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八下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案三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八下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案三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26 17:49:34

文档简介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问题训练 —评价单
班 级 姓 名
一、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中共“七大”的召开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2. 中共八大指出的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建设社会主义制度 B.开展整风运动
C.完成三大改造 D.发展社会生产力
3.“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① 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
② 具有“左”倾冒进的思想倾向
③ 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 直接导致了“大跃进”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首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5. 所谓“大跃进”运动是指( )
A.将各类合作社转变为人民公社 B.超额完成各种计划指标
C.制订并完成各种不切实际的目标 D.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6. 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有( )
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②对国情认识不足 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最主要特征是( )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8.下列不属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取得的成就的是( )
A.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自给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9.大庆油田牢固树立“科技人才强企”观念,提出“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目前有专业技术人才18832人,占员工总数的20.8%。对此变化,最感欣慰的当属(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雷锋 D.焦裕禄
10.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
① 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② 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③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1. 读图,回答问题。
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下列历史照片记录了建国后农村一段时期的变革,请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图二 社员在集体耕种
图三 浮夸风 图四 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
(1)图一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开始于什么时候?它给我国农村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2)图二、图三、图四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发生在什么时期?你相信图三报道中说的吗?为什么?
(3)从历史中收获感悟,你认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三、简答题
12. 为什么大跃进运动会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训练 —评价单答案:
1.A 2.D 3.D 4.D 5.C 6.C 7.D 8.D 9.A 10.A
11.(1)图一发生在1953年。开始实现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逐步确立。(2)图二、三、四发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不相信,图三中反映的是浮夸风,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3)实事求是,从农民利益出发,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等。
12.(1)遭到挫折的原因:由于对国情分析不够,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经济建设急于求成,提出了脱离实际的过高的生产指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发生严重困难的原因:轻率的发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3)教训: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PAGE
1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问题生成 —评价单
班 级 组 别 姓 名
一、合作探究题:
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
2.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当时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呢?
4.结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我党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谈谈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6.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涌现的模范人物,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呢?
二、我的生成问题:
1.
2.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生成 —评价单答案:
1. 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此,中共在当年9月召开八大,开始探索。
2.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三大改造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人生产资料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资产阶级大多数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八大对上述国情作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生产力,完全符合实际需要,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3.①由于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③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中我们应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是:要发扬艰苦创业,报效祖国,勤俭节约,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经济建设中更要尊重科学,遵循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5.原因:(1)领导正确:“一五”计划符合当时国情和发展趋势,有效地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项目,带动经济建设全面展开,还取得了苏联的援助。
(2)干群积极: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忘我劳动,无私奉公,作出了卓越贡献。
6.人物精神:①爱国主义精神,②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③艰苦创业的精神,④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等。
PAGE
1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问题导读 —评价单
班 级 组 别 姓 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远动,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2.过程与方法: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建设的成就。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课前导读】
(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时间:__________
2.内容:
(1)大会分析我国形势的新变化,________________己经建立;
(2)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____________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___________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_,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影响:这是探索建设____________的良好开端。
(二)探索中的失误:“左”倾错误:
4.“左”倾错误的表现:“三面红旗”
(1)总路线:______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党中央又发动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起来。
(3)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结果:两大运动的失误,加上______________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6.失误原因:党和人民对_________________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_________,又急于求成,忽视了_______________。
(三)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7.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______工业尤为突出,_______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和石油的全部自给。新兴的__________工业.______工业,_________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8.涌现大批先进人物:“铁人”:_________,“两弹元勋”:_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___。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导读 —评价单答案:
1. 1956年。
2.(1)社会主义制度。(2)农业国 经济文化。(3)社会生产力 国家工业化。
3. 社会主义道路。
4.(1)1958 多快好省。(2)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3)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 共产风。
5. 自然灾害。
6. 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 缺少经验 客观的经济规律。
7. 石油 大庆油田 电子 原子能 航天。
8. 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
PAGE
1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远动,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2.过程与方法: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建设的成就。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学方法】归纳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例证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结束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在国内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那么,社会主义建设是怎样展开的?在建设过程中,我国人民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对当时的建设造成了什么影响?党又是如何领导人民渡过难关的?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1.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结合下列问题阅读课文第27-28页,大字为主,兼顾小字和插图在课本上勾划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是什么?中共八大召开时间、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国情)、确定的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意义?
⑵中共在哪一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⑶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哪些运动?主要标志是什么?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⑷面对这样的严重后果国家什么时候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结果怎样?
  2.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结合下列问题阅读课文第29-30页,大字为主,兼顾小字和插图在课本上勾划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哪些模范人物?
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
1.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背景:①国内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基于对国内主要矛盾正确分析。②国际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时间:1956年。国内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历史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时间:1958年。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评价:它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因大家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标志:高指标(工业上的钢产量翻番,农业上的粮食产量“放卫星”)、瞎指挥(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浮夸风(说假话)、“共产风”(一切归公社所有,吃公共食堂,不要钱)。影响:①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②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4)调整: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取得明显成效。
  2.(1)建设成就:
  ①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②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具体地来说有大庆油田的建成、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或晶体管计算机的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等。
  (2)模范人物:
  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是千千万万先进人物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代表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
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
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教师预设问题:
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
2.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当时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呢?
4.结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我党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谈谈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6.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涌现的模范人物,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呢?
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
1.对“大跃进”的认识要全面: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全国人民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迫切希望迅速改变中国一清二白的落后面貌。再加上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还缺乏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大跃进”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不但没有加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相反却极大地破坏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但是,“大跃进”运动终究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失误。对“大跃进”的三年,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把“大跃进”运动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和人民群众的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加以区分,要把“大跃进”运动所造成的破坏和“大跃进”期间所取得的一定成绩区分开来。
2.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的最突出特点是:“一大二公”,实际上是搞平均主义。具体表现是:①规模大;②公有化程度高;③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④强调公社生活自给,取缔集市贸易和家庭副业;⑤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这只能是一种超阶段的空想,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它降低了共产主义的标准,助长了平均主义的倾向,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产,所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3.1958年的“三面红旗”指的是什么?
三面红旗,是中国共产党于1958年提出的一个施政口号,意指“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它是时代的历史产物,是我国力图在探索中打开一个新局面的标志。但是历史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六、归纳概括,感悟提高: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大跃进”曾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梦,这个梦包含了太多的内容。然而,这个梦无可挽回地破灭了,人民急切地想实现美好的家园蓝图,但饥饿和危机把他们拉回到了现实之中。艰难的探索历程给我们太多的思考,但愿我们能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达标测试】 见问题训练 —评价单。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