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05 12:4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描述气候的是(
)
A.暴风骤雨
B.冬冷夏热
C.风和日丽
D.乌云密布
2.有以下词语:①阴转多云;②冬暖夏凉;③鹅毛大雪;④四季如春;⑤和风细雨;⑥长夏无冬;⑦冬雨夏干;⑧雷电交加。其中描述气候的有(
)
A.①③⑤⑧
B.②④⑥⑦
C.①③④⑥⑦
D.②④⑤⑦⑧
3.海南岛长夏无冬,而哈尔滨夏季短冬季长,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差异
D.季风影响
4.下列语句描述气候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春风又绿江南岸
D.昨夜西风凋碧树
5.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则比较湿润,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洋流
6.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位置相近,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而青藏高原是高原山地气候,是全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造成两地气候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经度位置
B.地形影响
C.海陆位置
D.季风影响
7.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攀登湖南壶瓶山(海拔2099m)的过程中,测得海拔1599m处的气温数值是19.6℃,试推算他们登上山顶时的气温是(
)
A.14℃
B.16.6℃
C.18℃
D.18.6℃
8.“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反映的气候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9.在同一天里位于黄海边上的连云港市,空气较潮湿,而纬度位置几乎相等的新疆却十分干燥,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地形
C.季风
D.纬度位置
10.暑假期间,小黄和家人到黄岩大寺基游玩。当他到达山顶(海拔1295米)时,不由感叹:这里真凉快,黄岩城区可热多了!你认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高低
B.地势高低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11.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特征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12.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而自西域归来的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从科学角度分析,这两种风分别是(
)
A.夏季风、冬季风
B.西北风、东北风
C.冬季风、夏季风
D.秋季风、春季风
二、填空题
13.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18℃,最低气温是10℃,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18℃,出现的时间应在________左右。
(2)阳春三月,浙江温州已是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
14.分析下列影响气候现象的主要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________。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________。
(3)城市中心的气温长年比郊区的高。________。
15.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米,B、C两地海拔2200米,且A地长年刮东风。
(1)B地与A地的相对高度为__
__米,A地和B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
__地,理论上两地的温差为__
__℃。
(2)B地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
__地,判断的理由是:B地位于__
__,C地位于__
__。
(3)山地两侧的气候不一样,迎风坡与背风坡相比__
__(填字母)。
A.气温高,降雨多
B.降雨多,气温无差异
C.气温低,降雨少
D.气温高,降雨少
16.小强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住在城郊,这激发了他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的兴趣。某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据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__
__。简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__
_。
(2)依据中国气象局气象资料,杭州被网友们列为新“四大火炉”之一,受高楼、大气污染、人为热源等影响,夏秋两季杭州出现了较为严重的__
__现象。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方法:__
_。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
__。
(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
__。
(4)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__
__,乙地__
__,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
__。
(5)假如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那么表示郊区的是__
__地。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气候描述的时间长.
2.B
3.A
【解析】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差异大,所以海南岛长夏无冬,哈尔滨夏季短冬季长。
故答案为:A
4.C
【解析】气候是表示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明春天来了,描述的是气候.
5.C
【解析】相同纬度的地区气候差异多是由于地形或海陆位置差异造成的.新疆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北京距离海洋较近,夏季能够受到来自太平洋湿润气流的影响,气候较湿润。
故答案为:C
6.B
7.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计算得出登上山顶时的气温是16.6℃.
8.B
【解析】“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越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越往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所以会出现“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的现象。故选B。
9.A
【解析】连云港市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空气较潮湿,新疆位于内陆地区,受海洋的影响小,降水少,气候干燥,故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
10.B
【解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小黄一家登上山顶,由于海拔高、气温较低,感觉比家里凉快.故答案选择B。
11.B
【解析】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故A正确。
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不是气温年较差大,故B错误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特征,故C正确。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故D正确。
故选B。
12.A
二、填空题
13.午后2时纬度位置
【解析】(1)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18℃,应出现在14时左右,因为一天中最高的气温时间是午后2时。
(2)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近东海,南临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全境介于北纬27度03分~28度36分、东经119度37分~121度18分之间。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位于最北端,是中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城市。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少,气温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纬度因素。
14.(1)纬度位置(2)海陆分布(3)人类活动
【解析】(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人类活动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因素。哈尔滨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海南岛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所以春节时,北方的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南方的海南岛到处鲜花盛开。
(2)浙江省地处沿海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塔里木盆地地处西北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水量少;
(3)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形成热岛效应。
故答案为:(1)纬度位置;(2)海陆分布;(3)人类活动。
15.2000;B;12;B;迎风坡;背风坡;B;
16.农田;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大,吸热不易升温;热岛;加大绿化面积(或修建人工湖,建设人工“风道”等,合理均可);
17.乙、甲、丁、丙;甲;阴雨天气;晴朗天气;乙;乙;
(1)据图可知,乙处较高处的气压等于甲处地面气压,由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可知,乙处气压大于甲处气压,甲处气压大于丁处气压。甲处气压低,形成上升气流,在高处(丁处)形成高气压;乙处气压高,形成下降气流,在高处(丙处)形成低气压。综上所述,四处气压大小关系为乙>甲>丁>丙。