根朝下;故A是对照组;其中B,C,D三粒种子的放置状态胚根均不向下;故为实验组;
(3)如果在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右图乙所示形状;探究的是茎的背地性生长;可以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故答案为:(1)根的向地性;(2)A;(3)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33.【答案】(1)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2)提出猜想
(3)对照
(4)小于
(5)B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植物向光性时发现,在单侧光照下,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如果切去胚芽鞘的尖端,或在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则单侧光不能使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如果单侧光照射套上透明小帽的尖端,或照射在胚芽鞘下部套上锡箔的幼苗,胚芽鞘仍会发生向光弯曲。由此,达尔文推测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是由于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产生了某种影响,并从上部传到下部,造成背光面和向光面生长快慢不同而引起的。温特实验证明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他把这种化学物质称为生长素。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
【解答】(1)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 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
(2)材料一种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提出猜想环节。
(3)图甲的实验中,、A组琼脂块上放有胚芽尖端,B组琼脂块没放胚芽尖端,起对照作用,以验证胚芽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4)胚芽尖端在左侧光照射下,其产生的生长素将移向右侧,右侧生长迅速,横线间隔大于左侧间隔。
(5)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胚芽左侧生长迅速,将向右弯曲,而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胚芽不断向右弯曲,而当生长素浓度较高时,促进作用减弱,胚芽弯曲程度减小,但不会转向生长,所以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曲线B。
故答案为:(1) 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2) 提出猜想 ;(3)对照;(4)小于;(5)B
34.【答案】(1)叶
(2)培养时让它每天接受少于12h的光照
(3)第一步:植物光照不变,将琼脂块放在切去顶端枝叶的②枝条的切口上[或切取一小段②植株带叶枝条放(倒)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取另一块不放在②植株上的琼脂块作对照。第二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三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不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二步处理的植株开花,第三步处理的植株不开花。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
【解答】(1)由实验可知,叶片接受短日照的菊花开花,由此可得出结论:菊花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刺激的器官是叶。
(2)由实验可知,当每天日照时间不超过12小时时,菊花能够开花,所以要想菊花夏天开花,培养时应让它每天接受少于12h的光照。
(3)若要证明短日光条件下菊花感受光刺激的器官产生了开花激素,而菊花能分化出花芽,并开花是开花激素在起作用,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开花激素的有无,可这样进行实验: 第一步:植物光照不变,将琼脂块放在切去顶端枝叶的②枝条的切口上[或切取一小段②植株带叶枝条放(倒)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此步是为了收集开花激素),取另一块不放在②植株上的琼脂块作对照。第二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三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不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二步处理的植株开花,第三步处理的植株不开花。
故答案为:(1)叶;(2)培养时让它每天接受少于12h的光照 ;(3) 第一步:植物光照不变,将琼脂块放在切去顶端枝叶的②枝条的切口上[或切取一小段②植株带叶枝条放(倒)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取另一块不放在②植株上的琼脂块作对照。第二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三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不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二步处理的植株开花,第三步处理的植株不开花。
35.【答案】(1)第一组
(2)生根数
(3)在1-1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多(或在50-15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少;在1-15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先增多后减少)(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缺少条件范围不得分)
(4)低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解答时对比不同组月季生长情况,仔细观察表格信息,思考解题。
【解答】(1)第一组的激素浓度为0,因此可以起对照作用。
(2)月季幼茎插条生根越多,说明生长素对其的作用越大,因此通过比较生根数能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
(3)从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的数据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在1-1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多。
(4)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低。
故答案为:(1)第一组(2)生根数(3)在1-1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多(或在50-15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少;在1-15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先增多后减少)(4)低
36.【答案】(1)对照
(2)2×10-5 克/升
(3)不利于
(4)不正确,没有用浓度更低的生长素做实验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采用对照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惟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对照。
(2)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2×10-5 克/升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3)生长素浓度过大时,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4)不正确,没有用浓度更低的生长素做实验。
故答案为:(1)对照(2)2×10-5 克/升 (3)不利于(4)不正确,没有用浓度更低的生长素做实验
37.【答案】(1)植物的根具有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
(2)A;A盆根分布均匀,B盆根多数向浇水多的方向生长
(3)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探究性实验需要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并记录、分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解答】(1)在对植物的向水性进行实验探究中,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植物的根具有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
(2)设置对照实验。取两盆生长情况一样的蚕豆苗,分别标上A和B,在A盆植株的四周每天均匀地浇适量的水,在B盆植株的一个方向处每天浇适量的水。放置一周后,轻轻去掉泥土,观察植株根的生长情况。①在这个实验中,B盆是实验组,A盆起着对照作用,是对照组。②通过观察发现,A盆根分布均匀,B盆根多数向浇水多的方向生长。
(3)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故答案为:(1)植物的根具有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2)①A;②A盆根分布均匀,B盆根多数向浇水多的方向生长 (3)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38.【答案】(1)光并未影响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4)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本实验探究的是植物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二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
【解答】(1)a和b两实验可以看出,不论有无光,IAA的含量是不变的,说明光并未影响生长素的分解,也没有影响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c和d两实验可以看出,胚芽鞘被薄玻璃片分割成两半,说明玻璃片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e和f两实验可以看出,e完全被玻璃片切开,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无法横向运输,使两侧浓度相同;f尖端没有切开,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横向运输,背光侧浓度高,向光侧浓度低,说明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故答案为:(1) 光并未影响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 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 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4)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39.【答案】(1)建立假设
(2)对照
(3)小于
(4)B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此题一是考查资料分析和识图作答能力;二是考查科学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以及植物的向光性。
【解答】(1)由材料一可知:达尔文的实验结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由材料二可知: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所以达尔文的实验结论是温特实验探究中提出的问题。
(2)图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光照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该实验变量是光照,B组是对照组。
(3)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细胞生长快,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 当横线左侧间隔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胚芽向右弯曲程度增大(B曲线的前半段),当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弯曲程度逐渐变小(B曲线的的上面那半段),D曲线不对,因为弯曲程度不可能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一直增大,A、C也不对,不可能向左弯曲。
故答案为:(1)建立假设 (2)对照 (3)小于 (4)B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